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開發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

2021-01-15 金臺資訊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東華大學蔡冬清教授合作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汙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為解決水體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相關成果被環境催化領域權威期刊發表。

近年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其在水體環境中泛濫,並引起大量耐藥性微生物的繁衍,這導致水體環境中抗生素和微生物汙染加劇。針對此類汙染,課題組設計並開發了一種高效的碲化鎘/鎢酸鉍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用於汙染物治理。該催化劑利用了碲化鎘和鎢酸鉍協同效應促進水體中活性氧的產生,從而高效降解抗生素和鈍化細菌。

同時,該催化劑又展現出良好的循環利用率,多次催化後仍可保持較高的光催化效率,並且是直接利用太陽光作為光催化的驅動力,符合綠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該催化劑在水體抗生素汙染治理方面展現出一定的應用前景。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2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等開發出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
    針對此類汙染,課題組設計並開發了一種高效的碲化鎘/鎢酸鉍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用於汙染物治理。該催化劑利用碲化鎘和鎢酸鉍協同效應,促進水體中活性氧的產生,從而高效降解抗生素和鈍化細菌。此外,該催化劑展現出良好的循環利用率,多次催化後仍可保持較高的光催化效率,且可直接利用太陽光作為光催化的驅動力(自然光碟機動),符合綠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 「中安在線」新開發「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可高效降解水體抗生素
    針對此類汙染,課題組設計並開發了一種高效的碲化鎘/鎢酸鉍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用於汙染物治理。該催化劑利用了碲化鎘和鎢酸鉍協同效應促進水體中活性氧的產生,從而高效降解抗生素和鈍化細菌。同時,該催化劑又展現出良好的循環利用率,多次催化後仍可保持較高的光催化效率,並且是直接利用太陽光作為光催化的驅動力,符合綠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可高效降解水體...
    記者1月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東華大學蔡冬清教授合作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汙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研發了一種新型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為解決水體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相關成果被環境催化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接收發表。
  • 「安徽日報」「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可高效降解水體抗生素
    記者1月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東華大學蔡冬清教授合作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汙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研發了一種新型複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為解決水體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相關成果被環境催化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接收發表。
  • 科學家開發出石墨烯-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可吃掉「霧霾」!
    光催化劑是一種以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空氣淨化、水淨化、殺菌消臭、防汙防霧等領域。日前,Graphene Flagship、博洛尼亞大學、米蘭理工大學、CNR、NEST、Italcementi Heidelberg Cement Group、以色列理工學院、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聯合開發了一種石墨烯-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其將大氣中的氮氧化物轉化為無害硝酸鹽的效率高達70%。
  • 分解二氧化碳新型催化劑誕生!僅需陽光和水或將成「人造植物」
    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單點可見光活化催化劑,它能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積木」分子,可用來製造有用的化學物質。這項發現開啟了利用陽光將溫室氣體轉化為碳氫化合物燃料的可能性。因此,Li著手開發一種催化劑,以降低能量壁壘,加快這一過程。Frenkel說:「問題是,在幾種可能的催化劑之間,哪一種更有效、更實用?」打破二氧化碳化學鍵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電子的供應。當一種被稱為半導體的材料以光的形式被能量激活時,就會產生這些電子。光「踢出」電子,也就是說,使它們能夠被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利用。
  • 自然光和模仿自然光的區別
    我又來了!首先感謝小九老師和樂樂老師的點評和指導,解決了我燃眉之急,而且讓我發現了被自己忽略的問題,我真的受益非淺,今後定要謹遵師傅師母教誨。這次我又拍了另外一種風格的綠植照片來請教你們了,空氣鳳梨之文藝清新風格。這次分兩種拍法,一種是室內模仿自然光 窗戶光,另一種是用真的自然光來拍。
