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小區如何兼顧容量、覆蓋、5G?龍伯透鏡天線給出「最優解」

2021-01-09 極客網FromGeek
人閱讀 2020-09-07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9月7日消息(水易)日前,鄭州聯通聯合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開展新型龍伯透鏡天線試點應用和部署工作,並取得良好應用效果。進一步驗證了龍伯透鏡天線在樓宇較多的高容量熱點地區的技術優勢和能力,用戶體驗明顯提升。

此次試點的新型龍伯透鏡天線,利用多層介質球體的折射特性,將單個天線單元的低增益、寬波束的電磁波信號匯集成高增益、窄波束的電磁波信號,具有窄波束高增益、多通道MIMO、高容量、深度廣覆蓋、低成本、兼容5G升級等特性。

確定龍伯透鏡天線方案解決難題

據了解,本次試點的密集型小區場景是當前我國無線網絡覆蓋的重點也是難點。試點小區主要為多層安置區住宅,樓間距小,小區面積大,部分區域存在深度弱覆蓋問題。

而一直以來,城市居民對無線基站建設存在牴觸情緒,阻工、投訴、抗議等現象頻繁發生。這也導致基站建設難以進入小區,進而導致小區內覆蓋嚴重不足,造成用戶感知差,用戶又因信號問題長期投訴。此外,居民樓宇對基站信號衰減嚴重,高質量基站站址獲取存在客觀困難。

如何解決密集居民區網絡覆蓋高要求和基站建設困難的矛盾,成為擺在運營商面前的一大挑戰。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覆蓋和容量兩方面同時下手。為此,鄭州聯通制定兩套方案。方案一是通過多站聯合覆蓋並進行負荷分擔,改善三個小區的網絡覆蓋;方案二是通過單個優勢位置站點配合使用龍伯透鏡天線同時解決覆蓋和容量問題,一步到位。

兩種方案基站位置及覆蓋示意圖

鄭州聯通從談籤難度、理論效果、投資成本等多方面綜合評估,經考量,最終選擇龍伯透鏡天線方案進行部署實施。

談籤難度方面,鄭州聯通指出,小區內部談籤困難,周邊可用站點存在站高不夠,有阻擋等問題,均不利於覆蓋。而龍伯透鏡天線方案在高層樓頂建站,且談籤已經完成(5G建站已與業主達成協議),不存在後續的投訴問題。

理論效果方面,龍伯透鏡天線具有較好的波束陡降,多波束時波束之間的幹擾較小,交疊帶窄,同時在大容量場景下具備優秀的擴容能力,有利於提升信號質量,變相增大容量。此外,龍伯透鏡天線覆蓋性能較好,相同增益,垂直波寬約是板狀天線的3-4倍,有效提升覆蓋深度。

投資成本方面,綜合統計兩種方案所需設備數量及相應的投資成本和年維護費,兼容5G升級。以5年周期使用成本估算,龍伯透鏡天線方案可節約投資80.2萬元,完全契合運營商降本增效目標。

龍伯透鏡天線施工現場

實現深度廣覆蓋,用戶體驗回升

龍伯透鏡天線部署後,區域內整體信號覆蓋和質量均有改善,部分弱覆蓋區域改善明顯。RSRP由部署前的-95dBm提升至-78 dBm,SINR由部署前的5.5db提升至8.0db。

另外,使用龍伯透鏡天線的基站開通後,大量吸收覆蓋區域內話務流量,PRB利用率迅速攀升到90%+。同時,隨著龍伯透鏡天線基站用戶數明顯增加,有效緩解了周邊基站的高負荷問題,提升了用戶感知,釋放了用戶流量。經過測算,負載均衡完成後的一周,每日全天流量環比前一周增長27%。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龍伯透鏡天線基站的投入使用,經過一系列的網絡優化,用戶投訴歸零。通過回訪,多個用戶反應,網絡問題已有較大改善,網絡速率提升非常明顯,用戶比較滿意。後續將繼續擴容,提高單用戶網速,爭取達到人均1080P視頻流暢播放的水平。

本次試點,通過採用龍伯透鏡天線對小區覆蓋,很好的解決了深度覆蓋問題,分擔了4G業務流量,通過用戶回訪和投訴數據統計對比,熱點投訴區域小區的網絡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與此同時,該方案展現出節省站點資源,增強深度覆蓋,大幅提升容量等優點,其經驗可被推廣應用於大話務廣覆蓋場景,為解決熱點投訴問題提供參考。

