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博常設展區內陳列萬餘件藏品 首次亮相標本佔七成[圖]

2020-11-23 東方網

  4月18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宣布開館,成為本市又一座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眾社會文化交流平臺。開館前,記者進入場館,拍攝了一組沒有參觀者的畫面。露出利齒的霸王龍、攀在枝頭的靈長類動物……這些標本、模型都在靜候公眾到來。從4月19日起,它們將向數以萬計的遊客訴說大自然的奧秘。

  上海自然博物館擁有近29萬件藏品,位居中國的自然博物館館藏前列。常設展區內陳列展示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和模型,其中珍稀物種標本1000餘件;並設有展品展項4400餘項,首次在新館亮相的標本佔70%。

  「走進非洲」展區,1300平方米的步入式復原場景內,超清動態影像與經典手繪背景畫動靜結合,描述了在壯美而遼闊的非洲原野上演的動物世界故事;「生命長河」展區,一場匯聚古今中外、水陸空明星物種的「跨越時空的聚會」,展現200餘件動植物標本。曾是老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合川馬門溪龍、黃河古象,與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也是自然博物館最大的機電模型——阿根廷龍並肩擺放,交相輝映;寒武紀、三疊紀、白堊紀和新生代四個地層剖面構成的「地球時鐘」,令人大開眼界。

  在這裡,觀眾能看到來自青藏高原的犛牛和藏羚、南極的帝企鵝、北極地區的北極熊等種類最全、數量最多、體現地球三極的動物標本,也能觀賞到國內數量最多、質量最好、品種最全的非洲野生動物標本。新館在建設期向國內外定向徵集到8千餘件標本,其中許多標本極其珍貴,如來自美國的蛇頸龍、滄龍,來自俄羅斯的猛獁象幼體、洞熊、三葉蟲,來自摩洛哥的雙臼椎龍,來自德國的海百合,來自秘魯的大地懶,以及來自我國遼西的孔子鳥、狼鰭魚、郝氏近鳥龍,來自關嶺的黔魚龍、幻龍、比耶魚,來自山旺的柄杯鹿、孔子犬熊、原古鹿,來自和政的鏟齒象、大唇犀、和政羊等。

  展示手段上,自然博物館採用國際前沿的「增強現實」技術。觀眾可提前到自然博物館官網下載APP軟體,帶著裝有軟體的手機靠近陳列標本時,即可體驗到馬門溪龍、風神翼龍等動物模型突然「復活」,在屏幕上動起來的神奇景象。

  對少年兒童來說,可別錯過了自然博物館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通過講解導覽、展區活動學習單、探索中心的主題教育活動課件,博物館讓參與者嘗試以「科學家」身份觀察、記錄、研究地球和生命世界。館方特別為6—12歲孩子設計了21個主題的展區活動學習單,引導他們邊參觀邊學習。

  自然博物館負責人表示,新館展示將從自然界的「關係」入手,幫助公眾理解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並引導公眾以自然為切入點審視人類文明,揭示自古以來人類文明與所處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倡導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評論:欄杆少了是道「考題」

  今天,新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售票開放。數千名進館觀眾,會有一種不同於其他博物館的參觀感受——這裡展項多為開放式,欄杆特別少。即使有,高度也比較低。

  一位館長說,這是與國際接軌。原來,不少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非常重視觀眾近距離甚至零距離的觀感體驗。在不影響展品安全的前提下,總是想方設法地縮短這種距離。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幾大文明古國的大雕塑、高雕像,都只設低圍欄,欄杆高度甚至不及膝蓋高。而且,有時所謂的欄杆,只是一條細繩而已。價值連城的展品近在咫尺,觀眾恪守文明禮儀,全靠自覺自愿。

  博物館被喻為「城市的客廳」。上海自博館是一座百年老館,擁有「遠東第一」的標本量。新館陳列的萬件標本更是來自七大洲、五大洋。在注重貼近性的陳展方式下,現在最希望遊客能注意到「禁止觸碰」的溫馨提示並言行得體。否則,栩栩如生的生物標本可能很快就會變得老舊斑駁。