  • 科學家開發出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光輝、江河清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納米反應器新技術合成Pd基雙金屬催化劑。該技術將液相中的種晶生長法成功運用到固相中——通過化學配位作用將Pd納米簇種晶和第二元金屬前驅體均勻地引入到固相載體中,在還原過程中實現雙金屬的固相種晶生長,最終獲得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及組成可控、負載均勻的雙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於《今日材料》。
  • 科學家研製廉價催化劑開發鋅空氣電池,儲電量為鋰電池5倍
    科學家研製廉價催化劑開發鋅空氣電池,儲電量為鋰電池5倍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綜合報導 2017-08-16 20:20
  • 你所理解的自然光真的是自然光嗎?其實自然光的本質是這樣的
     珠寶知識223:珠寶考研考證篇(四十):自然光與偏振光上一篇文章中,重點向大家介紹了「光」的本質,在今天的文章之前,我要再次強調一下「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光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這句話一定要深深的記在腦子裡,因為在後面很多的問題,我們都要通過這句話來進行分析
  • 高精度電化學:燃料電池催化劑開發的新金標準
    科學家做出了關鍵性發現,可以通過消除鉑催化劑的溶解來延長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燃料電池的壽命。由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PEMFC)供電的車輛既節能又環保,但是儘管公眾對以PEMFC供電的運輸越來越感興趣,但燃料電池所用材料的當前性能限制了它們的廣泛商業化。
  • 科學家開發出可見光碟機動的分子馬達
    科學家開發出可見光碟機動的分子馬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25:00 華東理工大學曲大輝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可見光碟機動的分子馬達。
  • 「智能」鈣鈦礦型催化劑開發成功
    然而在用電解水製備氫氣時,以往多使用成本高昂、儲量稀少的貴金屬催化劑。9月3日,南京工業大學對外宣傳,該校邵宗平教授和周嵬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高活性兼具高穩定性的「智能」非貴金屬催化劑,可替代傳統的貴金屬催化劑。  該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鈣鈦礦氧化物材料在能源轉換與存儲中的應用。
  • 科學家發現製造合成氣的新型催化劑 無需700度高溫只需陽光
    科學家發現製造合成氣的新型催化劑 無需700度高溫只需陽光  Winnie Lee • 2020-01-09 09:45:36 來源:前瞻網 E2466G0
  • 科學家關鍵性發現:通過消除鉑催化劑的溶解來延長燃料電池的壽命
    美國能源部(DOE)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帶領一個團隊研究了PEMFC中的反應,他們的發現為創造技術提供了可能,使燃料電池更接近於實現其全部市場潛力。PEMFC依靠氫作為燃料,氫通過氫氧化反應在電池的陽極側被氧化,而空氣中的氧氣用於陰極的氧還原反應(ORR)。通過這些過程,燃料電池產生電能以驅動車輛和其他應用中的電動機,並排放水作為唯一的副產品。
  • 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 助力合成氣一步製成高碳醇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26日召開的中科院「合成氣制高碳醇」項目成果鑑定會上獲悉: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催化劑(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可助力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一步製成高碳醇。目前相關研究單位採用該新型催化劑,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科學家們喚醒休眠酶 為人工光合作用提供動力
    據外媒報導: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光電化學電池。他們將一套吸收紅光和藍光的系統,與一種特殊的酶(氫化酶 / Hydrogenase)聯繫了起來。論文一作、聖約翰學院博士生 Katarzyna Sokó 表示,它有望成為一個開發太陽能技術的極佳平臺。這套人工光合裝置,據說可吸收比自然光更多的能量。
  • 《自然》子刊:科學家開發新催化劑可減少天然氣燃燒溫室氣體排放
    該研究來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員在一種新型催化劑的開發上取得進展。該催化劑由10種不同元素組成,每種元素都具有降低甲烷和氧氣燃燒溫度的能力。這種獨特的催化劑可以將甲烷的燃燒溫度降低大約一半——從1400開爾文以上降至600至700開爾文。此前,該校的團隊曾製作了一種使用獨特的衝擊波技術製造的多元納米粒子催化劑,稱為高熵合金。
  • 科學家發明新型催化劑:二氧化碳直接變成噴氣燃料
    英國多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鐵基催化劑,可以將二氧化碳變成烴類噴氣燃料。 隨著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的擴大,這一個世紀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快速增加,主要來自於對石油、煤炭及木材等碳基材料的廣泛利用,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已經佔到了全球溫室氣體的26%,是氣候變暖的第一大真兇。
  • 達倫智能燈自然光精靈獲2018年度科技產品大獎
    、無藍光危害、高顯色Ra97、無頻閃、柔啟動,打造出了柔和健康的自然光。也就是說,國際信譽的保障,達到「RG0」豁免級的自然光精靈對眼睛無藍光危害,用眼更安全。 高顯色品質 更接近自然光 市場上普遍的LED燈顯色指數(Ra)為85,而自然光精靈燈芯採用進口三星品牌燈芯,指數高達97,接近數值100,高品質燈芯,呈現極佳的顯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