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立測定稀土釹同位素比值新方法

2020-12-08 科學網

直接測試國際巖石標樣稀土中143Nd/144Nd比值和傳統方法的類比

 

釹同位素在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為準確獲得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傳統方法需要通過兩階段離子交換技術分離出純淨的釹,再採用熱電離質譜儀(TIMS)或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進行測試。首先,將溶解後的樣品溶液通過陽離子交換柱(AG50W-X8/12)去除基體,同時回收稀土元素(REEs)。然後,採用萃淋樹脂交換柱(P507/204 or LN)分離出純淨的Nd,再進行測試。近年來,採用MC-ICP-MS已實現了直接測定稀土中的Nd同位素比值。然而,對於釹同位素最主要的分析儀器TIMS,至今未實現該技術的建立,其中如何準確扣除144Sm幹擾是該技術的主要難點。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同位素實驗室李潮峰高級工程師及其合作者利用Triton TIMS質譜儀進行了該方法的研製,建立了有效的扣除方法。系列混和標準溶液和巖石標樣的測定結果表明:通過陽離子交換柱分離出的REEs溶液,無需Sm-Nd分離,熱電離質譜儀同樣可以獲得準確的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減少了化學分離純化步驟,提高了一倍的製備效率。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分析化學期刊《分析原子光譜學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上(Li et al. Directly determining 143Nd/144Nd isotope ratios using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geological samples without separation of Sm-Nd.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11, 26(10): 2012–2022)。(來源: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我國學者測定矽同位素絕對比值
    本報北京7月20日電 國土資源部同位素重點實驗室,採用新的測試技術和流程,重新標定出國際參考物質,即美國標準和技術研究所製備的國際氧和矽同位素參考物質(NBS-280)的矽原子量為28.08653,比歐盟參考物質及測量研究所原先報導的數值重0.001。這一結果將導致《元素周期表》裡矽的標準原子量的重新修訂。今天,中國地質科學院公布了這一消息。
  • 地質地球所研究出實時在線氧校正高精度鋨同位素測定方法
    鋨同位素分析最關鍵的技術進展是負離子熱電離質譜(NTIMS)鋨同位素測定方法的建立。由於該方法用於氧校正計算的氧同位素比值是鋨同位素NTIMS測定過程中實時的氧同位素組成,因此可以提高鋨同位素測定結果的準確度。
  • 對《白酒中乙醇穩定碳同位素13C/12C比值測定方法》行業標準徵求...
    各有關單位、專家: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3年第四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工信廳科[2013]217號),《白酒中乙醇13C/12C比值測定方法》(計劃編號:2013-1874T-QB)行業標準列入制定計劃,由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鐘鼎生物技術——同位素測定案例分析
    本文是基於鐘鼎生物與客戶合作的同位素測定服務實例,介紹了穩定同位素質譜的實驗方法,包括實驗所需的實驗試劑與儀器,實驗具體步驟。穩定同位素檢測實驗概要本實驗以 IsoPrime100質譜儀,以Elemental microanalysis LTD四種標準物質尿素為標準,通過測定四種尿素的氮同位素值,與標準值進行對比,做出線性回歸。以此為準,進樣測定樣品中N的δ15NAIR值.
  • 同位素是如何測定地球的年齡,和陽澄湖大閘蟹真偽的呢?
    >所謂定年,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的性質,測定體系不與外界發生同位素交換後的年齡。在某一地質過程中,如果兩相之間同位素交換達到平衡(例如海水中緩慢沉澱碳酸鈣),而平衡分餾係數是溫度的函數,所以只需要測定兩相之間的同位素比值差異就可以求得平衡時的溫度。
  • 同位素年齡測定方法是如何測定巖石的年齡的?
    同位素年齡測定方法是如何測定巖石的年齡的?這意味著氫有三種同位素。一些同位素並不穩定,它們會分解。有時,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釋放出大量能量。這種分解的過程就被稱為放射性衰變。其中的β衰變、α衰變被用於測定巖石的年齡。在放射性衰變中,初始的同位素發生放射性衰變,按一定比率變成另一種同位素。基於這一比率,可以得到初始的同位素的一半衰變成另一種同位素的時間,即同位素的半衰期。
  • 我國測定硒原子量為新國際標準
    原標題:我國測定硒原子量為新國際標準  科技日報北京9月25日電 (劉旭紅 記者林莉君)記者今天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日前在土耳其召開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同位素豐度與原子量委員會會議上,該院化學分析所王軍創新團隊建立的硒同位素豐度校正質譜法測量工作被評為最佳測量,採用該方法測量的硒原子量(78.9711(9))被採納為新的硒原子量國際標準值
  • ...譜學研究新進展:三維原子尺度上測定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
    近日,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吳自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陳仙輝領導的小組利用X射線吸收譜學,在三維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成果發表在4月29日自然出版集團(NPG)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 自2008年鐵基超導材料被發現以來,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熱點之一。
  • 新型高靈敏度Sm-Nd同位素分析方法
    Sm-Nd同位素研究以及環境樣品Sm-Nd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支撐系統儲著銀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利用固體同位素實驗室IsoProbe-T質譜計,採用W燈絲和TaF5發射劑的塗樣技術建立了一種新的高靈敏度Sm-Nd同位素分析方法。W燈絲和TaF5發射劑塗樣技術通常被應用於低含量樣品或微量樣品的Sr同位素高精度分析,儲著銀等首次將該塗樣技術應用於Sm-Nd同位素分析。
