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蟹「水癟子」又要發作?專家發話了,「水癟子」與它無關

2020-11-27 中國水產養殖網

今年河蟹「水癟子」又要發作?專家發話了,「水癟子」與它無關

2018-04-04 17: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2926 次 我要評論
2015年大面積暴發的中華絨螯蟹「水癟子」病,對江蘇尤其是裡下河地區的河蟹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養殖從業者一度對其恐慌猶如當年河蟹的「顫抖病」,也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與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然而,對該病暴發原因眾說紛紜,包括苗種品質下降、養殖環境惡化、清塘藥物菊酯的殘留、配合飼料營養不足、機體代謝障礙及包括弧菌、WSSV、微孢子蟲(絨螯蟹肝胞蟲)等病原都被認為可能是「水癟子」發生的誘因。&nbsp

但2017年江蘇河蟹「水癟子」的出現率卻大大降低,猶如2003年的SARS,一陣肆虐後便銷聲匿跡。究其原因,還是要回到病害發生的「病原-宿主-環境」三環理論上來探討,但這個理論看似簡單,要真正弄清每一種養殖品種的各種暴發性病害發生原因、流行動態、環境(養殖水體、營養、養殖管理及天氣等)對宿主的抗性及病原感染力或毒力的影響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因微孢子蟲是在水生甲殼類廣泛感染的一大類寄生蟲,而在白蝦肝腸胞蟲(EHP)出現前,業界對其關注很少,由於微孢子蟲特殊的生物學特徵,如其孢子具有極強的環境與藥物耐受能力,不易發現、增殖速度快及可能存在的母源傳播風險等,EHP引起的對蝦生長緩慢症至今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因此如果「水癟子」與絨螯蟹肝胞蟲感染相關,必將對河蟹產業造成嚴重影響。本文結合近兩年來針對絨螯蟹肝胞蟲對河蟹的感染情況的調查,開展其感染強度與「水癟子」症狀出現的相關性分析,基本可以否定絨螯蟹肝胞蟲的感染與前兩年發生的「水癟子」有關。&nbsp


一、不同地理株河蟹普遍感染絨螯蟹肝胞蟲

通過重新設計的PCR與定量PCR及Uvitex-2B圖片染色觀察成熟孢子,我們對採自江蘇興化、泗洪、洪澤、高淳及鹽都的長江系「三殼」後的河蟹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絨螯蟹肝胞蟲感染率均在60%以上,但感染強度差異較大,在幾百拷貝至4×1011拷貝。此外,對長江水系、遼河水系、甌江水系、閩江水系等不同地理株成蟹的檢查結果也發現,不同地理株的河蟹都存在絨螯蟹肝胞蟲的感染,感染率在43%~94%,感染強度在數十拷貝至11×1012不等,但所有感染強度高的蟹均未出現「水癟子」的典型症狀。&nbsp

二、絨螯蟹肝胞蟲感染可能發生於二殼後

PCR、QPCR及塗片染色對不同地域採集的長江系中華絨螯蟹檢測發現,絨螯蟹肝胞蟲感染未發現於狀幼體、大眼幼體,但從扣蟹至成蟹的不同階段均檢出一定比例的絨螯蟹肝胞蟲感染,且感染強度隨著蟹生長有遞增的趨勢,說明絨螯蟹肝胞蟲的感染主要發生在扣蟹至成蟹養殖階段,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增殖或持續感染情況。&nbsp

三、絨螯蟹肝胞蟲感染僅發生於肝胰腺

PCR、QPCR及塗片染色對不同地域採集的長江系中華絨螯蟹檢測發現肝胰腺是絨螯蟹肝胞蟲侵染的唯一部位,而鰓、肌肉均未檢出陽性信號。
&nbsp
四、絨螯蟹肝胞蟲感染與「水癟子」不相關

