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極到北極,他跑著去!——中國跑者白斌用雙腳丈量地球

2021-01-11 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5月12日電 題:從南極到北極,他跑著去!——中國跑者白斌用雙腳丈量地球

新華社記者駱飛

從南極到北極,即便是乘坐飛機或船都不是易事。而白斌,一位普通的中國跑者,卻用雙腳從南極跑到北極。

5月8日,在歷時433天、奔跑2.4萬公裡後,白斌從南極中國長城科考站抵達位於北極圈內的加拿大圖克託亞圖克。記者聯繫到白斌時,他正在加拿大溫哥華休息。回憶起這一年多的奔跑歷程,他話語間顯得激動而感慨。

「這是一次極其艱辛而又難得的人生旅程,雖吃了不少苦,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苦中有樂。」談起挑戰,今年49歲的白斌堅毅的話語更充滿享受。

白斌出生在貴州省思南縣一個小山村,自幼酷愛跑步的他時常奔跑在烏江邊崎嶇的上學路上,加上長期習武鍛鍊,讓他在奔跑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

因熱愛而堅持,在堅持中又不斷挑戰。來自普通農民家庭的白斌就這樣一次次在極限奔跑中重塑著自己成長的軌跡,不斷朝著嚮往的生活前進:最初整日與計算機相伴的「IT男」變成了常年風餐露宿卻樂此不疲的極限跑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白斌此次能挑戰成功,離不開多年來的一次次磨鍊:從雲貴高原跑步到西藏;從伊斯坦堡沿著絲綢之路到西安,他歷時150天「跑步回中國」……

這些年來,白斌經歷過無數次生死考驗。尤其早年在西藏集訓時,一次攀登雪山遭遇意外,他險些被凍死。然而,困難並未阻擋他前行的腳步,反而讓他越挫越勇,不斷突破自己,用奔跑的姿態向人類的極限一次次發起挑戰。

「比起之前的極限奔跑,這次『跑地球』除了完成奔跑任務,自己還要與團隊共同應對各種無法預測的困難,對身心挑戰巨大。」白斌說,這是一次「沒準備好」就開始的極限挑戰。

的確,挑戰從最初就遭到質疑,而後又遭遇資金鍊斷裂、後勤保障不足等。「在路上很多困難根本無法預測,更談不上準備。其實想好去幹就行了,什麼都計劃好,反而什麼都幹不成。」白斌說,只要自己不放棄,沒什麼能夠擊垮自己。

2018年3月2日,由白斌國際體育和人眾人發起,好朋友李鎮宇負責策劃、執行後期保障,白斌負責跑步任務,一項以兩人姓氏命名的「李白跑地球」極限奔跑挑戰正式啟動。

白斌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這趟行程:他途經智利、阿根廷、秘魯、巴拿馬、墨西哥等14個國家的219個城鎮。其中,極地嚴寒、赤道炙烤、熱帶雨林毒蛇猛獸、南美國家動蕩……沒一項不威脅生命。儘管如此,白斌和團隊憑藉超強意志和機智勇敢闖過了一道道「關口」,並保持每日55公裡的奔跑,最多一天跑了133公裡。

白斌說,「跑地球」不能中斷,但在巴拿馬通過達連地塹時,面對這一世界上最未知也最危險的區域之一,他不得不選擇皮划艇從海上跨越「天塹」。

「地塹裡雨林密布,既有毒蛇猛獸出沒,也有非法武裝藏匿,想要徒步穿越根本不可能,只能走『海路』。」白斌說,海上漂泊了9天,也是最困難的時刻,一望無際的加勒比海上,荒無人煙,食物不足,幾乎一天只能吃一頓,多是香蕉、麵餅等。

這期間,白斌還因被曬傷導致腿部細菌感染,幸而被及時送到醫院救治才逐漸康復。那時醫生提醒他不能跑步,但為了完成任務,他硬是走了40多公裡。

白斌說,自己能挑戰成功離不開團隊,更有一路上沿途國家百姓和華裔的支持。聊到這些,這個自稱「死過多次」的男人也感慨:「我是踩著他們的肩膀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是這一路上最美的風景。」

「一路上,雖然語言不通,文化也有差異,但人類挑戰極限、追求夢想的精神跨越了種族和國界,帶著這種信念上路,讓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白斌說。

追夢人永遠沒有終點。「這次從南極到北極的跨越並不是終點,我還有更多極限目標想實現,比如快攀珠峰、環地球奔跑等。」白斌說,自己馬上50歲了,時間不等人,有夢想要立馬行動,讓有限的人生實現無限可能。(完)