  • 地球環境所開發出高鈾樣品中超微量鈽同位素的ICP-MS-MS測量方法
    不同來源的鈽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組成(如240Pu/239Pu比值),根據樣品中不同鈽同位素組成這一指紋特徵,可以追蹤環境中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並用於與核擴散、核走私以及核恐怖等相關的核診斷研究另外釋放於環境中的鈽同位素也可以用土壤侵蝕、大氣顆粒物形成、傳輸路徑和形成機理研究,以及近80年來的年代指標。傳統的鈽同位素測量方法為放射性衰變測量法,如阿爾法能譜、液體閃爍譜等,對於長壽命鈽同位素的測量靈敏度較低、分析時間長。近年來質譜測量技術被廣泛用於鈽同位素的測量。
  • 研究火星大氣同位素的新儀器
    探測器對大氣層組成的測量為研究大氣層與地球表面之間的交換過程提供了數據。然而,目前沒有一個固定平臺對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氣及其同位素進行連續的長期觀測。大氣中的同位素比值會因為凝結和升華過程而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要想全面研究大氣中發生的過程,必須對同位素比值進行連續監測。
  • 這些科學家照亮同位素質譜發展之路
    1896年發表了維恩公式,即維恩輻射定律,給出了這種確定黑體輻射的關係式,提供了描述和測量高溫的新方法。雖然後來被證明維恩公式僅適用於短波,但維恩的研究使得普朗克能夠用量子物理學方法解決熱平衡中的輻射問題。  3.
  • Analytical Chemistry:基於TODGA樹脂的W同位素化學分離新技術
    儲著銀等-AC:基於TODGA樹脂的W同位素化學分離新技術W同位素是開展地球早期演化和核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工具,近年來已獲得系列重要研究進展。但是,開展地球樣品的W同位素示蹤研究,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對分析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首先,由於地球樣品的W同位素變化範圍非常小,因此要求獲取極高的W同位素比值測定精度,才能識別出不同樣品W同位素比值的微小差異,一般要求182W/184W分析精度達到<5ppm(2RSD)。
  • 穩定同位素解決有機產品識別和溯源(組圖)
    穩定同位素方法追溯農作物施肥情況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負責人鍾其頂介紹,關於穩定同位素在有機食品領域的研究始於2011年,至今,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不僅建立了穩定可靠的檢測方法,還對一些農作物進行了從種子到果實的跟蹤研究,了解了部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同位素分餾變化規律和影響因素,並對市場上一些有機和常規樣品進行鑑別實驗。
  • 同位素變身「照蟹鏡」 洗澡蟹逃不開火眼金睛
    近日,中科大的研究團隊基於同位素檢測技術發明了一種利用鍶(Sr)的同位素追蹤大閘蟹原產地的方法,可以準確分辨出市場地上的「洗澡蟹」。鍶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巖石、土壤以及水體中的元素。在自然環境中,鍶有四種穩定的同位素:鍶84、鍶86、鍶87和鍶88。其中鍶87是由銣(Rb)87放射性衰變形成。不同的地質環境由於銣鍶的含量和以及地質歷史時間存在差異,鍶的同位素比例也有所不同。
  • 聚焦地礦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2019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
    杭緯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其課題組對基於該方法進行的技術優化以及儀器的研製,並介紹了相關應用的新進展。此外,其團隊建立了微化石LA-ICP-MS元素定量成像方法,獲取了有空蟲、牙形石、牙齒以及結石等元素或元素比空間分布及成像,為古海洋氣候環境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手段。
  • 同位素內標-氣相色譜-質譜法同時測定嬰幼兒配方粉中3-氯丙醇酯和...
    嬰幼兒配方粉是非母乳餵養嬰兒的主要營養素攝入來源,3-MCPDE與GEs是嬰幼兒食品中潛在的危害物質,建立嬰幼兒配方粉中3-MCPDE和GEs的檢測方法對於開展風險評估及標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有關食品中3-MCPDE和GEs同時測定的間接檢測方法較少,被檢測的樣品也以食用油為主,關於嬰幼兒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同時測定的檢測方法以及這2 種物質的汙染源解析和健康風險研究幾乎處於空白階段,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亞
  • 廣州地化所開發出鋯石水含量和氧同位素同時測定新方法
    鋯石是地球科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名義上無水礦物,可以進行U-Pb定年、Li-O-Hf同位素體系和Ti溫度計等研究,並已形成專門的學科——鋯石學。已有研究表明,結晶鋯石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其水含量的多少對地球動力學過程研究有重要意義。鋯石水含量的SIMS測試面臨著儀器背景值高、鋯石水含量標準物質缺乏等難題。
  • Geological Journal:寒武系年代地層劃分新方法——碳同位素變化型...
    吳亞生等-GJ:寒武系年代地層劃分新方法——碳同位素變化型曲線我國多個沉積盆地深部寒武系以白雲巖為主,且缺失可用於地層對比的化石信息,因此如何對這些白雲巖地層進行年代地層劃分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的寒武紀碳同位素研究,以建立碳同位素地層學方法,揭示碳同位素演化的重要地質事件。較典型的工作是朱茂炎等綜合他本人和其他學者的工作,在寒武系定義了10個碳同位素漂移事件(Zhu et al., 2006),其中的3個事件(BACE、ROECE、SPICE)被廣泛用於全球地層對比。
  • GRL:利用全巖Sr/Y和La/Yb比值定量估計青藏高原白堊紀至今的古高度變化
    目前,常用的古高度計算方法是通過古生物化石記錄和穩定同位素,如古動物和古植物化石,碳酸鹽的氫-氧同位素或團簇同位素等。然而這兩種方法均依賴於沉積巖,因此難以獲得與古高度直接對應的年代學數據,且難以應用於前新生代的古老造山帶。近年來,一些學者利用巖漿巖的地球化學成分計算造山帶的古高度,但是這些方法或難以直接應用於其他造山帶,或需要給定變量值,從而增加了結果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