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地空學院與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籤訂互派訪問學生協議

2021-01-13 中國科學院

  4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籤署協議,自2014年起,中國科大固體地球物理專業和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互派研究生,在對方學校從事科研項目和選學課程。雙方學校免除學費,每個學生訪問期限在3至12個月,每年雙方可以各自選送10名學生。 

  今年2月,中國科大地空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籤訂了類似的協議。 

  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主任Howard Zebker教授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科研課題組有不少中國科大的學生,表現十分優秀。希望通過進一步加強兩校兩個專業之間的合作,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推動雙方更多的科研成果。中國科大地空學院執行院長陳曉非教授表示,雙方近年來的交流頻繁,合作基礎紮實,協議的籤署將進一步促進兩個專業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上的發展。 

  協議籤訂前,雙方已經開始試運行互派訪問學生計劃。2012年在中國科大舉辦了首屆斯坦福-中科大-麻省理工(SUM)三校夏令營時,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9名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2013年舉辦了SUM三校教授論壇,斯坦福大5位教授參加了活動,Mark Zoback教授還被聘為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Sjoerd de Ridder博士從史丹福大學畢業後也來中國科大任教,成為中國科大該專業的第一位外國教職員。 

相關焦點

  • 北大地空學院與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科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暨...
    2019/04/19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凌薇 | 責編:山石 2019年4月16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與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交流計劃籤約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 河北外國語學院與立陶宛馬格努斯大學籤訂合作協議
    14日,立陶宛馬格努斯大學校長奧古斯丁教授、文學院院長露塔教授訪問河北外國語學院,並與河北外國語學院籤訂了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開始前,奧古斯丁教授與露塔教授特意參加了與河北外國語學院學生的交流會。露塔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馬格努斯大學的地理、歷史、文化以及校園環境等狀況,並闡述了學校課程設置情況。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訪問國科大地星學院
    4月19日上午,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臺中大地學院」)院長朱延祥教授一行訪問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國科大地星學院」)。國科大地星學院副院長孫文科教授、黨委書記周元澤教授等在玉泉路校區會見了來賓,陳運泰院士應邀出席了會議。
  • 荷蘭TWENTE大學(UT)代表團訪問我校
    6月3日,由校長Ed Brinksma教授、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Gerard van der Steenhoven教授以及部分院系教授組成的荷蘭TWENTE大學代表團一行8人來我校訪問。代表團受到了侯建國校長、陳初升副校長以及相關學院領導和教授們的熱情接待。
  • 地空學院進行地球科學實驗教學調研
    2018/05/02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地空學院」)承擔了北京大學「世界著名高校地球科學學科實驗教學比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
  • 地球與環境學院與江蘇煤炭地質局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4月9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煤炭地質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楊文光一行來校參加產學研合作協議籤訂儀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明東出席籤訂儀式,儀式由地球與環境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啟蒙主持。
  •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訪問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2019/04/16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 2019年3月24日,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礦物物理學家雷德芬·西蒙(Simon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代表團訪問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11月19日,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由系主任、所長和教授組成的代表團一行8人來訪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潘懋,副院長黃清華、秦其明以及學院各研究所所長熱情接待了來賓。會上黃清華副院長以及臺灣中央大學代表團許樹坤教授分別就各自學院的辦學歷史、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成果等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代表團成員及地空學院系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系所的人員構成與研究領域。隨後,代表團成員深入地球與空間學院各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雙方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溝通。
  •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與韓國湖南大學籤訂交流合作協議
