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射燈天線在小區深度覆蓋中的應用研究

2020-11-26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隨著城鎮不斷擴大,大型小區、高層小區逐年增多,僅依靠宏基站難以達到預期覆蓋效果,而使用傳統的平層室分覆蓋,造價又太高。如何在保障網絡能力的條件下,對居民小區進行低成本有效覆蓋的建設,成為現階段運營商比較關注的問題。

當前,居民小區的覆蓋方式可分為宏站覆蓋、小區分布(射燈天線)方式覆蓋、室內分布方式覆蓋及幾種方式的混合。多層小區及12層以下的小高層以宏站覆蓋為主;大型小區優先採用宏站或室內外協同方式混合覆蓋;在宏站覆蓋不到的地方採用小區分布滴灌式覆蓋;宏站與小區分布無法解決的高端小區的塔樓,採用室內平層覆蓋。

分布式射燈天線的覆蓋方式

針對小區覆蓋,目前採用較多的是分布式射燈小區分布的覆蓋方式,其一般採用射燈天線等特型天線,運用多種覆蓋方式對目標小區進行覆蓋,力求在最佳投資性價比的基礎上完善全方位覆蓋能力。

假設射燈安裝於樓頂或外牆互打方案進行覆蓋:設定居民區為整齊排列的板狀樓宇,縱深10~15m,樓高分別為18米、30米、45米、60米,樓間距分別為30米、50米、80米;採用雙極化射燈天線,水平波瓣寬度為30度,垂直波束寬度為60度,天線增益為14.5dBi,射燈天線安裝在小區內部樓宇樓頂或外牆,天線對打覆蓋對面樓宇;通過不同的下傾角設置,計算一面雙極化天線在不同樓間距,估算對住宅樓全樓的覆蓋情況。

傳播模型採用經典COST231-Hata模型,水平覆蓋樓宇高度和垂直覆蓋樓宇高度參數及計算數值如下所述(實際路損建議根據覆蓋場景和實際測試數據進行修正)。

水平覆蓋樓宇寬度

住宅樓水平覆蓋情況如表1所示,覆蓋樓宇長度(水平波瓣30°,增益為14.5dBi):先根據樓間距計算一面雙極化天線的覆蓋長度,再根據樓宇實際長度預估需要安裝的天線數量,可考慮30%的旁瓣覆蓋餘量(樓間距較大時信號衰減嚴重,不建議考慮旁瓣覆蓋)。

同理,換成一面單極化板狀天線時,覆蓋樓宇長度(水平波瓣60°,增益為11dBi):先根據樓間距計算一面雙極化天線的覆蓋長度,再根據樓宇實際長度預估需要安裝的天線數量(水平寬波瓣天線增益較低,樓間距較大時信號衰減嚴重,不建議採用)。

1 住宅樓水平覆蓋情況

垂直覆蓋樓宇高度

覆蓋樓宇高度(垂直波瓣60°,增益為14.5dBi):根據鏈路預算計算公式(終端接收功率=天線輸出功率+增益-自由空間損耗-遮擋損耗-衰落餘量)計算出在不同樓間距(30m、50m、80m),在射燈增益為14.5dBm,天線口功率為6dBm時,射燈能至多覆蓋20~24層。在覆蓋樓層超過24層時,為保證全覆蓋,需採用低層射燈、低層室內平層天線進行補充覆蓋。

典型小區覆蓋案例

以HT小區為例,對比小區分布的覆蓋方式和室內分布平層覆蓋方式以及在投資上的差異,從而在經濟性方面對後續方案提出更有建設性的建議。

HT居民小區有19棟33層樓宇,排列整齊,為陣列型小區。該小區樓間距50米,北側距離約388米有一個基站(如圖1所示)。天線為雙極化射燈天線,天線出口功率為6dBm~9dBm,下傾角45度,天線增益:14dBi~15dBi,採用雙極化射燈天線+宏站補充覆蓋,將射燈天線放於樓頂覆蓋垂直覆蓋全樓。水平方向根據天線的波瓣角計算覆蓋。

1 小區樓宇效果圖

相比室內平層覆蓋方式,射燈式小區分布可以大幅度降低投資成本。筆者實際對比了新建單路平層和新建小區分布兩種建設方案的投資估算(參考某省招標文件中所提供的室內分布案例設計要求、設備材料價格表、概預算編制原則、室內分布施工取費標準),小區分布造價1.6元/平方米,平層覆蓋在3.8元/平方米(如表2所示)。

2 新建平層和小區分布方案單位造價對比

小區分布採用雙極化射燈雙通道,房間內有一定優勢;以15樓東單元東戶的測試為例(如圖2所示),中上層的客廳主臥等南側房間均優於平層覆蓋;北側房間略差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在底層不放置天線的情況下,底層覆蓋效果較差。不同樓層的信號覆蓋效果如表3所示。

2 室內信號測試

3 不同樓層覆蓋效果

綜合對比效果看,對於普通小區,可以採用射燈天線等小區分布方式解決,無論從經濟性、工期及施工便利性等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同時可滿足區域內大部分用戶需求;而對於高端小區,建議採用小區分布+室內分布結合方式,實現區域內信號的全覆蓋,打造精品網。

