真上帝視角 太空人看到的日出日落極光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國際空間站呆了近半年時間後,NASA太空人Jeff Williams, 俄羅斯太空人Alexey Ovchinin和Oleg Skripochka 在9月7日乘坐聯盟號TMA-20M飛船離開空間站,經過三個半小時的飛行,降落在地球。這些是太空人們在國際空間站當中時拍攝的日出、日落和極光等美麗畫面,其中還有我國的喜馬拉雅山,這樣的「上帝視角」你一定沒見過。


中國西部上空的滿月

國際空間站上看到的日出

澳大利亞上空的極光

喜馬拉雅山脈的雪景

日出

國際空間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太空人們如果不睡覺每天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

日落

4g.zol.com.cn true http://4g.zol.com.cn/606/6061281.html report 341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國際空間站呆了近半年時間後,NASA太空人Jeff Williams, 俄羅斯太空人Alexey Ovchinin和Oleg Skripochka 在9月7日乘坐聯盟號TMA-20M飛船離開空間站,經過三個半小時的飛行,降落在地球。這些是太空人們在國際空間站當中時拍...

相關焦點

  • 這才是上帝視角 太空人看到的日出日落極光
    這些是太空人們在國際空間站當 中時拍攝的日出、日落和極光等美麗畫面,其中還有我國的喜馬拉雅山,這樣的「上帝視角」你一定沒見過。 在國際空間站呆了近半年時間後,NASA太空人Jeff Williams, 俄羅斯太空人Alexey
  • 上帝視角的地球 來自太空人Scott Kelly的太空晚安
    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太空人 Mikhail Kornienko前往空間站常駐一年他們在這一年中看到了10944次日出日落而地球上的我們只能看到684次日出日落。▼太空人Scott Kelly:「在空間站的第88天,一天之中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晚安。「
  • 當極光遇見日出 美國太空人拍下壯美太空奇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威爾莫爾在太空中拍下了極光和日出相遇時的情景從圖片的右側可以看到太陽光已經開始慢慢顯現了。(圖片來源:NASA)中國日報網2月10日電(劉宇)極光和日出都堪稱是地球上的絕美景象,但更神奇的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名太空人讓這兩種最美的景象在太空相遇了。據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太空人威爾莫爾在太空中拍下了極光和日出相遇時的情景,還附上了一句話:「我們此刻唯一需要的,就是天使的歌聲。」
  • 在太空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日落?
    03在太空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日落在載人太空飛行器上生活的人,一天可以看到數次日出。這是因為太空飛行器繞地球軌道飛行,每飛行一圈可以看到一次日落和日出。軌道高,日出的間隔時間長,反之則短。目前航天飛船的飛行軌道都是近地軌道,飛行高度一般在300~400千米左右,繞地球飛行一圈需90分鐘左右,所以在太空飛行器上的人,24小時之內可以見到16次日出。
  • 太空人「上帝視角」看地球
    太空人「上帝視角」看地球 2016-03-03 07:56
  • 極光全攻略之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最好的極光
    一、一天中什麼時間可以看到最好的北極光?觀察極光的最佳時間是午夜前後的三小時或四小時,但極光發生在整個晚上。活動極光顯示在夜間更為分散和碎片化,這意味著下午9點到凌晨3點通常是冬季看到極光極光顯示的最高最好時間段。
  • 日出日落看到吐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和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Mikhail Kornienko)為期一年的太空任務將在本周完成一半,為了紀念這個裡程碑時刻,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張信息圖,詳細描述了他們在微重力環境下發生的身體變化。
  • 英國太空人公布罕見地球俯瞰照片 網友:上帝視角看地球
    英國太空人公布罕見地球俯瞰照片 網友:上帝視角看地球時間:2016-11-24 12:45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國太空人公布罕見地球俯瞰照片 網友:上帝視角看地球 英國太空人蒂姆o皮克(Tim Peake)在執行太空任務期間拍攝了許多珍貴的地球俯瞰圖,並在隨後出版的
  • 日出日落很美,可到底該怎麼拍?7個要點拍攝日出日落的美感
    日出日落確實很美,但日出日落並不好拍,有時費勁心機,所拍到的卻僅是一輪紅日,甚至沒有好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拍攝日出日落,記錄下這極美的畫面呢?1、時間的選擇日出日落的時間性很強,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的表現都不一樣,這就要求我們在拍攝之間必須很重視拍攝時間的選擇。從季節方面來看,拍攝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節是春、秋兩季。
  • 2017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夏至日出日落時間