    2011年11月14日,韓國湖南大學理事、副校長樸相徹、中韓交流本部部長李政林、中韓交流協力室室長孫皖怡等一行四人蒞臨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參觀考察,學院陳敏董事長、柳振忠副院長,培訓中心陳旭主任接待了來賓。雙方就各種形式的課程合作進行了溝通和協商,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隨後,陳敏董事長與韓國湖南大學理事副校長籤訂了交流合作協議。
  • 齊魯醫藥學院與俄羅斯遠東國立醫科大學籤訂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16日上午,齊魯醫藥學院與俄羅斯遠東國立醫科大學舉行合作籤約儀式。俄羅斯遠東國立醫科大學委託代表青島大學陳都軍教授、俄羅斯遠東國立醫科大學訪問學者瓦拉基米(Владимир)、青島大學俄語系主任劉曉玲,學院黨委書記李亞鵬、院長韓冰出席籤約儀式,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副院長耿磊主持。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市國資委與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籤訂合作協議
    12月25日上午,萍鄉市國資委與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我市隆重舉行。萍鄉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明生,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袁紅林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參加籤約儀式的人員有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胡海波、副院長金欣、黨委宣傳科李暄,萍鄉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的分管負責同志,市國資委班子全體成員,全市市管重點企業和市管企業班子全體成員,各縣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國資中心主任、國有企業負責同志共計100餘人。市政府副秘書長熊淵主持籤約儀式。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訪問吉林大學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12月13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3人訪問吉林大學。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港澳臺辦公室、圖書館、文學院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會見。 蔡立東對李功勤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吉林大學的發展近況和「雙一流」建設舉措。
  • 南京大學與自然資源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落實,11月25日,在自然資源部的支持下,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及北京大學與自然資源部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包括共建國土空間規劃人才研究與培訓中心,在人才培養、幹部培訓、職業教育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服務國土空間規劃國家戰略。
  • 中國氣象局與廣東海洋大學籤訂全面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17日上午,中國氣象局與廣東海洋大學全面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在湖光校區實驗劇場舉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於玉斌,廣東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旭東,廣東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琮,湛江市副市長崔青,湛江市科學技術協會、湛江市氣象局 、湛江市環保局、海軍南海艦隊海洋水文氣象中心、海軍航空兵湛江場站氣象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六旅氣象臺、中海油西部石油總公司氣象臺等主要領導和我校領導曹俊明、葉春海、向獻兵、彭權群、劉東超、譚北平出席了籤約儀式。
  • 第二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在中國科大舉行
    7月10日上午,第二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拉開帷幕。中國科大副校長楊金龍教授、地球化學專業主任倪懷瑋教授、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張兆峰研究員、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何永勝副教授及中國科大地空學院黃方教授和肖益林教授等領導和授課老師出席開幕儀式。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河海大學籤訂合作辦學戰略協議
    【本站11月27日訊】近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河海大學合作辦學戰略協議籤訂儀式在杭州舉行,雙方將共建二級學院及研究生院,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據合作協議,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河海大學將共同推動綜合特色班「大禹班」或「尚水基地班」的新工科培養試點工作,聯合開展水利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土木水利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
  • 南方科技大學與日本多所大學籤訂合作協議
    11月20-23日,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帶隊訪問了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名古屋大學和東北大學,進一步拓展和深化與這些日本著名大學在學生培養和科研上的合作關係。訪問期間,南科大與相關大學籤署了三項協議,並與在日的華人教授、學生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築巢引鳳,廣開賢路,建設世界一...
    學院為該項目匹配了11門全英文研究生課程,全面系統地涵蓋了本學科的前沿知識體系。同時,項目全英文研究生課程也面向全校研究生開放,為學校英文課程庫添磚加瓦。項目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學業內容之外,要求學生參加特色實踐環節,通過親身體驗中國材料行業的最新發展,更好地理解課堂中吸收的理論知識。
  • 清華大學已與50多個國家280所大學籤訂合作協議
    本報北京6月25日訊(記者 萬玉鳳)記者近日從清華大學獲悉,從1978年到2017年,來清華工作的外國專家有2.7萬餘人、國際學生3.2萬餘人,清華公派教師和學生共計14.7萬餘人。目前,清華與32個國家的140所大學籤署了學生交換協議,與全球50多個國家280所大學籤訂了合作協議,全面提升國際化辦學能力與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