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滅活疫苗核酸快檢設備將亮相服貿會

2021-01-08 新京報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整合資源,建立了「1+8+N」的展會新模式。其中「1」就是綜合展區,包括序廳、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國別和省區市專區及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企業專區,突出展示我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成就,全球服務貿易領域在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上的智慧應用,以及國內外防疫最新產品、最新技術及中國解決方案等。

序廳,可以說是綜合展區中的一大亮點,尤其是24位服貿「講述人」將首次出現在服貿會上,他們會用普通人的視角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服貿故事」。

整個綜合展區面積為2.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及機構數達到227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7家,行業領軍企業87家,境內外資企業96家,國際化率達42%。現在,就讓新京報記者沿著綜合展區的參觀線路,為你展開綜合展區全貌。

9月2日,綜合展區,科技抗疫案例展示區。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在北京建成的目前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產能超1億劑。受訪者供圖

序廳

24位服貿故事「講述人」首次亮相

序廳共分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為「全球序曲:走進服貿新時代」。通過宣傳片和8塊展板,展示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新趨勢和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成就與貢獻。

第二篇章為「人民心曲:開啟美好新生活」。針對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選擇24位「行業故事講述人」,通過親身經歷,展現服務貿易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作用,並呈現各行業發展情況。

第三篇章為「世界合曲:實現互惠新夢想」。甄選8件國際服務貿易合作的經典「作品」,在實物展示的同時,深入挖掘背後的「服務」內容,寓意共建服務貿易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

「北京門」展示服務業擴大開放新空間

序廳最後部分設置了「北京門」,通過地圖展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新空間;通過2組展板展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和創新成果。

據了解,2015年起,北京作為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開啟了一場產業開放式改革探索。5年來,首輪方案確定的226項試點任務全面實施,新一輪試點方案確定的177項任務已完成94%。

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北京在擴大服務業開放、服務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形成了延長研發測試車輛暫時進口期限等122項全國首創政策或創新制度安排,已累計向全國或自貿區推廣六批25項創新經驗。

今年以來,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穩步推進,高盛及瑞信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王府井集團獲批免稅品經營資質等新一批項目落地,試點項目庫新入庫項目達238個,累計入庫項目達697個。

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公共衛生防疫專題105家企業參展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位於綜合展區內的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備受關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鄭晉普介紹,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一層大廳,面積約836平方米。目前展區已邀請到線上線下參展企業105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3家,行業領軍企業17家,遍布8個國家,涉及我國13個省市。

展區以「人人享有健康安全」為主題,以「世界防疫合作」、「中國抗疫故事」、「中醫藥抗疫」為亮點,聚集國際全產業鏈的科技成果,突出中醫藥防疫抗疫作用,以早預防、早發現、早管理、早治療為展示脈絡,宣傳和展示醫藥、器械、信息化等領域企業優秀的醫療衛生服務解決方案和亮點產品。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將首次亮相

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介紹,在本次展會中,將採取線上線下同步形式,重點展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新冠滅活疫苗等產品。中國生物正在積極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下屬兩個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將能夠保證新冠疫苗年產能合計達到2.2億劑次。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宣布,展會期間將展示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TM,中國首支通過WHO預認證的A肝滅活疫苗孩爾來福公式,預防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EV71疫苗益爾來福公式等產品,據透露,科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正陸續在全球多個國家啟動Ⅲ期臨床。

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響介紹,此次參展將攜「閃測Flash20新冠病毒核酸快檢系統」亮相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閃測系統優勢顯著,檢測時間30分鐘,加樣時間1分鐘。

同仁堂「扶正避瘟飲」全球覆蓋圖展出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同仁堂集團、以嶺藥業等四十餘家中醫藥企業和機構參展。

同仁堂集團將帶來「扶正避瘟飲」全球覆蓋圖,藥品、四診儀、安牛全息投影、草本萃取機、智慧醫療等體驗互動,傳統搓藥板體驗等。

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呼吸、重症、感染、影像等專家骨幹組成的遠程會診團隊,先後為5家京內外醫院的確診病例進行了32人次的遠程指導,取得了滿意療效。

國別和省區市專區

9國展示金融、文化、旅遊等特色服務

國別和省區市專區位於室外綜合展區,在國家會議中心對面。

進入室外展館,首先看到的就是國別專區:韓國、泰國、日本、瑞士、愛爾蘭、立陶宛、摩爾多瓦、亞塞拜然、烏拉圭9個國家在這裡展示了各國在金融、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特色服務。整個展覽佔地面積達到1275平方米。

京津冀聯合展區16家企業展示「協同發展」

再往裡走,就來到省區市專區,總搭建面積約3900平方米,共有23個省區市設置了展位,展示各自優質服務貿易企業、項目和發展成果。

在本次服貿會上,北京、天津、河北設立了一個京津冀聯合展區,展覽面積300平方米,16家參展企業以各自的案例展示出一個共同的主題:京津冀協同發展。

服務貿易12大領域企業專區

服務貿易12大領域首次集中亮相

今年服務貿易12大領域首次集中展示。共分為冬季運動展區、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信息服務展區、教育服務展區、金融服務展區、文化服務展區、環境服務展區、分銷服務展區、商務服務展區、旅遊服務展區、運輸服務展區和建築服務展區。

