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晚報2月27日報導 在瀋陽市提出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要達到292天後,空氣品質的汙染程度是如何測量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昨日記者進行實地採訪為您「揭秘」「好天氣」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本報記者陳微
原始新聞「通過對空氣品質汙染指數的了解,我認識到自己的生活環境正越來越好。」自從2月24日開始,遼寧電視臺每天晚上都對全省14個城市的空氣品質進行播報和預測後,在雜誌社工作的馬燕小姐每天晚上都會看看第二天的空氣品質預報。如果看到空氣品質不錯,她就會覺得一天工作都有精神。但馬小姐一直存在好奇:空氣品質的汙染程度是如何測量、測定的?環保部門公布的這些數據可不可靠?
在瀋陽市提出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要達到292天後,這些問題更成了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此記者來到了瀋陽市環境監測站以及位於東北大學的環境監測點位,請大氣室的王成輝副主任揭開市民心中的種種疑問。
看環境監測點「長」啥樣
記者同王成輝主任來到了市環境監測站設在東北大學的監測點位。王成輝告訴記者,其實環境監測並不神秘,監測分析的過程也不是很複雜,採樣系統先將空氣吸入監測儀器中,儀器進行分析後將數據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入到位於監測中心的中心站,數據經過中心站的處理就可以向公眾公布。「整個過程是科學而嚴密的,並且隨時都受國家環保總局的監控,絕對沒有半點虛假成分,請廣大市民放心。」
在位於東北大學院內的計算機中心樓頂的監測點位,記者看到影碟機大小的五六臺分析儀器摞到了1米高,在這些分析儀上的顯示器將監測數據隨時反映出來。從分析儀上伸出的若干條收集管一直通到樓頂,僅10平方米的監測室的另一端還放著一臺空調。「在這裡放置空調主要是為了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監測系統必須在25度左右的環境裡工作,如果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影響監測結果。」
王成輝告訴記者,氣象因素對環境監測有很大影響,在計算空氣汙染指數時,氣象因素並不參與到計算中,但是它可以作為分析汙染程度的因素。
聽空氣汙染指數這樣算
王成輝告訴記者,目前在瀋陽市內建成區共設有6個監測點位,即「二毛」、太原街、小河沿、文藝路、北陵、炮校點位。這6個點位分布在全市的主要建成區內,並且分別代表著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文教區、休閒娛樂區等不同的功能區。每個點位的自動監測系統連續不斷地測量,然後計算出小時均值和日均值。一般來說,日均值計算是採用上一天中午12時到次日12時的數據。6個點位的日均值的平均值就能反映出瀋陽市城區整體汙染水平。比如說,今天瀋陽市的6個監測點位的汙染指數分別是112、104、100、111、86、81,取這6個監測點位監測數據的平均值,就得出了今天瀋陽市空氣汙染指數為99。
問空氣品質標準咋界定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空氣品質達到優良天數的標準是空氣汙染指數小於等於100。空氣汙染指數小於等於50,說明空氣品質為優。去年瀋陽市在十月份有3天達到空氣品質優的標準,這個標準相當於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品質要求。而空氣汙染指數大於50且小於等於100時,說明空氣品質為良好。這樣的空氣品質相當於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準,在去年我們瀋陽市擁有了190多天這樣的好天氣。」王成輝告訴記者,空氣品質為優良的天氣對人體的健康不會造成任何損害,而一旦汙染加重,空氣品質處於輕度汙染、中度汙染甚至是重汙染時,人們就應減少室外活動,而對於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來說,就更應該注意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