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皮基站在5G室內覆蓋中的應用與挑戰

2020-12-06 通信世界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數據流量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給網絡帶來較大的壓力。根據分析,4G網絡約60%~70%以上的業務發生在室內,預計未來5G網絡時代室內業務量的佔比還將進一步提升。並且,5G網絡採用中低頻(3.5GHz、4.9GHz)、高頻毫米波段(28GHz)的信號,其空間衰減和介質損耗較大,5G NR室外覆蓋室內的深度覆蓋能力將變差。因此,5G網絡室內覆蓋效果對於客戶的良好體驗將凸顯其重要性。

5G網絡室內覆蓋使用頻率

5G網絡室內覆蓋可能使用的頻率包括3.3~3.4GHz、3.4~3.6GHz、4.8~5.0GHz、毫米波段、2G/3G/4G系統的存量頻段等。

3.3~3.4GHz已規定僅用於室內覆蓋。3.4~3.6GHz、4.8~5.0GHz將是室外覆蓋的主力頻段,如果應用於室內,還需要研究和驗證室內外同頻幹擾問題。現有2G/3G/4G系統的存量頻段後續可以演進支持5G系統,但帶寬資源有限。毫米波段5G NR目前尚未有明確設備產品路標,並且其信號傳播損耗相對中低頻更大。

從目前來看,現階段5G網絡室內覆蓋主要應用的頻率將是3.3~3.4GHz,而3.4~3.6GHz、4.8~5.0GHz在室內使用的效果需要通過網絡測試來驗證分析。

5G網絡室內覆蓋建設方案分類

5G網絡室內信號覆蓋可能採取的建設方案包括室外覆蓋室內方式、傳統DAS系統、室內光纖分布系統以及分布式皮基站的建設方式。

具體分類如下。一是室外覆蓋室內方案,指輻射點天線的位置基本位於室外,採用宏蜂窩、微基站、室外光纖分布系統等方式,實現多點位、多角度的分布式立體覆蓋方案,滿足室內覆蓋需求。二是室內分布覆蓋系統,採用室內分布系統(包括傳統的單路同軸電纜方式、雙路同軸電纜方式、室內光纖分布系統),利用分布式天線點位,將信號均勻分布到建築物各區域,實現室內覆蓋。三是室內蜂窩系統,主要採用分布式皮飛基站系統進行室內信號覆蓋。

在室外覆蓋室內方案方面,3.5GHz信號空間傳播損耗及介質穿透損耗相比Sub-3GHz頻段增大約7~8dB,因此5G網絡的3.5GHz信號室外覆蓋室內的效果將非常有限,在深度覆蓋不足的室內場景仍需要通過室內覆蓋系統彌補信號覆蓋。

在現網存量DAS系統方面,一般支持的頻段為800MHz~2700MHz,因此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天線等器件都需更換,工程改造和物業協調較為複雜,並且不方便實施多路建設,從而無法發揮NR多流技術優勢;此外,由於傳統DAS系統饋線對於3.5GHz頻段的信號傳輸衰減相比2.3GHz有所增大,如果保持與2.3GHz同點位覆蓋,需要將信源功率提升或者增加信源。因此,傳統DAS系統需要推動大功率RRU設備的產業進程,可應用於容量不高的5G室內覆蓋場景。

在光纖分布系統方面,現網光纖分布系統主要應用在室外覆蓋室內的場景,如果支持3.5GHz頻段,需要新增5G NR信源、新增接入單元AU、更換擴展單元EU、新增射頻單元RU,工程改造難度相對於傳統DAS方案小。如果用於室內覆蓋場景,需實現小功率室內天線一體化光纖分布系統,可支持4˟4MIMO。

在分布式皮基站方面,現網4G分布式皮飛基站可以通過改造方式支持5G NR,採用CAT6A網線或帶電光纜,工程實施難度相對不高,並且可實現4˟4MIMO,容量性能較為優異。針對5G室內覆蓋系統高容量高價值場景,選擇分布式皮基站建設方案較為合適。

