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還有至少50億年壽命,科學家為何我們只有10億年的時間?

2020-11-22 騰訊網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它的質量科學家預估出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120億年,目前已經過了大約50億年,因此太陽的壽命還有50-70億年,但是隨著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太陽的輻射能會越來越高,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等不到50億年以後的。

恆星的主要組成成分就是氫核和氦核,在自身的引力塌陷作用下,太陽內核處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氫核的碰撞機率增高開始核聚變形成氦核。每秒鐘就有6億噸的氫發生核聚變,生成大約5.95億噸的氦,損失的500萬噸質量就會按照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轉換為能量。

恆星內核處的核聚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保持動態平衡的狀態,由於自身的引來塌陷作用,內核處不斷的緊縮,核聚變速率變大,釋放出更多的能量,這個時候會抵抗塌陷作用,內核處開始膨脹,當體積變大核聚變速率就會降低,釋放的能量減少,這個時候自身的引力塌陷作用會再次佔據上風,這種形式就像是一種負反饋模型,太陽的「一呼一吸」間控制著核聚變的平穩進行。

在這個階段太陽就會比較平穩,那麼我們的地球就會很安穩不會出現大的變故,但是科學家認為太陽每經歷大約10億年,它的光度就會增加10%,這意味著太陽輻射能增加,那麼地球上就會升溫。地球的溫室效應現在已經對我們有了影響,如果未來太陽輻射能繼續增加,那麼地球上肯定就不再適合住人了,首先就是冰川融化液態水被蒸發,變成一個沙漠星球。這意味著太陽的宜居帶向外移動,未來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變的宜居,溫度適宜就會有穩定液態水的存在。

即使逃過這一劫,未來太陽內核處的氫含量逐漸減少,而氦的含量增加,當達到一定極限的時候會瞬間引爆發射氦核聚變,生成更重的碳氧元素(這就是白矮星的核心)。這一瞬間的引爆作用就是流量地球中所描述的氦閃,四顆巖質星球可能會瞬間被汽化,而四顆巨行星被推離原有軌道。

假如說我們的地球非常幸運在這次氦閃中存活下來,那麼在氦閃的同時太陽會逐漸的膨脹,變成一顆紅巨星,屆時它的邊緣位置可能會達到火星軌道,這意味著地球到時候就在太陽的「肚子」裡邊運動了,想像一下沐浴著太陽的光芒天上下著火一般,我們該如何生存哪?可能地球都會被直接融化掉吧!

未來如果不想飛出太陽系,那麼就去土星和木星找一顆巨行星改造一下當作新的家園也不錯,例如木衛二就有著液態海洋,而土衛六上有著濃厚大氣層,並且在土衛六表面上有液態甲烷湖,能量是足夠了。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相關焦點

