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

2020-11-28 東方網

原標題: 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

日前,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發現一頭擱置的巨鯨屍體。

記者從上海漁政方面獲悉,3月20日上午,漁政部門接報有漁民在大治河口外海域發現一頭死亡鯨魚,位置在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漁政部門即指令現場漁民將死亡鯨魚拖回港內。

經鑑定,該鯨魚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唐文喬對記者表示,巨鯨將作解剖處理,製成標本。

漁民:捕魚時發現鯨魚屍體漂了過來

圖片說明:死亡鯨魚已高度腐爛。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圖

3月20日晚,漁民陸先生在現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和同船的船員是在19日下午於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海域發現這頭鯨魚的。

據其描述,發現時,該鯨魚已經死亡,「我們在海上捕魚的時候就看到這麼一個大東西漂了過來。」

據新民晚報報導,接報後,邊防派出所民警要求漁民將鯨魚拖回漁船碼頭。下午3:30左右,死亡鯨魚被拖至大治河水閘。

處理進展:就地解剖,後續製成骨骼標本

圖片說明:擱淺的鯨魚已死亡。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韋毅 圖

經漁政人員現場察看,該鯨魚魚體高度腐爛,一個魚鰭已經缺失,魚體約長22米。3月21日上午,漁政部門請上海海洋大學、上海科技館等單位專家到現場,由專家作解剖,初步分析原因,研商處理方案。經現場鑑定,該鯨魚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現擬初步處置如下:1.將鯨魚就地進行解剖,取其骨骼,經後續處理製成骨骼標本。2.魚體肌肉及其他部分將分解袋裝後運至奉賢無害化處理廠焚燒處理。3.現場由邊防、漁政聯合組成警戒組,維護現場秩序及安全。

專家:魚鰭已消失,有人為操作痕跡

3月21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方面獲悉,該校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唐文喬接到上海漁政方面的協助請求,已於21日上午9點多鐘出發,前往死亡鯨魚位置。

10點50分許,唐文喬在電話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已經抵達現場,正在初步勘探情況。他介紹,擱淺鯨魚已死亡,或因腐敗原因,頭部有缺失,而露出水面的魚鰭已消失,有人為操作痕跡。

