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社會毒瘤——女德班

2020-12-05 夕陽下的垂柳

近日女德班在溫州再度現身,比起之前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引起社會一片譁然,而這次,女德班又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以扭曲荒謬的理論向社會大肆宣揚,三觀崩壞,令聞者毛骨悚然。

小編在看了女德班宣揚的內容後,只覺得雞皮疙瘩掉了一地,萬分噁心,難以想像這些愚昧無知的宣揚者是怎樣編造出成堆的謊言,又是本著怎樣的居心向社會傳播,這樣有組織、有目的、有明確洗腦對象的活動背後是良心的泯滅,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關於女德班所宣揚的「道德觀」竟然在科學化民主化開放化的今天仍受到一些人的追捧,讓小編不禁詫異這些人社會思想的嚴重退步,那些帶著孩子參加女德班的家長的所作所為更是讓人匪夷所思,想到孩子純潔的心靈卻要被這腌臢的思想玷汙,小編一時十分心疼又義憤填膺。這個社會的毒瘤,必須摘除!

女德班所宣揚的那些「思想」已經遠超傳統的三從四德,它引入了迷信的色彩,妄圖通過恐嚇來使聽眾服從,一個個胡編亂造的虛妄之言,打著女德的幌子,實則奴性到骨子裡,說它是一個邪教組織也不為過。那些站在臺上,一臉嚴肅沉痛地講演著的人,所說的一字一句,無不是對女性權利的漠視,視科學文明道德人倫為無物,更是對社會人性的荼毒。只是,這樣一擊即破的可笑謊言,竟然有人深以為然,可見這種思想仍舊殘存在一部分人的認知裡,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女德班的出現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百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女性平等赴湯蹈火,我們也自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開化,女權歷史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但如今的事實卻讓我們意識到,即使社會進步了,仍舊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的腦子裡還裝著迂腐不合實際的思想,道貌岸然地活著,迫害著自己,也迫害著身邊的人。雖程度或輕或重,但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形成了一股危害社會的隱形勢力,所以才有女德班一現便一呼百應的荒誕現象。反思我們身邊,確實存在著許多老舊思想,諸如重男輕女、處女情結,這些思想字裡行間無不寫滿了壓迫女性、遵循守舊的字眼。夫禍患常起於忽微,正是這些殘存在人們腦海中的條條框框,才有了女德班的生存市場,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也正是這個道理。

那麼社會又能為此做些什麼呢?第一點當然是嚴格控制開班資格,不是隨隨便便聚上一群人、租個場地就能開班,一定要有明確清晰的條款,審核通過了才能舉辦,而對於這種與社會價值觀相悖、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活動,一旦發現必須立刻取締,並給予嚴懲,主辦者要量刑處理,如果不能以鐵腕手段嚴厲打擊,這種活動死灰復燃就只是時間問題,只有在剛現苗頭時就重罰,才能以儆效尤,遏制不良風氣的蔓延。

再者就是社會的自我開化,雖然我們不可能使所有人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但我們可以身體力行,讓這種思潮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這個社會成為一個鄙視唾棄迂腐思想、宣揚進步科學的社會,我們要勇於和身邊的不良風氣作鬥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從點滴做起,我們才能立足於現實,切實地改變的社會風氣,扼殺女德班的根基。

