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紫羚羊標本將現上海 全球僅20多件(圖)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非洲大草原紫羚羊標本將現上海 全球僅20多件(圖)

貝林捐贈的蒼羚標本。(資料照片)

  老上海自然博物館「謝幕」後,新自博館的建設和布展進入了「衝刺」階段。在新館的「生態萬象」展區,有一片「非洲大草原」,那裡共有200多件來自非洲的標本。這些遠道而來的「稀客」,改變了老自然博物館標本絕大多數出自國內的格局。

  記者 俞陶然 實習生 李可愚

  這些非洲標本來自一個美國人的捐贈。他叫肯尼斯·貝林,是一位美國企業家、慈善家,也是上海市榮譽市民。目前,他捐贈的標本正在陸續抵滬,將在新館開館時為市民呈現原汁原味的非洲動物世界。

  因蜘蛛展結緣上海自然博物館

  貝林今年86歲高齡,他白手起家,從泥瓦匠和汽修工做起,逐步成為一名億萬富翁。擁有財富後,這個愛冒險的美國人迷上了狩獵,並在南非建立標本製作工廠。

  一次狩獵中,貝林遭遇車禍,一度只能坐輪椅出行。從那以後,貝林便開始了他的慈善事業。他成立了世界輪椅基金會,還建立博物館,向公眾普及動物科學和生態保護知識。

  2002年,貝林第一次來到上海科技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後,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左煥琛赴美參觀貝林建立的黑鷹博物館,發現一個名為「蜘蛛館」的臨展即將撤展,便建議讓這批標本在上海科技館展出,貝林欣然答應。

  此後,貝林與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科技館的合作走向深入。那時,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在籌備階段,亟需向海外徵集一批動物標本。經過雙方探討,貝林願意將自己的部分珍藏捐贈給自然博物館新館。

  307件標本填補展示空白

  據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介紹,貝林捐贈的標本展品目前共有307件。其中,出現在「國際瀕危動物名錄」中的物種標本就有30多件。如來自非洲大草原的紫羚羊標本,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該物種標本只有20多件,貝林一次就捐贈了2件;來自北非沙漠的動物系列標本,其中的許多物種在當地已經滅絕。

  非洲標本將以何種形式出現在上海市民的眼前?據自然博物館展示設計部人員透露,它們將集體亮相「生態萬象」展區的「非洲大草原」版塊。來自非洲草原的不同物種將陳列在同一環境中,並為它們「拗造型」,如展示非洲獅撲向羚羊的場景。

  除了實物展示,影像也是「非洲大草原」版塊的一大看點。那裡有一塊長31.2米、高7米的投影牆面,為觀眾播放「多媒體動物秀」。設計人員告訴記者,投影視頻表現的是草原從旱季變為雨季的過程,讓公眾對草原有更全面的了解。「這部片子將把觀眾引向一個變幻、遼闊的畫面,感受『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無窮魅力。」

