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十三五」|康復醫學科:紮根臨床康復,加強基礎研究,建設高...

2021-01-11 教育信息速報

編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過去五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醫院建設和社會服務各方面取得矚目成績,我們特別策劃巡禮「十三五」系列報導,本期推出《康復醫學科:紮根臨床康復,加強基礎研究,建設高水平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是國內綜合醫院中發展歷史最悠久、醫教研綜合實力最強的康復醫療機構之一,由中國現代康復醫學奠基人卓大宏教授於1982年在國內率先創建(康復醫學科及康復醫學教研室)。自1987年至今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康複合作中心,目前是華南地區唯一的康復醫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單位。2019年科室在復旦版醫院排行榜全國專科綜合排名第七,華南地區第一。

康復醫學科團隊集體照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世界衛生組織康複合作中心

以科研帶動臨床發展,促進學科建設

十三五期間,中山一院康復醫學科以臨床關鍵問題為導向,以科研創新推動臨床發展,明顯提升了學科綜合實力及影響力。

陳曦教授和劉漢軍教授領導帕金森病研究團隊,在國內首次引進帕金森病言語障礙康復的LSVT技術,李詠雪等治療師先後獲得了國內首批LSVT LOUD和LSVT BIG的國際認證資格,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基於LSVT技術的帕金森病言語障礙的臨床康復和基礎研究工作,在首屆全國帕金森病康復臨床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特等獎)。

該團隊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國際合作項目、廣州市民生科技重點專項等9個項目資助,首次證實了該項技術治療中國帕金森病患者言語障礙有效性,並舉辦了帕金森病認知與運動障礙學習班,在國內帕金森病康復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並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科室治療師多次獲獎

帕金森康復團隊舉辦學習班

王楚懷教授領導的脊柱康復團隊大量引進國外運動康復新技術,創新性地融合表面肌電、肌骨超聲與無創性神經調控技術技術,開展脊柱傷病臨床康復與姿勢控制及神經調控機制研究,提出脊柱疼痛診療與康復新理念與新模式並在國內應用推廣,牽頭及參與撰寫頸椎病診療與康復等多項臨床指南,多次舉辦新技術學習班。

近幾年王楚懷教授獲得國家衛計委臨床多中心重點專項、國自然面上項目、產學研重大專項等資助總經費達1665萬元,實現了科室重大科研項目的突破,在國內本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紮根臨床科研促進了臨床新技術新項目的開拓,明顯提升了臨床服務能力,科室藉此創建了臨床特色品牌,提升綜合實力。

脊椎康復團隊舉辦的脊椎傷病學術會議暨新技術培訓班

組建團隊完善設備,凝聚合力勇創佳績

十三五期間,科室整合醫教研團隊,形成了言語產生及障礙的神經基礎、帕金森病言語與運動障礙康復機制、腦卒中認知與運動障礙康復的生物力學和腦功能機制、脊柱相關疾病生物力學與神經調控等特色研究方向,建設和強化了擁有腦電/事件相關電位系統、經顱磁和經顱電刺激系統、近紅外成像系統、三維步態與動作捕抓分析系統等設備的言語與聽覺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實驗室和脊柱康復與姿勢控制實驗室。上述研究平臺的完整性、先進性和交叉性在國內康復醫學界處於領先地位,為展開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整合後科室科學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先後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的研究項目2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000萬元,居於國內醫院康復醫學科基金項目前列。

在上述基金項目的支持下,科室在J.Neurosci.、Cereb. Cortex、Neuroimage、Hum. Brain Mapp.、Neurobiol. Aging等神經科學、神經影像和老年醫學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70多篇,其中在J.Neurosci.和Cereb. Cortex上發表的研究論文是國內康復醫學科首次以通訊作者單位在上述神經科學頂尖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

此外,科室在《中國康復醫學雜誌》等國內康復醫學核心期刊上發表中文論文40多篇。可喜的是,劉漢軍研究員入選了2019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這是國內康復醫學領域學者首次入選該榜單。