通過QPCR對出現絨螯蟹肝胞蟲感染陽性(PCR定性檢測與塗片染色確定)進行感染強度的定量檢測,發現感染強度高與肝胰腺灰暗、發白及萎縮、糜爛、腹腔積水、鰓絲暗黃、拉黃及蟹腿肌肉萎縮等「水癟子」主要症狀均無顯著相關性,甚至出現極端的感染拷貝數最高的河蟹未出現任何「水癟子」症狀,而絨螯蟹肝胞蟲感染陰性的河蟹反而具有典型的「水癟子」症狀。同時,我們在實驗室利用無光照、無水草及不投餵(或極少投餵)複製出了大量具有肝胰腺發白、甚至萎縮糜爛及蟹腿空洞無肉的河蟹,但PCR、QPCR及塗片染色均未發現絨螯蟹肝胞蟲陽性信號。&nbsp

病害的發生與養殖環境、氣候環境、養殖動物的健康狀況及病原的豐度休戚相關,環境與養殖動物健康與否,現在的技術手段還難以評價,但病原性病害發生的另一個必要因素-病原,現在的技術手段是可以定性、定量檢測的,無論是養殖水體、底泥等環境中的病原,還是養殖動物組織中的病原。我們需要定量監測,因為病原生物也是健康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簡單定性發現了病原而據此判斷其就是致病病原是不科學的,防治過程中也不能一味抱著將病原生物殺滅乾淨、以營造無病原的養殖環境,這不僅不現實,且這種無病原的養殖生境未必是健康的。絨螯蟹肝胞蟲早在2007年就被王文老師發現並鑑定,但河蟹養殖直到2015年才出現了「水癟子」的暴發,且絨螯蟹肝胞蟲在入侵英國的河蟹中也被檢出,但迄今未報導「水癟子」,這也能部分說明絨螯蟹微孢子蟲的感染並不是「水癟子」發生的元兇。當然,本文發現的絨螯蟹肝胞蟲與河蟹「水癟子」不相關,離「水癟子」的防控還有很大的距離,僅僅為「水癟子」再次出現時的防控對策研究時排除了一個可能而已。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nbsp&nbsp羅&nbsp&nbsp丹&nbsp&nbsp章晉勇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學院&nbsp&nbsp趙子明
江蘇省水產技術推廣中心&nbsp&nbsp陳&nbsp&nbsp輝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今年的水鱉子讓你心痛了麼
    近年來河蟹「水鱉子病」成了養殖圈裡議論的話題,主要表現是河蟹體內有如雞蛋清一樣的液體,俗稱叫「水鱉子」病.
  • 2021年小龍蝦、河蟹養殖要如何規劃?
    池塘主養模式:3月前放河蟹50-100隻,3-4月每畝放養小龍蝦5000-6000尾,清明前後放抱卵蝦10-15尾。  大棚養殖小龍蝦模式:利用大棚保溫進行冬季反季節養殖小龍蝦,換水時要注意水溫,補放苗種可以用大棚SPF苗。
  • 以史為鑑,2016年河蟹養殖「陣痛」中的思考
    當代水產        瀏覽量: 1933 次 我要評論 2016年河蟹養殖尤其是河蟹主要養殖區域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在經歷了春季的低溫多雨,夏季的持續高溫,局部地區的洪澇災害,對螃蟹全年的產量、規格、價格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筆者常年在市場一線從事技術服務,梳理出2016年全國主要河蟹養殖區域的一些現狀,希望能對新的一年河蟹養殖有所借鑑。
  • 2016年北京水世紀戰略合作夥伴發展大會召開 專家熱議水產技術服務
    2016年北京水世紀戰略合作夥伴發展大會召開 專家熱議水產技術服務2015-12-23 18: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4899 次 我要評論