唐文喬介紹,該鯨魚首先將被打撈上岸,再處理腐敗部分,揭破後製成標本,最終的收藏歸屬還要在各方協商下決定。

相關焦點

  • 浦東發現死亡鯨魚 將就地解剖製成骨骼標本
    據《勞動報》報導,一頭缺失了魚鰭的死亡鯨魚引起了全城關注。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昨日上午,經過海洋專家現場鑑定,這頭體長約22米的巨鯨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據悉,鯨魚遺體將就地解剖,以防止過度腐爛。
  • 滬死亡鯨魚將解剖製作標本 整個過程需時兩年半[圖]
    :3月19日,上海浦東漁民出海作業時,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上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初步推斷這頭鯨魚屬於長鬚鯨科,死亡時間超過10天,身體長度超過20米,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有關部門表示將會把鯨魚製作成科普類的實物標本,供科普或者科研使用。  上午9點,東方網記者來到鯨魚解剖點,現場能看到擱淺的鯨魚,空氣中能聞到腐爛的臭味。據現場漁政工作人員介紹,22日凌晨,漁政人員藉助漲潮的時機,將死亡鯨繼續往岸邊拖動了3米左右,鯨身體大部分已經離開河道水域。
  • 實拍上海擱淺鯨魚被分解全程 畫面略重口
    繼廣東大亞灣海域一頭長約12米的抹香鯨擱淺之後,3月19日,在上海浦東新區大治河口外海域另一頭死亡鯨魚被發現,具體位置在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據了解,該鯨魚魚體高度腐爛,一個魚鰭已經缺失,魚體約長22米。經專家現場鑑定,該鯨魚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
  • 雷州:今晨專家團隊對紀家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該鯨魚遺體將交廣東海洋大學製作成為生物標本,供海洋科普和研究使用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袁增偉 通訊員 吳智雅 鄧耀武  6月15日凌晨,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團隊,對13日在雷州紀家鎮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 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原標題: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3月20日,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發現一頭死亡鬚鯨。此事引起了上海市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由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標本模型製作中心對鯨魚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 文昌龍樓海邊一鯨魚擱淺死亡 將製成骨骼標本(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3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3月20日上午,有漁民在文昌龍樓鎮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頭鯨魚擱淺死亡。  20日上午,文昌漁民邢先生到龍樓鎮海邊捕魚,發現寶陵港對面沙灘上躺著一頭已經發臭的大鯨魚。邢先生告訴記者,這頭鯨魚有10米長,可能已經死亡兩三天。
  • 抹香鯨母子標本由廈大專家「主刀」 首獲胚胎骨骼圖片
    (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昨晚,抹香鯨骨骼運抵廈門,半年後,這些骨骼將連同內臟系統、胚胎(抹香鯨寶寶)一起,在惠州形成整體標本——這就是上周在深圳一帶海域備受關注的迷途抹香鯨。   為探尋它的死因,獲取更多科研數據,專家對它進行了解剖。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記者揭秘    製作鯨魚標本先埋地下    如此巨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海洋大型生物體形太大,做一個標本很費時、很費工,沒個兩三年做不成。皮標本半年可以做成,而骨骼需要三年才行。想讓它們的軟組織完全腐爛,只能通過自然掩埋方式。
  • 揭秘鯨魚標本製作過程 鯨魚脫脂埋地下8年(圖)
    12月21日,記者從青島海底世界水族館工作人員處獲悉,這條鯨魚是2003年左右掩埋在地下的,最近剛清理出來,目前已經將鯨魚骨架冷凍在標本製作廠,下一步將進行骨骼標本製作。記者採訪了解到 ,青島有多家科研機構專門製作大型海洋生物標本 ,並已形成成熟的製作方式。國內沿海捕撈發現的大型海洋動物 ,多數會在青島的標本製作廠加工製作成標本 。
  • 巨型鯨在義大利港口擱淺死亡,被稱為有史以來地中海最大的鯨標本
    鯨魚周末在義大利衝刷上岸,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地中海標本之一。一月十七日,鯨魚屍體被衝到義大利南部的索倫託海岸Guardia Costiera在 Twitter上宣布,該鯨已被回收,並已從索倫託市的 Marina Piccola港運往 Megaride船廠,在處理前進行了檢驗,以查明死因。
  • 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組圖)
    第2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3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4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5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6頁:解剖體長
  • 人體塑化標本 | 「活著」的屍體?
    標本由真實的人體製作而成,無疑是博物館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果展出的是純粹由塑料製成的、或者利用3D列印生成的人體模型,其吸引力會大打折扣。給人的觀感像假的,則讓參觀者更容易接受。這迎合了大多數人的矛盾心理:渴望了解生命,卻又畏懼生命的終極形態——死亡。 生死同根在展廳裡,幾乎感受不到死亡的氣息。
  • 平潭漁民捕獲6米長小鬚鯨 打撈上岸時已死亡(圖)
    13日凌晨5時許,平潭白青鄉青峰村有漁民出海捕魚時打撈到一頭6米長小鬚鯨,但打撈上岸時小鬚鯨已經死亡。隨後,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小鬚鯨被運往廈門市水陸生物製品研究所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平潭白青鄉青峰村船老大劉用月告訴福州晚報記者,13日凌晨5時許,他和幾名船員駕著船到青峰附近海域,當他一如既往準備起網捕魚時,卻發現漁網越拉越重。「難道捕到了大魚?」
  • 小海豚死了流兩眼「血淚」 將製作成骨骼標本(圖)
    小海豚死了流兩眼「血淚」 將製作成骨骼標本(圖) 2016-03-29 16:29:46他放下手中的魚竿,翻過圍欄,沿著一截木頭梯子往下爬,踩在泥濘的岸邊,徒手將這隻「大魚」拉上了岸。拉上來後,一看是只海豚,韓先生顧不上一身泥,趕緊報警。  「太可惜了,一條生命沒了,它身上也沒有發現有傷啊」,韓先生說,長這麼大,自己還是第一次看到海豚,很遺憾是死的,沒能見到它在海裡活蹦亂跳的樣子。
  • 沒有完成鯨落的鯨魚都去了哪?這口味可能非常重,建議吃飯不要看
    更恐怖的是,當屍體腐敗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巨大的生化武器。一旦爆炸,它的血肉橫飛,散發出惡臭,威力十分驚人。因此,將死去的鯨魚製成標本,也成了一項無比艱巨的任務。過去,人們簡單認為是因為鯨魚吞噬了不應該吃的東西所導致的。但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這與鯨屍自身的變化有關。當鯨魚死亡之後,它的內部組織和器官會發生腐敗。此時,裡面的細菌就會急速擴散,蛋白質也會快速分解。從而產生更多產生大量甲烷、氨和氫硫化物等氣體,使其不斷腫脹。
  • 布氏鯨屍體現廣西防城港海域,神秘鯨類出現說明什麼?
    昨日(16日)據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中心證實,死亡鯨魚為一頭長4.8米、重2噸左右的幼年布氏鯨,屍體無傷痕,死亡原因疑似擱淺,目前已被送往廈門相關機構進行屍檢,具體死亡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圖為被發現已經死亡的布氏鯨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中心一蘇姓主任表示,事發前後,鄰近海域水質沒有異常現象,這隻布氏鯨應該是一隻沒出哺乳期的幼鯨,還不具有獨立捕食能力,身體上沒有明顯傷痕,死亡原因疑似擱淺。
  • 澳大利亞發生史上最嚴重鯨魚擱淺,380頭鯨魚死亡
    官方稱,在這次鯨魚擱淺中,大約有380頭鯨魚死亡,這可能是澳大利亞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鯨魚擱淺。從周一起,有人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西海岸陸續發現了數百頭鯨魚擱淺。周三晚些時候,救援人員已經救助了50頭鯨魚,並正努力幫助剩餘的30頭鯨魚。
  • 7噸重大鯨魚成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鎮館明星,它來自霞浦
    發現長鬚鯨屍體2014年5月5日在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三沙鎮,霞浦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發現壹只由當地漁民拖回的長鬚鯨屍體,體長13.5米,重約7噸。經執法大隊法醫現場確認該鯨魚已無生還跡象,根據相關部門處理意見,最終決定交由福建當地一家生物標本公司福州森藝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製作成海洋生物標本,用於日後的教學科研使用。
  • 江蘇鹽城4頭鯨魚擱淺死亡 半夜被割肉(圖)
    體形碩大的鯨魚引來居民的「熱情」圍觀。CFP供圖本報訊3月17日,在江蘇鹽城市濱海縣境內的黃海海域擱淺的4頭鯨魚,經搶救無效全部死亡,目前死鯨後續處理工作在進行中。據悉,這是自1985年以來,中國海域發生的第二次大規模鯨魚擱淺死亡事件。據了解,抹香鯨是群居類的海洋動物。對於鯨魚擱淺海灘的原因,有的認為是鯨魚覓食遇到大海退潮擱淺,有的認為是鯨魚回遊路過這裡擱淺,也有人認為是海洋環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