相關焦點

  • 從南極跑到北極,433天行程24000公裡,他用腳步丈量地球……
    記者:李婧 劉鵬 蒲文思一個人的極限到底有多大他從南極跑步到北極用時433天總行程24000多公裡相當於600個馬拉松跨越14個國家65個城市他是首位從南極跑步到北極的中國人如今49歲的他又有了新的挑戰跑完整個地球……
  • 李白跑地球 | 433天,從南極到北極,中國驕傲!
    但今天,隨著極限跑者白斌完成了歷時433天的「李白跑地球」挑戰,南北極之間的距離仿佛變成了一把神聖的尺子,丈量著中國極限人的精神力量!加拿大時間2019年5月8日7點19分,這是李白跑地球的第433天,從南極到北極,24000公裡,跨越13個國家,219個城鎮,全世界只有一個人做到了。他的名字叫白斌。
  • 從南極跑到北極 這個中國跑者要瘋狂一把
    1個人、300天、600個馬拉松、24000公裡……這就是耐力跑者白斌未來10個多月要完成的極限挑戰——從南極跑到北極。3月2日,元宵佳節,白斌和他的團隊正式從南極開始奔跑,他自己說,元宵節有團圓圓滿的意味,他也希望南北極之旅圓滿成功。
  • 【津雲調查】433天,24000公裡,65個城市……從南極「跑」到北極的...
    2019年5月8日,49歲的貴州省人白斌完成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極限挑戰,他從南極跑到了北極。白斌用時433天,途經智利、阿根廷、秘魯、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等14個國家共65個城市,累積裡程超過24000公裡,相當於600個馬拉松,成為首位從南極跑到北極的中國人。
  • 從南極到北極有多遠?400多天,這位貴州人用腳步為大眾丈量!
    2018年3月2日,貴州跑者白斌,在南極長城站出發,經過了433天的跑步前行,平均日跑量超過55公裡。途經智利、阿根廷、秘魯、巴拿馬、墨西哥等國家,遭遇綁架、體能下降、高溫炙烤、大雪風暴 … 最終順利抵達終點。
  • 433天,他從南極跑步到北極!
    當地時間5月8日7:19,歷史性的一刻,@李白跑地球 白斌實現了從南極跑到北極的夢想!433天,13個國家,219個城鎮,2.4萬公裡,相當於600個馬拉松,平均每天55公裡多。(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社、@戶外探險)(來源:@中國新聞社、@戶外探險)貴州跑者白斌於2018年3月2日從南極長城站出發,經過了433天的跑步前行,於當地時間(2019年5月8日)上午7點19分抵達北冰洋,進入北極圈,總行程 24110.52 公裡。
  • 從南極一直跑到北極是種什麼挑戰?這個中國人已經跑到了巴拿馬
    穿越達連地塹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對於「李白跑地球」而言,這意味著團隊是否能夠完整地實現夢想和目標。從南極不間斷地跑到北極,是跑者白斌的一個夢想,也是夥伴們前來幫助白斌實現夢想的努力目標。其中,李鎮宇是這次長跑最終成行的總策劃,功勳顯著,團隊取他和白斌的姓氏,給行動起了統一的名字——李白跑地球。
  • 從南極跑到北極要多久?他無數次死裡逃生的經歷告訴你答案!
    6月11日,深圳灣的早晨多了一位特殊的跑者。「不管到哪兒都不能少了跑步。」他是白斌,從2018年3月2日到2019年5月8日,49歲的他完成了從南極跑到北極24110.5公裡的極限挑戰,從中國南極長城站,跑過14個國家,歷時433天,到達了終點加拿大的北極小鎮圖克託亞圖克。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白斌回到了他的創業地深圳。
  • 用雙腳丈量地球,普通人和修仙者要用多久
    一般成年人的質量在40kg到80kg之間,地球呢?如果我們用自己的雙腳繞地球一圈,用多久呢?有槓精會問,海上怎麼跑?可以在航母上的跑步機上跑,你跑多遠,航母開多遠,ok。為了堅持跑下去,一個人每天跑個24小時,每小時10公裡,不吃不喝,吸收身邊的天地靈氣補充營養。40075/(24*10)=166.9791=167天,當然,這是修道者的不吃不喝,才能做到的。
  • ...宇成為拿鐵鐵器聯合創始人:曾策劃「李白跑地球」,從南極跑到北極
    01 跑地球遭遇地塹與綁架2018年2月23日,李鎮宇帶隊從北京出發,歷經433天,24000公裡,600個馬拉松,途經13個國家,從南極不間斷地跑到北極,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以跑步形式跨越南北極的壯舉。
  • 南極到北極 沒錯!是跑步從南極到北極 歷時433天創造歷史
    加拿大當地時間5月8號上午7點19分,貴州極限運動員白彬(化名)到達加拿大西北地區塔克圖克的北冰洋海面,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挑戰——從南極跑步到北極。2018年3月2日,白斌從南極長城站起跑,歷經阿根廷,智利,巴拿馬,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等14個國家,到達終點北冰洋。歷時433天,總計行程超過24000公裡,單日最高跑步距離133公裡。過程中他三次因病入院、四次受傷,並在墨西哥遭遇綁架風波,最終完成了南極到北極的跑步穿越。
  • 白斌跑地球,330天跑了18804公裡