小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本著理智清醒的態度去面對女德班,我們既要認識到它的虛偽,也要思及它存在的原因,它不應該僅僅存在於我們茶餘飯後的談笑揶揄中,它更是我們要堅決反對與抵制的,同時,我們也要主動保護身邊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使他們免受女德班的戕害,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女德班」的另類翻版
    視頻來源〡新京報動新聞類似「馭男術」「反向PUA戰術」,看似可使女性「翻身做主人」,實則與「女德班如此「馭男術」絲毫不能展現女性的主體性,卻進一步將女性圈定在家庭領域內,以女性獲得男性認可、傾心的程度衡量女性價值,織就了一張張牢不可破的「鐵網」,貶低了女性在社會公共空間中的價值。更糟糕的是,在這種「馭男術」中,女性仍不得不靠玩轉男權社會的規則——關於女性美的規則、關於女性價值的規則取勝,成為男權規則的潛在合謀者。
  • 威縣居民窗臺處驚現馬蜂窩 消防緊急摘「毒瘤」
    8月28日9時許 ,威縣中廈御園小區,七樓居民窗口處有一個馬蜂窩,已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居民報警求助摘除。接警後,威縣銀海路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動1臺搶險救援消防車和6名專職隊員,帶上防蜂服等設備前往現場實施救助。
  • 滑稽蓬佩奧、無良女德班……本周熱點概覽 | 畫裡有話
    7月30日 近日,曾開辦「女德班屢禁不絕的「女德班」,打著「聖賢經典文化」「弘揚國學」的口號卻講著偽科學、偽道德,實際上是在用不當的言行損耗著人們對國學的熱情。進一步明確落實相關部門主體責任、增強對社會團體辦班的資質審核與監督管理、完善針對公益性群眾組織的法律法規、加強懲戒力度,才能徹底斬斷那些以「國學」為名的封建糟粕產業鏈。
  • 摘除馬蜂窩到底是誰的活?
    摘除馬蜂窩到底是誰的活呢?消防蜀黍有話說。 問:請問摘除馬蜂窩屬於消防的職責範圍嗎? 答:消防部隊搶險救援的範圍是有界定的,主要是按照國家規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 問:為什麼現在市民遇到馬蜂窩還是想到找消防? 答:多年來,我們的確在義務幫助老百姓清除馬蜂窩。
  • 中青網評:傳銷毒瘤不去悲劇還會再演
    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李文星之死是否與傳銷組織存有直接的關係,傳銷這個毒瘤謀財害命、荼毒百姓早就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它近年對大學生群體的戕害,更是呈現上升趨勢。而找工作的畢業季、寒暑假的社會體驗期,都是傳銷組織最為活躍的階段。接受高等教育是當代青年之普遍現象,但課堂知識不等於社會練達。很多年輕人認為傳銷組織都是「小兒科的把戲」,自己不可能、也不會輕易地被他人玩弄於鼓掌之間。正是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反而加大了傳銷者釣魚成功的機率。
  • 毒瘤擊碎她的幻想--社會新聞-東方網
    所幸的是,她最終走出了邪教門徒會的陷阱,沒有成為其犧牲,也正是她所患的子宮毒瘤,才敲碎她對門徒會荒謬的「祛病保平安」的幻想。
  • 基層民警心細如塵,巡邏時發現並摘除巨型馬蜂窩贏好評
    今天(6日)上午,記者從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獲悉,該局北蔣派出所民警昨天(5日)下午15時左右在鹽都區北蔣街道開展打防管控「冬季攻勢」專項行動日常社會面巡邏工作時,巡邏至北蔣街道原財政所附近,心細的民警看見遠處樹上掛著一個「燈籠」,走近一看,民警看見一個長度在50-60公分,直徑在35-40公分左右的馬蜂窩掛在樹上
  • 人民日報:施暴縱暴"毒師"是香港的毒瘤、爛瘡,需果斷切除
    社會若讓這樣的老師固本培元,能造就文明、文化嗎?師德不存,學風潰敗;「毒師」不祛,校園難安。教訓已經夠深刻了,還有什麼比這更嚴重的問題?代價已經夠沉重了,還有什麼比這更緊迫的事情?當教育局日前宣布將對修例風波以來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考慮施加懲處時,香港社會應當有共識。
  • 嶽西縣消防救援大隊54秒摘除馬蜂窩
    接警後嶽西縣消防救援大隊迅速出警,經現場勘察,天悅灣體育館人流密度大且館內正在開展相關活動,蜂窩又距離出入口較近,用水槍清除危險性較高,只能人工摘除。消防隊員摘除馬蜂窩確定好方案後兩名消防隊員,迅速換好防護服,攀爬至蜂窩處,用編制袋將蜂窩牢牢包裹住後,成功摘除,全程僅用時54秒
  • 獸醫為雌蟑螂做卵鞘摘除手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獸醫為一隻雌性秘魯巨人蟑螂做手術,摘除了它的卵鞘。我們做了一個特別的手術,摘除了雌蟑螂的卵鞘。」她還指出,手術時採用了多種麻醉相結合的方式,包括注射麻醉劑、氣體麻醉和局部麻醉。安德裡阿諾娃稱,這隻蟑螂已回到家中。秘魯巨人蟑螂是南美洲的一種蟑螂,成年蟑螂體長可達100毫米。俄羅斯衛星廣播電臺此前報導稱,俄羅斯多個城市出現「超級蟑螂」。
  • 法國雙「毒瘤」禍害曼聯
    只有清除了這兩位毒瘤,曼聯才有復興的希望。
  • 湖南象面人摘除手術成功 曾長巨瘤重達23公斤
    據介紹,湖南象面人黃春才最初的面部腫瘤重大約是23公斤,第一次摘除了一部分腫瘤,第二次手術摘除了重量大約是4.5公斤腫瘤。黃春才的主刀醫生牛立志博士透露,這次手術的成功,意味著對其手術治療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因為前兩次手術是分次手術中難度係數最大的,其創面之大在腫瘤摘除手術中比較罕見。
  • LOL:無限火力最不當人的「毒瘤」英雄!塔姆:我的眼裡只有塔!
    雖然勝利固然重要,但湯圓覺得在這個模式裡打的開心才是最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個模式中誕生了許多堪稱「毒瘤」級的英雄!PS:本文由百家號優質作者湯圓說遊戲百度首發,若出現在其他平臺則皆為搬運抄襲,侵權必究!毒瘤之神:河流之主塔姆在這些「毒瘤英雄」裡要說最噁心的我覺得非塔姆莫屬!
  • 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原標題: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 (記者 華義)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
  • 陝西胡蜂蜇人得到控制 已摘除重點區絕大部分蜂巢
    據悉,在自然生態中,胡蜂是一種有益昆蟲,它能捕食其他昆蟲的幼蟲、消滅森林和農田中的害蟲,一個蜂巢可控制5000畝森林免遭害蟲危害,不宜對林區的胡蜂蜂巢大面積摘除。為此,安康市上確定了全面排查和重點摘除的原則。目前,全市成立各類捕滅隊伍784支3936人,已摘除重點區域絕大部分蜂巢。  據了解,近期,陝西省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死亡42人。
  • 叢林寶貝與毒瘤——深圳植物科普展將於3月13日揭幕
    在如此多的植物中,有一些在人類的生命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有一些是能夠對人類生命健康產生威脅的潛伏者,猶如叢林中的「寶貝」和「毒瘤」。比如下面兩種植物,你能區分哪一個是「寶貝」;哪一個是「毒瘤」嗎?
  • 武漢男子摘除眼球54年 公益手術助其重拾生活信心
    武漢男子摘除眼球54年 公益手術助其重拾生活信心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5日 16:38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5日電  (吳曉敏 彭錦雲)今年57歲的胡先生3歲時右眼被樹枝扎傷,導致眼球被迫摘除,幾十年來一直深感自卑,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 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