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魚王」現身長江,在中國卻嚴重「縮水」,長到20斤都難

2020-12-06 騰訊網

物種入侵已經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了,幾乎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物種入侵的情況,但是同一個物種在不同的國家的待遇卻非常的不一樣,比如小龍蝦在中國也是一種外來物種,但現在已經被中國人馴化了,很多時候都需要靠養殖才能滿足中國吃貨的需求,但是在歐洲很多國家,小龍蝦卻造成了很多經濟損失,小龍蝦在歐洲泛濫成災,不僅會阻礙交通,還會破壞一些水利工程,每年政府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去遏制小龍蝦的繁衍。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入侵物種,在非洲平均體重超過百斤,被稱為「非洲魚王」,但是來到中國卻縮水嚴重,長不到20斤。

這種出現在中國的非洲魚王名叫尼羅河鱸魚,這是一種非常出名的入侵物種,經常被當成入侵物種的反面例子,它是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它是一種食肉性魚類,即使是上鉤之後也會不停的掙扎,跳出水面,試圖擺脫魚鉤,而它的力量很大,很多時候都可以擺脫魚鉤,因此是 一種比較難以捕捉的魚類。

尼羅河鱸魚的原產地是非洲的埃塞爾比亞,在於查德湖、剛果河、尼羅河等都有出現,是非常受當地人歡迎的一種食物,尼羅河鱸魚的個頭非常大,而且肉質鮮美,在原產地中有天敵的制約,尼羅河鱸魚一般也不會長得非常大,當地的生態也能維持平衡,但是尼羅河鱸魚的入侵則會給入侵地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尼羅河鱸魚入侵事件最出名的就是入侵維多利亞湖,這座本來物種豐富的湖泊,因為尼羅河鱸魚的到來,導致當地的魚類幾乎滅絕殆盡,尼羅河鱸魚的食量大,攻擊性強,再加上在維多利亞湖裡沒有天敵的制約,很快就瘋狂增長,每條魚幾乎都有100多斤,最重的尼羅河鱸魚可以達到400斤,維多利亞湖的居民為了解決這一麻煩,甚至開發起了旅遊業。

而在中國的長江,近期也發現了尼羅河鱸魚的蹤影,但是在中國的尼羅河鱸魚的個頭卻嚴重縮水,不要說100斤了,連20斤的重要都達不到,讓中國的吃貨們感到非常失望,這可能是由於在中國的水域之中有尼羅河鱸魚的天敵,或者可以制約其發展的競爭性魚類,畢竟中國的魚類也是非常強的,美國的亞洲鯉魚大多都是來自中國的魚,而中國的黑魚,更是被美國人當成怪物的入侵物種。

所以雖然非洲的巨型魚王在中國的長江現身,但還是讓中國的吃貨們感到非常失望,在中國的長江,想要長到100斤可是不容易,畢竟長江也是有非常多不同的魚類,競爭力也是非常大的,不說雖然在中國的尼羅河鱸魚和非洲比起來太小了,但和本土魚比起來還是非常大的,而且味道也很好,很適合食用。

