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欲曉。一位百歲老媼,在薄薄的晨光裡,以清脆的聲音朗誦雪萊的名詩《雲雀》(TO A SKYLARK):Higher still and higher / 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 / Like a cloud of fire; / 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 / 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一從大地騰空高,恰似火雲彩霞耀。展翼藍天凌壯志,歡唱聲中越九霄。│引者譯)老媼者,即中國研究美國史第一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黃紹湘。
一九三四年,大專肄業的黃紹湘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清華大學外文系插班生,師從吳宓、溫德(Wender)、陳福田等人,由是打下了堅實的英文基礎。一年後,為了「要對國事究根問底」,遂轉入歷史系。六年後即一九四三年,她參加了競爭激烈的赴美留學考試,結果脫穎而出,成為一名旅美留學生。從此,像「雲雀」一樣,在艱難曲折的美國史研究中不斷飛升。
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研究生院的攻讀碩博,山東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設壇講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門研究,前後凡七十餘載,黃紹湘的美國史研究可以概括為四個閃亮:一是敬重事業,二是不畏困苦,三是頂住壓力,四是堅守筆耕。
四十年代,告別丈夫和兩個女兒,隻身赴美留學;五十年代,將僅僅十個月的兒子交給奶媽,一人調至北京,擔任歷史專著編審。如果沒有敬重事業的恆心,豈能做到如此?留學美國,堅持刻苦攻讀;執教北大,儘管多番經受疾病的折磨,甚至不能進食,生命危在旦夕,仍然堅持瀏覽文獻不止。倘若缺乏不畏困苦的決心,豈能與美國史研究長相廝守如是?
「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韓愈語)。在研究美國史的進程中,她總是筆耕不輟,堅持著述,先後推出《美國簡明史》,凡三十六萬字;《美國早期發展史》,凡四十萬字;《美國通史簡編》,凡六十三萬字;《美國史綱》,凡五十五萬字。這些專著莫不為國內專家看好,被視為「不僅是美國史研究領域的最早成果,也是世界國別史領域的最早成果」,「其內容、組織和筆調都很好」,「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在外國人的眼中,她的著作同樣備受青睞。美國歷史學家漢克、前蘇聯美國史專家葉菲莫夫交口稱讚其所著「極具深度,極具學術性」,由是頻頻向她拋以「美國史的主要權威」、「美國史研究的拓荒者」等桂冠。
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金色的光芒灑滿東方,美麗的雲雀在光芒裡展翅飛翔。衷心祝福雲雀一般的黃紹湘,可親可敬的湖南老鄉,其生命之旅愈走愈長,其美國史研究愈做愈散發出動人的芬芳!(摘編自大公報 作者:鄭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