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是否被「2019年的最後一次日食」刷了屏?
北京觀測到的日偏食
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數據顯示,12月26日發生日環食,沙羅周期(註:沙羅周期,天文學術語,為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是指長度為6,585.32天的一段時間間隔,每過這段時間間隔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又會與原先基本相同,因而前一周期內的日、月食又會重新陸續出現。每個沙羅周期內約有43次日食和28次月食)編號第132號,全部經過時間自北京時間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小時35.9分鐘。
這次日食,環食帶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經過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海、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蘇拉威西海,在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東北部、亞洲(除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中國可見偏食。
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而後月亮半影向東北上掃過中國全境,我國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以海南食分最大,為0.499;食分最小要屬漠河,為0.021。15時37分後半影由臺灣省離開我國,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小時41分鐘。
身在上海的小編表示,由於陰雨連綿,中午連日食的尾巴也沒有抓住。同樣沒有看到日食的小夥伴也別傷心,明年6月21日就能在中國境內欣賞少見的日環食了。
同時,小編為你準備了幾個關於太陽的有趣演講。沒看到日食沒關係,以下知識大餐不要錯過哦~
見過了日食,或許你還想更了解宇宙一些
日食是太陽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天文現象。對於這個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光和熱的天體,人類很早就產生了興趣,並開始了孜孜不倦的研究。
我們的祖先曾把日食稱為「天狗食日」,認為其是不祥之兆;元朝的郭守敬利用小孔成像法準確測量了日食食分;到了明朝末年,天文學家徐光啟開始用望遠鏡觀察日食。
日食的盛景
時間快進到現代。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太陽和太陽系的腳步大大加快,能力也越來越強,樹立起一座又一座的裡程碑。
01
誰殺死了崇禎皇帝?是太陽!
熱愛天文的你或許能熟練解釋日全食的形成原理,對太陽黑子、太陽風暴也略知一二。
但你知道一個書房體積的太陽所產生的熱量能點亮幾隻燈泡嗎?
太陽一秒鐘燒掉40億公斤的物質,它能堅持多久?
而殺死崇禎皇帝,使得明朝覆滅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太陽?
02
人類如果不想步恐龍的後塵,應該多看看星星
現在的我們,無需像古人那樣「杞人憂天」,擔心天會不會塌下來。
然而,有一天人類會不會像恐龍一樣面臨大滅絕?
其實我們並不比恐龍更幸運,只是,我們能夠運用技術尋找出路。
03
一秒鐘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100億年的總和,伽馬暴究竟是什麼?
漫威漫畫中的綠巨人Hulk是布魯斯班納博士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製造出的伽馬炸彈輻射而變異成的,使他擁有了超強的力量。
而伽馬射線暴的發現,也是歸功於1967年,美國用來監測原子彈爆炸的衛星,意外監測到了來自地球以外宇宙中的射線。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靈敏度足夠高的衛星,每天能觀測到1-3個伽馬射線暴。
伽馬暴究竟是什麼?它在距離我們多遠的地方發生?
更關鍵的是,伽馬暴對地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人類對於地球的探索並不滿足,於是嚮往地球以外的宇宙。
而技術,正在幫助我們一步步接近宇宙的真理。
太陽不滅,人類不死。
文字 | 一成;校對 | Lily
版面 | 尹歡歡
2020年1月12日,造就開年Talk將邀請大腦研究、宇宙探索、宏觀經濟、超新材料、大數據等眾多領域的前沿講者,從專業的角度為你講述他們眼中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主題:Hack the Future 2020造就開年演講
時間:2020年1月12日13:30-17:30
地點:上海
票價:599元(造就金星會員可免費兌換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