相關焦點

  • 美國「巨鯰」入侵長江,體重可達200斤,在中國卻愣是活不過20斤
    這種在長江地區泛濫的美國巨鯰叫作斑點叉尾鮰,又叫溝鯰、鉗魚,它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在美國,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區,墨西哥都有分布,它的體型巨大,所以被稱為「美洲巨鯰」,在南美地區,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垂釣魚類,在美國這種巨鯰可以長到一米左右
  • 長江灌溉水渠,釣獲號稱水中老虎的鱤魚,收穫一條50斤的巨型鱤魚
    長江灌溉水渠,釣獲號稱水中老虎的鱤魚,收穫一條50斤的巨型鱤魚,很多粉絲釣友都想挑戰這水中怪獸般的野生鱤魚,可是大型鱤魚吞餌入口時,能輕易切線,再則野生鱤魚的力量大如牛,一個衝刺就是好幾十米的魚線,非專業的裝備和過硬的操控技術,是很難成功擒獲野生巨型鱤魚的。
  • 在美國能長到100斤的「魚王」,到了中國卻長不大了,原因太真實
    不過,並不是所有物種在國內都能泛濫成災。有一種美國來的物種,在美國能成長到100斤,但是到了中國卻僅有巴掌大小,怎麼都長不大,其中原因太真實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在美國能長到100斤的「魚王」,到了中國卻長不大了這個物種是美國的魚王——大口黑鱸,也稱為加州鱸魚。該魚主要分布在美國以及加拿大的淡水水域。因為生長能力強,且好養殖,重點是肉質鮮美,所以有很多國家開始引進這個魚種,並且大量飼養。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國。
  • 國外「鴨嘴魚」現身長江,在美國能長到2米,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美國「鴨嘴魚」現身國內,在美國能長到2米,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我們都知道,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特有的生存環境,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我們的國內,只要不是我們國內原本就有的物種,從國外引進的物種我們都稱之為外來物種,有些外來物種可以對一個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
  • 長江三峽截流20多年,庫區裡的魚能長多大?專家:魚梯能通過嗎?
    其實也不難理解,在萬裡長江中,肯定有存在沒有被發現過的生物。據相關文獻記載,在20世紀30年代,長江中還真的發現過特殊的現象,因為長江水驟減,在疏通河道的時候,工作人員挖到了一根碗口那麼粗的柱子,挖了很長一段距離後還是沒有挖到頭,最後因為恐懼就停止了。旁邊的相關人員看了後,發現是一個體型超大的動物的脊椎骨!
  • 這些魚王幾米長,幾百斤,活了不知多少年
    廣西70斤土鯰魚大概五月份的時候,廣西一位村民,在自家魚塘,捕獲一條1.6米長,70多斤的土鯰魚。——這可不是埃及塘鯴那種生長迅速的外來魚種,而是一條本土大口鯰。今年3月份,湖北丹江口一條130斤的巨型青魚王,被漁民捕撈出水,引發無數人圍觀。不過,有網友認為,青魚生長速度驚人,加上水庫可能會投放餌料,因此一百多斤的青魚,可能只需十年不到,即可長成。有養殖經驗的朋友,你們同意這種觀點嗎?
  • 長江鱖魚能長多大?男子稱釣起幾十斤「鱖魚王」,可能嗎
    尤其鱖魚作為一種掠食魚,生長發育許多大量的小魚小蝦供其捕食,因此野生的大鱖魚,尤其罕見,比如如今長江裡的野生鱖魚,最大可能也就十多斤。然而近日,有網友宣稱,自己在長江裡釣獲一條「幾十斤的鱖魚王」,令人目瞪口呆。長江竟還有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 長江重現「神秘物種」䲘,最大曾達20斤,現如今幼苗都難見到
    這種魚的身體圓滾細長,頭部比較尖,有江河洄遊習性,會在每年的4-6月到江河流水中產漂流性卵,到了7-9月之後,再進入湖泊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蟲、小魚小蝦為食,一般體重在1斤左右,最大的也可達到20斤,肉質非常鮮美,是長江中重要的經濟魚類。
  • 有人長江遊玩,拍到幾百斤大魚靠岸,長江裡還有這麼大的魚?
    確實,了解長江生態的朋友,應該都看過「長江無魚等級已達最高」的消息。這並非危言聳聽,如今長江裡的生態系統,已經非常的薄弱,以往成群分布、密度極高的大多數野生魚,已只是零星出沒。更別說這種至少一兩百斤的「超級大魚」。
  •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亞洲鯉魚其實並非指的鯉魚,它是指原產地亞洲的鯉科魚類,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通稱,美國引進亞洲鯉魚,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從中國引進了這些魚,為的是改善生態,當時沒想到隨著亞洲鯉魚的繁衍,這些魚,已經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環境,成為一種入侵物種。
  • 蓬萊漁民捕獲巨型"鱔魚王" 長1.86米 重26斤