分布式皮基站室內建設方案分析

分布式皮基站是一種新型的數位化基站主設備,採用三級網絡架構,由BBU(基帶單元)、RHub(集線設備)和Pico RRU(射頻遠端單元)組成。BBU與RHub之間採用光纖連接,Rhub與Pico RRU之間通過網線連接。

圖 分布式皮基站架構

4G分布式皮基站發射功率一般為2˟125mw,據了解5G分布式皮基站初步規劃的功率為4˟125mw或4˟250mw,目前還處於方案論證階段中。

表   5G分布式皮基站與4G分布式皮基站的對比

按照3.5GHz頻段100MHz帶寬,5G分布式皮基站相比4G分布式皮基站20MHz帶寬有5倍的增益,另外頻譜效率考慮提升1.1~1.2倍左右,因此5G分布式皮基站相比4G分布式皮基站速率提升約有5倍以上的增益。

對比傳統DAS方式,分布式皮基站存在如下優勢:

一是分布式皮基站系統在100米以內時無需考慮距離延伸所帶來的饋線損耗,傳統DAS方式由於無源器件和饋線帶來的損耗會影響信號傳輸;

二是分布式皮基站工程實施相對方便簡捷,部署較為靈活,支持通過軟體設置小區合併或分裂,可靈活構建較大規模的分布系統,而傳統DAS布線較為繁雜,工程實施相對困難,並且擴容也需要一定的工程改造量;

三是分布式皮基站可支持4˟4 MIMO,信號穩定,可適應5G eMBB業務等高容量需求,滿足5G室內視頻、VR、AR等業務需求,而傳統DAS方式一般可實施到2˟2MIMO,且兩通道不平衡時會造成吞吐量下降問題;

四是分布式皮基站遠端PRRU可獨立配置、實時監控,定位及優化運維工作較為便利,而傳統DAS無法主動監控,故障定位較難實施,需要進行現場排查。

由此可見,分布式皮基站在網絡性能、工程實施、網絡容量、監控運維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非常適合高容量、高價值場景的室內覆蓋部署。

分布式皮基站挑戰重重

5G室內覆蓋採用分布式皮基站,同樣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首先,分布式基站相比傳統DAS方式,建設造價相對較高。根據現網數據測算,4G網絡室內覆蓋建設方案中,分布式皮基站整體投資單平米造價約12元,傳統單路DAS單平米造價約4~5元,傳統雙路DAS單平米造價約8元,分布式皮基站造價是傳統單路DAS的2~3倍,是傳統雙路DAS的1.5倍。據粗略估算,5G分布式皮基站相比4G分布式皮基站造價上升約1倍,5G傳統雙路DAS分布系統器件及RRU造價提升2~3倍,5G分布式皮基站單平米造價約是傳統雙路DAS的1.5倍,是傳統單路DAS的2倍以上。可見,5G分布式皮基站相比傳統DAS方式投資成本仍較高,如果現網室內覆蓋系統全部實施分布式皮基站建設方案,所需的總體建設成本較大,會給運營商帶來較大的投資壓力,因此需分場景、分步驟實施。

其次,基於現網分布式皮基站的工程改造相對於DAS系統整體工作量和難度減小,但是仍存在物業協調、需破壞裝修等問題,需要新增或更換RHUB及prru,且需更換掉CAT5E網線,工程實施仍不可小覷。

再次,目前規劃的5G分布式皮基站僅支持3.5GHz頻段,後續支持4.9GHz及更高頻的毫米波頻段,仍面臨再次工程改造、更換設備等問題。

最後,分布式皮基站為有源系統,遠端單元需通過網線或獨立電源方式進行供電,在供電困難、封閉潮溼的環境下使用會受限。

5G時代典型的室內業務場景包括雲VR/AR、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個人AI輔助等,對於室內覆蓋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布式皮基站相比其他建設方式可以更好的滿足高容量需求,並且工程實施相對容易、可監控可定位、擴容方便,但是建設成本相對高,無法兼容未來高頻信號。因此,分布式皮基站需要與傳統DAS、光纖分布系統、直放站等各種建設方案分場景部署,保障運營商實現5G室內覆蓋性能與成本的平衡,滿足5G室內覆蓋需求。

