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ic Spectroscopy:國際首個磷灰石Cl同位素標樣及高精度微區...

2021-01-15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李揚等-AS:國際首個磷灰石Cl同位素標樣及高精度微區分析突破

磷灰石廣泛分布於巖漿、熱液及變質體系,是記錄俯衝帶等複雜地質過程的良好載體;其對流體活動極為敏感,具有精準示蹤含礦流體及礦化劑等關鍵元素的來源及遷移-富集-沉澱機理的潛力。在這些地質過程中,Cl與影隨行且主要賦存於磷灰石等礦物中。因此,磷灰石Cl同位素體系是為俯衝帶地質作用和礦床學研究量身打造的「特異性」示蹤工具。此外,磷灰石Cl同位素是研究月球等天體揮發分特徵、去氣過程以及與地球親緣性等特徵的重要參數。

因此,Cl的重要性對地球與行星科學研究不言而喻,發展磷灰石Cl同位素分析技術並開展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與成果豐碩的傳統穩定同位素(O和S等)和方興未艾的非傳統穩定同位素(Mg和Fe等)相比,Cl同位素研究均非常滯後。常規的Cl同位素分析直到本世紀初才成為現實。這主要受標樣匱乏和測量技術制約,導致其同位素測量,尤其是高精度測量,一直挑戰重重,限制了Cl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前沿領域的探索。

提到Cl同位素研究就不得不提Hans Eggenkamp,他在2014年Springer出版的Cl-Br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專著(The Geochemistry of Stable Chlorine and BromineIsotopes)中指出,從事相關研究的實驗室非常少,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沒有超過10家。Cl同位素研究領域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Zachary Sharp。Jaime D. Barnes(Sharp是其博士導師)和Zachary D. Sharp在2017年出版的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專輯「Cl同位素地球化學」(Chlorine Isotope Geochemistry)章節中指出,迄今為止,海水是Cl同位素標準的首選,尚無Cl同位素的二級標樣,實驗室之間測量水平的對比評估也非常有限。

上述兩個挑戰,即Cl同位素研究困境的主要原因有:(1)從事Cl同位素研究的實驗室非常少(<10),能進行高精度測量的實驗室更少(<<10);(2)除海水外,國際上尚無Cl同位素標準物質的報導,限制了高精度測量技術的發展。

針對上述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獻華院士負責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礦床學研究的變革性原位分析新技術」項目將滷族元素地球化學與Cl同位素高精度分析作為重要研究內容,開展聯合攻關。在專項支持下,項目組骨幹成員李揚副研究員及合作者最近成功研發了Eppawala-AP磷灰石Cl同位素微區分析標準(圖1)。

Eppawala-AP是國際第一個公開報導的Cl同位素標準物質,其離子探針Cl同位素分析精度為0.13‰(2SD),明顯優於國際上同類分析的精度(~0.4‰)。這項工作為推進上述兩個挑戰的解決做出了一些貢獻。項目組正在進行Cl同位素分餾機理的研究,通過多學科聯合攻關,力爭實現Cl同位素地球化學領域從分析技術、分餾機理到地學應用「全鏈條」的突破。

