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礦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2019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9月21日, 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在貴陽隆重召開。大會共邀請18位專家做大會報告並開設主題為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生命科學與醫學、同位素質譜、儀器研發與應用、環境與食品等多個分會場。會議同期還設置了青年論壇專場和學術牆報展示,以促進我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展示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成績及增進同行間的學術交流。儀器信息網對本次會議中針對地礦領域樣品的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及應用新進展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21日下午,大會報告及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專場中,廈門大學杭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胡聖虹、胡兆初、西北大學袁洪林、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楊嶽衡等眾多專家針對地礦領域樣品分析進展及應用進行了專題分享。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杭緯

報告題目《無機質譜的礦物直接分析方法》

杭緯在報告中介紹到,目前地質領域中的85%的樣品前處理是以強酸或強鹼消解並配合光譜/質譜分析,15%的樣品多使用熔融或粉碎法處理再使用X射線光譜儀分析,因而缺乏對巖礦樣品的直接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在現有的無機質譜技術中,輝光放電、火花放電、雷射濺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二次離子質譜技術可用於固體的直接分析,但都具有其缺憾之處。杭緯提出,相對而言基於雷射的濺射最適合於礦物的直接分析,同時雷射濺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礦物直接分析質譜法。杭緯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其課題組對基於該方法進行的技術優化以及儀器的研製,並介紹了相關應用的新進展。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胡聖虹

報告題目《微體化石LA-ICP-MS元素定量成像》

沉積地層中生物/微生物化石的地球化學信息對研究古海洋、古氣候、古環境變化及重建具有重要意義。而單個微化石原位微區或成像信息,是用於判別後期陸源交代程度、探究地質歷史時期重要突變事件的古海洋環境的重要手段。

生物成因化石主要基質為碳酸鹽巖和磷酸鹽巖,胡聖虹課題組因此分別採用共沉澱-高溫高壓熔融及共沉澱塊狀晶體策略製備碳酸鹽、磷酸鹽基體匹配固體校正標準,實現準確定量化石微區的微量元素。此外,其團隊建立了微化石LA-ICP-MS元素定量成像方法,獲取了有空蟲、牙形石、牙齒以及結石等元素或元素比空間分布及成像,為古海洋氣候環境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手段。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胡兆初

報告題目《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在地質樣品分析中的新進展》

LA-ICP-MS可進行固體微區原位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準確分析,是地球化學及無機分析科學領域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胡兆初在報告中介紹了其團隊採用雷射剝蝕引入溶液樣品的進樣方法,可克服傳統溶液霧化法中與溶劑有關的多原子離子幹擾及樣品基體效應等問題。也介紹了其課題組建立的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測定鋯石中鋯同位素的新方法,其建立的LA-MC-ICP-MS鋯石Zr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可以準確識別鋯石顆粒中Zr同位素組成的變化。最後,胡兆初還介紹了黑鎢礦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U-Pb定年方法,採用水蒸氣輔助非基體匹配U-Pb定年方法,相比引入其他的活性氣體,該方法可講儀器增敏2-3倍,並準確分析黑鎢礦U-Pb年齡。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 袁洪林

報告題目《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技術在地球科學中的應用》

袁洪林提出,雷射-無機質譜(LA-ICP-MS)方法在地質學、礦物學、人類學、考古學、環境科學等不同學科中應用廣泛,並且相對整體分析來說,微區分析技術包括微米區域、原位分析等。雷射剝蝕系統聯用四極杆ICP-MS可測定U-Pb、微量元素,聯用MC-ICP-MS可進行Li、Mg、Fe、Cu、Zn、Sr、Nd、Hf、Pb等同位素分析,聯用大型MC-ICP-MS則可對S、Si、Fe進行同位素分析。袁洪林提到,影響雷射-質譜同位素分析精準度的因素包括雷射(波長/脈寬)、樣品室、傳輸管道、輔助試劑以及離子化效率等。基於此,其團隊開發了兩階段剝蝕法分析鋯石的方法,以及利用雷射「分束分析」(雷射-雙質譜聯機)技術對S、Pb以及多元同位素進行了原位微區分析, 以研究礦床過程與硫的來源以及多期次成礦的Pb-Pb定年和巖石圈地幔及下地殼演化。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楊嶽衡

報告題目《雷射原位氟碳鈰礦U-Th-Pb定年與Sr-Nd同位素分析》

稀土以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通訊、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諸多高技術領域,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而在地質學領域中,稀土成礦也是研究礦床成因和地球動力學的關鍵,同時氟碳鈰礦作為稀土礦床礦石礦物,是開展成礦年代學和成礦源區研究的直接對象。基於此,楊嶽衡團隊開發了原位微區氟碳鈰礦U-Th-Pb雷射原位定年與Sr-Nd同位素標樣分析的方法,為今後更好地開展稀土礦床年代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研究手段。



