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2021-01-08 騰訊網

新智元報導

編輯:白峰

【新智元導讀】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諾貝爾獎得主論文涉造假,頂級學者也P圖?

今年的諾貝爾獎剛剛出爐,去年的諾貝爾獎就出問題了。

知名的論文打假網站PubPeer最近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格雷格·塞門扎),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但是手段也是很老套,P圖、複製粘貼等,據統計這些論文是在2001 年到 2018 年之間發表的。

就在兩周前,他剛剛參加了杜克大學的一個活動,據今日杜克報導,他曾在杜克大學醫院做兒科相關的研究。

通訊作者能不知情?學生:他很耐心,對「改善結果」產生了真正的影響

塞門扎1956年生於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威斯特徹斯特郡長大。1974年從斯裡皮高中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遺傳學。1986年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後成為該校教授。

Gregg L. Semenza主要從事低氧誘導因子(HIF)相關領域研究,已發表論文400餘篇,被引用超過10萬次。

那我們來看看,這400多篇論文中,都有哪些被質疑。

2008年塞門扎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名為「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s an HIF-1-dependent adaptive metabolic response to hypoxia」的論文中,兩次不同的實驗結果幾乎一模一樣。

上面圖1A 中的凝膠包含兩條可能是複製粘貼的條帶。圖6為完全不相關的實驗和樣本重用了加載控制項。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來看,beta-actin 蛋白印跡既不匹配 B 面板顯示的凝膠,也不匹配G面板。

還有這篇七年前的論文。HIF1α 的數據也是複製粘貼。

上述論文的第一作者Daniele Gilkes與她的導師塞門扎關係密切,現在是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的助理教授。

那會不會是塞門扎不知道他的博士後在搞這些小動作,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主意?

Gilkes自己說,導師塞門扎幫助我專注於研究,對改善結果產生了真正的影響……

下面這篇是Gilkes在 塞門紮實驗室的另一篇論文。這篇論文的合著者,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負責研究的副教務長 Denis Wirtz 。而Wirtz 負責調查Nobelist 的論文(包括那些他自己合著的論文)是否涉嫌學術不端。

Denis Wirtz作為合著者,多次出現在Gilkes為一作的論文中,學生、導師、教務長,大家一起搞科研可以理解,但運動員和裁判一起上場,有點傻傻分不清了。

Denis Wirtz為Daniele Gilkes做宣傳

去年,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塞門扎接受《臨床研究雜誌》(JCI)採訪時還引述道:

「我唯一假裝過的,就是把自己當作一名特工。調查犯罪,當偵探,就像當科學家,對吧?」

在PubPeer質疑的這些論文中,塞門扎要麼是通訊作者要麼是合著者,雖然有些通訊作者並不實際參與研究工作,但既然分享了研究的成果,就該為論文的內容負責。

有網友評論道「是壓根沒看見還是裝作沒看見,就不得而知了」。

PubPeer:學術打假鬥士,讓論文造假無所遁形

PubPeer是在2012年10月創始,2015年10月起改為匿名運作,運作者分別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神經科學家Brandon Stell,另外兩人的用戶名分別是George Smith及Richard Smith。

有些網站和PubPeer的性質類似,都是讓學術研究者可以進行出版後的同行評審,PubPeer關注一些高調論文的缺點,有些甚至會讓發表論文被撤銷,並且指控研究者進行科研造假。

PubPeer中討論的多半是論文中捏造或是改造數據,或是有抄襲他人論文的情形。

日本學者小保方晴子在2014年春天於《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世界首例有效製作STAP細胞的論文,2014年1月29日論文發表後就在PubPeer有許多的議論。

幾天後就指出有數據異常的情形,最終被證實造假,2015年11月2日,早稻田大學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學位。

若要申請PubPeer的帳號,需要有PubMed期刊資料庫的帳號才能註冊,表示是PubMed資料庫收錄期刊的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才能申請帳號,雖然註冊是實名的,但是平臺上的發言是匿名的。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PubPeer主要針對知名度較高的學者,能被它盯上也「實屬不易」。

參考連結:

https://forbetterscience.com/2020/10/07/gregg-semenza-real-nobel-prize-and-unreal-research-dat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911838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諾貝爾獎得主論文涉造假,頂級學者也P圖? 今年的諾貝爾獎剛剛出爐,去年的諾貝爾獎就出問題了。
  • 諾貝爾獎得主慘遭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近日,學術圈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nza)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有30多篇論文涉嫌造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諾貝爾獎得主慘遭翻車
  • 2019 諾獎得主陷入學術不端旋渦!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 17 年,網友:真·科研以 P 圖為本?
    手段包括數據造假、一圖多用、P 圖等,甚至其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由於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網友譁然:頂級學者也 P 圖?諾貝爾獎就這??塞門扎是何人?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2019 諾獎得主陷入學術不端旋渦!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
    手段包括數據造假、一圖多用、P 圖等,甚至其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由於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網友譁然:頂級學者也 P 圖?諾貝爾獎就這??塞門扎是何人?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事件引眾議。遵循科研規則和倫理,不參與科研不端行為外,也應避嫌涉及科研不端,才符合科學精神的基本要求。(圖片來源:知乎)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提出的涉嫌造假的40篇論文發表時間從2001年至2018年,未涉及塞門扎獲得諾獎的原創論文。塞門扎的最重要的兩篇原創論文分別發表於1991年和1995年,也是201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所提塞門扎"關鍵著作"的兩篇位列最前的論文。因此,塞門扎的涉嫌造假對其獲得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本身的權威、真實和聲譽並無太多的影響。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30餘篇論文涉嫌P圖造假但就是這樣一位生物醫學界的大牛,現在卻面臨「翻車」,被指涉嫌學術不端——其署名的38篇論文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受到質疑,問題涉及一圖多用、P圖造假等等。在大部分文章中,塞門扎為通訊作者。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30餘篇論文涉嫌P圖造假但就是這樣一位生物醫學界的大牛,現在卻面臨「翻車」,被指涉嫌學術不端——其署名的38篇論文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受到質疑,問題涉及一圖多用、P圖造假等等。在大部分文章中,塞門扎為通訊作者。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虎嗅網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又曝光了一起嚴重學術造假,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
    ,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時間跨度長達18年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2019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41篇,1篇已撤稿
    ,主角就是這位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 Gregg Semenza。因其網站上討論的多半是論文中捏造或是改造數據,或是有抄襲他人論文的情形,所以也被稱為打假網站。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怎麼回事?具體詳情曝光令人驚訝
    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一位業內學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另一位研究人員則認為,塞門扎很有可能只是對一些研究做了宏觀指導,並不了解下面人做的具體工作細節。「我說這些,不是要給他洗地。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達40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細思極恐,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
    文/Rina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塞門扎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早期最主要的貢獻是發現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也因其革命性的發現細胞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而獲得諾貝爾獎。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40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上世紀90年代初,塞門扎發現並探究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是整個領域的基石。可以說,沒有塞門扎對HIF的發現,後續的研究都無從談起。」韓通告訴《中國科學報》,在諾貝爾獎這種推崇原創的大獎中,塞門扎的工作也稱得上原創的原創。
  • 諾獎得主學術造假16年,論文數據全靠P
    ,我們承認,比如最近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吳豔、宋懷兵在《Science》上的論文因數據造假被撤,系我國首例,影響了我國在世界上的科研聲譽。近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格雷格·塞門扎,被質疑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目前Pubpeer已經掛了他至少32篇論文,其中29項是最近2周發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