綜合展區集中展示服務貿易12大領域,室外臨時場館設置的專題展區將重點打造文化服務、金融服務、冬季運動、旅遊服務、教育服務、體育服務、服務機器人、5G通信服務等8個專題展。上述8個領域參觀者可以看到兩處展示,但側重不同,各有亮點。

■ 對話

2020年服貿會北京市籌辦與服務保障領導小組會展活動組相關負責人、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梁驚原:

綜合展區規劃設計有兩個首創

序廳內容豐富設計新穎

新京報:綜合展區是這次服貿會的一個核心展區,這個展區有何亮點?

梁驚原:從規劃布局上,國家會議中心內的綜合展區分為序廳和服務貿易12大領域的企業專區。整個序廳內容豐富、設計新穎,特別是第二和第三篇章部分。通過提前錄製24個服務貿易「行業故事講述人」工作和生活的故事,同時會體現他所代表的行業發展數據、情況、政策等信息,讓參觀者對服務貿易各行業發展有一個相對豐富的、全面的了解和把握。8件中外服務貿易合作的經典案例和成果如北鬥、中歐班列、巴西「美麗山」供電工程、非洲「萬村通」衛星電視等,這些合作案例生動詮釋了「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的主題。

序廳的「北京門」部分,我也建議觀眾重點關注,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5年以來的新成果。

另外,綜合展區還聚集了大批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的技術在其他服務業領域應用的新技術、新場景,比如說,可陪練的桌球機器人、可實現自動垃圾分揀的機器人、可做飯的機器人、可做出拉花咖啡的機器人等,這些服務機器人會讓人們感知到,自動化的機器從工業生產線走出來,奔向我們的生活場景。

新京報:服貿故事「講述人」今年首次在服貿會出現,設計這個環節是出於什麼考慮?

梁驚原:對普通公眾來說,服務貿易有點抽象,不太容易理解,感覺「高大上」。實際上,服務貿易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次考慮設計服貿「行業故事講述人」,選擇的講述人也是以普通人為主,目的是為了讓服務貿易更「接地氣」,通過普通從業者、消費者的角度,來體現服務貿易和大眾的關係,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什麼是服務貿易,讓更多的參觀者體會到,「原來服務貿易就在我們身邊」。

結合防疫和冬奧新增兩個專區

新京報:服務貿易12大領域的企業展區有什麼亮點?

梁驚原:這次服貿會綜合展區的規劃設計和呈現,創了兩個首次。一是首次把服務貿易12大領域集中呈現亮相,這在歷屆服貿會是沒有的;二是結合防疫、北京2022冬奧會,新增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和冬季運動展區。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代表的是健康服務領域,冬季運動展區代表的是體育服務領域。這兩個首次也是綜合展區企業專區的一個特點。

整個企業展區,組委會篩選和遴選參展企業的標準是非常高的,我們重點選擇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要求參展企業展示的方式,要有可視性、可觀賞性,並且體驗性和互動性要高。可以說,無論從綜合展區企業參展的水平、項目的選擇,還是展示方式的多樣性,都是歷屆服貿會最亮眼的。

