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 apexfulva)「喬治」離世了,享年14歲。(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
真·孤獨終老
如果要評選最悲慘的單身狗,那麼喬治一定榜上有名。雪崩的時候,哪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呢?
作為一隻蝸牛,喬治實在算是高齡了,居然活了長達14年。但是在這漫長的蝸生裡,從頭到尾,喬治都沒有再見過另一隻同類。換成人類想像一下,從出生到活了七八十歲,連另一個人都沒見過,整天都在被別的物種觀察,真的太慘了……
同類都沒見過幾個,更別說脫單了!
喬治所屬的品種,曾經是當地最知名的樹蝸品種,也是最大最好的。繁盛之時在夏威夷數量極多,而且在當地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名聲,被稱之為「森林之語」。
但很不幸的是,1995年後,夏威夷樹蝸在外來蝸牛物種的入侵下幾乎滅絕。這個事是真的慘,本來入侵的是非洲大蝸牛(African snails),然後當地為了跟非洲大蝸牛battle,好心引進了另一種北美玫瑰蝸牛(Rosy wolfsnail)。沒想到新來的打不過上一個,秉持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哥倆好一起行動,反而讓夏威夷樹蝸的末日提前到來。(喬治:我恨!)
沒法子,科學家只好把包括喬治在內的原住蝸牛們帶進實驗室進行人工飼養。儘管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金頂夏威夷樹蝸列為了極度瀕危物種,喬治的親朋好友們還是一隻接一隻死亡了。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況,喬治一隻蝸徹底孤獨終老了。
而伴隨著喬治的離去,也意味著我們又見證了一個物種的滅絕。
多米諾骨牌又倒了一塊
曾經關注過生物多樣性的朋友們都該有點印象,在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有一塊「世界滅絕動物墓地」,這裡排列著將近300年以來已經滅絕或快要滅絕的動物名單墓碑,176塊墓碑的排列是以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放,每一塊墓碑都代表著一種動物。倒著的墓碑表示:這種動物已經滅絕了。
喬治的死亡使多米諾骨牌又倒下了一塊。而這些墓碑還會繼續增長。
不說國外的,就說中國本土的生物,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截至2013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儘管較第三次調查增長了16.8%,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還不到兩千隻,還沒有一個縣城小學的人多呢……沒有滾滾的世界得少多少歡樂啊。
比較廣為人知的朱䴉和白鰭豚。至20世紀80年代僅在陝西省南部的漢中市洋縣秦嶺南麓存在有7隻朱䴉野生種群,後經人工繁殖,種群數量達到2000多隻(2014年),其中野外種群數量僅有1500多隻。而「長江女神」白鰭豚,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已經被宣布「功能性滅絕」。雖然科學家們還在長江裡尋找,但我們誰都不知道,是否還能再看一眼女神的身影。
只感嘆漂亮卻不怎麼關注的物種就更多了。
別稱「中國虎」的華南虎,是唯一一種只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虎亞種,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已經野外滅絕了,如今中國大陸只有幾家動物園在做華南虎人工種群的繁育工作。但即使如此,依然無法挽救華南虎現有的狀況。
金貓,在中國古籍中的被稱為『彪』,與龍、虎齊名。在很多少數民族的傳說中,金貓被認為是可以「殺虎屠象」的林中戰神。華南亞種的最後一隻一年前已經在杭州動物園去世,西藏亞種在國內也僅存五隻,分布在了四個動物園裡。野生的?早就滅絕了。
金貓「華南亞種」,和指名亞種一樣全身單色調,但身材更為壯碩,頸下和腿內側多斑紋。
2016年7月28日攝自杭州動物園。
人畜無害的重慶金貓,2016年4月29日攝自重慶動物園。
(小貓也很帥!)
