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13:4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杜羽豐 何賢君 蘭溪報導組 王瑩 攝影 時補法
昨天(4月19日),浙報集團金華分社微信公號《浙朵》、《浙裡金華》首發了《蘭溪疑現全國最大地下石窟 龐大石窟群謎團重重》一文,截至目前,兩篇微信文章的閱讀量已超10萬,引發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今天(4月20)上午,眾多媒體、專家齊聚永昌街道社塘村,探尋石窟奧秘。記者了解到,今天下午13:30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新聞還要現場連線永昌神秘石窟。
永昌石窟神秘面紗將漸漸揭開……
「譁——」,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當記者彎下腰,鑽入蘭谿市永昌街道社塘村後一個低矮小山的山腳小洞。
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一眼望不到頭的人工開採的巨大地下石窟。
借著洞口的光線,大家終於慢慢看清楚了整個石窟。
石窟大約3000多平方米,其中500多平方米被水淹著,不知深淺。
著名的龍遊石窟,現在開發出來最大的石窟不超過3000平方米。
15根「魚尾形」的「柱子」頂著巨大的石穹。「柱子」有粗有細,粗的幾十平方米,細的約1平方米。
石穹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鑿痕,這些痕跡非常有規律。先是略微傾斜的豎痕,長度約25釐米。再是兩三條5釐米寬的橫線鑿痕。
這是採石場嗎?還是有其他用途?
前不久,永昌街道黨委書記章麗清帶記者參觀該街道社峰村全國文保單位—積慶堂時,記者發現這個村邊上居然有大量紅色砂巖。章麗清說不遠處社塘村有和龍遊石窟非常相似的幾個石窟,何人何年開鑿,至今是謎。記者正是為此前去探尋。
單個石窟面積超3000平方米
社塘村1600多人口,是永昌街道一個丘陵中的山村。帶記者走進石窟的,是村裡的前主任徐錦文。老徐年過花甲,精瘦卻幹練。進窟要穿過一條水庫大壩,再沿水庫邊的田埂繞行一大圈。
「水庫1958年才建起來,石窟卻早就有了。具體是什麼年代,誰也不清楚。」
記者「探險」的第一個石窟,也是最大的一個,約3000平方米。
從外面看,石窟並不起眼。「餵……」有人朝洞口喊了一嗓子,回音陣陣。走進石窟,卻又是另一番洞天。要不是遠處透出來的亮光,洞內隨著「柱子」和石穹延展開去,完全望不到邊際。在場的所有人的驚呆了。石穹上密密麻麻的鑿痕,無不透露出人工的痕跡。
仔細觀察之後,記者還在窟頂發現了鐘乳石的雛形,可見,石窟存在時間已相當久遠。
在這石窟的對面,隔著水庫,還有一個石窟。較之於前者要小一些,但窟頂更高,洞口寬敞,洞內也明亮些。可剛進窟內,著實把大夥嚇了一跳。窟頂上,掛滿了蝙蝠,人一走近,受到驚嚇的蝙蝠四處亂竄。
石窟深度成謎
這兩個石窟雖荒廢已久,但並不完全是毫無用處。社塘村村民徐建新就曾是這兩個石窟的長期「佔有者」。
30多年年前,徐建新和父親徐寶松就開始了石窟的「開發」工程。剛開始,他們在其中一個石窟內種起了菌菇,徐建新還索性把床搬了進來,住在石窟內。
後來,他們將另外一個石窟內堆積的泥土挖出來,運出去,部分留下砌成豬圈,在石窟內養起了豬。但因為窟內溫度較低,豬長不大,養了1年多也就放棄了。
老徐說,因為石窟冬暖夏涼,村民們還經常將它作為儲藏室,盛放番薯。
談起石窟真實的深度,徐建新搖頭不止。「太奇怪了,我們父子兩個人挖了1年多,毫不見底。究竟有多深,實在搞不清楚。」
老徐也大膽猜測,「如果把泥全挖掉,高度不得了,再挖下去,增加八九米肯定是沒問題的。」
石窟裡的泥土,來自何處,村民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何人何年開鑿至今是謎
「我們村以前有個採石場,蘭溪乃至金華所需的造橋、造房的石頭,都是從我們村裡運出去的。」老徐說,開採石頭的,絕大多數都是社塘村,也不乏外地人,「凌晨兩三點,就有人推著木輪車,把石頭拉出去賣。」
隨同採訪的永昌街道宣傳委員章慶輝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說,在永昌老街上,隨處可見的,就是和這裡類似的紅色紅砂石。
「村民們運出去賣的石頭,都不是採自這些石窟的。村裡的採石場是直接露天開採的。因此這些洞窟,何時何人開鑿,至今還是個謎團。」老徐說,村民們至今也很納悶,這些石窟為何存在,到底有什麼用途,誰也說不上來。
老徐告訴記者,這些紅砂巖在當地也叫「見風硬」,就是說,開採時很嫩,運出來後會慢慢變硬。不過他不能理解的是,如果這些石窟是採石場,何必這麼辛苦往下面挖呢,直接露天開採不就行了。「見風硬」不是說見到風,巖石就硬了,也是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變硬的。
徐建新則告訴記者,十幾年前,有人在石窟內挖出了一把大刀,上面還寫著「太平天國」四個大字。怎麼會遺留在這裡的,也沒人說的清楚。
兩個淹沒在水中的石窟傳說有巨蛇守口
在返程途中,老徐指著水庫另一邊的兩個被水幾近淹沒的洞口說,那裡也是兩個石窟,也很大。「可惜都灌了水,據傳還有巨蛇,沒人敢進去。」
裡面會是什麼樣子呢?
還有就是90年代初期,村裡為了增加集體收入,將另一個遠超3000平方米的石窟炸了,絕大多數石頭都被運出去賣了錢。如今,石窟原址已面目全非。
原來的石窟到底有多大?
要是你再沿著山路往諸葛鎮方向走上1公裡左右,有一處寺廟,叫西巖寺。這裡的佛像很特別,巖石鑿刻而成。查閱歷史,才知這個寺廟,居然始建於唐貞觀年間。
這與石窟又有何關聯呢?
這個村的石窟,究竟有多少?老徐說,他也沒有統計過,至少10多個。周邊到處是類似的紅砂巖,會否還有,他也說不上來。
「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揭秘啊。」永昌街道婦工委主任、社塘村駐村幹部周萍仙說。
文章首發於浙報集團金華分社微信公號《浙朵》。
創辦《浙朵》,是想以與眾不同的視角和自成風格的敘述,陪你度過一段愉悅的光陰。此時此刻,我們只想為你盛開這一朵。時光阡陌,相信你一直未曾走遠,仍在純樸的大地上。
我們來了,和你手拉手……
1492667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