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珍惜地球 保護生態環境

2020-11-28 中國林業新聞網

       隨著全球範圍內生態問題的日益突出,環保合作已成為國際交流新的發展方向。廣東省汕頭市通過小淵基金項目種植紅樹林,保護和發展北回歸線上的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加強中日兩國在環保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加深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推動中日友好關係的持續深入發展。

       汕頭市與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市已締結為中日友好城市,歷年來日本大阪府與汕頭市多次派員互訪。汕頭市實施小淵基金項目以來,已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全國第57個實施小淵基金資助造林項目的單位。項目自2007年9月份由大阪府日中友協向日本小淵基金會申報資金得到批准以後,已成功完成項目的第一期、第二期工程造林任務。由於在海上營造紅樹林是一項難度大、困難多的工作,如灘涂人工營造紅樹林技術難度大,加上潮汐關係制約以及海上垃圾汙染和人為採海作業等的幹擾,給幼林的保護管理增加了難度,導致造林保存率不高,需通過多次補植才能成功。項目單位在營造紅樹林過程中,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獲得成功,同時也成為中日友好的橋梁和紐帶。由日本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派遣的中日綠化合作汕頭紅樹林植樹訪華團蒞汕訪問期間,舉行了小淵基金合作項目揭碑儀式。中國綠化基金會顧問、原林業部副部長蔡延松在參加活動中談到,10年前中日兩國領導人站在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高度,提出了加強中日民間綠化合作的偉大構想。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小淵基金項目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項目促進了中國長江、黃河流域、沙漠化地區、石漠化地區、沿海灘涂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推動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得到了中日兩國政府高層的積極評價。汕頭——大阪府友誼紅樹林是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大阪府日中友協共同申請日中綠化交流基金資助實施的生態林項目,在汕頭市澄海區東北沿海灘涂,計劃營造紅樹林75公頃,為澄海區沿海灘涂建造綠色屏障。

       通過實施小淵基金項目,汕頭市林業界同行還與日本大阪府綠化界同行開展學術交流。由日本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派遣的「中日綠化合作汕頭紅樹林植樹訪華團」蒞汕訪問期間,在汕頭市召開中日「環境與綠化」專題座談會。論壇上汕頭市林業局局長林偉雄代表中方發表了主題為「通過綠化,能夠維持生物多樣性,能夠減緩全球氣候變暖,能夠保護生態環境,人類才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專題演講。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綠化委員會委員、「中日綠化合作汕頭紅樹林植樹訪華團」野田唯史秘書長代表日方演講,介紹了日本大阪府50年來抓好環境與綠化的成功經驗。賓主雙方共同圍繞「環境與綠化」問題開展了熱情洋溢的對話,各自對「環境與綠化」的問題作出精闢論斷,最後達成共識,認為今天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今後中日雙方將加強綠化合作,共同為人類地球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

       通過實施小淵基金項目,中日兩國青年多次一起下海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這對中國環保事業,增強我國人民尤其是青年的環保意識,推動我國群眾性生態綠化工作的深入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有助於促進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為中日交流的不斷深化提供了新的啟示和經驗,且預示著中日環保合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汕頭市在小淵基金資助下開展聯合綠化行動,不僅推動了汕頭市建設現代國際港口城市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投資環境,而且展現出中日兩國開展綠色環保合作,植樹造林以及兩國在林業領域裡的長期友好交流與合作,該項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我們看到了世界性的綠化合作,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前景廣闊。