  開館前館方就表示,留下這些開放空間,正是考驗觀眾科學與文明素養的機會,他們願意為此付出最小的代價。如其所言,自然博物館以人為中心,而非標本。那麼,當我們來到「上海的客廳」做客時,請珍惜這不可多得的近距離觀感體驗,帶走喜悅,把文明留下。

相關焦點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探營:10大展區震撼亮相
    自然博物館新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構建了「自然-演化」、「生命-環境」、「人類-文明」三大內容版塊,策劃了「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展示主線,呈現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
  • 上海自然博物館:馬門溪龍骨架旁添海洋生物標本(圖)
    不同於老館按照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生物門類展示,新館構建了三大內容版塊——「自然·演化」、「生命·環境」、「人類·文明」,常設10個展區,按不同主題進行展示,更接近自然界的本真狀態。新館展示的標本數量也大幅增加,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  在「展覽語言」上,新館追求經典與時尚融合。
  •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隕石藏品
    每天接收隕石新資訊,點擊↑「隕石愛好者」關注我們作者:應亦朗
  • 非洲大草原紫羚羊標本將現上海 全球僅20多件(圖)
    非洲大草原紫羚羊標本將現上海 全球僅20多件(圖) (資料照片)  老上海自然博物館「謝幕」後,新自博館的建設和布展進入了「衝刺」階段。在新館的「生態萬象」展區,有一片「非洲大草原」,那裡共有200多件來自非洲的標本。這些遠道而來的「稀客」,改變了老自然博物館標本絕大多數出自國內的格局。  記者 俞陶然 實習生 李可愚  這些非洲標本來自一個美國人的捐贈。
  • 亞洲獨角犀首次亮相上海 野生動物園將開放新展區
    這是這種動物百年來首次在我國公開亮相。即日起至5月31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將舉辦「尼泊爾國寶展示節」,展示世界各國國寶級動物,宣傳動保知識,並陸續開放一批動物新展區。  以身披「鎧甲」聞名於世的亞洲獨角犀牛於上世紀初在中國絕滅,目前僅分布於尼泊爾、印度等少數亞洲國家。2016年起,中國與尼泊爾開展犀牛專項合作,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交流與合作。
  • 在這裡,看懂湖南——新湘博「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策劃與...
    在這裡,看懂湖南——新湘博「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策劃與特色 2017-12-14 06:08:11 [來源:華聲在線]  [編輯:曾曉晨]字體:【大 中 小】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是湖南省博物館第一個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發展進程的通史性基本陳列,也是新湘博的重要標誌之一。
  • 第三屆進博會汽車展區首設智慧出行專區 未來汽車可整車3D列印
    全球首臺整車3D列印的跑車、不用充氣的輪胎、全球首發的L4級別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這些未來出行新「姿勢」,都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首次增設的智慧出行專區亮相。  記者在昨天舉行的宣介會上了解到,第三屆進博會汽車展區展覽面積有3萬平方米,將展示整車、汽車零配件、汽車服務等傳統優勢板塊。
  • 軸承陳列館及昆蟲標本館免費向市民開放
    今日,記者從河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科技活動周將於下周舉行,屆時,中國軸承陳列館、河南科技大學昆蟲標本館等科普場館將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  今日,記者從河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科技活動周將於下周舉行,屆時,中國軸承陳列館、河南科技大學昆蟲標本館等科普場館將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
  • 新冠滅活疫苗核酸快檢設備將亮相服貿會
    受訪者供圖序廳24位服貿故事「講述人」首次亮相序廳共分三個篇章。第一篇章為「全球序曲:走進服貿新時代」。通過宣傳片和8塊展板,展示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新趨勢和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成就與貢獻。第二篇章為「人民心曲:開啟美好新生活」。
  • 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標本亮相展廳
    日前,「生命之美」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慣有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了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百貓戲春圖》萌態百出 「至尊寶」原型真身亮相 珍貴藏品帶您...
