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慘遭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2020-10-19 靜心科技

靜心科技,一個有態度、有觀點的自媒體人!

導語:論文造假,其實各國都有!近日,學術圈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nza)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有30多篇論文涉嫌造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諾貝爾獎得主慘遭翻車!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由於我並非醫學專業,所以針對質疑內容只能做翻譯解讀。

2008年,塞門扎發表題為《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s an HIF-1-dependent adaptive metabolic response to hypoxia》的論文中,PubPeer質疑道,「兩次不同的實驗,最終出來的結果幾乎是一模一樣。

一些網友議論道,「原來頂級學者也P圖?」

該論文中圖1A中的凝膠(gel)疑似包含兩條複製粘貼的條帶。而圖6中的完全不相關的實驗和樣本採用了相同的加載控制項。而且,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可以看出,β-actin 蛋白印跡與B面板和G面板顯示的凝膠相匹配。

而且,PubPeer也質疑七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的HIF1α 的數據也是複製粘貼得到的。

但是,在這些質疑文章中,塞門扎要麼是通訊作者,要麼是合著者。也就意味著說,塞門扎並沒有實質參與到研究過程當中。但是,作為研究成果的分享者來說,還是需要對這些疑似翻車的文章負責。

雖然,目前是否是論文造假並沒有定論,但是按照以往經驗來看,被PubPeer關注的論文一般都難逃被撤稿的命運。

在學術界,PubPeer已經成為充當了「紀檢」作用。

學術造假頻發,打假勢在必行

這些年,我國無論是發表學術論文的影響因子還是數量,都在逐年增長。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內容顯示,中國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而且SCI的論文質量和被引用情況也是持續提高。但是,尷尬的是,我國論文撤稿量已經佔據全球的44%。

截止2020年7月,全球撤稿23425篇SCI中,中國佔了10303篇,遠超美國的4125篇。而且,中國SCI撤稿數量從2012年開始,保持著波動增長的態勢。2019年撤稿數量高達536篇,而2020年前8個月已經被撤稿388篇。

學術造假事件頻發,打假已經是勢在必行!畢竟學術問題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放在國際上,影響的是中國學術界的聲譽。

雖說,學術不端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可是學術造假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建立有效的防範措施和懲戒措施。

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成了相應的教育誠信部門,旨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特別是針對學生作弊的問題。而且,國外對於學術造假的懲戒措施可不簡單是開除學籍和撤銷學位這樣簡單,在美國嚴重的話可能還免不了「牢獄之災」。

但光有防範和懲戒措施還是不夠的,強壓之下鋌而走險的事也是無法避免,撤稿事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學術評價及職稱評定標準不合理。

構建完善的學術評價標準,才是反唯SCI論的關鍵。

結束語

學術不端的問題,必須及時剎車。否則,汙染的將是中國科學技術創新的土壤!

靜心科技,一個靜心看待世界的人!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新智元報導編輯:白峰【新智元導讀】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 2019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翻車:論文涉嫌造假,網友:P圖才是科研利器?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Gregg Semenza,三十餘篇論文涉嫌造假。手段包括數據造假、P圖等,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諾貝爾獎得主論文涉造假,頂級學者也P圖? 今年的諾貝爾獎剛剛出爐,去年的諾貝爾獎就出問題了。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2019 諾獎得主陷入學術不端旋渦!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手段包括數據造假、一圖多用、P 圖等,甚至其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由於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2019 諾獎得主陷入學術不端旋渦!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 17 年,網友:真·科研以 P 圖為本?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網友譁然:頂級學者也 P 圖?諾貝爾獎就這??塞門扎是何人?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圖片來源:知乎)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提出的涉嫌造假的40篇論文發表時間從2001年至2018年,未涉及塞門扎獲得諾獎的原創論文。塞門扎的最重要的兩篇原創論文分別發表於1991年和1995年,也是201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所提塞門扎"關鍵著作"的兩篇位列最前的論文。因此,塞門扎的涉嫌造假對其獲得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本身的權威、真實和聲譽並無太多的影響。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
    ,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虎嗅網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又曝光了一起嚴重學術造假,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並且這一事件的主角還是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截至今年10月16日,Pubpeer已經掛了塞門扎至少32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2019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41篇,1篇已撤稿
    因其網站上討論的多半是論文中捏造或是改造數據,或是有抄襲他人論文的情形,所以也被稱為打假網站。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諾獎得主學術造假16年,論文數據全靠P
    近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格雷格·塞門扎,被質疑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目前Pubpeer已經掛了他至少32篇論文,其中29項是最近2周發出的。這些涉嫌造假的論文都是發布於世界頂級學術期刊,時間跨度從2001年到2016年,長達16年,造假手段主要是通過一圖多用、數據PS,和地質大學在《Science》上的造假手段如出一轍,看來天下烏鴉一般黑,論文造假不是我國的特產嘛。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細思極恐,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
    文/Rina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塞門扎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早期最主要的貢獻是發現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也因其革命性的發現細胞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而獲得諾貝爾獎。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達40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為什麼連諾貝爾獎得主也要造假
    這是仙人JUMP的第277篇原創12020年是個魔幻的國度,日日有驚喜,最近一件魔幻事件是去年諾貝爾獎得主賽門扎被曝涉嫌學術造假這個數量遠超他的美國老鄉,諾獎得主伊格納羅。這件事情魔幻在賽門扎即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也是美國國家醫學院的院士,同時還是兩本頂尖科學雜誌的主編,堪稱頂級大牛。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時間跨度長達18年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
  • 2019年諾獎得主被曝多篇論文P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16年
    來源:研乎整理自PubPeer,bioworld,hanson臨床科研每年的諾貝爾獎頒布的那一周,全世界的科學家及科學關注者都屏住呼吸,並為獲獎者喝彩。諾獎得主及其故事也長時間霸佔我們的眼球。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諾獎得主都值得尊重。當學術造假與功名利祿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即使科學家最有影響、也最嚴謹客觀的諾貝爾獎也無法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