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熵減,天地互聯 | 航天馭星四周年

2020-11-05 航天馭星

時光荏苒,歲入仲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2020年終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焦慮而又艱難的年份之一,為本已呈現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平添了些許隱憂。縱觀海內外,各式各樣的蝴蝶正在煽動著翅膀,蠕蠕而動;各種不確定性的烏雲籠罩著每一片原本晴朗的天空,無限放大著這個脆弱星球的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件,或將成為波瀾壯闊的時代強音和正義註腳,或將留下難以忘卻的歷史烙印和慘痛記憶。

波詭雲譎,禍兮福倚;滄海橫流,建業之時。

隨著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和防控措施的有力落實,人類正在學會和適應與「新冠」共生並存,生產生活在有序恢復,戰勝疫情終將迎來轉折。

每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都在用熱情、用智慧、用行動在努力奮鬥著。

風景這邊獨好。作為代表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行業之一,航天依然在2020年取得了新突破。

國際方面:4月9日,俄羅斯發射載人飛船,將3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首批太空人上太空;5月30日,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可謂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嶄新時代;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直奔火星;10月7日,星鏈計劃第13批衛星成功發射,在軌衛星數量達775顆……

國內方面:2020年,中國航天人不斷奮進,在世界航天舞臺上彰顯著大國擔當,噴薄著中國智慧,貢獻著中國方案。4月28日,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任務取得成功,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測奠定堅實基礎;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中國首次獨立開展火星計劃……

航天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技讓世界更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科技的存在應該是為了給這個脆弱的星球減熵!

作為一家企業公民,自2016年10月12日成立以來,航天馭星在為商業航天減熵的路上探索奮進,已經整整四個寒暑。

我們持續優化全球地面站網布局,充分發揮軟硬體產品研發和系統集成優勢,構建了低成本、高覆蓋、全自動的天地一體化航天信息服務體系,持續為衛星綜合管理服務減「熵」;

我們不斷迭代航天運營管理雲平臺,讓用戶更方便的使用衛星,打通衛星應用最後一公裡,持續為衛星應用服務減「熵」;

我們始終不忘苦煉內功,完善管理制度,規範工作流程,提升經營效率、任務成功率和客戶滿意度,持續為公司成長鬆綁,為業務發展減「熵」;

……

四年來,在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各位客戶的關愛和支持下,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發展穩步前進:

累計服務衛星60顆,其中長管衛星30顆以上;

自建地面站近30臺套、亞洲領先的遙感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基地即將投入使用,衛星在軌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測控範圍覆蓋歐洲全境和亞洲、非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區;

打造天體一體化測控解決方案服務體系,實現軟硬體自主化;

測控雲平臺系統已經迭代至4.0版本,服務能力建設對標亞馬遜AWS Ground Station、微軟Azure Orbital等一流服務商;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必將飛出地球、進入太空、深向宇宙。航天馭星將繼續伴隨著人類徵服空間的腳步,堅定地走向未來,持續構建起全球化的商業航天基礎設施,為衛星運營商和應用商保駕護航,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

