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整合資源,建立了「1+8+N」的展會新模式。其中「1」就是綜合展區,包括序廳、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國別和省區市專區及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企業專區,突出展示我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成就,全球服務貿易領域在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上的智慧應用,以及國內外防疫最新產品、最新技術及中國解決方案等。
序廳,可以說是綜合展區中的一大亮點,尤其是24位服貿「講述人」將首次出現在服貿會上,他們會用普通人的視角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服貿故事」。
整個綜合展區面積為2.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及機構數達到227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7家,行業領軍企業87家,境內外資企業96家,國際化率達42%。現在,就讓新京報記者沿著綜合展區的參觀線路,為你展開綜合展區全貌。
9月2日,綜合展區,科技抗疫案例展示區。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在北京建成的目前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產能超1億劑。受訪者供圖
序廳
24位服貿故事「講述人」首次亮相
序廳共分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為「全球序曲:走進服貿新時代」。通過宣傳片和8塊展板,展示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新趨勢和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成就與貢獻。
第二篇章為「人民心曲:開啟美好新生活」。針對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選擇24位「行業故事講述人」,通過親身經歷,展現服務貿易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作用,並呈現各行業發展情況。
第三篇章為「世界合曲:實現互惠新夢想」。甄選8件國際服務貿易合作的經典「作品」,在實物展示的同時,深入挖掘背後的「服務」內容,寓意共建服務貿易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
「北京門」展示服務業擴大開放新空間
序廳最後部分設置了「北京門」,通過地圖展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新空間;通過2組展板展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和創新成果。
據了解,2015年起,北京作為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開啟了一場產業開放式改革探索。5年來,首輪方案確定的226項試點任務全面實施,新一輪試點方案確定的177項任務已完成94%。
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北京在擴大服務業開放、服務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形成了延長研發測試車輛暫時進口期限等122項全國首創政策或創新制度安排,已累計向全國或自貿區推廣六批25項創新經驗。
今年以來,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穩步推進,高盛及瑞信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王府井集團獲批免稅品經營資質等新一批項目落地,試點項目庫新入庫項目達238個,累計入庫項目達697個。
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公共衛生防疫專題105家企業參展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位於綜合展區內的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備受關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鄭晉普介紹,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一層大廳,面積約836平方米。目前展區已邀請到線上線下參展企業105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3家,行業領軍企業17家,遍布8個國家,涉及我國13個省市。
展區以「人人享有健康安全」為主題,以「世界防疫合作」、「中國抗疫故事」、「中醫藥抗疫」為亮點,聚集國際全產業鏈的科技成果,突出中醫藥防疫抗疫作用,以早預防、早發現、早管理、早治療為展示脈絡,宣傳和展示醫藥、器械、信息化等領域企業優秀的醫療衛生服務解決方案和亮點產品。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將首次亮相
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介紹,在本次展會中,將採取線上線下同步形式,重點展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新冠滅活疫苗等產品。中國生物正在積極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下屬兩個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將能夠保證新冠疫苗年產能合計達到2.2億劑次。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宣布,展會期間將展示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TM,中國首支通過WHO預認證的A肝滅活疫苗孩爾來福公式,預防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EV71疫苗益爾來福公式等產品,據透露,科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正陸續在全球多個國家啟動Ⅲ期臨床。
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響介紹,此次參展將攜「閃測Flash20新冠病毒核酸快檢系統」亮相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閃測系統優勢顯著,檢測時間30分鐘,加樣時間1分鐘。
同仁堂「扶正避瘟飲」全球覆蓋圖展出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同仁堂集團、以嶺藥業等四十餘家中醫藥企業和機構參展。
同仁堂集團將帶來「扶正避瘟飲」全球覆蓋圖,藥品、四診儀、安牛全息投影、草本萃取機、智慧醫療等體驗互動,傳統搓藥板體驗等。
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呼吸、重症、感染、影像等專家骨幹組成的遠程會診團隊,先後為5家京內外醫院的確診病例進行了32人次的遠程指導,取得了滿意療效。
國別和省區市專區
9國展示金融、文化、旅遊等特色服務
國別和省區市專區位於室外綜合展區,在國家會議中心對面。
進入室外展館,首先看到的就是國別專區:韓國、泰國、日本、瑞士、愛爾蘭、立陶宛、摩爾多瓦、亞塞拜然、烏拉圭9個國家在這裡展示了各國在金融、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特色服務。整個展覽佔地面積達到1275平方米。
京津冀聯合展區16家企業展示「協同發展」
再往裡走,就來到省區市專區,總搭建面積約3900平方米,共有23個省區市設置了展位,展示各自優質服務貿易企業、項目和發展成果。
在本次服貿會上,北京、天津、河北設立了一個京津冀聯合展區,展覽面積300平方米,16家參展企業以各自的案例展示出一個共同的主題:京津冀協同發展。
服務貿易12大領域企業專區
服務貿易12大領域首次集中亮相
今年服務貿易12大領域首次集中展示。共分為冬季運動展區、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信息服務展區、教育服務展區、金融服務展區、文化服務展區、環境服務展區、分銷服務展區、商務服務展區、旅遊服務展區、運輸服務展區和建築服務展區。
綜合展區集中展示服務貿易12大領域,室外臨時場館設置的專題展區將重點打造文化服務、金融服務、冬季運動、旅遊服務、教育服務、體育服務、服務機器人、5G通信服務等8個專題展。上述8個領域參觀者可以看到兩處展示,但側重不同,各有亮點。
■ 對話
2020年服貿會北京市籌辦與服務保障領導小組會展活動組相關負責人、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梁驚原:
綜合展區規劃設計有兩個首創
序廳內容豐富設計新穎
新京報:綜合展區是這次服貿會的一個核心展區,這個展區有何亮點?