    日出日落時間,指的是太陽每天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和從西方地平線降落的時間,二者都會隨著季節及各地緯度的不同而改變。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2017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
  • 2018夏至日出時間是多少點 夏至日出和日落的時間
    反應在自然現象中就是,日出時間是最早的,日落時間是最晚的。在夏至節氣之後,太陽就不會在往北方前進了,反而會走回頭路,該往南方了。那麼,2018夏至日出時間是多少點呢?下滿就來看看夏至日出和日落的時間吧!
  • 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太陽大小只有從地球上看到的大約三分之二
    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太陽大小只有從地球上看到的大約三分之二時間:2019-05-03 23: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太陽大小只有從地球上看到的大約三分之二 最近,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著陸器拍攝了一系列日出和日落圖像。
  • 火星上日出和日落是什麼樣的 火星的日出和日落好看嗎
    據外媒消息,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公布了「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抓拍到的一組最新照片,呈現出火星上日出和日落的景象。據了解,由於火星大氣稀薄,塵埃顆粒較多且較大,主要發生米爾散射,散射波長跟自身顆粒大小相同的紅光,而視線方向上來太陽光中紅色部分被散射了,所以看到的夕陽會偏藍。
  • 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拍攝到壯美極光瞬間
    太空人 Christina H Koch分享了她拍到的一張極光照片。Koch在今年 3 月中旬登上的國際空間站。在空間站每個人都忙著進行科學研究和太空飛行器維護等工作,不過在閒暇之餘,Koch 有幸捕捉到壯美的極光瞬間。其在社交平臺上寫到:「多年前,曾在南極度過六個月的冬夜,仰望極光,現在又在國際空間站上看到同樣震撼、且鼓舞人心的畫面」。
  • 影響日出日落時間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時區(經度)由於世界上的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時間,因此生活在不同經度上的人們看到日出和日落有先有後。另外,更改夏令時和冬令時也會影響人們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時間。除去北極(極晝)地區,緯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同一時間,南半球處於冬季,晝短夜長,除去南極(極夜)地區,緯度越高,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北半球在冬季時,情況是正好相反的,晝短夜長。此時赤道以北,除去北極(極夜)地區,緯度越高,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同一時間,南半球處於夏季(太陽直射),晝長夜短。除去南極(極晝)地區,緯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瑪麗安娜:我們博物館特別針對《日出·印象》進行了重要的研究。1874年以前,大家稱這幅畫為《日出》,1878年後,有人稱這幅作品為《日落》。後來,關於這幅作品的名稱,既有人說《日出》,也有人稱《日落》的。直到1960年前,也有不少人稱其為《日落》。(其實在當時(創作這幅作品的1872年),對於很多人來說作品名稱並不重要。)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這兩句話有區別嗎?
    每天早上下班後,我已經習慣性把日出的美景拍下來,有時紅日東升,看到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心情也美美的,有時烏雲密布,心情也鬱悶及了,這時就會聯想到天黃有雨,人黃有病,這樣熬下去,會不會把自己熬倒下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你覺得這兩句話有區別嗎?
  • 一年中,日出和日落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
    太陽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在一年中有多少變化取決於你的視角在哪裡,也就是你所在位置的正東方,正西方等等。圓切地平線的地方就標誌著太陽在夏至日時日出和日落的地方類似地,與第一個圓平行並且在靠近南極的方向與其相隔23.5º的圓標誌著冬至時太陽光在地球上一天之內的路徑
  • 初學者注意這幾點 快速上手拍攝超美日出日落
    保護好相機  許多初學者看到一些照片中太陽散發出耀眼的星芒,覺得非常漂亮,也希望去拍攝一些類似的照片。要注意相機直接對準太陽拍攝,很容易損傷相機的感光元件。  怎樣選擇日出與日落的拍攝點  日出與日落時分,太陽靠近地平線,攝影者勢必要選擇一處沒有遮擋的拍攝點,才能拍攝到乾淨、清晰的畫面,否則拍攝點附近的山丘、林木等會阻擋拍攝的視角。
  • 在宇宙裡看日出日落
    小王子說:「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對我們而言,日出日落是每日一次的普通經歷,早已沒什麼新奇可言。源自NASA如下面動畫所示,行星科學家也模擬了在其他行星上所看到的日落全天空視圖為什麼在其他行星上所看到的日落與天空會是不同的景象呢?日落時,天空的顏色之所以不同,是因為這些顏色很大程度上是各個行星大氣層中的顆粒散射光線形成的產物。在地球上,大氣層由微小的氣體分子組成,主要是氮氣和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