圖1 Eppawala-AP的離子探針分析數據

相關焦點

  • JGR:火星地下滷水活動——來自火星磷灰石H和Cl同位素組成的證據
    磷灰石是火星隕石中普遍存在的副礦物,不僅能用於確定地質事件的年代,也是揭示其源區地球化學性質的重要窗口。更重要的是,磷灰石是一種含水和滷族元素的礦物,是揭示火星源區的水和揮發份含量和後期地質事件中流體性質的重要途經。結果表明部分橄欖石和單斜輝石的Mg-Fe同位素變化範圍超過高溫巖漿過程平衡同位素分餾值,很可能是由動力學過程造成的。
  • JGR:火星地下滷水活動——來自火星磷灰石H和Cl同位素組成的證據
    他們發現NWA 8657中的磷灰石具有最高的水含量,且極度富集重同位素氘,dD值可達6509‰,與熔融包裹體中的玻璃相相當(圖1)。不同礦物的水含量和氫同位素組成對數正相關(圖1),該相關性與前人報導的磷灰石的負相關趨勢明顯不同。NWA 8657磷灰石的氯同位素分布範圍為~-2‰到~4‰,與火星殼源儲庫的同位素特徵相近(圖2和3)。
  • 聚焦地礦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2019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
    大會共邀請18位專家做大會報告並開設主題為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生命科學與醫學、同位素質譜、儀器研發與應用、環境與食品等多個分會場。會議同期還設置了青年論壇專場和學術牆報展示,以促進我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展示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成績及增進同行間的學術交流。儀器信息網對本次會議中針對地礦領域樣品的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及應用新進展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 地質地球所研究出實時在線氧校正高精度鋨同位素測定方法
    圖2為該方法對Os溶液標樣的186Os/188Os高精度測定結果。  上述重要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分析化學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Chu et al.圖2 Os溶液標樣在線186Os-188Os高精度測定結果    鋨同位素在大陸巖石圈地幔定年、殼幔物質來源示蹤、金屬礦床定年、天體化學、環境演化以及核幔相互作用等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 GGR: 中國GSR巖石標準物質Lu、Hf含量及Hf同位素組成
    近十多年來,隨著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的快速發展,高精度Lu-Hf同位素測試變得簡便和快捷,使得176Lu
  • GGR: 中國GSR巖石標準物質Lu、Hf含量及Hf同位素組成
    近十多年來,隨著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的快速發展,高精度Lu-Hf同位素測試變得簡便和快捷,使得176Lu-176Hf同位素體系在地球化學、宇宙化學和環境科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
  • 地質地球所等基於雷射微區原位等離子質譜測定黑鎢礦U-Pb年齡
    2006年,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通過對美國科羅拉多Sweet Home Mine黑鎢礦的同位素稀釋法-熱電離質譜(ID-TIMS)U-Pb定年工作,報導了有意義的黑鎢礦U-Pb年齡。但是黑鎢礦中U含量通常不高(2~50 ppm),普通鉛組成變化範圍大,且通常含有富U(鈮鉭礦等)、富普通鉛(白鎢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的包裹體。
  • 稀土礦床年代學研究的開路先鋒-國際首個氟碳鈰礦U-Th-Pb年齡標準...
    地球化學的研究上大體從元素含量、同位素組成和年齡三個方面入手來提取信息,而氟碳鈰礦則可從稀土元素配分關係、C-O-Sr-Nd同位素組成和U-Th-Pb定年多方面開展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多元地球化學信息載體礦物。大型礦床通常經歷了多期次的富集成礦作用,要回溯演化歷史,時間因素必不可少。
  • 微區X射線螢光光譜儀特徵譜線的產生則是基於不同的機理
    微區X射線螢光光譜儀是X射線光管發出的初級X射線照射樣品,樣品中原子的內層電子被激發,當外層電子躍遷時產生特徵X射線,通過分析樣品中不同元素產生的特徵螢光X射線波長(或能量)和強度,可以獲得樣品中的元素組成與含量信息,達到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
  • 研究建立測定稀土釹同位素比值新方法
    直接測試國際巖石標樣稀土中143Nd/144Nd比值和傳統方法的類比 釹同位素在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近年來,採用MC-ICP-MS已實現了直接測定稀土中的Nd同位素比值。然而,對於釹同位素最主要的分析儀器TIMS,至今未實現該技術的建立,其中如何準確扣除144Sm幹擾是該技術的主要難點。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同位素實驗室李潮峰高級工程師及其合作者利用Triton TIMS質譜儀進行了該方法的研製,建立了有效的扣除方法。
  • 紫金山天文臺等在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月15日,《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關於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隨著世紀之交同位素質譜測試技術的革命性發展,特別是多接收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的問世,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應運而生,並迅速蓬勃發展,成為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地球化學領域的最大亮點之一。
  • Analytical Chemistry:基於TODGA樹脂的W同位素化學分離新技術
    但是,開展地球樣品的W同位素示蹤研究,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對分析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首先,由於地球樣品的W同位素變化範圍非常小,因此要求獲取極高的W同位素比值測定精度,才能識別出不同樣品W同位素比值的微小差異,一般要求182W/184W分析精度達到<5ppm(2RSD)。
  • 科普 | 什麼是磷灰石?
    磷灰石,是指磷以晶質磷灰石形式存在於火成巖和變質巖中的含磷礦石。寶石級的磷灰石擁有如彩虹般誘人的顏色,主要有霓虹藍和霓虹綠,深藍綠色,深紫色或紫羅蘭色,金黃色。同時其大小也是衡量價格的重要標準,現如今超過1克拉的磷灰石非常罕見。
  • 直讀光譜儀標樣怎麼選購,均勻也是關鍵
    那怎麼能保證標樣成分的均勻性呢?標樣成分的均勻性檢驗 做標樣的胚料必須是合格的,經過物理檢驗合格後才能做標樣的胚料。胚料的頭部,中部和尾部必須先做化學成分的均勻性,合格後再進行光譜均勻性檢驗。判斷標樣成分是否均勻,要看標樣成分的波動對分析結果是否產生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