    蓬萊漁民捕獲巨型"鱔魚王" 長1.86米 重26斤  蓬萊漁民閆慶祿高興地舉起1.86米長的狼牙鱔  齊魯網煙臺12月19日訊 今天上午在蓬萊市避風港碼頭,有漁民捕撈到了一條超級大的狼牙鱔。記者趕到碼頭時,很多人都圍在捕捉到大魚的攤位前,看攤主閆慶祿為大家展示這條大魚。隨後,閆慶祿又用尺現場測量這條魚的長度。這條狼牙鱔從頭到尾長度有1.86米,重量達到了26斤,最粗的地方有38釐米。 「挺驚訝,打了這麼多年魚,好到50歲了,才頭一回看到這個魚。」打到這條魚的漁民閆慶祿也為自己能打到這麼大的一條魚感到驚訝。而周圍圍觀的群眾更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鱔魚。
  • 廣州發現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
    ,而老外對這些入侵物種可以說束手無策,就算花重金都無法將他們清除,最後不得不來求助中國的吃貨,只要中國吃貨一張嘴,就可以將它們完全消除掉,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算並非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使用。最近在廣州發現的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中國吃貨更是不敢下嘴。前段時間,在廣州的白雲湖地區,發現了一種魚類,這種魚類並不屬於中國的物種,經過專家的分析,這是一種來自北美的入侵物種,叫做鱷雀鱔,是北美最大的一種魚,身長可達3米,重量超過300斤。
  • 「巨型藍蝦」現身長江,重達一斤,味道鮮美,會取代小龍蝦嗎?
    每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對抗和適應,才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而外來物種的到來,往往會打破這種平衡,因此形成物種入侵事件,由於現代交通技術的進步,和貿易往來的頻繁,外來物種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移動,也成為一件常見的事情。
  • 300斤?500斤?淡水第一「巨獸」,到底能長多大?
    魚,是江河中的精靈,而那些體型龐大的「超級魚王」,更是令人神往。長江君帶你一起了解江河生態,尋覓巨物,探索江河生命之神奇...只要是喜歡釣魚的朋友,追尋「巨物」、「超級大魚」,都是心目中的夢想之一。海魚暫且不說,在淡水中能被「龐然巨物」的野生魚,青魚首當其中。那麼最大的青魚到底有多大?不妨看看下面這些「魚獲」....
  • 長江山區大湖,釣獲一條3斤罕見的紅尾魚,還收穫2斤長江野生鱸魚
    長江山區大湖,釣獲一條3斤罕見的紅尾魚,還收穫2斤長江野生桂魚,長江偏遠的山區大湖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這裡晚上一般都會下雨,白天晴還出太陽,山區大湖的山上有野花開,地裡有野香蔥長出來,有這些徵兆就表示這裡的節氣很特殊,是野外釣魚絕對的好天氣。
  • 長江的魚,都快被撈絕種了!
    長江,中國第一長河,淡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6%,是黃河的20倍。長江的水,長江的魚,養育了無數中國人。但長期以來,長江流域深受濫捕的困擾,「電毒炸」、「絕戶網」,非法捕魚方式的「創新」層出不窮,導致長江漁業資源嚴重衰退。長江「四大家魚」的年產卵量,已經從建國時的1200億尾,降低到了不足10億尾。
  • 「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滅絕,意味著什麼?
    來自長江的「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一下子成為今年初最揪心的報導之一。美麗又奇特的長江白鱘,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新聞報導我國珍稀動物,都驚訝又心疼!長江白鱘稱作中華匙吻鱘,名為中國劍魚,又俗稱為象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白鱘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國最後發現白鱘自然繁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可以推斷其已滅絕。「白鱘作為長江一個巨型物種,就像山裡的老虎。白鱘是吃活魚的,以魚為生,長江無魚,那白鱘就很難存活。」危起偉說。
  • 美國「巨鯰」入侵長江,體重可達200斤,釣友:它活不過童年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ω✪)!!!物種入侵是令世界各國頭疼的問題,世界各國多有物種入侵的例子,而我國更為嚴重。據統計我國外來生物共有283種,每年造成的損失達到了驚人的2000億,但是物種還在不斷的入侵。比如:有一種來自美國的「巨鯰」就在我國長江長江地區安家落戶,它就是斑點叉尾鮰。
  • 長江禁漁,魛魚出現在黃河
    一條魚,八千元一斤,但即便你花八萬元,也未必可以買得了它。這就是「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幾乎野生絕跡的它,一直以來都是有價無市的傳說。此乃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長江刀魚,學名長頜鱭,又稱刀鱭。相對而言,人們更熟悉與它同屬的另一種魚———鳳尾魚,這是鳳鱭的俗稱,和刀鱭一樣,作為近親的兩種魚,平時棲息於中國東部接近江口的淺海,每年春夏間溯水而上產卵,是典型的洄遊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