梁驚原:從規劃布局上,國家會議中心內的綜合展區分為序廳和服務貿易12大領域的企業專區。整個序廳內容豐富、設計新穎,特別是第二和第三篇章部分。通過提前錄製24個服務貿易「行業故事講述人」工作和生活的故事,同時會體現他所代表的行業發展數據、情況、政策等信息,讓參觀者對服務貿易各行業發展有一個相對豐富的、全面的了解和把握。8件中外服務貿易合作的經典案例和成果如北鬥、中歐班列、巴西「美麗山」供電工程、非洲「萬村通」衛星電視等,這些合作案例生動詮釋了「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的主題。
序廳的「北京門」部分,我也建議觀眾重點關注,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5年以來的新成果。
另外,綜合展區還聚集了大批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的技術在其他服務業領域應用的新技術、新場景,比如說,可陪練的桌球機器人、可實現自動垃圾分揀的機器人、可做飯的機器人、可做出拉花咖啡的機器人等,這些服務機器人會讓人們感知到,自動化的機器從工業生產線走出來,奔向我們的生活場景。
新京報:服貿故事「講述人」今年首次在服貿會出現,設計這個環節是出於什麼考慮?
梁驚原:對普通公眾來說,服務貿易有點抽象,不太容易理解,感覺「高大上」。實際上,服務貿易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次考慮設計服貿「行業故事講述人」,選擇的講述人也是以普通人為主,目的是為了讓服務貿易更「接地氣」,通過普通從業者、消費者的角度,來體現服務貿易和大眾的關係,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什麼是服務貿易,讓更多的參觀者體會到,「原來服務貿易就在我們身邊」。
結合防疫和冬奧新增兩個專區
新京報:服務貿易12大領域的企業展區有什麼亮點?
梁驚原:這次服貿會綜合展區的規劃設計和呈現,創了兩個首次。一是首次把服務貿易12大領域集中呈現亮相,這在歷屆服貿會是沒有的;二是結合防疫、北京2022冬奧會,新增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和冬季運動展區。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代表的是健康服務領域,冬季運動展區代表的是體育服務領域。這兩個首次也是綜合展區企業專區的一個特點。
整個企業展區,組委會篩選和遴選參展企業的標準是非常高的,我們重點選擇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要求參展企業展示的方式,要有可視性、可觀賞性,並且體驗性和互動性要高。可以說,無論從綜合展區企業參展的水平、項目的選擇,還是展示方式的多樣性,都是歷屆服貿會最亮眼的。
新京報:我們也注意到,在綜合展區設有服務貿易12大領域專區,其中8個專題又在室外場館設了專區,這兩個展區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梁驚原:室外的8個專題展區更多的是對每個專題的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展示,是領域的深化和延展,綜合展區也設了包括8個專題在內的12大領域專區,可以說是12大領域的精華展區,實際上是8個專題區所推選的最優秀的企業、最優質的項目、最好的展示,聚集到了綜合展區。觀眾參觀綜合展區,就可以了解到各個領域最新的發展前沿、最新的技術成果、最新的服務應用。兩者的關係可以說,綜合展區的企業專題是專題展區最好的、精華的部分。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協作記者 吳江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