相關焦點

  • 2017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召開
    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現場  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和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一般由無機、同位素、儀器與教育3個專業委員會合辦,每1-2年舉辦一次可見,質譜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無機、同位素質譜技術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從最早的簡單同位素質譜測量技術發展到現在的高精度、高靈敏度、高通量的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科。廣泛用於各類檢測對象中元素含量及其形態、同位素組成的分析,以及成像分析等,很多質譜分析方法已經實現了標準化。
  • 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第三輪通知)
    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儀器專業委員會、無機質譜專業委員會和同位素質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將於2019年9月20日至23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
  • 聚焦儀器研發——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8月2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落下了帷幕。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在致閉幕詞時總結到本次會議的特點之一即是很多科研人員都介紹了創新型質譜及相關儀器、設備的研製工作,其中不乏高水平的成果。而且,此次會議還首次設立了「儀器研發」分會及「儀器研發專題論壇」。下面摘取部分有關儀器研發內容的報告與大家共享。
  • 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
    郭冬發目前擔任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一職。在2013年11月召開的全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會議上,郭冬發向與會人員呼籲一定要多使用國產質譜儀器,當時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iCMS2019第三天 質譜在地礦能源及環境中的應用分享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2月4日,由儀器信息網與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簡稱iCMS 2019)於2019年12月2
  • 重點研發計劃「面向礦床學研究的變革性原位分析新技術」新進展
    ——「面向礦床學研究的變革性原位分析新技術」項目任務書我國現有的分析技術已無法滿足現代礦床學精細研究的要求,因此科技部2019年設立了以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獻華院士為負責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面向礦床學研究的變革性原位分析新技術」,以升級或變革現有面向礦床學研究的微區原位分析技術。
  • iCMS2019第十屆質譜網絡會議第二天 質譜新技術及藥物分析應用進展...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3日,由儀器信息網與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簡稱iCMS 2019)於2019年12月2日正式開幕。
  • 地質地球所等基於雷射微區原位等離子質譜測定黑鎢礦U-Pb年齡
    由於方法技術不成熟,黑鎢礦U-Pb定年研究發展緩慢。2006年,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通過對美國科羅拉多Sweet Home Mine黑鎢礦的同位素稀釋法-熱電離質譜(ID-TIMS)U-Pb定年工作,報導了有意義的黑鎢礦U-Pb年齡。但是黑鎢礦中U含量通常不高(2~50 ppm),普通鉛組成變化範圍大,且通常含有富U(鈮鉭礦等)、富普通鉛(白鎢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的包裹體。
  • 質譜技術推動科技進步——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等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青海省西寧市隆重開幕。
  • 第八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第一輪會議通知
    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旨在促進二次離子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帶動學科研究,為領域內專家學者搭建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第七屆會議於2018年10月9-12日在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舉辦。  2018年二次離子質譜會議上,委員會通過第八屆會議由中山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聯合承辦,會議時間2020年12月,會議地點珠海,會議規模為約100名正式代表。  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上級發起單位是中國真空學會。
  • 2016第四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6)盛大召開
    2016年11月11-12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第四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6)」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
  • 國內首套雙束聚焦離子束與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聯用系統即將投入...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是以核能材料、放射性標準物質的製備、地質礦產和環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檢測實驗室技術機構,也是核工業地質行業的仲裁分析測試實驗室,是地質行業同位素分析、微束分析等領域的權威機構。
  • 如何拓展二次離子質譜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訪中科院化學所...
    NanoSIMS的質量分析器為單聚焦或雙聚焦磁質量分析器,其一次離子束為單原子或雙原子離子,如Cs+和O2+。聚焦的離子束以連續方式轟擊樣品表面,濺射產生低質量數的離子碎片。基於這些特點,NanoSIMS多用在天體化學、天體年代學、地質沉積學、地礦探測和材料科學,特別是半導體材料研究等領域。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後,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
  • AIMS2019 第六屆中國原位質譜會議在南京成功舉辦(上)
    14日-17日,第六屆中國原位質譜會議(AIMS2019)在南京香格裡拉酒店隆重舉辦。AIMS2019 會議由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主辦,長春中醫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共同協辦。
  • 德國耶拿2019元素光譜質譜分析新技術交流會—濟南站成功召開
    >元素光譜質譜分析新技術交流會在濟南市高新區軍悅世源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各高校、疾控、地礦、農業,質檢,製藥,環保,化工,各科研單位的120多位分析行業的一線分析工作者和20餘位行業專家,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 原位電離質譜的技術及應用發展有哪些亮點?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ESI)等,原位電離技術的提出及應用推廣進一步推進了質譜分析技術的發展。近十年來,原位質譜技術迅速應用在諸如食品、藥品、材料、物證、環境、衛生等領域的安全檢測與品質控制,在組學分析、新藥研發、中藥及天然產物分析、和生物分子成像等領域,其應用也發展迅速。
  • 打破國外壟斷 支持國產質譜發展
    總結本屆會議關於質譜技術的報告亮點,郭冬發老師談到了固體進樣技術、定製質譜儀器等。   新型樣品進樣技術   郭冬發老師指出,固體樣品原位進樣技術是本屆無機質譜大會的一大亮點,期間有多位報告人的報告中都談及此技術。
  • 從中國質譜年會看質譜技術與市場
    儀器信息網訊 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承辦的「第32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於2012年8月13日至18日在昆明召開。此次大會收到報告、論文200餘篇,涉及有機質譜、生物質譜、無機質譜以及同位素質譜、質譜儀器與教育等方面,內容基本反映了近期及最近一年國內國際質譜學工作的進展概況,約超過300位質譜工作者出席了此次大會。本文將在大會期間了解到的質譜技術與市場信息匯總成文,供讀者參考。
  • 聚焦前沿應用 探索技術極限——第五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在西安...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4月27日-28日,第五屆中國原位電離質譜會議(AIMS2018)在西安香格裡拉酒店隆重開幕。此次會議由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分析測試共享中心、西北大學中草藥現代化工程研究中心、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協辦。本次會議主席為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劉淑瑩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謝建臺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David D.Y. Chen 教授及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歐陽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