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死亡鯨魚將解剖製作標本 整個過程需時兩年半[圖]

2020-11-28 東方網

滬死亡鯨魚將解剖製作標本 整個過程需時兩年半[圖]

2017-3-22 19:18:3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曹磊、劉輝 選稿:包永婷

圖說:擱淺的鯨魚

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搭起帳篷

  東方網記者曹磊、劉輝3月22日報導:3月19日,上海浦東漁民出海作業時,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上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初步推斷這頭鯨魚屬於長鬚鯨科,死亡時間超過10天,身體長度超過20米,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有關部門表示將會把鯨魚製作成科普類的實物標本,供科普或者科研使用。

  上午9點,東方網記者來到鯨魚解剖點,現場能看到擱淺的鯨魚,空氣中能聞到腐爛的臭味。據現場漁政工作人員介紹,22日凌晨,漁政人員藉助漲潮的時機,將死亡鯨繼續往岸邊拖動了3米左右,鯨身體大部分已經離開河道水域。

  上午11點半,上海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對現場情況進行了勘查。東方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搬來了大量的器材,工作人員還在現場搭起了帳篷。「由於最近下雨,鯨魚所在的位置比較泥濘,人一進去,大半個腿都會陷進去。」上海科技館標本製作中心副主任單鵾表示,今天他們主要就是勘查現場,查看鯨魚腐爛的情況,同時購置一些竹板。據了解,解剖計劃從23日開始,根據現場情況和天氣,整個解剖工作完成大概需要7個工作日。

工作人員正在勘查現場

工作人員搬來了大量的器材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處理這種死亡的鯨魚,一般有液體處理和生物處理兩種方式:液體處理就是用化學藥品進行防腐處理保存;生物處理則是將鯨魚解剖後,利用自然氧化將鯨魚的油脂排出。「我們準備採用生物處理方式,從解剖到製成標本,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工作人員同時表示,對於解剖時剔除的腐爛的肉和內臟將會打包帶走,做無害化處理。

  現場工作人員還告訴東方網記者,一些大型魚類死亡後,會產生腹脹,嚴重的可能發生爆炸。不過這條鯨魚死亡時間較長,腹脹情況不明顯,目前是體型正常。為保證在現場解剖的過程中,儘量減少對河道環境的影響,目前,上海市漁政處正採取積極措施,在相鄰河道放置長約50米的圍油欄,並準備了100片的吸油氈,防止解剖過程中可能析出的油脂流入河道中。

  東方網記者獲悉,現場工作人員之前也處理過類似的事情。2009年,崇明有一條布氏鯨擱淺死亡,經專家解剖後,這頭鯨魚被製成皮膚、骨骼兩具標本,展示在上海海洋博物館內。

