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論文造假已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嚴重損害日本科研信譽。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根據該研究所22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以助教山水康平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組於2017年2月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網絡版上的一篇論文存在17處捏造和篡改圖像數據行為。這是這家重要科研機構首次曝出論文造假醜聞。

京都大學已經申請撤回這一論文,今後將追究包括所長山中伸彌在內的相關人員責任。山中伸彌本人也表示,不排除辭去所長職務的可能性。

因具有無限增殖、多向分化潛能等功能,誘導多能幹細胞被視為再生醫療的「萬能細胞」。日本政府更是將再生醫療等尖端醫療技術作為「新經濟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2013年,日本政府曾表示將在今後10年內對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投入約11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的資金支持。日本媒體認為,這次論文造假醜聞將損害日本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這塊「金字招牌」的信譽。日本大阪大學副教授中村徵樹指出,全社會對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期望值特別高,山水康平等人可能是為了回應這種期待而篡改了數據。

  近年來日本學術造假醜聞接二連三。2014年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STAP細胞論文造假事件曾震動日本,引發全球關注。「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身敗名裂,她的博士學位也被早稻田大學取消,她的一名導師、幹細胞科學家笹井芳樹自殺身亡。這一事件讓日本學術界的造假現象進入公眾視線。

  2014年12月,東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的33篇論文被曝出存在捏造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2015年3月,熊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又曝出9篇論文造假。2016年筑波大學一名副教授被曝出2篇論文造假,2017年8月,東京大學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渡邊嘉典的5篇論文被曝造假。

  一連串的學術造假醜聞讓日本的科研界顏面無存,相關人員也都受到了嚴厲處分,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誘惑和學術壓力面前,學術造假依然難以根絕。

  中國北京呈源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前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特別研究員高飛對此次論文造假事件感到震驚。他說:「STAP細胞造假事件後,大家對這類事件很敏感。我以為不會有人再去犯同樣的錯誤,但沒想到還是出現了,而且是出現在京都大學。」

  高飛認為,做科研的人都希望能拿到好數據,靠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設想。但細胞實驗難度大,特別是隨著研發深入,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會湧現,有些急於求成的人就沒有了耐心,採用了投機取巧的方式。另外,任期制的研究人員在任期內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也會有較大壓力。

  主攻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產業化的日本ID Pharma公司總經理朱亞峰表示,學術造假是研究人員的道德問題,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僅僅是近年因信息及時公開大家知道的比較快罷了。這次的造假問題與先前的STAP細胞造假事件的實質是相同的,但他認為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本身沒有問題。

  他認為,此次京都大學並未考慮要照顧諾獎得主山中伸彌的面子,而是及時公開論文造假調查結果並譴責這一行為。山中伸彌教授也親自出面道歉,不「捂蓋子」,這一點亦屬難能可貴。(完)