此次試點的順利完成,為龍伯透鏡天線面向5G的規模部署,高效覆蓋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高容量熱點地區、郊區與城鄉結合部、超長大橋、隧道、高鐵沿線等場景下的部署和覆蓋需求,將助力「新基建」背景下5G網絡的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分布式射燈天線在小區深度覆蓋中的應用研究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隨著城鎮不斷擴大,大型小區、高層小區逐年增多,僅依靠宏基站難以達到預期覆蓋效果,而使用傳統的平層室分覆蓋,造價又太高。如何在保障網絡能力的條件下,對居民小區進行低成本有效覆蓋的建設,成為現階段運營商比較關注的問題。
  • 5G各類場景的天線解決方案
    優點是3D波束賦形技術在提高網絡覆蓋範圍的同時可以抑制幹擾,提升小區邊緣用戶的體驗,並能容納更多的用戶,提高小區的無線吞吐量和容量。b)16T/8T水平多波束天線。在普通城區,5G天線宜採用16T為主的多波束天線。
  • 粵海信7年聚力研發,5G龍伯透鏡天線成強勁增長點
    不久後,數千套龍伯透鏡天線產品將從這裡下線,助力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因為防疫需要,視頻直播、遠程會診、遠程辦公等5G應用方興未艾,體現出越來越大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乘著5G提速建設的東風,粵海信所在的電子信息行業迎來重大發展利好。該公司拳頭產品龍伯透鏡天線的技術含金量,持續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勁新動力。
  • 龍伯球天線助力5G發展,黑科技驚豔世移會
    其主要技術特性:利用「龍伯球透鏡原理」實現了對電磁波能量聚束、從而極大提高天線增益的無源放大效果。 與傳統板狀天線相比,透鏡天線具有超輕、寬頻(0.7-30GHz)、能耗低(省電30—50%)、信號覆蓋範圍大(可大幅度減少基站建設數量2-4倍)、接入用戶容量更大、多波束、高增益、低能耗、體積小、產品成率高、綠色環保(電磁汙染少)等技術特性,產品壽命長,是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節能天線」,在節能降耗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全球領先。
  • 探尋5G隱秘角落——高難度地鐵是如何覆蓋5G的
    02 地鐵上的5G是如何實現的?——「洩漏」有時候不一定是壞事看完北京地鐵5G的網絡表現,這裡我們就來嘮嘮地鐵上的高強度穩定5G信號覆蓋是如何實現的。地鐵線路彎彎扭扭,如何做到全線覆蓋?你就這樣想,這些洩漏電纜就是人體內的「血管」,可以在傳輸的時候釋放出「氧氣」——5G信號供手機接收,也可以將產生的「二氧化碳」——手機發射的信號帶到該去的地方。
  • 5G,最關鍵的技術是天線!
    到了2G時代,天線逐漸演變成了定向天線,比如天線覆蓋角度為120°,一個小區會有三個扇區,演變為蜂窩通信。,多入多出)多天線技術。這種模式,主要用於提升小區容量。 波束賦型讓波束的能量向指定的方向集中,不僅可以增強覆蓋距離,還可以降低相鄰波束間的幹擾,讓更多的用戶可以同時通信,提升小區容量。也就是說,它將分集和復用的優點集於一身。
  • 空分多址是什麼 智能天線基站優點介紹【詳解】
    與傳統的TDMA、FDMA或CDMA方式相比,智能天線引入了第四維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方式。  人們研究智能天線的最初動機是,在頻譜資源日益擁擠的情況下考慮如何將自適應波束形成應用於蜂窩小區的基站(BS),以便能更有效地增加系統容量和提高頻譜利用率。
  • 三水5G超材料已就位,覆蓋範圍最廣可達4公裡!
    .」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公眾號」,出現小星星或「已置頂」就ok啦~天線質量保障和技術升級是5G通信得以實現的基本前提。三水有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複合超材料5G通信天線——龍伯透鏡天線。其輕便、穩定、高覆蓋的特性,將使5G移動通信邁入新時代。三水區委常委羅衛平、副區長姜嶽新等共同對外發布了複合超材料龍伯透鏡天線。
  • 5G新突破,運營商將使用透鏡天線覆蓋更多場景區域
    MIMO天線功耗大成本高覆蓋差MIMO天線最早由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從媒體上看幾乎可以是5G的代名詞。MIMO這個理論1995年提出,借鑑了軍用相控陣雷達技術,最通俗的介紹就是2根天線、4根天線無法滿足要求,那麼就把天線數量堆砌倒128根、192根。這種暴力堆砌確實能夠增加容量,提升性能,但也會成本大幅提升,功耗大幅提升。
  • iQOO Pro 5G版創新設計5G 6天線技術!它的實力卻不止於此
    5g的超快網速給5g手機的天線設計帶來了非常大的考驗,原本的天線數量以及規格不能滿足於5g時代的要求了,所以說為了更好地滿足需求,5g手機需要增加4G5天線來支持更多的網絡頻段,這原本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和要求,但是vivo並不滿足於現狀,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 如何有效的抑制基站天線與移動通信的幹擾信號