    原標題:珍貴藏品帶您搶鮮看   木雕《一生所愛》   昨天下午,首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博覽會各展廳還在緊張布展,不少展品就已提前亮相現在,就讓小記搶先帶您看看,要亮相文博會的展品長啥樣。   101隻貓聚在一起啥場面?   在琳琅滿目的展廳中,雖然不是所有作品都在開展前擺了出來,但還是有不少抓人眼球的寶貝提前曝了光。其中,平遙推光漆器《百貓戲春圖》無疑最引人矚目。
  • 科技中學貝殼館下月開放 陳列世界珍稀物種標本
    科技中學貝殼館下月開放 陳列世界珍稀物種標本 xm.fjsen.com 2013-05-29 16:06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晚報訊(文/圖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這源於博物館是在美國著名藝術品收藏家、慈善家亞瑟·姆·賽克勒先生的贊助下修建而成。在充滿古意的展廳裡,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曹宏講述了這座建築的往事。賽克勒家族不僅在美國醫藥營銷等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還在藝術以及慈善方面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重要推手。出生於1913年的亞瑟·姆·賽克勒,後來對亞洲藝術情有獨鍾。
  • 超300斤重中華鱘標本亮相 系漁民非法捕殺(圖)
    目前,我市各類博物館已達81家,民辦和行業博物館佔全市博物館總數的2/3以上,高校博物館成為大學與城市融合的契合點。  為展示我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成果,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走進博物館·館長訪問」系列報導,希望通過這個小小窗口,讓更多市民能了解博物館,也更深地走進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  走進華中農業大學博物館野生動物展廳,仿佛置身於一個「定格」的野生動物世界。
  • 兩月內18隻標本被盜 上海昆蟲館連遭賊手
    1隻蝴蝶標本投保10萬元,為什麼?  9月15日,上海野生昆蟲館給剛運抵的世界蝴蝶亞軍「藍鑽王」標本,在新加坡買了一份保險,保額高達10萬元人民幣。「『藍鑽王』全球已難尋活體,標本彌足珍貴。」日前該館負責人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近2個月,館內近20隻昆蟲標本被偷,損失4萬多元,「這次,我們賠不起。」
  • 《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
    真實的大英博物館當真有這些藏品?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作為2015年開年第一部引進片,《博物館奇妙夜3》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版本與中國本土賀歲大片鏖戰正酣。與前兩集相仿,該集繼續由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保安萊瑞帶隊,與復活的館藏好友們玩轉奇妙夜。不過,這次他們走出紐約,來到大英博物館。
  • 長沙生態動物園極地館開館,海獅、海豹、北極狐等亮相
    長沙城南來了群可愛的北極朋友長沙生態動物園極地館開館,企鵝、海獅、海豹、北極狐等亮相8月18日,長沙生態動物園極地館盛大開館。據悉,這些標本由加拿大引進,長沙極地館是目前國內僅此一家的擁有四頭北極熊標本的場館。 往裡走立馬就能看到笨拙可愛的斑海豹。它們不停在水面和觀賞臺上打圈圈,還總是朝著飼養員圍攏去,向他討要食物,十分逗趣。憨態可掬的小企鵝更是讓遊客朋友們挪不動腳。它們雙手張開,一搖一擺地往前挪動時,總是讓人禁不住發笑。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全新亮相,市民紛紛打卡點讚
    大量精美化石標本首次展出、定製化石圖紋地磚、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經過近一年的閉館升級改造,該博物館於1月1日起重新開館,前來打卡的首批觀眾紛紛點讚煥然一新的博物館。 但是,它的身邊多了不少新夥伴。四隻翼龍模型在空中盤旋,讓人仿佛置身於侏羅紀世界。
  • 「設計上海」七周年 七大板塊隆重登場 遷址新館全新亮相
    秉持六年以來展會 所具有的高水準和國際視野,我們將致力引入更多國際設計品牌、藝廊和國內外設計師,為首次亮相 新場地的『設計上海』注入全新景象。」打破界限 展會規模持續擴大 2020 年「設計上海」的展會面積相較去年大幅增加 40%,並新增「配飾設計」和「Talents」展區。
  • 昆明科博會11月27日開幕 首設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
    昆明科博會11月27日開幕 首設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 11月27日,以「科普產業——雲南經濟發展新亮點」為主題的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昆明科博會)將在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官渡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