  • 養殖塘草髒、藍藻、紅水、草葉汙物吸附解決辦法
    3.仕必得整底(2畝/袋)對有害菌有較強的去除能力,且對水環境無影響,而仕必得靚水(3畝/瓶)則含有高濃度益生菌,能抑制雜菌滋生,兩者結合可大大降低高溫期水產動物疾病暴發機率。4.除汙迅速,兼顧改底與淨水,定期使用可有效保持水體透明度,防止水色發濃、發暗。5.經常使用可有效抑制藍藻爆發,減輕中後期水質管理壓力。1.水草草葉上吸附較多有機雜質,影響水草正常生長。
  • 今年河蟹塘伊樂藻漂草爛根的現象比往年更猛?
    今年河蟹塘伊樂藻漂草爛根的現象比往年更猛?出處:談蟹論蝦 作者:顧長浩 水產養殖網 2019-05-25 22:12:00 又到了一年一度草飄時,根據我們不少一線河蟹養殖戶反映今年伊樂藻飄草,爛根的現象似乎比以往來的更早更兇猛。那麼問題來了,每年都知道伊樂藻這德行,為什麼大部分塘口就是預防不了呢?
  • 河蟹養殖容易爆發藍藻,爆發的原因有哪些,應該要怎麼處理
    隨著市場上對河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河蟹養殖業進入了非常火爆的階段。和諧到底有什麼好的呢?當然是因為它好吃,而吃河蟹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可能有很多朋友覺得河蟹吃起來很麻煩,需要一點一點的吃需要有耐心,要不然的話你就會浪費掉很多好吃的蟹肉。雖然河蟹的體積比較小,但是架不住它好吃而且肉多。海鮮還有很多是空殼呢,河蟹不說別的,它裡邊的肉都是非常飽滿的。
  • 河蟹養殖總結報告-溶氧對養殖的影響
    瀏覽量: 9565 次 我要評論 作者:北京水世紀生物公司&nbsp遊龍、梁仕容、於強河蟹規格、水草和溶氧的關係興化地區以前也是以水韭菜為主的。但近年水韭菜的種植面積減少,水韭菜種了出芽率低,或者是在中後期大量夾草,沒有保住草而導致規格小,水韭菜一旦出現夾草養殖戶撈草勞動強度大,保草的壓力大,所以改種伊樂草。興化地區往年伊樂草都表現很好,沒有出現較大問題,同時養成的河蟹規格都在2母3公以上規格。今年伊樂草生長差,高溫很多伊樂草出現腐爛下沉等問題。
  • 關於河蟹、和尚蟹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夏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河蟹、和尚蟹的介紹。河蟹的老家不在河裡河蟹是我國的特產,在江河湖泊、塘田溪邊,到處都可以見到河蟹的身影。它的名字又與河有關,因此大家都以為河蟹是一種終生生活在淡水裡的動物。其實並不如此,河蟹只是生長在淡水裡,它出生和死亡都是在它的老家——大海裡。
  • 河蟹一殼到二殼,這四個方面的問題,你絕對不能忽視!
    作者:北京水世紀 石澤陽河蟹一殼脫殼已經有些日子了,如今,終於要露出它的真面目了。但是,河蟹一殼脫殼之後,你是否真的做足了準備?面對突發情況,又將如何應對?脫殼對河蟹之後的生長發育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脫殼補鈣最好分為兩次:發現脫殼以及大量脫殼。發現脫殼時使用水世紀的補鈣素(離子鈣),增加水體中鈣的含量,使河蟹能夠緩慢吸收;大量脫殼時使用應急硬殼靈(葡萄糖酸鈣)搭配黃金多糖,水製劑的鈣以及多元的營養能夠使河蟹迅速吸收,加快脫殼步伐。
  • 如何防止河蟹出現「彈簧腿」問題
    ,這樣的河蟹暫養、運輸成活率低,黃少殼空,肉少水多,口味差,品質低,造成銷售難、價格低,嚴重影響養殖效益。從該信息看,海洋甲殼類動物難長出硬殼——軟殼,類似於河蟹「彈簧腿」,原因一是海水酸化,二是溫度偏低。結合河蟹養殖生產具體水環境及筆者多年的養殖技術實踐,為防止河蟹出現「彈簧腿」,得到如下啟示:
  • 河蟹養殖新思路 混養魚蝦能致富
    為了給螃蟹增氧,我們要開增氧泵,打溶氧劑,給池塘底部增氧。」說著,謝有才的妻子許大姐指了指岸邊幾隻已經死去的河蟹。  作為洪橋「漾蕩」牌河蟹專業合作社的合作農戶,謝有才家的河蟹除了在長興本地的金陵菜場、中心農貿市場等地銷售外,還銷往蘇州、上海等大城市。  「銷路一直不愁,再過半個月,很多外地蟹商就要來預定了。」
  • 江蘇無錫河蟹新品種池塘主養技術
    水源淨化 設立進水水源的生態淨化區,採用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外河水引入淨化池,在淨化池中種植水草、投放螺螄、鰱魚等構成一套小生態系統,將淨化過的水注入養殖池塘,同時為高溫季節的換水及加水提供清新水源。2. 防控青苔 蟹塘養殖前期水體清瘦,易長青苔,少量的青苔可以承擔同等水草的功效,不宜片面地採用對水草、河蟹有較大危害的除青苔劑去滅殺。
  • 江蘇河蟹池塘常用水生植物繁殖方法
    黃絲草耐高溫、生長快,養殖河蟹池塘春、夏、秋均可繁殖,河蟹在各生長階段都喜食黃絲草。繁殖黃絲草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有性繁殖方法,適用於淤泥較少的池塘。先將種子用水浸泡1天,然後將泡軟的外皮揉碎,搓出裡面細小的種子,加入約 10 倍於種子量的細沙土拌勻後播種。播種時將池塘水深控制在 10~20 釐米,播種量為 50 克/畝。播種後要加強管理,提高黃絲草的成活率,使之儘快形成優勢種群。
  • 為什麼說2018年河蟹第一殼猶如走了一次鬼門關?
    作者:北京水世紀 趙榮隨著溫度逐漸的回升2018年河蟹的最艱難的一殼基本接近尾聲了,今年河蟹的第一殼就如走了一次鬼門關。1.為什麼說2018年河蟹第一殼猶如走了一次鬼門關(1)3月天氣時高時低,晝夜溫差極大,4月初溫度劇烈變化部分河蟹蛻殼正好遇見雨天冷天導致河蟹應激反應太大,造成很多河蟹蛻殼不遂軟殼死亡,存活率和翻倍率受到嚴重影響。
  • 河蟹塘PH值高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危害?怎麼解決?
    河蟹塘PH值高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危害?怎麼解決?我:好的,今年塘口搞得還可以,我來測一下。王老闆:這麼好的水我塘裡怎麼還有兩個螃蟹損啊?吃食和人家比也沒人家那麼多,一畝地才餵了一斤半,是不是塘裡有弧菌什麼的,要消毒啊?我:弧菌不應該啊,前天你不是剛到店裡檢測過麼?弧菌沒有超標而且你不也剛用過弧菌天敵麼?王老闆:是的啊,今年該用的我都用了,塘裡一傢伙草,怎麼吃食反而沒有往年多的呢?
  • 河蟹養殖貼士:河蟹塘蝦塘殺藍藻後如何解毒
    河蟹養殖貼士:河蟹塘蝦塘殺藍藻後如何解毒2014-03-07 09: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5655 次 我要評論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藍藻大量出現的河蟹塘,殺藍藻後大多會出現死亡,蝦塘也有影響,而魚塘、海參圈影響較小。
  • 電解水實驗證明自來水髒?專家揭秘:化學反應和水質無關
    電解水實驗證明自來水髒?專家揭秘:化學反應和水質無關  來源:中安在線 時間:2014-11-05 16:47:23 作者: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