劉漢軍研究員入選了2019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

十三五期間,科室著力科研成果的轉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先後獲得10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以及中山大學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1項。黃東鋒教授、李樂研究員和毛玉瑢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得了2018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創新成果一等獎和2019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項,這是國內康復醫學界在產學研方面獲得的最高水平獎項,充分體現了科室在科研成果轉發方面的潛力。

黃東鋒、李樂及毛玉蓉榮獲產學研創新成果獎

重視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強國外交流與合作

科室始終把人才作為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根本,十三五期間全力加強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

陳曦教授和李樂研究員作為訪問學者分別到美國RUSH大學醫學中心和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和TIRR 赫爾曼紀念醫院進修學習,全面提升了科室基礎和臨床研究的國際化和標準化。

王楚懷主任多次赴歐美及日本訪問交流,達成多項科研項目的合作。

科室先後先後引進近10名國際優秀人才,這些青年人才先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0餘篇,成為科室科研力量的主力軍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倍增器。

康復醫學科主任王楚懷教授到國外考察訪問並達成合作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臨清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被確定為縣域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 通訊員 邱麗婭 賀春榮近日,在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確定2020年度省級重點專科的通知》中,臨清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被確定為縣域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近年來,醫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工作,目前共計1個縣域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醫院始終堅持突出重點、發展強項、扶持特色的理念,積極打造優勢學科群,讓群眾足不出市即可享受省級診療技術。
  •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當選廣東省粵中西地區神經康復...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當選廣東省粵中西地區神經康復專科聯盟副主席單位 2020-12-02 2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東師範大學言語聽覺康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臨床實踐基地成功...
    為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蕪湖市政府與華東師範大學創新市校合作模式,搭建高端合作平臺,積極推進醫教融合,在市衛健委的大力推進下,我院積極響應醫學教育與創新的學科建設。11月14日,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言語聽覺康復科學與ICF應用研究院,籤訂了華東師範大學言語康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臨床實踐基地協議書。協議約定,華東師範大學定期選派2-3名言語康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為期3個月駐院指導,提供ICF言語語言綜合檢查、精準評估和核心療法等技術支持。
  • 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訓練 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我們康復醫學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找回這些基本權利,使殘疾者的身體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最終目標是使殘疾人能夠自立於社會,與健全人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唐新輝介紹。
  • 為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希望——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一支服務優質高效的團隊,科室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各1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各2名,碩士研究生1名,12名治療師中擁有高級職稱的1人、中級職稱的5人,而11名護士則全部是從醫院各臨床科室挑選的骨幹護理人員。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複評定&創傷康復聯合分...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複評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複評定科惲曉萍教授與中國康復醫學會創傷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王彤教授共同致開幕詞。該算法依次進行臨床功能檢測、神經生理學檢測和神經影像學檢測,通過組合生物標誌物的程序化評估來預測卒中後上肢功能恢復,高效、準確而且易於使用。王彤教授指出採用臨床評估、結構影像、功能影像、電生理檢測的綜合評定方法,可以準確預測恢復結局,指導臨床開展精準的康復治療。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科技管理與...
    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科技管理與評估聯合分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C區203A/B會議室舉辦,論壇以「管理先行、科技引領、全景示範、協作發展」為主題,邀請不同系統、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康復醫院院長/科主任為大家帶來康復機構的建設和管理經驗,全景展現現代康復機構發展風採;同時邀請在臨床科研、基礎科研、基金申請、科研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為康復機構科研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奉獻了一場科研大餐