  • 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為何距離「毀滅」地球,卻僅剩10億年時間?
    導語: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為何距離「毀滅」地球,卻僅剩10億年時間?如今,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剛好合適,這樣地球既能感受到溫暖,又不會感覺太熱。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失去了太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會凋零。科學家經過估算,發現太陽還有五十億年的壽命。五十億年之後,它體積會膨脹至原來的數倍。到時候即使地球沒有被太陽吞沒,地球上的生命也會因為受不了高溫而衰亡。太陽的外殼會逸散,核心會成為白矮星。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在的話,那麼它仍然會圍繞太陽公轉。雖然太陽有五十億年的生命,但是科學家卻表示太陽毀滅地球上的生命只需要十億年。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但人類只有9億年,9億年後人類將何去何從
    2020-11-24 01:14:39 來源: 星樂快報 舉報   太陽的壽命還有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為何人類只能在地球上生存10億年?
    引言:太陽還能持續供熱約50億年,可為什麼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1/5左右?期間地球溫度、太陽引力等可能會發生諸多變化。地球已在太陽系內生活46億年之久,在這期間因太陽的照耀,地球一直保持著恰當的溫度與溼度,成為人類的溫床。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人類最多卻撐不過1億年,這是為什麼?
    、春夏秋冬,都有太陽的參與,因此太陽有多重要人類深有體會,但是宇宙萬物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以前我們以為只有生命會出現生老病死,後來才發現小到一顆原子,大到太陽、宇宙都有生命終結的一天,也就是說太陽在未來的一天終究會滅亡,它無法逃脫滅亡的結局,一旦太陽滅亡人類也別想活下來,那該怎麼辦?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為何地球生物卻只剩下10億年,人類該怎樣做
    科學家推算出太陽的壽命只有100億年,現如今已經走了一半的時間了,很多人會覺得地球生命和太陽共存亡,所以地球生命應該還能夠存活50億年左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地球生命或許將在10億年左右便會消亡,除非人類能夠飛出太陽系,前往其他星系生存,否則一切將化為烏有,這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的?
    太陽的壽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這個過程想必各位都能理解,只是需要各種參數而已!最困難的是如何獲取到這些數據,當然,我們今天並不打算就如何取得這些數據做較真,否則這個篇短文就寫不完了。恆星的生命周期太陽的質量:1.9891*10^27噸 計算方法:用萬有引力公式計算太陽對地球的引力為:GMm/R^2;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離心力為:mV^2/R;可以從上述公式轉換得到太陽質量為
  • 太陽還有50億年,殺死人類只要10億年?科學家:自殺性結構是關鍵
    太陽是一顆已經燃燒了50億年的黃矮星,它確實還能繼續發光發熱50億年,而且它在未來也確實會越熱,根據太陽模型的預測,大約在十億年後太陽輻射就會增加10%,估計到那時極度溫室效應確實已經讓地球生命和這個宇宙拜拜了!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科學家卻表示,人類最多還能生存1億年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地球與太陽是共生共死的,畢竟,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一員,圍繞著太陽旋轉。而且地球上適宜的溫度、豐富的液態水等等,都離不開地太陽能量的賜予。如果有一天太陽進入生命的尾聲,那麼地球也會猶如《流浪地球》中那般,隨著溫度的下降,就再也無法適合生命繁衍進化。那麼,太陽還剩多少壽命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太陽還可以存在50億年的時間。
  • 等不到50億年了,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10億年
    宇宙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太陽也有壽終正寢的那一天。過去46億年,太陽為地球不斷提供熱量,讓地球上的水保持液態,地球上的生命直接或者間接依賴於太陽能量。根據天文學家的預計,太陽還能再為地球繼續提供50億年的能量。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但人類如果一直留在地球,時間所剩不多
    筆者:三體-小遙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藉助於先進的太空探索技術,我們對其他星球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甚至在未來幾十年內,人類還將火星作為第二家園,開啟全新的探索之旅。人類通過探測已經了解到,如今的太陽正值中年,大約50億年之後,它就會迎來全新的命運。由於質量相對較小,太陽最終有可能成為一顆白矮星,漸漸失去如今的熱量和光芒。雖然到那時人類或許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科學家們依然關注著太陽的命運。最神奇的是,太陽既非固體,也不是氣體,而是特殊的等離子體。
  • 太陽壽命剛過半,但人類的時間只剩10億年,為什麼?
    太陽是一顆恆星,正是因為太陽的存在,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太陽系,要知道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都是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太陽對於地球對於人類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時候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但是隨著科技進步,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計算出星球的壽命,比如說太陽形成已經超過50億年
  • 太陽壽命或只剩50億年,如果太陽消失,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太陽消失後,地球會怎樣?到了50億年後,太陽的生命也會迎來終點,太陽系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地球上的植物是需要太陽光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因此不出幾天地球上的植物便會死亡。當太陽消失第一周後,地球的溫度很快就會下降。
  • 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到那個時候嗎?
    答案是不可能,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恆星其實壽命並不長,根據質量的不同,恆星的壽命從數千萬年到上百億年不等,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是屬於小型的恆星,它的壽命還是比較漫長的,可以達到50億年。如今的太陽已經走出50億年的春秋,再有50億年,它的生命將會走向盡頭,然後不斷演化為一顆白矮星。可能很多人認為,當太陽壽命走到頭的時候,地球也將會走到盡頭,那個時候人類也將無法在地球上生存。所以,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50億年,那麼這個數據是否正確呢?其實並不正確。
  • 太陽的壽命還剩50億年,火星才是希望
    現在的太陽已有50億歲,正值壯年,據天文學家估計,太陽能存活到100億歲,也就是說太陽還能為我們提供50億年的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地球上的生命也能與太陽一起活50億年,太陽真正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10億年。為什只有10億年呢?
  • 太陽的壽命還剩下50億年,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到那個時候嗎?
    那麼太陽能夠永恆存在嗎?答案是不可能,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恆星其實壽命並不長,根據質量的不同,恆星的壽命從數千萬年到上百億年不等,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是屬於小型的恆星,它的壽命還是比較漫長的,可以達到50億年。如今的太陽已經走出50億年的春秋,再有50億年,它的生命將會走向盡頭,然後不斷演化為一顆白矮星。
  • 太陽壽命已過半,為什麼燃燒50億年滅不了,最後的宿命又是什麼
    隨著對太陽的認識,越來越多的疑惑湧上心頭,太陽的壽命還有多久,燃燒了50億年為什麼滅不了,最後的宿命又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們的判斷,太陽差不多燃燒了50億年左右,有人會疑惑它為什麼能夠燃燒這麼長時間呢?它又是靠什麼維持自身燃燒的呢?大家都知道能量是靠物質轉化的,所以太陽也不例外。
  • 太陽「燃燒」了50億年,何時才會熄滅?科學家:太陽不會燃燒
    我們人類發展的歷程也不過短短幾千年,相比起地球,比起太陽來說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據我們已知的認識,太陽至少已經存在了50億年。太陽既然已經燃燒了50億年,那它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就停止燃燒了,我們所需的光和熱是不是也將不存在了。
  •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閱讀小編的科普小知識!隨著人們對科技知識了解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自然的產生了許多奇妙的想法。據說太陽已經有50億年的壽命,那麼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呢?還有,太陽一直在燃燒下去,在某一天會發生爆炸嗎?曾有天文學家對太陽的壽命進行過估算,說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的壽命,也就是說曾為地球上的生命默默奉獻了50億年的光源,專家還預言太陽內部的燃料還可以不間歇的燃燒50億年的時間,加在一起共有100億年的壽命。那麼,太陽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成也太陽敗也太陽,只剩10億年,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但到了中學,我們開始了解太陽的燃燒過程其實是一個核聚變的過程,而它每秒都要消耗超過6.5億噸的氫元素,聚變成氦後質量虧損約420萬噸,以質能轉換的方式,變成能量向宇宙空間輻射!地球赤道的每個平方,都能獲得將近1.4千瓦的功率!太陽上物質燒得那麼快,而太陽已經誕生將近50億年,為什麼還沒有燒完?
  • 太陽壽命明明還有50億年,可為什麼人類最多撐不過1億年?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人類究竟還能活多久?難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真的會威脅我們人類的生命嗎?其實大多數人說,人類的滅亡歸結為內因,所以我們在這裡將關注外因。因為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是如此的緊密,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太陽作為一顆普通恆星的生命歷程吧首先,太陽被稱為恆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真的非常大,足足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以上。太陽強大的引力使其核心急劇升溫,最終達到持續聚變的條件,然後太陽將進入主序星階段,這一過程將持續100億年,到現在已經度過了漫長的46億年。這也就意味著在這五十億多年來,太陽會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