    如何有效的抑制基站天線與移動通信的幹擾信號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1-16 08:51:00 覆蓋、容量、吞吐率是移動通信運營商最為關注的三大指標。
  • 被誤解到層層偽裝的5G天線——心裡有苦說不出
    沒錯,上邊真的都是天線上圖這些很常見到平時都會忽略的生活設施,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個個偽裝起來的5G天線。其實,不只是5G,甚至4G、3G的天線也是經歷各種花式的偽裝,混跡在鬧市。天線為什麼要被偽裝起來?這其實就是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誤,解認為天線有輻射才被迫採取的措施,事實上天線們為了提升大家的網絡體驗真的很努力了。
  • 宏微融合組網的研究成為了未來5G網的演進方式和網絡核心架構
    2.4.1  宏微覆蓋協同優化 從精準覆蓋及幹擾控制角度考慮,微基站建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何保證大網宏站與微基站在覆蓋區域能夠及時合理進行無縫的重選與切換,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傳統情況下,為了考慮宏站整個小區不會因為過早的異頻測量從而引起小區速率下降,一般會把宏小區的異頻啟動測量門限開啟得比較晚,但是這會影響切換到微小區上的及時性。
  • 華為發布突破性5G天線技術
    使得基站天線集成度、輻射效率、功率容量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突破了當前天線設計瓶頸,使天線各個方面能力有效提升,且標誌著5G時代天線發展邁入新時代。FrqEETC-電子工程專輯1)5G更好的高頻覆蓋。
  • 智能天線工作原理是什麼 智能天線技術發展介紹【圖文】
    現狀及其發展方向: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智能天線的實例,有的運營公司採用了這項技術,網絡容量甚至提高了六倍;這一技術同樣也適用於3G網絡,在某些國家的WCDMA 網絡中,利用智能無線技術將城區的無線網絡容量提高了3倍,在郊區甚至提高了6倍。提高無線網絡容量對運營公司重要,對我國尤其重要,因為我國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一般都很高。在提高無線網絡容量的同時,覆蓋範圍也有相應的改善。
  • 利用天線復用器應對 5G 天線設計挑戰
    天線復用器可解決5G手機及其他設備製造商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在分配給天線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如何適應急劇增加的射頻複雜性。 通過利用天線復用器,製造商能夠使用更少的天線滿足新5G頻段、4x4 MIMO和其他新要求,同時不會對現有外形尺寸或功能產生影響。
  • 智能天線技術的工作原理、特徵和技術優勢分析
    智能天線提高系統性能的原理 智能天線分為兩大類:多波束天線與自適應天線陣列。多波束天線利用多個並行波束覆蓋整個用戶區,每個波束的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寬度也隨天線元數目而確定。當用戶在小區中移動時,基站在不同的相應波束中進行選擇,使接收信號最強。
  • 華為最新5G全系列解決方案來了
    FDD低頻段的帶寬太小,無法滿足大容量需求。毫米波帶寬很大,但覆蓋能力太弱,無法實現連續廣覆蓋。因此,TDD中頻段是5G基礎頻段的最佳選擇。 但相對於FDD低頻段和毫米波高頻段,TDD中頻段是帶寬和覆蓋能力的折中,那該如何進一步增強帶寬和覆蓋能力呢?
  • 分布式皮基站在5G室內覆蓋中的應用與挑戰
    一是室外覆蓋室內方案,指輻射點天線的位置基本位於室外,採用宏蜂窩、微基站、室外光纖分布系統等方式,實現多點位、多角度的分布式立體覆蓋方案,滿足室內覆蓋需求。二是室內分布覆蓋系統,採用室內分布系統(包括傳統的單路同軸電纜方式、雙路同軸電纜方式、室內光纖分布系統),利用分布式天線點位,將信號均勻分布到建築物各區域,實現室內覆蓋。三是室內蜂窩系統,主要採用分布式皮飛基站系統進行室內信號覆蓋。
  • 中移動完成透鏡天線遠距覆蓋和降本增效試點
    日前,中國移動研究院在官微上正式發布了《新型透鏡天線進行首次高鐵覆蓋實驗》一文。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移動甘肅公司與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人工介質圓柱透鏡天線在高鐵、高速等線狀縱深領域的長距覆蓋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年以來,鐵流多次推介透鏡天線新技術,終於在今日見到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