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真」,毛澤東曾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那麼,稻盛和夫是怎樣「認真」的呢?
稻盛和夫把鍋碗瓢盆全部搬到車間裡,每天吃住都在車間,徹底跟陶瓷生活在一起。他請公司幫著訂閱一些最新的、關於陶瓷的英文雜誌,了解行業的前沿技術動態,全身心投入研發相關課題。每天不是在做實驗,就是在看雜誌,廢寢忘食。經過了一番如此艱苦的「認真」,他終於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成功。
當時公司要求他研發鎂橄欖石,其中最大的難題是無法將鎂橄欖石黏合在一起,他一天到晚、吃飯睡覺都在想解決辦法。有一天,他無意間踢翻了一桶松香,松香黏在了他的褲子上。就在那一刻,他突然感受到了「神的啟示」:這就是最好的黏合劑啊!於是,他開始用松香做黏合鎂橄欖石的實驗,難題由此被攻克。
這真是個神奇的發現:啃論文,泡實驗室都沒得到的東西,最終卻是由「一腳之力」得來的。難道是「上帝」,難道是神靈,難道是佛祖看他這麼辛苦,忍不住給他一個提示?稻盛和夫認為,這個「保佑」全是因為他每天日思夜想的都是這個問題,所以當他踢翻那桶松香的瞬間,靈感就迸發了。
這個問題在我讀完《學習之道》那本書之後,得到了準確的解釋:神經學家發現人類大腦有兩種思維模式,即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在專注模式下,你的各個腦區都將注意力集中到具體問題上,就像手電筒發出的集中光柱一樣,直接投射到具體目標,你會把關於這個問題的常規性內容都過一遍。在發散模式下,這個過程如同手電筒在照射遠方,雖然光強降低,卻更為分散。此時大腦放鬆,不同腦區的聯絡會增多,為有創造力的想法提供了機會,更容易出現靈感。那麼是不是有創造力的人都不需要專注模式,只要發散模式就夠了呢?正如那句老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散就是那個巧婦,沒有專注的米,她也做不出好飯來。而稻盛和夫的日思夜想已經準備好了香噴噴的大米,只等那臨門一腳的巧婦來了。
回到正題,他的這項發明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也讓這個發不出工資的陶瓷廠從此擁有了領先的、極具競爭力的技術。
對於稻盛和夫來說,這次成功帶給他最大的收穫,不是使他擺脫生活窘境的獎金,也不是享譽行業的科研成果,而是他發現了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愛:工作真的太有意思了,工作這件事太有挑戰了,現在給我什麼我都不會換,我就喜歡工作!他從一個排斥工作的人,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和專注投入,變成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他從科研工作中發現了美好,而這些美好也許就是外人眼中枯燥無味的部分。
其實我們身邊也存在很多這樣的人,在此要表達一下我對父親的崇拜。我的父親是一位大學數學教授,他沒有別的愛好,就是愛做數學題。每天上課,輔導學生,寫論文其實是在做數學題,回到家有空了還是在做數學題。我從小到大,他一貫如此。他有很多厚厚的本子,精心地整理著很多數學習題,筆跡非常工整。有一次我在微信朋友圈曬了一下我父親的筆記,引來了很多極少露臉的朋友的點讚。雖然我父親的筆記都是我看不懂的符號,但那就是數學家的生活、數學家的書法。他認為做數學題這件事不僅是工作,還是他的娛樂。值得誇誇我自己的是,雖然我沒有繼承父親對數學的興趣,但我在讀書領域盡得真傳。經常有人問我:「樊老師,你一天到晚看書,要啃那麼多大部頭,跨那麼多領域,肯定特別累、特別辛苦吧?」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讀書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娛樂,挑戰自己的舒適區,是一件特別滿足又有成就感的事。你們若見到我,儘管向我推薦好書就是了。
《重新定義公司》一書講述了谷歌的一個招聘原則:不要招聘根本不在意事件背後價值的人,因為他看不到事情的意義,也不會成為一個創意精英。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人,張口閉口「那時候我在玩影視」「那時候我主要玩燈光」「那時候我主要玩攝影」,他們用「玩」這個詞,就是古人講的那種「不厚重」。當你認真、敬業地對待工作時,你就能讓自己的人格變得厚重起來。
日本有一部電影《入殮師》,講述了一個大提琴手因為樂隊解散,應聘獲得了一個幫逝者化妝的工作。這個年輕人最初非常排斥這份工作,認為一輩子做這個工作沒有意義,搞不好還會影響自己戀愛結婚。但是隨著一次次介入整個葬禮的過程,他逐漸發現了這份工作的意義,體會到這種藝術獨特的美。我國一部獲得金雞獎的電影《那人、那山、那狗》講的也是類似的故事:一位郵差帶著一條狗,翻過很多山頭,日復一日地送信,一輩子沒有丟過一封信。每次觀看這種優秀的影片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衝擊和震撼,會幫助我們每個人去梳理自己的工作、人生:當你認真對待一份工作的時候,你的心性就會變得不一樣,認真做事可以提升心智,認真工作可以升華人格。那些能夠把小事認認真真做到極致的人,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稻盛和夫認為,通常西方人會更加排斥工作,因為他們把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罷工」屢屢上演,而東方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這大概源於文化的不同。在東方,日本民族向來就非常勤奮、任勞任怨。現在,西方思潮不斷侵入日本,讓很多年輕人也認為工作是一種「必要之惡」。其實仔細想想前人的生活,尤其是老一輩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都是閒不住的人,一年四季總要找點兒事情做才行,閒下來就覺得難受。所以,把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的思想,實際上太受束縛了。
請記住稻盛和夫這些話,它會成為助你一臂之力的精神財富:工作能夠造就人格,不要把它跟生活對立起來。極度認真地工作,能夠扭轉你的人生。在你最絕望、最無助的時候,你就應該認真地去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