來源:通信世界雜誌第20期,7月25日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是皮基站?
    宏基站功率最大,覆蓋範圍也就最大。飛基站功率最小,覆蓋範圍自然最小。以前小棗君給大家介紹過宏基站和微基站。擴展型皮基站,也叫分布式皮基站,通常由基帶單元(BBU)、集線器單元(RHUB)、射頻拉遠單元(pRRU)組成。
  • 家用寬帶和無線WIFI如何升級到5G?
    這個應用也是5G之中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的典型應用,目前在歐美等國家5G商用,這種應用屬於重點發展的應用。但是,在中國由於光纖覆蓋率很高,而光纖入戶寬帶的實際帶寬以及穩定性要遠超過這種無線家庭寬帶,所以在國內運營商沒有著重推廣發展這個業務。
  • 分布式射燈天線在小區深度覆蓋中的應用研究
    當前,居民小區的覆蓋方式可分為宏站覆蓋、小區分布(射燈天線)方式覆蓋、室內分布方式覆蓋及幾種方式的混合。多層小區及12層以下的小高層以宏站覆蓋為主;大型小區優先採用宏站或室內外協同方式混合覆蓋;在宏站覆蓋不到的地方採用小區分布滴灌式覆蓋;宏站與小區分布無法解決的高端小區的塔樓,採用室內平層覆蓋。
  • RFID技術在室內覆蓋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運營商對室內覆蓋系統的監測只能採用人工CQT(Call QualityTes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的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監測頻率低、監測不全面等諸多不足。採用傳統的分體式監測和無線監測的方法,均存在需要供電、成本高、協調難等問題。同時,在日常維護中,無論事情大小都要打擾業主,也給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實現室內覆蓋系統的自動監測是各大運營商急需解決的問題。
  • 諾基亞貝爾已成功的完成了5G數位化室內系統的射頻測試
    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數位化室分(Digital Indoor System)系統的射頻指標測試,完成了發射機指標的測試,充分驗證了諾基亞貝爾5G Air-Scale Indoor (ASiR)這一基於大容量BBU架構的室內分布式小站商用系統,在100MHz, N78(3.5GHz)頻段室內射頻單元的RF性能。
  • Omdia:高通5G RAN平臺解決了Open vRAN生態系統挑戰
    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高通推出這三款SoC,意在幫助在Open vRAN解決方案和目前主導市場的封閉式專用解決方案之間實現性能和功能的對等。這種性能和功能的對等性將擴大5G Open vRAN解決方案的潛在市場,並為運營商在構建5G網絡來支持不斷擴大的性能要求時提供更多選擇。高通將於2022年上半年開始提供這些SoC的樣品。
  • 中興5G室內路由器MC801商用首發 重塑行業應用和用戶體驗
    在4G向5G演進的過程中,5G 路由器作為一款支持多終端接入的產品,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讓現有的4G手機和Wi-Fi終端提前接入5G網絡,為用戶帶來全新5G業務體驗,中興也是國內唯二有實力攻克這一技術難題,率先提供具備高成熟度的5G 路由器的廠家之一。
  • 高通的5G RAN平臺解決Open vRAN生態系統所面臨的挑戰
    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高通推出這三款SoC,意在幫助在Open vRAN解決方案和目前主導市場的封閉式專用解決方案之間實現性能和功能的對等。這種性能和功能的對等性將擴大5G Open vRAN解決方案的潛在市場,並為運營商在構建5G網絡來支持不斷擴大的性能要求時提供更多選擇。高通將於2022年上半年開始提供這些SoC的樣品。
  • 5G的局限B5G來補!
    與此同時,在我國的5G 用戶中,2C 用戶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6億,2B 業務也在積極探索中。與此同時,我國5G 融合應用正從探索階段進入落地階段。5G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發展路徑逐步清晰。其中,在行業應用領域諸如智慧醫療、新聞媒體、智慧城市、車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佔比超過70%,已成為5G 先鋒應用領域。看似熱鬧的表面,其實困難也在眼前。
  • B5G怎麼補充5G?