對於居民小區的深度覆蓋,應根據樓宇高低、分布的形態、樓宇結構等類型選擇適合的覆蓋方式及方法。例如:多層小區應選宏站覆蓋;高層選擇小區分布或與宏站混合的覆蓋方式;排列整齊的宜選用射燈分散型,環抱形的宜選射燈集中型;樓宇下面有條件放置射燈天線的,應儘量選擇上下覆蓋,效果更好。

小區分布射燈天線的覆蓋能力,應根據樓間距與射燈天線的下傾角綜合判斷,如果下傾角過大,通過鏈路預算難以測算準確,結合模擬測試更為科學合理。


相關焦點

  • 分布式皮基站在5G室內覆蓋中的應用與挑戰
    並且,5G網絡採用中低頻(3.5GHz、4.9GHz)、高頻毫米波段(28GHz)的信號,其空間衰減和介質損耗較大,5G NR室外覆蓋室內的深度覆蓋能力將變差。因此,5G網絡室內覆蓋效果對於客戶的良好體驗將凸顯其重要性。
  • 5G各類場景的天線解決方案
    在實際的應用場景,如室外密集熱點場景、廣域覆蓋場景、室內分布場景、交通幹線和隧道場景,它們在覆蓋和容量上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64TR/32TR被看作是5G Massive MIMO天線的標準配置,但天線設計複雜度高、體積大、造價高等缺點限制了其在某些場景方面的使用可行性,所以今天分享一份各類細分場景研究4G/5G網絡共存的天線解決方案。
  • 密集型小區如何兼顧容量、覆蓋、5G?龍伯透鏡天線給出「最優解」
    ,並取得良好應用效果。試點小區主要為多層安置區住宅,樓間距小,小區面積大,部分區域存在深度弱覆蓋問題。而一直以來,城市居民對無線基站建設存在牴觸情緒,阻工、投訴、抗議等現象頻繁發生。這也導致基站建設難以進入小區,進而導致小區內覆蓋嚴重不足,造成用戶感知差,用戶又因信號問題長期投訴。此外,居民樓宇對基站信號衰減嚴重,高質量基站站址獲取存在客觀困難。
  • 分布式天線系統工作原理
    一種共享寬帶室內無源分布式天線系統(DAS),給這類混亂的環境帶來新的秩序,因而使高質量的無線服務成為可能。這種天線系統能夠支持不同廠商在很寬的頻率範圍提供的各類無線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662.htm無源天線的核心是一種集成接入設備(IAD)。
  • RFID技術在室內覆蓋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另一部分是無源器件,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同軸電纜和室內天線。功分器是一種將一路輸入信號功率分成兩路或多路輸出相等功率的器件,也可反過來將多路信號功率合成一路輸出,因此理論上功分器也可作為合路器使用;天線是能將有線系統中的電流(電壓)信號轉化為可在空間進行無線傳輸的電磁波信號的一種能量轉化裝置。  有源設備是室內覆蓋系統的核心部分。
  • 提升無線覆蓋新方法:用燈管做WiFi天線
    近日,研究人員在馬來西亞MARA大學已成功地實現在普通日光燈管中使用電離氣體作為無線AP/路由器的外置天線(延伸),這樣即可藉助原本建築物中的日光燈,實現無線網絡的分布式覆蓋,解決傳統單個AP覆蓋範圍有限,與障礙物易衰減的缺陷。
  • 中移動完成透鏡天線遠距覆蓋和降本增效試點
    該次高鐵覆蓋實驗中,中國移動甘肅公司使用了西安海天天線公司生產的透鏡天線,通過「隔站閉站」的方式減少了一半基站目前中國移動總部向各省公司已經下發了《關於開展新型天線最佳實踐推廣的通知》。之所以中移動對透鏡天線如此青睞,主要是透鏡天線有助於解決現階段基站存在的功耗、覆蓋、成本這三大短板,尤其是無比頭疼的功耗問題,透鏡天線起到了藥到病除的效果。 從運營商公布的數據看,現階段5G技術存在著兩個不可迴避的短板,功耗與覆蓋。
  • 宏微融合組網的研究成為了未來5G網的演進方式和網絡核心架構
    1  研究背景 1.1  深度覆蓋不足,制約用戶感知的提升 通過大數據對本省用戶行為分析數據表明,超過70%的3G語音和80%的數據業務發生在室內,因此,深度覆蓋質量是用戶感知提升的重要因素。 2.4  協同優化技術研究,實現網絡質量提升 宏微協同是宏微立體組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旨在解決宏微、微微之間協同問題,從宏微覆蓋協同策略、幹擾協同、宏微負載均衡等關鍵技術進行優化研究及策略使用,提升宏微融合網絡品質,保障用戶立體感知。
  • 夜視器材中紅外線夜視補光射燈的問題思考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主動紅外射線的用途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入侵防範的探測介質,開始出現在安防行業的一些新興的應用領域中。  比如在當前日益廣泛應用的視頻監控領域,為了在夜晚自然光線照度不足的條件下,配合攝像機實現隱蔽而有效的夜視,出現了採用近紅外光譜的紅外線夜視補光射燈,其波長的典型值為0.808μm、0.85μm、0.88μm等。
  • COB射燈和SMD射燈選哪個?看情況
    射燈,商業照明中最常用到的燈具,設計師常用它渲染出特定需求的氣氛,或者反映特定商品的性質特點。 根據光源種類,可分為COB射燈和SMD射燈,哪類光源更好?如果按照「貴的就是好的」消費觀判定,COB射燈肯定會勝出。但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 天線基本知識及應用—鏈路及空間無線傳播損耗計算