相關焦點

  •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一、學習目標抓住關鍵句,說出課文主要內容。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護地球」這一結論的。
  • 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
    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是生態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種林副產品外,還具有涵養水分、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存生物物種、維護生態平衡等作用。森林在環境汙染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森林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吸收其他有毒有害氣體和監測大氣汙染。
  • 生態環境部就《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答記者問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編制。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規劃》出臺的背景、總體思路、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介紹一下出臺《規劃》的背景情況?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餘璐)5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小山和小水面帶笑容、活潑靈動,寓意著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 保護地球 我們共同的責任
    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為了倡導節約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近日,大連市西崗區日新街道紅巖社區攜手紅巖小學開展了「做保護地球的主人」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以地球知識的宣講、「孩子們心中理想的人居環境」繪畫以及用廢舊塑料瓶、舊電池換取日常生活用品等方式來提醒人們,加強地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
  • 一圖讀懂《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
    一圖讀懂《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 2021-01-14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同時還可以調控地球表面溫度、大氣層成分、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有利於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調節氣候,從多方面改善生態環境。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存在了30多億年,隨著地球環境的演化,許多物種得以產生也曾滅絕,但這種自然繁衍與滅絕的過程是相當緩慢的,而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大規模的社會生產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汙染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種的滅絕速度,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的損害。
  • 地球環境汙染現狀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1.25億人口生活在汙染的空氣中;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24小時就有150種至2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14億人口的生活環境中沒有汙水排放裝置;全球每年土壤流失達200億立方米;每年全世界的森林正以46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
  • 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安踏推動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保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3月27日,安踏集團正式宣布,已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廣「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的環保理念,在野生動物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與WWF逐步展開合作
  • 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3篇
    環境是我們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歡迎您供大家參閱。第1篇: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親愛的同學們:今年我們平谷區正在爭創國家衛生區,這是多麼高興和自豪的事呀。我們已經感覺到街道哪哪都比以前乾淨了。
  • 地球整體的生態環境這是怎麼了
    全球變暖,整體生態一直在威脅我們的家園。首先,在『珠穆朗瑪峰』6159米處居然長草了,這也會對我們14億人造成一定威脅。現在它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會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根據科學家的研究,4150-6000米的範圍內正在被植物侵蝕著,而且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全球變暖,珠穆朗瑪峰上面的植物
  • 海洋生態破壞嚴重 人類應該怎樣保護生態環境阿迪達斯海洋環保
    雨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同樣重要,但沒有了海洋,陸地上就不會有生命。地球上被稱為生物圈的空間約97%有海洋構成。不是巧合,作為地球上的生命之源的水,97%也蘊藏在蔚藍色的大海裡。其餘不足3%的淡水又有將近2/3凍結在南極洲和格鈴蘭的冰層中。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棲息與海洋,海產品目前為人類提供22%的食用蛋白質。人類應該怎樣保護地球?節約:節約什麼?
  • 地球與環境學院開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地球與環境學院結合「珍愛地球,人與地球和諧共生」主題,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系列環保科普宣傳活動。    學院通過「地環青年」微信公眾號、學生年級QQ群、微信群等網絡媒體,以「保護地球、節約資源」為主題開展線上科普知識宣傳及資源保護創意作品徵集活動,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每一份資源、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自覺將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作為自己的行為習慣。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洋生態環境司霍傳林副司長,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有關進展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巴拉特·巴哈德:共同承擔起保護生態的責任
    共同承擔起保護生態的責任——尼泊爾毗麥悉瓦邇市市長巴拉特·巴哈德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做事情越來越便捷。因此,我們也在想辦法,如何讓做事情變得更加簡單、更快,推動城市發展。但是,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損害了生態,所以,我們必須要為環境負責,共同承擔起保護生態的責任,這一點,尼泊爾人和中國人都是一樣的。所以,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通過科技創新推進了環境保護,在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用上了各種各樣有機的材料;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也不使用肥料,通過這些方式保護尼泊爾的生態。  中國與尼泊爾是友鄰,我們在文化、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 保護環境 敬畏自然雅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新城幼兒園開展生態...
    四川新聞網消息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依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活質量,關係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全球性資源與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全國都在強調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
  • 習近平: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針對青海工作,習近平強調指出,要深入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建設,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扎紮實實推進民族地區發展。他強調,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 海洋是什麼 海洋為什麼被汙染 海洋認證OBP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佔海洋面積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