新京報:我們也注意到,在綜合展區設有服務貿易12大領域專區,其中8個專題又在室外場館設了專區,這兩個展區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梁驚原:室外的8個專題展區更多的是對每個專題的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展示,是領域的深化和延展,綜合展區也設了包括8個專題在內的12大領域專區,可以說是12大領域的精華展區,實際上是8個專題區所推選的最優秀的企業、最優質的項目、最好的展示,聚集到了綜合展區。觀眾參觀綜合展區,就可以了解到各個領域最新的發展前沿、最新的技術成果、最新的服務應用。兩者的關係可以說,綜合展區的企業專題是專題展區最好的、精華的部分。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協作記者 吳江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賈寧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全球唯一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亮相!
    在9月5日-9日於北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受邀在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參展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拿出研製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特異免疫球蛋白以「主咖」身份首次驚豔亮相,引來全場乃至全球關注!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  3月17日,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稱,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獲批臨床。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那麼,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幾種研發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3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國內新冠疫苗研發的詳細情況:新冠疫苗研發分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方向。
  •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試驗在焦作啟動 志願者招募以本地人為主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之際,疫苗研發的過程也受到不少關注。據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科研攻關組目前布局了五條疫苗技術路線。4月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當天該疫苗Ⅰ期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入組在焦作啟動,經多項檢測,32名志願者最終入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
  • mRNA新冠核酸疫苗英國獲批
    中新社上海12月2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日獲悉,復星醫藥全球合作夥伴德國BioNTech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其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授權。該疫苗將從下周開始在全英國推廣使用。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又快又好」將結碩果
    而來自我國的就有5支,其中3款為滅活疫苗,研發速度均位於世界前列,且試驗顯示安全性良好,未出現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管是研發速度還是質量,我國新冠疫苗都實現了「又快又好」。更讓人振奮的是,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表示,大概11月或12月,普通人就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了。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都在積極開展疫苗研究,以上形式疫苗均有在研產品,處於不同階段。mRNA疫苗之所以可以這麼快脫穎而出,一方面由於開發方的勤奮努力,一方面依賴於該技術的先天優勢。mRNA疫苗產品設計快,依託於測序序列即可快速設計優化,進入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篩選。因此「自帶捷徑」的先天速度優勢,預示著mRNA疫苗將會在未來疫苗市場佔有一席江山。
  • 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那什麼是滅活疫苗?
    ,也是已經公布的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開始進入臨床試驗。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在目前大家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不完全,對新冠肺炎的治療缺乏特效藥的情況下,在全球人民都飽受新冠肺炎疫苗肆虐之苦下,人們普遍寄希望於疫苗的早日研發成功,現在這個消息的發布對於目前正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苦的世界人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意味著我們離疫苗的上市又前進了一步,同時也增加了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成功的概率。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滅活疫苗。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全球新冠疫苗的技術路徑與研發進展:按照使用的技術路徑,可將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分為滅活疫苗、減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五種類型,各類疫苗均有其優缺點。總體而言,處於臨床後期的疫苗以傳統的滅活疫苗、相對成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以及新穎的核酸疫苗為主,國內企業多開發成熟的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 上海已啟動新冠疫苗接種!接種證明能否替代核酸檢測報告?官方解答...
    相對於其他技術路線而言,滅活疫苗研發平臺成熟、生產工藝穩定、質量標準可控、保護效果良好,研發速度快,且易於規模化生產,具有國際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判標準。3.新冠疫苗打幾針?推薦免疫程序為2針,期間至少間隔14天,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隨意調整免疫程序可能影響安全性、免疫應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4.接種對象有哪些情況應暫緩接種新冠疫苗?
  • 中德美三國藥企跨國攜手 推動新冠核酸疫苗上市
    國內也有望接種核酸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要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共同開發安全可靠的新冠疫苗和創新療法。BioNTech公司正在與美國輝瑞製藥以及中國的復星醫藥進行核酸(mRNA)疫苗的合作研發,這款疫苗有望於今年11月向美國FDA遞交上市申請。
  • 國產新冠疫苗打多久能產生抗體?
    答:中國生物方面表示,其新冠滅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種兩劑次,間隔2至4周,接種完第一劑以後,研究表明,7天開始普遍產生抗體,接種完第二劑28天以後,中和抗體陽轉率或者叫陽性率均達100%,也就是按照規範的免疫程序接種兩劑疫苗28天後,所有人都產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體。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上市時間 新冠疫苗股票有哪些?
    疫情期間新冠疫苗的消息非常多人在關注,11月將近尾聲,大家都對中國新冠滅活疫苗上市時間翹首以盼,所以新冠疫苗進展大家都有留意。當然在股市中新冠疫苗股票有很多,那麼有哪些值得關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冠疫苗股票 隨著越來越多的候選疫苗進入科學研究視野,還有大量臨床試驗的開展進行,試驗成功以後才可以被臨床廣泛的應用
  • 新冠疫苗打哪種好?一文讀懂三種新冠疫苗的區別
    新冠疫苗全民接種在即,根據公開信息查詢,目前全球正在研發的進入三期的新冠疫苗主要有三個方向: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而國內普遍使用的則是全病毒滅活疫苗。不同疫苗之間有何區別?國產疫苗和進口有何區別?我們該如何抉擇?今天,我們就從安全性、優缺點、有效性、原理等幾個點出發,來聊聊這三款疫苗的相似與區別。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不知不覺大家出門戴著口罩的日子也快差不多一年了每日3問吾身口罩啥時候能摘?疫情啥時候能結束?新冠疫苗到底啥時候能打?(mRNA疫苗和D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滅活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研發。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疫苗有效安全
    據阿聯通訊社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今天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這一決定是應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中生」)提出的申請而做出的回應。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傳來好消息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最新消息,由其研發的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在多國進行的Ⅲ期臨床試驗現已接近尾聲,試驗各項數據均好於預期;國藥中國生物將嚴格按照相關程序推進疫苗研發,「不會省略任何一個環節,確保提供安全性最好的疫苗」。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據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介紹,目前國內新冠疫苗攻關工作正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即: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2]。本文擬介紹這5種新冠疫苗技術路線的原理、研究進展、特點及其生產工藝。
  •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安全有效 9個國家案例無人感染
    新冠疫苗的研發已經成功,國內外都有多款疫苗被批准上市,國外以mRNA技術為主,國內主要是滅活疫苗,主要是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武漢所、北京所研發的2種。對於疫苗,最近安全性備受關注,許多人擔心不良反應,今天國藥集團通過公眾號再次強調了疫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