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入仲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2020年終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焦慮而又艱難的年份之一,為本已呈現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平添了些許隱憂。縱觀海內外,各式各樣的蝴蝶正在煽動著翅膀,蠕蠕而動;各種不確定性的烏雲籠罩著每一片原本晴朗的天空,無限放大著這個脆弱星球的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件,或將成為波瀾壯闊的時代強音和正義註腳,或將留下難以忘卻的歷史烙印和慘痛記憶。
波詭雲譎,禍兮福倚;滄海橫流,建業之時。
隨著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和防控措施的有力落實,人類正在學會和適應與「新冠」共生並存,生產生活在有序恢復,戰勝疫情終將迎來轉折。
每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都在用熱情、用智慧、用行動在努力奮鬥著。
風景這邊獨好。作為代表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行業之一,航天依然在2020年取得了新突破。
國際方面:4月9日,俄羅斯發射載人飛船,將3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首批太空人上太空;5月30日,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可謂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嶄新時代;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直奔火星;10月7日,星鏈計劃第13批衛星成功發射,在軌衛星數量達775顆……
國內方面:2020年,中國航天人不斷奮進,在世界航天舞臺上彰顯著大國擔當,噴薄著中國智慧,貢獻著中國方案。4月28日,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任務取得成功,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測奠定堅實基礎;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中國首次獨立開展火星計劃……
航天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技讓世界更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科技的存在應該是為了給這個脆弱的星球減熵!
作為一家企業公民,自2016年10月12日成立以來,航天馭星在為商業航天減熵的路上探索奮進,已經整整四個寒暑。
我們持續優化全球地面站網布局,充分發揮軟硬體產品研發和系統集成優勢,構建了低成本、高覆蓋、全自動的天地一體化航天信息服務體系,持續為衛星綜合管理服務減「熵」;
我們不斷迭代航天運營管理雲平臺,讓用戶更方便的使用衛星,打通衛星應用最後一公裡,持續為衛星應用服務減「熵」;
我們始終不忘苦煉內功,完善管理制度,規範工作流程,提升經營效率、任務成功率和客戶滿意度,持續為公司成長鬆綁,為業務發展減「熵」;
……
四年來,在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各位客戶的關愛和支持下,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發展穩步前進:
累計服務衛星60顆,其中長管衛星30顆以上;
自建地面站近30臺套、亞洲領先的遙感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基地即將投入使用,衛星在軌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測控範圍覆蓋歐洲全境和亞洲、非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區;
打造天體一體化測控解決方案服務體系,實現軟硬體自主化;
測控雲平臺系統已經迭代至4.0版本,服務能力建設對標亞馬遜AWS Ground Station、微軟Azure Orbital等一流服務商;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必將飛出地球、進入太空、深向宇宙。航天馭星將繼續伴隨著人類徵服空間的腳步,堅定地走向未來,持續構建起全球化的商業航天基礎設施,為衛星運營商和應用商保駕護航,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
賦能衛星,服務應用!無限熵減,天地互聯!讓我們共同「馭」見一個「星」時代的到來!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