相關焦點

  • 揭秘鯨魚標本製作過程 鯨魚脫脂埋地下8年(圖)
    12月21日,記者從青島海底世界水族館工作人員處獲悉,這條鯨魚是2003年左右掩埋在地下的,最近剛清理出來,目前已經將鯨魚骨架冷凍在標本製作廠,下一步將進行骨骼標本製作。記者採訪了解到 ,青島有多家科研機構專門製作大型海洋生物標本 ,並已形成成熟的製作方式。國內沿海捕撈發現的大型海洋動物 ,多數會在青島的標本製作廠加工製作成標本 。
  • 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
    原標題: 上海附近海域現鯨魚屍體:死亡超十天,解剖後將製成骨骼標本日前,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發現一頭擱置的巨鯨屍體。記者從上海漁政方面獲悉,3月20日上午,漁政部門接報有漁民在大治河口外海域發現一頭死亡鯨魚,位置在東經122度06分,北緯30度58分,漁政部門即指令現場漁民將死亡鯨魚拖回港內。經鑑定,該鯨魚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以上。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唐文喬對記者表示,巨鯨將作解剖處理,製成標本。
  • 浦東發現死亡鯨魚 將就地解剖製成骨骼標本
    據《勞動報》報導,一頭缺失了魚鰭的死亡鯨魚引起了全城關注。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昨日上午,經過海洋專家現場鑑定,這頭體長約22米的巨鯨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據悉,鯨魚遺體將就地解剖,以防止過度腐爛。
  • 雷州:今晨專家團隊對紀家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該鯨魚遺體將交廣東海洋大學製作成為生物標本,供海洋科普和研究使用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袁增偉 通訊員 吳智雅 鄧耀武  6月15日凌晨,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團隊,對13日在雷州紀家鎮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 啟東擱淺座頭鯨開始標本製作 預計耗時半年將長留景區展示
    原標題:啟東擱淺座頭鯨開始標本製作, 預計耗時半年將長留景區展示  擱淺的座頭鯨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雖然啟東各界、各部門一直全力營救然而人力終有所不及,11月15日13時左右多次擱淺的鯨魚寶寶確認死亡。
  • 文昌龍樓海邊一鯨魚擱淺死亡 將製成骨骼標本(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3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3月20日上午,有漁民在文昌龍樓鎮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頭鯨魚擱淺死亡。  20日上午,文昌漁民邢先生到龍樓鎮海邊捕魚,發現寶陵港對面沙灘上躺著一頭已經發臭的大鯨魚。邢先生告訴記者,這頭鯨魚有10米長,可能已經死亡兩三天。
  • 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鯨落,是人類賦予「死亡」的一個詩意描述。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它的身軀會緩慢沉入海底。這座永久棲息在黑暗裡的巨大身軀,將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就像一座點亮生命之光的深海綠洲,持續為海底生物供養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這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但是,兩年前誤入深圳大亞灣海域的一頭抹香鯨,沒能完成這個最後的「使命」。「鯨落」變成了「鯨起」。
  • 平潭漁民捕獲6米長小鬚鯨 打撈上岸時已死亡(圖)
    平潭漁民捕獲6米長小鬚鯨 打撈上岸時已死亡(圖) 2015-01-16 11:01:13  13日凌晨5時許,平潭白青鄉青峰村有漁民出海捕魚時打撈到一頭6米長小鬚鯨,但打撈上岸時小鬚鯨已經死亡。隨後,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小鬚鯨被運往廈門市水陸生物製品研究所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平潭白青鄉青峰村船老大劉用月告訴福州晚報記者,13日凌晨5時許,他和幾名船員駕著船到青峰附近海域,當他一如既往準備起網捕魚時,卻發現漁網越拉越重。「難道捕到了大魚?」
  • 【最新】深圳抹香鯨已確認死亡,屍體運至惠州港碼頭,專家將對其解剖
    記者隨救援人員登船,近距離觀察到抹香鯨整個身體微側,並未見到有任何動靜。專家返回船艙宣布,基本確定抹香鯨死亡。專家稱,鯨魚依靠側邊的鼻孔呼吸,但目前抹香鯨頭部已沉入水中,確定無呼吸等生命跡象。救援人員綁住鯨魚的尾巴,將其朝著惠州港碼頭的方向拖行。一線記者立即趕往現場,登上其中一隻救援船,陪著鯨魚走完最後一程。
  • 近15米長的抹香鯨「死而復生」,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這樣誕生