相關焦點

  • 為博物館募集到400多件珍稀標本
    在這兩大熱點的背後,都有一家社會組織在運作——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而她的「掌門人」就是左煥琛教授。  14年多來,左煥琛教授領銜的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募集資金和實物價值2.5億元,特別是從國外募集了總數500多件世界珍稀野生標本展示在上海科技館和新自然博物館,填補了上海乃至全國的收藏空白,極大推動了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助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非洲野生紫羚羊瀕臨滅絕 目前全球僅剩137頭
    新華網奈洛比7月27日電(記者郭倩)據肯亞野生動植物管理局日前發布的數字,全球野生紫羚羊目前僅剩下137頭,全部分布在肯亞境內森林中,面臨滅絕的危險。此間媒體援引管理局主任朱利葉斯·基普恩蓋蒂奇的話報導,上世紀70年代,約有500頭紫羚羊生活在肯亞。
  • 上海需要配一座頂尖的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 紫羚羊 自然之美...
    從外灘到靜安雕塑公園,上海自然博物館在150歲生日將近之際,悄然完成了從古老樸實到趣味時尚的轉變。本周日,自然博物館新館將正式對公眾開放,對於期待已久的市民、遊客來說,這不僅僅代表著一座新館的落成,更意味著上海這座城市又有了一處全新的歷史、文化地標;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一架動力十足的引擎。
  • 上海自然博物館:馬門溪龍骨架旁添海洋生物標本(圖)
    新館展示的標本數量也大幅增加,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  在「展覽語言」上,新館追求經典與時尚融合。梁兆正告訴記者,在標本的製作、陳列、圖文設計上,都傳承經典自然博物館的固有屬性。「我們邀請了許多藝術家,共繪製1600餘幅科學繪畫,作為展品配圖,這是西方在15世紀就運用的『展覽語言』。」而在展示技術上,則運用時尚的數位化技術。
  • 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
    原標題: 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日前,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發現一頭擱置的巨鯨屍體。記者從上海漁政方面獲悉,3月20日上午,漁政部門接報有漁民在大治河口外海域發現一頭死亡鯨魚,位置在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漁政部門即指令現場漁民將死亡鯨魚拖回港內。經鑑定,該鯨魚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唐文喬對記者表示,巨鯨將作解剖處理,製成標本。
  • 99件彗星飛蛾標本在湖南被截獲 來自非洲
    近日,星沙海關從一來自馬達加斯加的郵件中截獲99件蛾類標本,經鑑定為彗星飛蛾(又名馬達加斯加月亮蛾)。  該品種為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所特有,是世界上身長最長的蛾類之一,這也是湖南口岸首次截獲彗星飛蛾標本。
  • 把愛車開進非洲大草原指南
    當地時間5月25日15:30我在朋友圈裡發了一組在非洲大草原拍攝時的工作照,很多朋友提出了有意思的問題,由於我們移動Wifi信號不穩定,所以就沒有逐一回復,在這我就跟大家聊聊非洲大草原上的趣事吧。讓我想起小時候最喜歡的一部迪士尼電影《獅子王》裡那三隻陷害辛巴的鬣狗以前對非洲大草原的了解都來自動物世界,也真的沒想到自己居然能踏進這片神奇的大陸難得把自己的戰車開進非洲大草原
  • 非洲野牛繁殖力不高,為什麼在非洲大草原上沒被吃沒?
    非洲大草原上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其它動物嘴裡的食物,但是非洲野牛可能比其它動物稍微強悍那麼一點。非洲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這我們都知道,而類似於牛、羊等草食性動物聽起來就是被獅子吃的命,但是這種情況在非洲大草原上略有不同,可以說非洲野牛並沒有那麼怕非洲獅。
  • 遠離城市,非洲大草原的記憶永遠不會逝去 YOLO
    LV的男裝設計師Kim Jones說「從小在非洲長大,跟小蜥蜴、蛇和大象一起生活,或是被狒狒滿地追著跑……這些都不會逝去」。Kim還說自己希望儘量多的遠離城市。你和我又何嘗不這樣希望呢?非洲大草原,每年的12月到次年5月,都是經歷了大遷徙的動物開始慢慢回歸故園,休養生息,繁殖後代的時候。此時此地,你能親眼見證生命的魅力。
  • 把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換成東北虎,會發生什麼?
    因此,如果將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要面對生存環境的改變、獵物的改變以及氣候的改變等。那麼,東北虎去到非洲大草原會怎麼樣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氣候的變化從非洲獅和東北虎的棲息的氣候環境看,兩種動物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非洲獅生活的非洲大草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而東北虎則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以及我國的東北地區,這裡屬於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四季比較的分明且冬天異常的寒冷。
  • 上海自然博物館動物標本製作師:續寫生命傳奇[圖]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老虎鉗、牙刷、鑷子、手術刀,走進龍吳路上海自然博物館標本製作工場之前,你很難把這些工具和「賦予動物第二次生命」這樣光榮偉大的工作聯繫起來。實際上,「標本製作是一項超冷門的職業,目前在中國不足百人,也沒有任何一所大學開設這個專業。」張湯銘告訴記者。
  • 在非洲大草原上放生一群野生老虎,它們能否在這裡繁衍生息?
    這是小夥伴私信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老虎僅分布在亞洲,而非洲有另一種強大的貓科動物獅子,所以把一大群純野生的老虎放到非洲,必然大有看頭。不過,對於老虎放到非洲,我持樂觀態度,簡單的說就是老虎能夠在非洲繁殖生存,只不過,要局限一些亞種。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專家說人類起源於非洲大草原,可為何黑人沒有自己的文明古國
    這個概念直到1980年代之前還屬於推測性質,此後則由粒線體DNA的研究,再加上體質人類學的古代標本證據,而獲得確切證實。達爾文更進一步的提出,這種猿類最早是棲息在非洲大陸的。後來的學者詮釋了基因與化石證據,以呈現「早期智人」在距今20萬年到15萬年前,在非洲大陸,演化成為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根據學者的分析,有一支智人在大約距今12萬5千年到六萬年間離開了非洲大陸。
  • 非洲大草原上的尖峰時刻
    新華網 作者:     Morkel Erasmus是一名南非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國際上屢獲殊榮,他對他的國家以及那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充滿了激情與熱情
  • 在非洲大草原上,可以「橫行」的不只是平頭哥,還有滿身刺的它
    導讀:在非洲大草原上,可以「橫行」的不只是平頭哥,還有滿身刺的它對於人類來說,非洲大草原是十分兇險的,但是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大草原就是它們的天堂,這裡有著最鮮美的水草,有著最肥美的鮮肉,也有著最恐怖的食肉動物。
  • 把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會被獅群消滅嗎?
    把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不會被獅群消滅,會被當地狩獵者和土著部落消滅。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大草原上,我敢保證,三天之內就會屍骨無存,老虎可能還沒見到獅子就被當地人幹掉了。老虎的皮、骨、爪、牙都是很值錢的,在黑市裡能賣大價錢,一隻老虎對非洲貧民來說就是「行走的錢包」。
  • 非洲大草原為什麼沒有老虎?老虎在非洲能活下去嗎?看網友怎麼說
    一般說老虎是"森林之王",前提當然是在森林,那麼如果說在非洲大草原上呢,老虎依舊可以在非洲大草原上稱霸武林嗎,而且非洲大草原上不會缺食物,只不過競爭對手還是不容小覷的,有鬃狗,獵豹,獅子等食肉性動物相互搶食,而且在大草原上是獅子的天下,鬃狗與獵豹等也得退避三舍,雖說老虎在體型上,體格上
  • 無比諷刺的7個動物滅絕故事,圖6最後2隻被製成標本,蛋被踩碎
    圖1、科爾多瓦戰鬥犬,出生地阿根廷,並以當地地名命名為科爾多瓦,被稱為「兇猛的獵手」,20世紀中期消失在戰鬥中,如今阿根廷杜高體內還殘存著它稀薄的血脈。圖2、隆鳥,又名象鳥,其實跟鴕鳥還有點像,但是要比鴕鳥大上很多,都是腦袋小脖子長,擁有強壯的下肢善於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