    在蜂窩通信中,為了確定有效覆蓋範圍,必須確定最大路徑衰落、或其他限制因數。在上行鏈路,從移動臺到基站的限制因數是基站的接受靈敏度。對下行鏈路來說,從基站到移動臺的主要限制因數是基站的發射功率。通過優化上下行之間的平衡關係,能夠使小區覆蓋半徑內,有較好的通信質量。  一般是通過利用基站資源,改善網絡中每個小區的鏈路平衡(上行或下行),從而使系統工作在最佳狀態。
  • 淺談志願者分布式計算技術應用及現狀
    關鍵詞:志願者;分布式計算;應用;現狀分布式計算是一門計算機科學,主要研究分布式系統。一個分布式系統包括若干通過網絡互聯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互相配合以完成一個共同的項目。具體的過程是:將需要進行大量計算的項目數據分割成小塊,由多臺計算機分別計算,再上傳運算結果後統一合併得出數據結論。在分布式系統上運行的電腦程式稱為分布式計算程序;分布式編程就是編寫上述程序的過程。
  • 分形理論在天線技術中的應用
    研究發現,將分形幾何應用到天線工 程中,可設計出尺寸和頻帶指標更好的分形天線。2 分形天線「分形」這一概念是由法國 數學家B.Mandelbrot 於1975年首次提出的,「分形(Fracta1)」這個名詞即拉丁文的「破碎」。
  • 智能天線工作原理是什麼 智能天線技術發展介紹【圖文】
    由於使用了智能無線技術,提高了小區的信號質量,減少了鄰近小區的幹擾,因此也擴大了覆蓋範圍。根據試驗數據,如果在WCDMA系統中使用智能無線技術,城區覆蓋範圍可以擴大1倍,郊區擴大了3倍。智能無線技術的幹擾緩解機制還有好處:由於整體噪聲水平的降低,信號功率能夠集中於特定的用戶終端,基站和用戶終端僅僅需要較小的發射功率就能夠達到同樣的信號質量水平。
  • 空分多址是什麼 智能天線基站優點介紹【詳解】
    與傳統的TDMA、FDMA或CDMA方式相比,智能天線引入了第四維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方式。  人們研究智能天線的最初動機是,在頻譜資源日益擁擠的情況下考慮如何將自適應波束形成應用於蜂窩小區的基站(BS),以便能更有效地增加系統容量和提高頻譜利用率。
  • 沒有留線怎麼裝射燈 射燈特點
    沒有留線怎麼裝射燈軌道射燈就是配有軌道槽的射燈。軌道射燈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在軌道上來回移動,可以改變燈光照射的方向,對某個物品進行單個的打光。效果一點兒也不比一般的裝在吊頂裡的射燈差。而且射燈和軌道的顏色也可以自行改變,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裝修風格來處理。
  • 盤點天線的分類及其應用
    天線是一種變換器,它把傳輸線上傳播的導行波,變換成在無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間)中傳播的電磁波,或者進行相反的變換。 天線分類: 棒狀/鞭狀天線 棒狀/鞭狀天線一般為全向天線,即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360°都均勻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無方向性,一般增益不大。這類天線應用非常普遍,使用時也無太多特殊要求,比如家用的Wi-Fi、電臺、移動通信系統中郊縣大區制的站型等應用就非常常見。
  • 天線中的戰鬥機,龍勃透鏡天線詳解
    不過,雷達造出來之後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天線增益太低,探測能力太弱,最終也是無疾而終。進入90年代,隨著材料和加工製造工藝水平的成熟,人們重新開始啟動對龍勃透鏡的研究。這一期間,不管是理論研究,還是實物製造,都有了不少突破。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學者John R.Sanford。他在94-95年發表了多篇文章,對龍勃透鏡天線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分布式電源系統的的供電方式應用及發展趨勢
    分布式電源系統的的供電方式應用及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各地分布式電源系統發展迅速。分布式電源的出現,是對傳統UPS供電技術的探索和創新,能夠徹底解決傳統模式建築中電源容量不足、電源利用率低,改造困難等問題,最大程度降低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
  • 無線電愛好者在小區樓頂裝天線 法院一審認為不侵權
    原來,章先生在樓頂裝了根天線,鄰居丁先生則認為他不該私自安裝在公共部位,於是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為章先生的行為系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駁回丁先生的訴訟請求。  為愛好 在樓頂裝了根天線  丁先生和章先生是浦東某小區5號樓的上下鄰居,丁先生住601室,章先生則住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