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喜歡看世界地圖,看中國在哪裡,自己所熟知的國家在哪裡。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地圖都是繪製的牆式地圖或書式地圖。佛山南海飛象生態園歷時三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在地表上,用草地、綠色的遮陰網等材料製作了一個面積11萬多平方米的巨無霸地圖,園區正準備為地圖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世界地圖是指描繪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圖,一般畫有地形、經緯線等,並標註有地名等數據,使用者可以利用經緯線在世界地圖上找出各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從而了解世界的全貌。
平常的世界地圖都是繪圖與印製品,南海飛象生態園則製作了一個實地版的世界地圖模型,而且面積達11514.2平方米,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圖模型,園方正積極準備為地圖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三年前,生態園聘請了華南師範大學地理學院來製作這幅巨無霸地圖。歷時三年完成,地圖模型製作在一個面積32畝的草地上,在地面上用記號、圖形來表現,設有經線、緯線、各國分界、地名、海洋、陸地等。主要用綠色草皮代替海洋,用綠色的遮陰網代表陸地。世界地圖南北極與飛象生態莊園磁北角重合.
世界地圖佔地面積11514.2平方米,南北寬米85.7米(最寬處),東西長171.4米(最長處),站在平面上難於鳥瞰全圖,必須要在30米的高空上才能觀賞到整幅地圖。無人機鏡頭下,這幅巨無霸地圖一目了然,草地代表的海洋有一望無際的效果;綠色的遮陰網代表的陸地板塊則分布在遼闊的海洋上,海洋與陸地的分界地一目了然。
據生態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上通行的世界地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大西洋上的經線為分割線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圖,也可稱為「太平洋版世界地圖」,它完整表達環太平洋地區的地理關係,將大西洋分割在圖幅兩邊;另一種是以太平洋上的經線為分割線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圖,也可稱為「大西洋版世界地圖」,它完整表達環大西洋地區的地理關係,將太平洋分割在圖幅兩邊。
中國現行的世界地圖就是國際上通行的「太平洋版世界地圖」模式,它以東經150°為中央經線、以西經30°為左邊經線和右邊經線,完整表達環太平洋地區的地理關係。這幅地圖模型也是按照「太平洋版世界地圖」來製作的,為保持世界各大洲的完整,因此較好、合理地選擇了這種中國偏左、日本偏中的圖面配置。
6塊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一塊也沒有缺,世界地圖上標識的170多個國家一個也不漏。地球的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這個地圖模型的海洋與陸地面積的比例也是一致的。
為何用32畝草地去製作一個世界地圖模式?園區負責人談到,飛象生態莊園佔地面積約1平方公裡,是一個集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研學旅行、營地教育、春秋遊、親子遊、科普教育、科技教育、農耕體驗、戶外拓展、生態旅遊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廣東省特大型綜合實踐示範教育基地。
園區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共同開發中小學生綜合實踐、研學旅行等教育課程,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打造綜合實踐平臺。地理教育對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情感的培養,對「只有一個地球」、「尊重自然」、「環境道德」、「資源道德」等道德意識的形成均可發揮特殊作用。
設立這個世界地圖,對於學生的地理學、政治學、自然學等領域的教育實踐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世界觀,讓中小學生對整個世界有更清晰的認識,可通過地圖了解各地的分布及地理狀況,了解各地氣候與水文狀況。還可以依據世界地圖開發很多課程,比如現代國家提倡的一帶一路,起點在什麼地方,經過哪些國家,最後抵達哪個國家,可以很清楚、直觀地學生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