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圓滿落幕
7月22日上午,第二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在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落下帷幕。上午八點半,國土資源部同位素地質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員為學員們講授最後一堂課:關於非傳統穩定同位素的研究歷史、分析方法和應用。朱祥坤研究員是國際上最早開展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的先驅之一,他系統介紹了這個新領域的起源,報告內容豐富有趣,學員們深受啟發,大家以熱烈的鼓掌表示感謝。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暑期學校舉行—新聞—科學網
由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發起,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和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三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在礦床學研究中的應用
主講:朱祥坤題目: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在礦床學研究中的應用時間:2017年12月7日下午14:30地點:地球科學學院學術報告廳朱祥坤,1985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地質學專業。地球化學家,牛津大學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主任、國土資源部同位素實驗室主任。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主要從事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有關領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地球與太陽系的早期演化、地圈與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及其與環境變化的關係、海底熱液活動與成礦作用、造山帶與巖石圈演化、同位素技術在考古研究中的應用等。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探索地球形成與演化之謎
自上個世紀末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問世以來,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穩定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從傳統的幾個氣體元素(C、H、O、S、N等)擴展到幾乎整個元素周期表,開啟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新的研究領域。
-
地化所在Cd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包括Fe、Cu、Se、Mo、作為一種新的、潛在的地球化學示蹤劑,近10餘年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的研究得到迅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溫漢捷帶領研究團隊通過國內國際合作在Cd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包括: (1)Cd同位素分析測試技術的建立:研發了針對不同類型樣品的
-
胡耀武作客人文學院穀雨計劃專場講座:「穩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學」
自玉米的穩定同位素異常現象被發現起(當時用於給碳十四年代做校正),到碳穩定同位素、氮穩定同位素領域的兩篇開山文章,再到1983年碳氮穩定同位素首次被用於骨膠原研究(以反映古人食譜),以及1985年Sr穩定同位素被建議用於人群來源研究,國際上穩定同位素分析的早期工作基本都來自於地球化學界
-
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舉辦
9月9日至11日,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本屆會議主題為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發展,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氣體地球化學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委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委會、氣體同位素技術實驗室聯盟(籌)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甘肅省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中科院蘭州資源環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聯合承辦。
-
北大研究生空間計量經濟學暑期學校暨空間數據科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2018年5月27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政府管理學院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同主辦的2018北京大學研究生暑期學校「空間計量經濟學前沿」暨第二屆空間數據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A.
-
專家觀點 陳玖斌:土壤環境重金屬汙染的同位素示蹤
獲國際地球化學學會Kharaka獎。主要從事金屬穩定同位素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建立了地質樣品鋅、汞、鎵、銻等同位素分析方法,在有機絡合、礦物吸附等環境過程金屬同位素分餾機制、汞同位素非質量分餾機理、古氣候重建以及土壤、河流、大氣、湖泊等環境金屬同位素應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在NC、GCA、EST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Atomic Spectroscopy:國際首個磷灰石Cl同位素標樣及高精度微區...
然而,與成果豐碩的傳統穩定同位素(O和S等)和方興未艾的非傳統穩定同位素(Mg和Fe等)相比,Cl同位素研究均非常滯後。常規的Cl同位素分析直到本世紀初才成為現實。這主要受標樣匱乏和測量技術制約,導致其同位素測量,尤其是高精度測量,一直挑戰重重,限制了Cl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前沿領域的探索。
-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將於4月6日召開
為充分展示、交流和總結我國礦物學、巖石學與地球化學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一步促進我國地球科學的發展與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決定於2011年4月6日~9日在廣州召開「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我們誠邀相關研究領域的同行們相聚羊城。
-
...材料量子設計和量子物理研究生暑期學校在我校微尺度國家實驗室...
7月13日上午,由我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承辦的2009年全國功能材料量子設計和量子物理研究生暑期學校開班儀式在我校理化大樓東三學術會議廳舉行。來自物理、材料和化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青年學者及青年教師140餘人參加了開班儀式。自此,為期三周的該暑期學校正式拉開了帷幕。
-
紫金山天文臺等在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月15日,《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關於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隨著世紀之交同位素質譜測試技術的革命性發展,特別是多接收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的問世,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應運而生,並迅速蓬勃發展,成為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地球化學領域的最大亮點之一。
-
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材料聚交」暑期論壇舉行
7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材料聚交」暑期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發起並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協辦,旨在深入探討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深度解析新材料技術的產業化及應用,實現「政產學研金」的緊密結合。
-
建設獨具特色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化學學科...
1969年起,地化教研室的老師們將工作積極投向野外地質隊、物化探隊及有關部門和學校等,開展以教改小分隊和培訓班為主要形式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向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傳播地球化學和地球化學探礦的理論和技術方法。 這期間,地化教研室的人員還參加了「北京西郊首鋼地區環境汙染調查與評價研究」項目,項目成果受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表彰。
-
2013年全國"動物學及分類鑑定"研究生暑期學校招生簡章
由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批准並支持,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重點實驗室負責承辦的「動物學及分類鑑定」全國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暑期學校,在2012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響,2013年8月19-23日,第二屆「動物學及分類鑑定」研究生暑期學校將繼續在北京中科院奧運園區舉行。
-
關於第五屆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暑期學校的通知
自2013年起在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SKA中國辦公室)及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已成功舉辦四屆SKA暑期學校,形成具有規劃性的系列學術活動,對培養年輕的SKA後備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第五屆SKA暑期學校將於2019年8月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舉辦。
-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學術交流會
【會議簡介】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研究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手段。碳、氫、氧、氮作為自然界最常見的組成元素,其在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氣圈間的交換、吸收、運移、分配、轉化構成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生態過程。
-
第二屆中國極地青年論壇在中國科大召開
5月25—26日,由中國極地青年科學家協會(APECS China)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極地青年論壇」在中國科大東區活動中心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辦
-
新疆天文臺「2015年脈衝星和引力波暑期學校」舉行
新疆天文臺「2015年脈衝星和引力波暑期學校」舉行 2015-10-30 新疆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主辦的「2015年新疆脈衝星和引力波暑期學校」於10月23日至27日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近100名學生和學者參加了此次培訓。 脈衝星和引力波是當今天天文學和物理學的研究前沿,直接探測引力波將打開觀測宇宙新窗口,這將對天文學和物理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