  •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腦卒中俗稱「中風」,它是一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續的神經功能缺損的臨床症候群,為急性腦血管疾病。缺血性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堵塞,血液不能到達腦部而引起的;出血性腦卒中則是由於腦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 。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
  • 康復醫院如何撬動千億級藍海市場|康復醫院|藍海|撬動|康復科|醫療...
    二、康復市場的歷史沿革與現狀1.康復醫學在中國的發展較晚1980年代到1995年,一些大型的三級醫院開始設置康復醫學科。1988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由鄧小平之子鄧玉芳建立,現在在國際上是非常大的研究中心。這時候,中國政策要求,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
  • 學會信息|康復醫學科黃華垚任福建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第...
    10月10日,福建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2019年學術會議在南平市召開,會上成立了福建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青年委員會,來自全省39名康復醫學界青年才俊當選為青年委員。其中,來自我院康復醫學科的康復治療師黃華垚當選為副主任委員、江信宏主治醫師當選為委員。
  • 【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與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術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為促進兩岸康復治療學作業治療領域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依託學校及醫院對外交流合作平臺,邀請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主任陳美香教授及呂文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於
  • 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在京舉辦 居家康復受關注
    ,助推康復醫學和康復產業發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康復醫學科學科帶頭人、中國康復醫學會居家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康複合作中心主任黃東鋒在論壇上談到,當代老年人收入水平總體不高,失能問題日益突出。從老年人的照料護理服務狀況來看,醫養康結合亟需發揮作用。
  • ...康復專題報告:6大黃金賽道 掘金康復產業千億市場 這些商業模式...
    為了更好地剖析康復產業發展現狀,探析未來發展機遇。蛋殼研究院通過大量的專家訪談和企業調研,結合康復產業投融資數據,在借鑑相關研究方法和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行業發展潛力評價九宮格模型」,對康復產業細分領域發展潛力進行綜合評價,得出康復機器人、遠程康復、康覆信息化、骨關節康復、康復護理和心肺康復6大黃金賽道,以期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參考借鑑。
  • 2019康復專題報告:6大黃金賽道 掘金康復產業千億市場 這些商業...
    為了更好地剖析康復產業發展現狀,探析未來發展機遇。蛋殼研究院通過大量的專家訪談和企業調研,結合康復產業投融資數據,在借鑑相關研究方法和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行業發展潛力評價九宮格模型」,對康復產業細分領域發展潛力進行綜合評價,得出康復機器人、遠程康復、康覆信息化、骨關節康復、康復護理和心肺康復6大黃金賽道,以期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參考借鑑。
  • 表彰通報 | 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服務行活動先進...
    4S運動體能康復學院院長吞咽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共 2 人)萬桂芳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治療師唐志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共 3人)馮(腫瘤康復醫療組長)康複評定專業委員會(共 5人)惲曉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博愛醫院康複評定科主任醫師肖 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康復科主任孫凌瑜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院神經內科兼康復醫學科主任
  • 同濟大學陳建軍教授前來指導贛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研工作
    為調動贛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青年骨幹開展教科研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其科研能力,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贛州市人民醫院今年正式聘請了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陳建軍教授為康復醫學科科研顧問
  •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期康復護理專科護士培訓...
    康復護理[2021]1號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期康復護理專科護士培訓班招生簡章各有關單位:為了全面加強康復醫療與康復護理服務能力建設現將培訓班招生事宜通知如下:一開班時間2021年3月27日開班二招生人數面向全國康復臨床護理專業招收學員100名三招生對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康復護理事業
  • 對接上海醫療整體轉型布局 康復治療師供不應求
    向好的職業前景背後,對接的是上海醫療整體轉型布局,康復治療師呈供不應求狀態。  2009年,上海市教委牽頭,在高校中篩選建立上海市康復治療人才培養基地,希望從本科專業院校中培養一批能快速運用到臨床上的康復治療師。2010年後,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等6所院校構建起上海的康復治療師教育培養體系。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隨著科技智能化的演進,人們逐漸摒棄了「重治療輕康復」的傳統觀念,由此,具備助殘行走、康復治療等功能的康復機器人順勢成為剛需,被稱為特殊環境下的「可穿戴設備」。據統計,在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中,康復機器人所佔份額達40%。
  • 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在蘇州舉行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楊惠林教授當選為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仉建國、李鋒、李危石、李建軍、李淳德、吳新寶、沈彬、沈慧勇、海湧、章振林、程黎明等11位教授當選副主任委員。經學會研究決定,聘請邱貴興院士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聘請顧玉東院士、戴尅戎院士、唐天駟教授、張英澤院士、田偉院士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