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南嶺之黑冠鵑隼

2021-02-07 老鼠隊長的鳥窩

黑冠鵑隼(BLACK BAZA)是中國有分布的兩種鵑隼之一(另外一種是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及海南島的褐冠鵑隼)。鵑隼頭頂上有著長長的冠羽,在猛禽中獨樹一幟。黑冠鵑隼整體羽色為黑色,腹部有深慄色橫紋,頭頂黑色的冠羽常常堅立於頭頂,是其顯著的標誌。

黑冠隼鵑記錄於廣東南嶺:

今年夏天我們家庭自駕廣西與貴州遊,我將南嶺選為第一天的休息落腳點,觀賞黑冠鵑隼的育雛行為。

第一天700公裡長途從廈門抵達廣東與湖南交界的小城乳源。乳源的街頭既有粵風又有湘味,縣城的廣式糖水鋪和湖南湘菜都作得相當地道。飯後我們在縣城的乳水河邊散步:盛夏小城的夜色迷人,明代的文昌塔下人們三三兩兩或散步或跳舞,相當悠閒。

第二天早起,車行40公裡到達南嶺的乳陽林業局。鳥導阿平的侄兒帶上我直奔黑冠鵑隼的鳥點。這對黑冠鵑隼選擇在一棵高大的南酸棗樹上作巢,阿平在南酸棗對面的土坡上作了隱蔽的觀鳥棚,距離鳥巢大約30米,保證黑冠鵑隼的育雛不受幹擾。

黑冠鵑隼育雛的南酸棗樹與生境:

雛鷹見到媽媽時會作出振翅鳴叫等歡愉的動作,等待親鳥的哺育。

黑冠鵑隼的食物以大型昆蟲和蛙類為主,偶爾會抓條小蛇給雛鳥改善夥食。

在我觀測的兩個小時裡,親鳥來餵食了4次,食物以大型昆蟲為主。黑冠鵑隼的動作相當敏捷,體長只有32CM,是猛禽裡典型的小快靈!

等到過了10天返程時我又上了南嶺觀測黑冠鵑隼,此時雛鷹身上的黑色體羽,深慄色條紋和頭頂的冠羽均已經出現,明顯大了一圈。它們可明顯比頭頂上的酸棗子長得快哈!

今天早上我與阿平通電話,得之這窩黑冠鵑隼已經在昨天順利出巢,巍巍南嶺又順利哺育了一對天之驕子!



相關焦點

  • 氣勢逼人的黑冠鵑隼
    黑冠鵑隼黑冠鵑隼黑冠鵑隼黑冠鵑隼
  • 麗水蓮都區救護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鵑隼
    屬於鷹科鵑隼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據了解,黑冠鵑隼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揚州儀徵現黑冠鵑隼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揚州網訊(記者 向家富)近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在儀徵銅山記錄到黑冠鵑隼。這是繼發現猛禽灰面鵟鷹和鳳頭蜂鷹後,再次在銅山發現猛禽,它們都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截至目前,揚州觀測到的鳥類已達到261種。
  • 黑冠鵑隼繁殖監測之收穫
    上圖我用紅色標註了背對我們站立時兩隻鳥的不同之處,可以看到雌鳥(左)翅膀上白色和慄色斑塊比較小,上半部分的白色斑塊甚至可能見不到(如左上圖),而雄鳥(右)的白色斑塊多而且大。
  • 南嶺新村新氣象
    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該村先後投資3000餘萬元修南山旅遊通道南嶺段和楊涉路南嶺段「十字」大通道;利用向上爭取扶貧整村推進項目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資金1100餘萬元,先後挖山填溝壘砌石方54600多立方,修通了10個村民組道路13條,總裡程20餘公裡,先後投資100餘萬元對村主幹道進行了綠化、安裝了路燈,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
  • 南嶺:層林盡染秋色斑斕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廣東最大的原始森林所在地,位於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與湖南省交界地帶。南嶺山脈連綿萬裡,任你從哪方進入,都是一片旖旎景色。國慶時節,這裡已是秋色斑斕,涼意蔓延。  五彩原始森林裡秋水盈盈  驅車到公園內小黃山景區,觸目可見的就是層次分明,五顏六色的彩色森林,一下就讓人明白到物種豐富的原始森林和色彩單調的綠色次生林之差別。曾是一樹白花的野荔枝,已是碩果纍纍,散發出誘人的清香。有「廣東第一松」之稱的華南五針松,開始泛藍,在秋陽的照射下,舒展著其好客的臂膀,笑迎各方遊客,其又稱「廣東迎客松」。
  • 廣東南嶺山脈(圖文)
    南嶺山脈     橫亙廣東北部的南嶺山脈,是廣東旅遊者的福音。因為南嶺的群山,令廣東的整個環境驟然奇峰突兀,更帶來了令人心跳的探險經歷。因為南嶺,愛好遊山玩水、攀山、溯溪、探險的驢友們,不用費太多時間就可以爽一回了。    乳源大峽谷和南嶺森林公園是南嶺山脈中最有觀賞與遊樂內涵的地方,恰好兩地相距甚近,於是我們也可以用兩天的時間,過個運動和撒野的周末。    愈受傷愈美麗    大峽谷是廣東的一道美麗的傷痕,全長15公裡、深300多米的峽谷在粵北山區劃開了一道美麗的線條。
  • 廣東南嶺:粵北植物寶庫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嶺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山脈,廣東幾乎所有主要河流的源頭。一億人口依靠南嶺來獲取飲用水源和灌溉農作物,被稱為「廣東水塔」。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 南嶺:古道之下,群峰之上
    這條山脈,就是南嶺。1與秦嶺迥異的分界線有南嶺,就該有北嶺。那麼,中國的山脈中,誰擔當得起北嶺的稱號呢?顯然,那就是被稱為天下之大阻的秦嶺。秦嶺因其綿延1600公裡而成為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名聲在外;與之對應的南嶺,許多人知道的卻是它的另一個名字:五嶺。五嶺深入人心,緣於毛澤東那首著名詩篇中的名句:五嶺逶迤騰細浪。
  • 究竟什麼樣的冷空氣才能翻過南嶺?
    中國天氣網訊 「翻過秦嶺的冷空氣不算強,能翻過南嶺的才算真的強。」長途跋涉到達南嶺還要「爬山」,究竟要多強的冷空氣才能翻過南嶺?目前有冷空氣正在努力翻山,前鋒已越過南嶺影響廣東,此次冷空氣將推動廣東省的入秋進程。
  • 期待南嶺建成廣東省第一個國家公園
    從石坑崆看南嶺群山據媒體報導,3月3日廣東省政府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將全力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並且範圍擴大為南嶺-石門臺片區和丹霞山片區,屆時南嶺將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公園。對於關注和參與南嶺生態保護多年的我們,仿佛心裡的一個石頭落地,舉雙手歡迎,希望南嶺和社區居民早日迎來春天。
  • 南嶺又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海南虎斑鳽。視界紀錄 攝近日,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為顴形目鷺科水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目錄,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
  • 廣東南嶺要建生態旅遊公路
    全長約626公裡,連通89個特色景點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報導 為促進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日前,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作為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建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
  • 《南嶺風光》鐵笛仙-協助拍攝
    南嶺風光【第1幅圖】此作品由石家莊攝影愛好者羅先生在著名的煙臺地區拍攝南嶺風光【第2幅圖】此作品由蘇州攝影愛好者俞先生在著名的江門地區拍攝南嶺風光【第3幅圖】此作品由北京攝影愛好者鄭先生在著名的陝西地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