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月07日訊 對於幼兒園的家長們來說,蒙臺梭利教育其實並不陌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是,想要讀懂蒙氏教育的精髓,卻需要費一番功夫。為何蒙氏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認可?它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成長?同為蒙氏教育,應該如何辨別其教育質量的優劣?青島赫德幼兒園的蒙氏教育有什麼優勢呢?……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進青島赫德幼兒園,全方位了解蒙臺梭利教育。
走進青島赫德幼兒園的蒙氏教室,你能一下子感受到與傳統幼兒園最直觀的不同是:教室布置和學生的狀態。
與傳統幼兒園教室布置不同,蒙氏教室被劃分為五個區域,整齊排列著各種各樣的教具。
而比起一般幼兒園熱鬧的場景,蒙氏班級裡的孩子靜的有些讓人驚訝,大家各自忙著手上的「工作」,極為專注。
其實,這也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魅力之一:利用孩子0-6歲成長敏感期,藉助專業的蒙氏教具,對孩子進行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挖掘其內在潛能。
教具≠玩具
在「工作」中激發孩子潛能培養健全品格
蒙氏教室內設有五大區域,分別為:日常生活區、科學文化區、數學區、語言區、感官區,各區域陳列不同功能的教具,各自承擔不同的「職責」。
日常生活區:
日常生活區是孩子們進入蒙氏教室最先接觸到的區域,孩子們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擦玻璃、為植物澆水、清洗自己的餐盤、裁剪、打掃等,這些能夠讓孩子們迅速融入環境,獲得安全感,讓大家在幼兒園也有家的感覺。
日常生活區域內的教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符合兒童所使用的尺寸,二是所提供的都是真實器具,如玻璃、陶瓷製品的杯子、花瓶、小碗、水壺、掃帚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園就是孩子們踏入的一個真實的小社會,物品本身就會說話,只有一切真實,才能讓孩子們的行為與實際生活發生連結。如:在操作一些易碎的教具時,孩子們需要非常小心,他們的神態、心理、動作等,都是進行此項操作時真實發生的,這樣,不至於孩子們在幼兒園裡的體驗和現實生活中的體驗脫節。
日常生活區域的「工作」能夠為其他區域工作打下基礎。孩子們首先學習到什麼是工作,體驗到「工作」有取教具、探索工作、收拾教具三個階段,明白做事情必須有始有終,這樣的思維習慣也會潛移默化的建構孩子嚴謹的秩序品格。
孩子們通過反覆的日常生活練習,能夠獲得必要的生活技能,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環境,以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反覆的教具操作,是孩子們從一個滿足跳到另外一個滿足的過程,大家在不斷的自我經驗中成長自己,由此實現獨立,建立自信,體驗自我成長的快樂,也間接的培養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數學區:
數學是讓不少孩子和家長頭疼的一門學科,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愛上數學,為後續的學習打好基礎,更是難上加難。在赫德,蒙氏教室的數學區域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個區域,究其原因,你會發現:
這裡的數學藏在一個個有趣的教具和「工作」中,並且「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
藉助實物化教具,老師把看似高深的數學概念簡單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及數學學習興趣,加強孩子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想像力的培養,為孩子後續的數學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同時,數學「工作」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細心。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無法通過講述的方式,讓他們理解「十進位」「連續加」等複雜的數學概念的,但通過具象的教具,在像遊戲的「工作」中,卻能讓他們在無形中理解這些概念。
在赫德,藉助教具,蒙氏班級的孩子們已經可以完成四位數的加減法、理解「十進位」「平方」「立方」「奇數」「偶數」等複雜的數學概念。
語言區:
語言的發展也是赫德幼兒園極為重視的,青島赫德幼兒園配有全天跟班的外教老師,能夠為孩子提供浸潤式的雙語環境。
語言區可以極大鍛鍊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通過與老師的互動以及教具的使用,孩子們在語言區的「工作」中,可以積累大量的中英文詞彙,與老師就話題進行討論,提升孩子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閱讀活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語言區還有許多教具,能夠利用「間接」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感知文字和字母輪廓,如:通過描摹來感知漢字或者筆畫部首的輪廓,在孩子「寫」的過程中,為孩子提供探索漢字的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都要經過潛意識先儲備語言的過程。兒童時期語言的發展不是逐字平穩緩慢地進步,而是一種如心理學家所說的「爆發性的現象」。幼兒園時期的語言積累之所以重要,也正因如此,雖然短時間內孩子在語言上沒有特別大的差別,但到了特定的時間,差距便會一下子顯現出來。
感官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第一個接觸到的並不是通常所重視的認知教育,而是不同的五官刺激。
—6歲的孩子擁有著吸收性的心智,而在生命的最初三年裡,孩子所吸收的感官印象都是散亂的,通過感官區域的配對、排序,以及分類「工作」等,能夠幫助孩子將吸收到的雜亂的感官印象歸納清晰化。
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通過練習,孩子們的感覺器官會越來越敏銳。並且,孩子們也會通過他們的感官來吸取知識,如:通過視覺、觸覺共同作用,來區分不同物體的高矮、粗細等等,促進他們的心智發展。
科學文化區:
蒙臺梭利教育中的科學文化區,融入了大量科學文化的內容,重在引導孩子們參與並關心生命過程,感受自然的美、和諧與秩序,培養孩子能夠從小熱愛科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時,蒙氏教學中,老師會把科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科學知識,同時把科學知識運用於生活之中。
小編有話說:
通過對蒙氏五大區域的講述,家長們心中可能會有一個疑問,蒙氏教室中,似乎教具成了最重要的,老師的作用大大弱化,顯得有些「佛系」。其實,這恰恰是一個認知上誤區。
蒙氏教具雖然具有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但最終能夠發揮到什麼程度,對於孩子潛力的挖掘和品格的培養能夠實施幾分,其實絕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專業度。這也是同為蒙氏教育,為何會有優劣之分的原因。
只有獲得專業蒙氏認可的老師,才能正確利用教具,適時幫助孩子「工作」。因為蒙氏的每項工作,不是一味的強調老師的教和指導,也不是過度提倡孩子自己的探索,而且,同樣一個教具,不同發展程度的孩子,所進行的「工作」也不同。專業的蒙氏老師,會通過細緻的觀察,清楚每個孩子的發展層次,合理為孩子安排「工作」,將老師的引導和孩子的自我探索融合的恰到好處,從而將蒙臺梭利的系列教育思想得以貫徹,實現孩子的有效發展。這也是蒙氏老師專業性的極大體現。
然而,一個老師想要獲得專業的蒙氏認證並非易事,不僅需要耗費一筆不少的費用,參加長期的專業課程學習,同時,在儲備了大量理論知識後,還必須參加長達9個月的實習,將理論付諸實踐。之後,還需要完成系列的學業考核,經歷重重考驗,才能獲得最終的認證證書。
在青島赫德幼兒園,為了提供最為純正的蒙氏教育,老師們首先要獲得專業的蒙氏認證,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在這之上,則要求老師對教育和孩子有著充分的熱愛。只有愛教育,才願意為此付出並精益求精;只有愛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勢,幫助每個孩子真正實現成長。
蒙臺梭利強調兒童的學習不是為學校做準備的,而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的。赫德幼兒園一直在用行動踐行這一理念,無論是潛能的挖掘還是品格的培養,都是服務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服務於孩子的終身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