綠孔雀,被稱為「鳳凰之子」、百鳥之王,擁有著古老中國的圖騰信念,居然也快消失了,連500隻都沒有了。中國知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說,「中國有數以千萬計的觀鳥大軍,可是網上能找到的綠孔雀圖片,大都是東南亞的綠孔雀,沒有人拍過一張清晰的綠孔雀照片。」而他從事生態攝影幾十年,也只見過兩次綠孔雀。
攝影/奚志農 綠孔雀雄鳥亞成體(未成年的綠孔雀)高高的頭冠
甚至一些我們從小習以為常感覺經常見過的物種,現在也已經很久沒見過了。
在豬年來臨之際,悠然生活了9000多年的中國土豬也要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了。4個地方豬種已滅絕,31個品種瀕危。《中國青年報》12月26日報導,從1980年到2000年,廣東大花白豬的母豬數量從1.3萬頭下降至幾百頭。金華豬的母豬數量從1980年近25萬頭降至2007年的1萬多頭。有的地方豬種,甚至「已找不到公豬」。巴馬香豬、江口蘿蔔豬、官莊花豬等豬種曾經陷入瀕危狀態。定縣豬、龍遊烏豬和窄勒黑豬等已經滅絕。
換句話說,這些豬一不小心就要變成珍稀動物了。等過幾年,你還想吃純正的回鍋肉?不好意思,莫得了。
成華豬,正宗回鍋肉的原料,《西遊記》插畫豬八戒的原型。
2013年5月時,僅剩下100頭左右。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已經壓迫其他生物太久太過。不止是生物多樣性的困境,也是整個自然環境的困境。
雖然和其他已滅絕動物一樣,科學家們已經抽取「喬治」的身體組織冷藏,期待有朝一日技術成熟時可以將其成功「復活」。在自然歷史學家埃羅爾·富勒的《消失的動物》中,也記錄了僅存的一些滅絕動物的珍貴景象資料。
那些逝去的生靈,曾經這樣鮮活地存在過。可人造出來的,跟原本的怎麼能同日而語呢;在書裡看到的,又哪有親眼看到來的真實呢。
附中國部分動物滅絕名單:
1.中國犀 分布:中國南方。
簡介:有三種:大獨角犀,小獨角犀,雙角犀。一般體長2.1~2.2米,高1.1~1.5米,重1噸。以植物為食,雖體格龐大,卻膽小不傷人和動物。
滅絕時間:中國雙角犀,1916年。中國大獨角犀,1920年。中國小獨角犀,1922年。
原因:中國自古就以犀的皮、血、角入藥,角還可制為飲具及其他工藝品。清朝曾發公告,禁止民間獵犀,但官方則狂捕濫殺,而民間的偷獵也從未能真正杜絕。到了20世紀初,中國犀已所剩無幾。
2. 中國豚鹿 分布:中國雲南。
簡介:身材粗壯,腿短。成年鹿體長約1米,肩高0.6~0.7米,體重50公斤左右。雄鹿有一對三叉狀的角。毛褐紅,身上有白色斑紋。
滅絕時間:1960年後。
原因:自然環境惡化。
3.臺灣雲豹 分布:中國臺灣。
簡介:為夜行性樹棲動物。比金錢豹小,體長0.8~1.2米,而尾巴幾乎接近身體的長度,達0.7~0.9米,重約20公斤。
滅絕時間:1972年。
原因:雲豹的毛皮可製衣,骨頭可入藥,長期遭到捕殺。臺灣現代工業化的興起,嚴重破壞了森林,摧毀了雲豹棲息地。
4.異龍鯉 分布:中國雲南。
簡介:僅產於我國雲南的異龍湖。狀似鯉魚。
滅絕時間:1981年。
原因:1952年和1971年兩次開河放水,使湖域大大縮小,最終導致在1979年起連年乾旱後全湖乾涸,異龍鯉滅絕。
5. 彩䴉 分布:中國廣東、浙江、福建。
簡介:體長0.6米,豔麗的羽毛以慄紫色為主。喙長,腿長,為喜歡水的涉禽。
(我連一張好看的圖都找不到了)
滅絕時間:不詳。
原因:近幾十年來沼澤、河湖的縮減使它們失去了棲息地,加之水汙染的加劇,危害了它們的健康生命。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不得不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
參考:
豆瓣丨世界&中國已滅絕物種列表(部分)轉
果殼丨中國動物園走向消亡的貴族——金貓
戶外探險outdoor丨綠孔雀之殤:「百鳥之王」滅絕倒計時開始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