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鵑隼(BLACK BAZA)是中國有分布的兩種鵑隼之一(另外一種是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及海南島的褐冠鵑隼)。鵑隼頭頂上有著長長的冠羽,在猛禽中獨樹一幟。黑冠鵑隼整體羽色為黑色,腹部有深慄色橫紋,頭頂黑色的冠羽常常堅立於頭頂,是其顯著的標誌。
黑冠隼鵑記錄於廣東南嶺:
今年夏天我們家庭自駕廣西與貴州遊,我將南嶺選為第一天的休息落腳點,觀賞黑冠鵑隼的育雛行為。
第一天700公裡長途從廈門抵達廣東與湖南交界的小城乳源。乳源的街頭既有粵風又有湘味,縣城的廣式糖水鋪和湖南湘菜都作得相當地道。飯後我們在縣城的乳水河邊散步:盛夏小城的夜色迷人,明代的文昌塔下人們三三兩兩或散步或跳舞,相當悠閒。
第二天早起,車行40公裡到達南嶺的乳陽林業局。鳥導阿平的侄兒帶上我直奔黑冠鵑隼的鳥點。這對黑冠鵑隼選擇在一棵高大的南酸棗樹上作巢,阿平在南酸棗對面的土坡上作了隱蔽的觀鳥棚,距離鳥巢大約30米,保證黑冠鵑隼的育雛不受幹擾。
黑冠鵑隼育雛的南酸棗樹與生境:
雛鷹見到媽媽時會作出振翅鳴叫等歡愉的動作,等待親鳥的哺育。
黑冠鵑隼的食物以大型昆蟲和蛙類為主,偶爾會抓條小蛇給雛鳥改善夥食。
在我觀測的兩個小時裡,親鳥來餵食了4次,食物以大型昆蟲為主。黑冠鵑隼的動作相當敏捷,體長只有32CM,是猛禽裡典型的小快靈!
等到過了10天返程時我又上了南嶺觀測黑冠鵑隼,此時雛鷹身上的黑色體羽,深慄色條紋和頭頂的冠羽均已經出現,明顯大了一圈。它們可明顯比頭頂上的酸棗子長得快哈!
今天早上我與阿平通電話,得之這窩黑冠鵑隼已經在昨天順利出巢,巍巍南嶺又順利哺育了一對天之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