    編輯 / 小葉----- 國內新聞 -----1、白斌跑地球,330天跑了18804公裡去年3月份,極限跑者白斌開啟了從南極跑到北極的挑戰。昨天,是白斌跑地球的第330天,當天,他完成了77.7公裡,總計歷程18804公裡。這也就是說,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跑量就達到了18804公裡!距離一年還剩下35天,他的年跑量能突破20000公裡嗎?2、贊!
  • 用雙腳丈量比例尺的手繪師
    南起餘杭,北到涿郡的京杭大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工程。這條黃金水道肩負著中國古代歷代漕運的重要使命,無數的故事在運河邊發生,來杭州旅遊的人總要來看看。三年前,有一個小夥子帶領他的團隊做了這樣一件事,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做一套手繪地圖,掃描上面的二維碼,還有語音講解,拋開地圖的美感不談,衝著這種實用性的功能,就想為他點讚!運河申遺那一年 《難忘運河》手繪地圖出爐故事裡的主人公叫徐琦,是來自寧波的85後小夥,當初想到手繪運河地圖既不是他兒時與運河有什麼不解之緣,也不是長大後大運河給了他某種靈感。
  • 他憑職業去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生命長度丈量星球寬度
    他  14歲時,離家出走,之後坐了幾天火車回到了家,家裡門開著,母親伏在床頭,一臉疲憊地等他。「從此,我跟母親關係改善了,也知道世界很大,你不用固守在一地,只要你願意你有很多的選擇。」  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  王榮的回答是,憑職業。用他的話說,他用自己生命的長度丈量這個星球的寬度。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從南極到北極》顯得更加富有野心:這部作品衝破了民族國家的限制,並沒有局限在瑞典一隅,而是將視野放寬到整個世界;如果說此前法國文學家儒勒·凡爾納寫出《八十天環遊地球》那樣的作品是受到英法經營海外殖民地的環境影響,在民族主義盛行之時、在瑞典這一地處歐洲邊陲的國家,產生《從南極到北極》這樣的關注全球的作品則顯得頗不尋常。    賦予《從南極到北極》如此特質的,是赫定的經歷和志趣。
  • 第十四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揭曉!
    徒步穿越大橫斷、從南極跑到北極、多條攀登新線路誕生、一次次在世界級越野跑賽事取得佳績、深入荒野將地球最美好的片段與你分享……十大獎項,29個激動人心的故事,每一位提名者都值得銘記。自2006年創立以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見證了國人在戶外領域的一次次突破。這一次,獎項本身也迎來突破。
  • 從南極飛到北極,從北極又飛到南極的鳥
    但是,大多數鳥類在遷徙的時候,都局限於半個地球的距離,只有少數會橫穿赤道。其中的北極燕鷗更了不得了,它們每年會從最北方的北極,穿過赤道來到最南方的南極一次飛行長達3.86萬公裡,一生要飛行240萬公裡的距離,堪稱飛行距離最遠的鳥類。
  • 曾7次到南極4次到北極科考……
    鄂棟臣曾參與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一生參與7次南極考察和4次北極考察,兩次在國家南極科學考察中榮立二等功。他是武漢大學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極地測繪事業的開創者和學術帶頭人。曾任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極地測繪科學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地球科學組中國常任代表、湖北省南北極科學考察學會理事長。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編輯 / 侃侃君今日科普話題地球上最神秘的南極和北極常年都被冰雪覆蓋者,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區別?上面到底有著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其實北極和南極最大的區別在於: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則是一塊大陸。
  •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8歲他的紀錄片衝到了第一
    這次他的爸爸老極,比之前平靜很多,也更坦然了。  當城城聯繫上老極時,他帶著8歲兒子辛巴去旅行的紀錄片《辛巴奇遇記》,剛剛在愛奇藝平臺上線,甚至還衝到了紀錄片榜一的位置。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的傳奇小孩!」  「中國小貝爾。」  「才8歲,做到了很多人一生做不到的……」  老極笑著說道:「這一回,辛巴又要樂得鼻涕冒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