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訪河蟹養殖示範戶塘口,示範戶多次問及河蟹「彈簧腿」問題,所謂「彈簧腿」就是養殖戶對河蟹在上市季節軟殼軟腿的形象化稱謂,這樣的河蟹暫養、運輸成活率低,黃少殼空,肉少水多,口味差,品質低,造成銷售難、價格低,嚴重影響養殖效益。
帶著河蟹「彈簧腿」問題,筆者注意到了《環球時報》一條科技信息:《氣候變化致甲殼類動物「缺殼」》,信息援引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6日報導,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水酸化,螃蟹、蚌、龍蝦、生蠔等甲殼類動物身上越來越難長出硬殼。
來自新加坡、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在全球12個地點,對包括蚌在內的四種海洋生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殼都越來越薄,而且持續酸化的海水將進一步減少其獲得碳酸鈣(長骨骼和殼的關鍵成分)的機會。英國南極調查局教授埃勞德·帕克稱,兩極地區的海洋生物更難長出硬殼。因為溫度越低,碳酸鈣就越難從海水中分離出來。
從該信息看,海洋甲殼類動物難長出硬殼——軟殼,類似於河蟹「彈簧腿」,原因一是海水酸化,二是溫度偏低。
結合河蟹養殖生產具體水環境及筆者多年的養殖技術實踐,為防止河蟹出現「彈簧腿」,得到如下啟示:
一、河蟹養殖水質以偏鹼性為宜,PH值控制在7.2-8.0之間,勤測水質,適時以生物製劑或生石灰調節,特別是偏酸性的土壤底質,在清塘時就應加大生石灰用量;
每克含500億芽孢桿菌。當養殖水體底質環境惡化、藻相不佳時,應儘快應用芽孢桿菌,它可以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機物質,同時將有機物質礦化生成無機鹽,為單細胞藻類提供營養,單細胞藻類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產動物的呼吸提供氧氣。二、水體不宜過深,如在超過2米水深的網圍中出現「彈簧腿」河蟹比例就較高,主要是因為河蟹營底棲生活,過深水體,底部溫度較低
三、水草覆蓋率不宜超過70%,過多水草,影響光照,水溫提升較慢;
四、以地下水為水源的,進塘前要經曝曬提溫,使用過硫酸氫鉀改底調水。
弧克是一款含50%過硫酸氫鉀的複合鹽。具備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四大功能,尤其對弧菌有特效。過硫酸氫鉀是一種無機酸性氧化劑,具有非常強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水產第一網 )
幫邦水產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動保、調水和智能設備的電商平臺。幫邦砍掉了中間環節,將產品以更低的價格送到您手中,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最新折扣價已上線,五折鉅惠,點擊原文閱讀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