    「在塑化標本的製作中,不僅要防止腐敗,還要對其進行解剖,讓標本暴露出神經系統、肌肉和骨骼,並取出內臟;隨後,對標本不同組織部位進行脫水、脫脂;最後,進行真空負壓浸滲,完成造型的固定和聚合硬化處理。」吳軍說,因為要進行緩慢的真空負壓下的物質交換,製作周期較長也是生物塑化的特點,其製作時間往往根據標本大小決定。
  • 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組圖)
    第2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3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4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5頁:解剖體長12米 重30噸的"鯨魚"全程紀實第6頁:解剖體長
  • 山東打撈擱淺巨鯨上岸 專家稱鯨魚系自然死亡
    整條鯨魚身長14.1米,魚尾長3.3米,從魚身最高處丈量的直徑為2.22米。  日照市漁政處宋處長告訴記者,20日下午,因為諸多原因,打撈作業被迫中斷。在20日晚11時,他們繼續動用兩臺吊車,開始打撈作業,並於晚11時30分,將鯨魚打撈上岸。  「吊車上有電子秤,顯示鯨魚的重量為15噸。」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記者揭秘    製作鯨魚標本先埋地下    如此巨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海洋大型生物體形太大,做一個標本很費時、很費工,沒個兩三年做不成。皮標本半年可以做成,而骨骼需要三年才行。想讓它們的軟組織完全腐爛,只能通過自然掩埋方式。
  • 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原標題: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3月20日,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發現一頭死亡鬚鯨。此事引起了上海市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由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標本模型製作中心對鯨魚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 江蘇鹽城4頭鯨魚擱淺死亡 半夜被割肉(圖)
    17日半夜,擱淺死亡鯨魚被人割肉。CFP供圖 【點擊查看更多組圖】體形碩大的鯨魚引來居民的「熱情」圍觀。CFP供圖本報訊3月17日,在江蘇鹽城市濱海縣境內的黃海海域擱淺的4頭鯨魚,經搶救無效全部死亡,目前死鯨後續處理工作在進行中。
  • 7噸重大鯨魚成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鎮館明星,它來自霞浦
    經執法大隊法醫現場確認該鯨魚已無生還跡象,根據相關部門處理意見,最終決定交由福建當地一家生物標本公司福州森藝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製作成海洋生物標本,用於日後的教學科研使用。長鬚鯨骨骼標本製作過程發現長鬚鯨擱淺當日,福州森藝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接到相關部門的通知,立即安排12人技術人員,前往長鬚鯨擱淺發生地——霞浦縣三沙鎮某海邊。
  • 山東打撈擱淺巨鯨上岸 專家稱其系自然死亡(圖)
    整條鯨魚身長14.1米,魚尾長3.3米,從魚身最高處丈量的直徑為2.22米。  日照市漁政處宋處長告訴記者,20日下午,因為諸多原因,打撈作業被迫中斷。在20日晚11時,他們繼續動用兩臺吊車,開始打撈作業,並於晚11時30分,將鯨魚打撈上岸。  「吊車上有電子秤,顯示鯨魚的重量為15噸。」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中新網2月27日電 重達五十噸、兩年前埋屍臺灣省臺南縣北門鄉的抹香鯨即將製成標本,目前已挖掘出95%骨骼、牙齒等遺骸,並逐一編號。由於有部分骸骨受損,增加未來組裝困難。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負責承制鯨骨的葉玉成說,依美國鯨魚博物館印製的抹香鯨骸骨組織圖比對,抹香鯨應有十一對肋骨,北門鯨魚肋骨數相同,但有殘缺,此外,頭骨碎裂、顎骨斷折、前肢不齊全、牙齒欠缺、尾鰭骨傷,都增加日後組裝困難度,須全數挖掘後,進行拼湊才能確定。
  • 海洋大學鯨魚館,中國內地最龐大的抹香鯨標本
    鯨魚真的是鯨魚,水產大學的金魚館就在軍工路的中環邊線上,坐在公交車上就能夠望見路旁那座奇怪的建築,雖然現在正式的名稱叫做水產大學魚文化博物館,但是大家還是習慣叫他鯨魚館,原來是校園內部開放僅供研究使用,最終面向社會正式開放,進入鯨魚館需要收取十元的門票,學生票價是8元,不過會送你一套很好看的魚類書籤,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 製作昆蟲標本有哪些步驟?
    若需要製成昆蟲生態景箱,還可將昆蟲標本與經過乾燥處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個玻璃罩內,也可配置在其他藝術鏡框中。昆蟲標本製作步驟昆蟲標本 - 1.殺死  要想製作形體完整、色彩和形態都栩栩如生的標本,常常需要用剛剛捕捉到的新鮮活蟲,讓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擊倒力強的殺蟲劑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炭等藥劑來自製毒瓶或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