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順口溜及分類總結,太全了

2020-12-04 騰訊網

文言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階段是一個比較難的部分,同時也是中考佔分較大的重點。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初中階段文言虛詞的部分,不會讓大家死記硬背,是以順口溜的形式出現的,來讀讀看,是不是好記一些了呢?

「之字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

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d.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其」字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這」和「那」;

後帶數詞譯「其中」,表示反問譯「難道」。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

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例:並自為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這」之類的詞。

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以」字順口溜

「以」作介詞「把、拿、用」,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而」,偶爾通假要分清。

1.作為介詞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

2.作為連詞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嶽陽樓記》)

表示範圍譯為「到」,「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

「於」字順口溜

於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

形容詞後表比較,動詞之後表被動。

1.對,對於。

例:貧者語於富者曰。

2.在,從。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4.到。

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於人

「而」字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並列承接與轉折;

承譯「接著」轉譯「但」,狀語後頭表修飾。

1.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

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例: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內容來自:網絡文字和圖片歸作者所有

感謝關注《語文周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得讀完文章後點「在看」哦!愛你們!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焉」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焉」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則」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則」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僅供參考!
  • 中考文言文虛詞順口溜及分類總結
    之字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   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 中考語文複習資料:初中語文文言文常用句式與文言文虛詞用法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用句式與文言文虛詞用法 一、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 文言文閱讀高頻詞語收錄大全!快列印記熟,文言文閱讀少走彎路!
    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背誦、抄寫、釋義、閱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常態。其中一個環節做不好,對文言文的理解就會十分吃力,也會導致文言文的學習越來越難。到了初中階段,隨著課本中文言文篇幅的加大,語文學習也逐漸變難。
  • 文言文不再是「噩夢」,複習三步走:中考隨便考,讓你1分不扣
    在語文的學習當中,文言文一定是學生們又愛又恨的一個部分了,這是因為如果學生們真正理解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後,得分就會比較容易,反之,則非常痛苦。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文言文的複習方法,只要做好下面的三步,文言文便不再是「噩夢」。複習第一步:搞定基礎知識1、理解常用文言實詞的古義。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及通假現象等。
  • 高中語文:新高一的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初、高中語文,考查的重點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語言運用和作文這五個方面。與初中語文相比,高中語文學習的難度明顯在增加了。其具體變化情況簡要歸類如下:①語法修辭進考查要求。初中對語法、修辭、文言文詞法、句法等知識,側重於了解,教學中淡化且不作為考查內容;而在高中則重在運用,對語言知識的要求較高,教學中強化且作為重要的考查內容。
  • 初中文言文虛詞_文言文_中考網
    初中文言文虛詞     而,何,乎,乃,其,且,為,焉,也,以,於,則,者,之共14個。     【之】     (一)代詞初中文言文常見虛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愚公移山》   1.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 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1.作介詞     ⑴表動作行為的趨向、所自,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譯為:向、給、到、從、自 。     ①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②而恥學於師。
  • 2015年教師招聘備考資料: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講解與練習
    【典例解析】【例1】 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C.寒暑易節,始一反焉D.不復出焉中公講師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焉」的用法。[其]真無馬邪 策之不以[其]道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環而攻之[而]不勝D.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學而時習[之]中公講師解析:此題將虛詞與實詞放在一起綜合考查,實詞考查的是一詞多義現象,虛詞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異同的現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C。答案:C。
  • 2012湖北高考語文試題點評:語文總體平穩 默寫題有點怪
    「語文試卷與湖北省四月份樣卷基本吻合,試題體現了新課改精神。」昨日,武漢外校高級教師、教科室主任吳小平說,試題總體上呈現新課改高考第一年,平穩過渡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15分,沒有超過高考說明的題目,其中一個文學常識題,與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試中有新收穫有關。
  • 初中數學順口溜總結,這樣複習記憶,數學的學習變得更簡單!
    在眾多的學習方法之中,有一種叫做記憶順口溜,顧名思義,順口溜記憶主要就是把所有的消息編成有押韻的歌謠來幫助自己的記憶。這種把記憶內容根據其特點變成歌謠、民謠、順口溜的形式來記憶的方法就是口訣記憶法,也稱歌謠記憶法。口訣記憶運用很廣泛。例如大家熟知的九九乘法歌,英語字母歌,珠算口訣,節氣歌等。
  • 掌握這幾個方法,輕鬆拿下文言文閱讀
    在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雖然分值不多,但總能讓學生"談虎色變"。以全國卷為例,語文滿分150分,文言文閱讀只有10分,但很少有學生能拿到滿分。要麼是看不懂文章,要麼是個別詞語翻譯不準確,讀不懂文章表達的感情。
  • 初中學習考試就考十幾分,真的一輩子就完了嗎?
    才初中,才十幾歲,明明是最好的年紀,明明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麼就完了呢?…………真想翻一個白眼給你。如果你一直活在自己快完了的這種思想裡,那你可能真的就完了。BUT,但凡你背幾個單詞,讀幾篇課文,背幾篇古詩詞、文言文,練幾道題,也不至於考十幾分 .....我就問你,你想不想逆襲,想逆襲,就好好看看下面的一些學習方法……語文語文成績要想提高,主要還是積累。
  • 孩子嚴重偏科,不喜歡語文,短期內提高成績的策略
    按照其他科目的成績,總分進年級前五都沒問題,但是,因為語文和年級第一差20多分,排名在50名之後。相信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苦惱。2、 小學初中階段,我們都會讓孩子補英語數學,卻很少有家長讓孩子補語文。因為補語文,補和不補差別不大。因此我們選擇把更多精力放在英語或數學上。
  • 2020初中語文常考文言文詞語用法之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文言文詞語用法之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以   1.(動詞)認為,以為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兩小兒辯日》)   以為妙絕。
  • 小學語文:ABB、AAB、AABB、ABAB式詞語彙總,務必存一份!太全了
    小學語文:ABB、AAB、AABB、ABAB式詞語彙總,務必存一份!太全了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詞彙的出題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最常見的有:給漢字添加偏旁並組詞、形近字組詞、用所給的詞語造句、多音字組詞、近反義詞、疊詞、象聲詞、擬聲詞等等,這些題型,在每一次的考試中都會出現,雖然所佔的分值都不大,但是如果在每次的考試中都丟分,那也是說明孩子的基礎是非常薄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