賦能衛星,服務應用!無限熵減,天地互聯!讓我們共同「馭」見一個「星」時代的到來!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成立三周年特別報導
    如今的中衛市,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氣候環境,已實現換道超車,發展成為與貴州齊名的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是發展數字經濟和商業航天的必爭之地,成為航天馭星發展規劃的關鍵環節。2017年5月27日,作為國內第一個為衛星提供商業測控服務的民營企業,航天馭星在中衛市設立了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馭星),在商業航天的路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2017年7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長徵商業發射用戶大會,本次大會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門、航天系統內衛星研製單位、多家民營航天企業、研究所、大學和金融投資機構等參加,200餘位業內及相關人士齊聚北京,共商商業航天的未來發展之路。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中國商業航天30強」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航天馭星連續三年上榜。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秉航天之夢,問未來之旅。航天馭星將持續發揮馭星力量,探索航天測控的無限可能,助力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暗物質探索的「奇兵」
    航天馭星首席科學家,香港大學蘇萌教授作為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參與了發布會。蘇萌教授畢業於哈佛大學天文系,是銀河系巨型氣泡發現人,國際高能天體物理學最高獎羅斯獎最年輕的獲得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是尋找「宇宙幽靈」暗物質中的一員。悟空首批成果的發布,引起了航天界關於暗物質探測的強烈興趣。12月1日,蘇萌教授應邀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做了「宇宙:基礎物理學的未來前沿」的專題講座,與到會的航天科技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 馭星速訊 | 業界新星——航天馭星2017中國衛星應用大會首次亮相
    航天馭星做為我國首家承擔衛星測控與數傳服務的專業民營公司,專注於商業航天測控和衛星大數據應用,是中國首家提供專業商用衛星在軌管理和測控通信業務的公司,也是中國首家實現全境覆蓋建站的商業公司,更是首家採用雲結構實現太空金鑰匙服務的商業公司。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受邀參加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
    9月19日,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在福州市圓滿舉辦。航天馭星受邀參加,並榮獲「青年領袖獎」和「最受媒體關注企業獎」兩項大獎。此次論壇以「跨界、創新、融合、生態」為主題,聚焦「新航天、新基建、新業態」,在發布航天相關政策信息的同時,研討當前商業航天發展的趨勢和關注的熱點。
  • 馭星速訊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發布,航天馭星再受關注
    報告在「中國商業航天進展」部分著重指出:「(中國)商業測控能力持續增強,航天馭星建成了精河站、中衛站、福州站、哈爾濱站、呂梁站、武漢站等地面站,測控範圍覆蓋全國境,測運控服務覆蓋了U、V、S、X四個頻段,累計為39顆衛星提供了測運控服務。」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驚豔亮相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作為我國商業衛星測控領域的開拓者,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馭星」)受邀參展,驚豔亮相,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航天科技領域同仁和航天愛好者的圍觀。航天馭星展位吸引眾多觀展者本次參展,航天馭星展出了多功能軟體無線電基帶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二期工程啟動
    2020年4月16日,新疆博州市科技局、精河縣科技局相關領導到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視察企業復工情況。航天馭星地面系統總師屈明匯報了測控基地在疫情期間的運營情況和二期規劃。航天馭星精河測控基地於2017年開始建設,目前配備了7.5米L/S/X三頻段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4.5米S/X測控數傳一體化拋物面天線1套和UV天線2套。作為航天馭星馭網布局中國境範圍內最西端的地面站群,精河測控基地在多星同時測控、第二圈次重要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測控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航天馭星寧夏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近日,航天馭星在寧夏中衛市建設的衛星測控站航天馭星成立四年來,始終堅持合規合法開展業務,先後建成了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能運營中心,並取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個商業衛星電臺執照。此次順利通過抽查檢測,充分印證了航天馭星在地面站建設、管理及使用過程中的規範性。
  • 馭星速訊 | 中國電科54所與航天馭星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中國電科54所副所長張旺、產業發展部副部長許向陽、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常務副總裁董瑋等雙方領導共11人出席了籤約儀式。航天馭星董事長趙磊首先對中國電科54所張旺副所長及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接著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等,並表示希望雙方可以藉此機會在商業航天上下遊產業鏈上有更廣泛深入的合作。
  • 馭星速訊 | 逆勢開花 蓄勢啟航——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2020年3月17日,航天馭星西安研發中心正式啟用。作為航天馭星在西北地區的分支機構,西安研發中心承擔著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的重要任務,是航天馭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陝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在航天運載動力方面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火熱施工
    航天馭星寧夏遙感衛星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基地(簡稱「定標場」)原本寂靜的建設工地又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現場工人有序配合,施工車輛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原有的建設計劃,航天馭星響應國家號召,落實防控要求,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再次為海射衛星提供服務
    10時54分開始,航天馭星哈爾濱站、七臺河站、中衛站、精河站、三亞站等6套設備相繼收到衛星數據,圓滿完成首圈次多目標跟蹤任務。2019年6月5日,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海射首秀中,航天馭星就曾為火箭和搭載的4顆衛星提供了測控服務。(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 馭星速訊 | 寧夏馭星獲「科普中國」落地應用e站建設項目實施單位
    2020年5月10日,經過基層推薦、專家評審,航天馭星子公司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寧夏馭星」)順利獲評「中衛市通過航天科普教育可以使青少年開闊眼界、拓展想像力、增強求學積極性和國防意識。寧夏馭星作為航天馭星首家子公司,成立近三年來,建成了國內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站、首個第三方商業衛星測控指揮中心,多次執行重大商業衛星測運控任務。
  • 馭星速訊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5日11:13,由國電高科自行研製的天啟10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此前,航天馭星已經相繼服務了天啟星座系列衛星「天啟一號」「天啟二號」「天啟四號B」和「天啟五號」。本次任務,航天馭星採用馭網雲測控模式,兼容多地並行測控。11:27,星箭成功分離;星箭分離後,精河站和中衛站投入三套X和三套UV共六套設備。衛星狀態良好。通過為客戶提供託管式的測運控服務,極大提高了衛星數據接收的實效性,有效支撐了天啟星座的組網運行。
  • 馭星速訊 | 航天馭星為和德宇航「天行者」第四顆衛星提供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16:53,由和德宇航自行研製的和德四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截至目前,航天馭星累計服務衛星44顆。和德四號衛星測控任務是航天馭星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執行的第三顆衛星測控任務。疫情給各項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航天馭星積極防控風險的同時克服各種困難,配合客戶及時並有效的開展星地驗證工作。據悉,和德四號衛星在完成在軌測試後,將與2017年發射的「和德一號「衛星,以及2019年發射的「和德二號A/B」衛星組網。
  • 馭星速訊 | 和德五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航天馭星為衛星提供測控及數傳接收服務。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進步,國內外各大衛星運營商的星座計劃正陸續鋪展,這也對測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馭星一直致力於星座測控技術的研發和探索,已經完成了星座測運控軟體的研製。據悉,除本次發射的衛星外,航天馭星目前還同時在為和德「天行者」星座的和德二號A、B星與和德四號衛星提供在軌長管服務。
  • 馭星速訊 | 助力中國火箭首次海射!見證中國商業航天新突破
    航天馭星為火箭及其中4顆衛星提供測控服務。為了保障此次任務,航天馭星共調動了新疆精河、寧夏中衛、黑龍江哈爾濱、福建福州、南太平洋某地和江蘇鹽城的五個衛星測控站、一個火箭測控站。航天馭星CEO趙磊在用戶測控大廳技術負責人朱太平說:「此次任務的難點在於多星多站
  • 馭星觀察 | 2020年1月-2月國際航天發射活動動態觀察
    編者按:從2020年2月起,本號推出新欄目——「馭星觀察」。本欄目旨在為讀者提供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以了解行業概況及動態。我們將聚焦航天領域新聞報導,關注行業熱點,定期總結推送一些行業發展動態,並對趨勢進行分析判斷,權作「它山之石」,以期對業界同仁及航天愛好者提供些許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