    B5G就能解決一些應用場景與技術的完善過程,比如,在遠程醫療、智慧交通、工業4.0方面的行業運用。 簡言之:5G的局限B5G來補充 5G的局限性 截至2020年10月,我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69萬個,預計年底前將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5G獨立組網也已經實現了規模商用。與此同時,在我國的5G用戶中,2C用戶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6億,2B業務也在積極探索中。
  • 分布式天線系統工作原理
    無線設備面臨的問題是,在一個設施或園區內,每一種無線應用通常需要自己的有線基礎設施接入點和其他無線發射源。其結果是一種各行其是的、冗餘的基礎設施。這種基礎設施造成混亂的RF環境,妨礙了無線應用。
  • 分布式光伏電站行業發展挑戰及機遇分析(附報告目錄)
    分布式光伏電站行業發展挑戰及機遇分析(附報告目錄)1、分布式光伏電站行業在我國能源戰略中的地位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指利用太陽能電池直接將光能轉化成電能,與電網相連並向電網輸送電力的光伏發電系統,屬於國家鼓勵的綠色能源項目。
  • 5G產業報告之電源市場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專題分析
    室內通信電源系統是指在通信系統中為電信設備、計算機、主控設備等負載 提供直流電的電源,其標稱電壓值通常為 48V或 24V,適用於通信機房、移動基站、交換機房內。在 我國移動通信領域,應用最廣泛的是 48V室內通信開關電源。
  • OTN在5G承載網絡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2017第十七屆中國光網絡研討會暨中國FTTH論壇(OptiNet 2017)上,美高森美(Microsemi)召開了以「OTN在5G無線雲網絡(C-RAN)中的作用:挑戰、要求以及解決方案」 為主題的研討會,分享了產業在5G無線雲網絡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
  • 5g基站覆蓋半逕到底有多大?為什麼中國每周新增1.5萬5G基站
    (綜合自OFweek、CNMO手機中國、經濟日報、C114通信網)   你知道5g基站覆蓋半逕到底有多大?5g信號覆蓋範圍多少米?正常情況下的5G基站的覆蓋面積半徑300-500米。
  • 毫米波5G有那麼神奇嗎?
    以前一個4G基站大概可以覆蓋直徑幾公裡的範圍,而5G基站只能覆蓋幾百米的距離。所以5G基站的數量就必須增加。另外由於5G頻點太高,信號穿透力差,像我們小區或是建築密集的地方5G網絡很難覆蓋每個角落,所以需要微基站進行覆蓋。有點像宏基站的輔助,一般會用在大型小區或是大型商場等空曠的建築設施使用,用來彌補宏基站的死角。
  • 淺談志願者分布式計算技術應用及現狀
    關鍵詞:志願者;分布式計算;應用;現狀分布式計算是一門計算機科學,主要研究分布式系統。一個分布式系統包括若干通過網絡互聯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互相配合以完成一個共同的項目。具體的過程是:將需要進行大量計算的項目數據分割成小塊,由多臺計算機分別計算,再上傳運算結果後統一合併得出數據結論。在分布式系統上運行的電腦程式稱為分布式計算程序;分布式編程就是編寫上述程序的過程。
  • 管宇翔:分布式發電的應用案例分享
    管宇翔:分布式發電的應用案例分享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第五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10月24日—26日在江蘇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新能源:交流 共識 行動」為主題,探索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尋找中國新能源產業出路等。
  • 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這些都是電力系統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紅外測溫儀、紅外成像儀、感溫電纜、熱電阻式測溫系統等只能對電力系統的局部位置進行測溫,無法為安全、經濟運行、高效檢修提供科學依據。而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能夠實現多點、在線的分布式測量,實現了運行設備的實時在線監測,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現場出現的高溫、燃燒、爆炸、火災等事故應急不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