相關焦點

  • 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原標題: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 (記者 華義)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
  • 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 1月22日,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左)出席記者會向公眾致歉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論文造假已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嚴重損害日本科研信譽。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根據該研究所1月22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以助教山水康平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組於2017年2月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網絡版上的一篇論文,存在17處捏造和篡改圖像數據行為。這是這家重要科研機構首次曝出論文造假醜聞。
  • 科研大佬背後的學術不端,高產教授背後的幾種科研論文造假的行為
    ,失去了對科研發現開始的初衷,各種的學術不端給違背了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也讓很多期刊雜誌失去了權威性,因此為了應對各類的學術不端行為,科研圈內開始淨化行為,對於學術有問題的教授進行批判,對於有問題的論文進行退稿,學術不端不僅造成學術界的混亂,同時也會浪費很多科學家的時間,例如著名韓春雨事件,因為韓春雨的科研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刊登,科研影響力巨大,造成全球無數科學家進行試驗重複,結果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後
  • 論文造假潮背後:SCI 與中國科研三十年|大象公會
    如今,SCI(科學引文索引)在中國科研界已無處不在。中國的 SCI 論文數量從寥寥無幾,增加到了全球第二。另一方面,SCI 論文灌水、造假也層出不窮。今年 2 月,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已發布通知,針對科研評價中的 SCI 論文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要求矯正。SCI 收錄和影響因子、H 指數等文獻計量標準進入中國,如今已非議甚多。
  • 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渡邊嘉典論文造假坐實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渡邊嘉典被認定存在學術造假行為。 《科技日報》8月6日報導,去年8月,日本東京大學接到匿名舉報材料,舉報該校6個實驗室的22篇論文存在人為造假的圖片和數據,該校隨即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對涉嫌造假的實驗室進行調查。近日,東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最終結果。
  • 日本多次出現重磅級論文造假,卻為何仍頻頻斬獲諾獎?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問題圖片文章數佔總的問題圖片文章數的49.52%左右,換句話說,兩篇圖片造假論文中就有一篇來自中國。
  • 8篇孿生科研造假論文的背後,論文工廠明碼標價,SCI期刊要價高!
    而最近伊莉莎白·畢克再次在網絡曝光中國科研學者的造假論文,再次印證了中國有專門助推科研造假的論文工廠,因為有8篇論文,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醫院,不同的癌症種類,不同的蛋白表達,結果卻做出一模一樣的結果,發表了8篇科研論文,被網友稱為喪心病狂,簡直能讓人窒息,並且希望這些論文的作者不是中國人,結果這8篇科研論文全部出自中國,分別是南京醫科大學、河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2篇、鄭州醫科大學、青島大學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因此,如果能讓心臟中長出新的心肌細胞,替換掉有問題的細胞,以此修復心臟,無疑是醫學上的一大突破。安韋薩最早在2001年發表論文,宣稱利用幹細胞可以實現受損心肌再生,這一研究成果迅速引發轟動,全球學術界驚呼安韋薩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 醫學論文造假再被通報!醫生評職稱要改了
    今天(9月16日),科學技術部官網通報了九起科研違規行為,其中七起涉及論文買賣問題,醫院成為「重災區」。
  • 天大教授學術造假,舉報信居然是一篇123頁的論文,不愧為科研人才
    這封舉報信,完全就是一篇論文,能把舉報信寫成論文,且嚴謹地附上了參考文獻,可見這位同學的認真程度,不愧為科研人才。 據了解,這位同學是2016年主動退學的,為了不影響認識的同學畢業,拖了4年才發出這封舉報信,從這也可以看出這位同學是性情中人。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作為一個掌握科研機會的家庭,讓孩子更早的接觸科學,無可厚非,這樣的孩子更有機會在科研上做出成就,可是現在的學二代不用做實驗,躺著就能水論文,仿佛一出生就自帶兩篇scl。網友說的好,真科研,還得看小學生。其次,對於學術造假的事情很難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舉報個不做事的官員簡單,可是分辨一篇文章的好壞就難了。正經人誰去知網看文獻啊,作為一個大學生除非百度抄不到,要不然誰去翻文獻啊。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影響有多大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
  • 《知識分子》曝光他人論文PS造假,自己主編饒毅也被人舉報PS造假
    PS的痕跡,本來是武漢大學國家千人教授霍文哲舉報李紅良幾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結果最後演變成《知識分子》深度盤點李紅良學術生涯的曝光臺。雖然科研圈內都很痛恨科研造假,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懷疑《知識分子》有專門針對性的陳述,甚至有網友戲稱,《知識分子》這麼容易就發現了李紅良教授論文中的PS痕跡,不會他們也經常這麼做吧?結果不幸被網友言中,2018年快結束的時候,遠在美國,原本和饒毅關係不錯的方舟子突然質疑饒毅的論文存在圖片PS造假。
  • 曾轟動一時的,全球3大科研造假騙局!
    對於造假的新聞我們早就已經聽過不知多少,但是每一次聽到都還是會生氣,而在造假裡面最惹人反感的就是科研造假。造假這種東西不應該出現在科學的領域,它的出現是對我們心目中最為純潔的科學最大的玷汙,更加是對於無數科學界的先賢的不敬,是所有人為之不齒的事情。
  • 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楊樂院士:科研根本內涵被忽略
    中國科學報7月13日消息,最近,「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一事再次引發學術界對論文造假的關注。論文作者中有3名高校學院院長級人物,涉及院校更是不乏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
  • 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新智元報導編輯:白峰【新智元導讀】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 網傳饒毅實名舉報院士造假:科研誠信建設該如何出招?|新京報快評
    具體到饒毅教授實名舉報院士學術造假這次事件,茲事體大,關乎學術嚴肅性,不可不慎。我們期待有關方面能以權威調查,用縝密公正的結論來還原真相、撫平爭議。▲饒毅教授。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段偉文時值冬月,初雪將至未至,網上忽傳饒毅教授向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三位同行論文造假。
  • 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經費?後果很嚴重!江蘇省科技廳權威回應
    面對論文造假、科研經費違規使用, 科技廳有何高招? 外教準入有門檻, 培訓機構 「洋教頭」的身份如何監管?
  • 2019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諾貝爾獎得主論文涉造假,頂級學者也P圖? 今年的諾貝爾獎剛剛出爐,去年的諾貝爾獎就出問題了。
  • 學術論文造假不能一撤了之
    近來,學術論文撤稿成為媒體報導的熱詞,先是相關部門宣布《腫瘤生理學》集中撤稿事件事實已經查清,接著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一時間,網友關於學術期刊撤稿討論熱烈。  四川網友船夫:撤稿就一定意味著造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