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現在大家對物種入侵這個詞應該都不陌生,因為近些年來全球幾乎每個國家的入侵物種事件都在增加,這是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外來物種都是跟隨著人類的活動有意或者無意的傳入被入侵地,而隨著火雞貿易的增加和國際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外來入侵物種的現象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也不例外,其實中國是一個有非常多外來入侵物種的國家,比如有一種來自美國的「巨鯰」就在我國長江地區泛濫,但是中國遊客卻很歡迎它。
這種在長江地區泛濫的美國巨鯰叫作斑點叉尾鮰,又叫溝鯰、鉗魚,它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在美國,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區,墨西哥都有分布,它的體型巨大,所以被稱為「美洲巨鯰」,在南美地區,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垂釣魚類,在美國這種巨鯰可以長到一米左右,重達兩百斤。目前在美洲釣到的最大的斑點叉尾鮰,體長長達1.27米,體重達到270斤,但是這種巨鯰。來到中國之後卻嚴重縮水,體重連過20斤都變成了難事。
斑點叉尾鮰從1985年開始被引進中國,在1989年的時候被成功馴化,成為中國一種養殖類的淡水魚,可以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生存,目前我國對斑點叉尾鮰的養殖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而隨著中國養殖斑點叉尾鮰的數量越來越多,很多斑點叉尾鮰由於人為的原因被放生野外,開始在野外泛濫成災,在中國的長江流域也經常看見這種魚的身影,但是在中國的野外,斑點叉尾鮰的生活卻沒有在美國滋潤。
斑點叉尾鮰的養殖在中國已經非常普遍,野外也常見這種魚,但是比較奇怪的是,在中國的斑點叉尾鮰的個頭卻很小,基本沒有見到有超過一米的斑點叉尾鮰,這是因為養殖場並不會把這些魚往儘可能大的養,一般這些魚長到20斤左右就會拿到市場上販賣,畢竟如果太大了,很多家庭並不需要這麼大的魚,也更加不好賣。
而到了中國野外的斑點叉尾鮰也並不好過,斑點叉尾鮰現在在中國長江地區比較常見,但卻基本上出不了太大的魚,斑點叉尾鮰一有泛濫的趨勢,就會被周邊的居民呼朋喚友的釣光了,所以即使是在野外,這種魚的個頭也只是比普通的魚大一點而已。
所以外來物種想要入侵中國還是比較難的,畢竟在中國吃貨這裡,只有能吃的物種和不能吃的物種,而能吃的物種,不靠養殖生存就不錯了,想要泛濫成災也是不容易的,來到中國的牛蛙,小龍蝦就是前車之鑑。福壽螺在沒被發現含有寄生蟲的時候,也沒有泛濫的趨勢,後來被禁食了,才開始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