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訪問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2021-01-21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9/04/16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

2019年3月24日,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礦物物理學家雷德芬·西蒙(Simon Redfern)教授陪同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圖普(Stephen Toope)訪問北大。3月24日至4月3日,雷德芬·西蒙在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進行了授課,並與師生座談。

4月1日,雷德芬·西蒙與地空學院教師舉行科研教學交流座談會。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培軍、院長張立飛、副院長劉瑜、副院長寧傑遠、副院長何建森、院長助理沈冰、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常燎研究員、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郭豔軍,以及劍橋大學博士生馮曉蕾等參會交流。交流會由劉瑜主持。

雙方就研究生交流、本科生的國際野外實習以及科學研究方面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座談會後留影

3月30日至4月3日晚,雷德芬·西蒙在逸夫貳樓3331報告廳以「礦物行為原理:如何從地殼到地核建造行星」為題教授系列課程,引導同學們走入學術的世界,感悟地質學科的魅力。課程分別由劉瓊副教授、張貴賓副教授、常燎、胡天躍教授和傳秀雲教授主持。

在課程中,雷德芬·西蒙圍繞「地球是由什麼構成的」「誰第一次觀察到原子?」兩個問題,展開對組成地球的各種礦物中矽氧四面體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講解。

隨後的授課過程中,雷德芬·西蒙從長石的三端元構成講起,對長石的晶體特徵進行了講解,介紹了長石在不同條件下的相變原理,還構建了相變圖將相關參數有機地關聯在一起,拓寬了同學們的專業思路;定量化講解了礦物間同質多像體的穩定性由吉布斯自由能決定時,引入化學熱力學中「焓」和「熵」等概念,使同學們能夠啟發式和自主式地進行課堂討論與練習;講解各礦物組成、結構與其物理化學性質及地質學研究應用間的關係,將物理化學第一性原理等知識運用其中,針對具體礦物、物相,進行成鍵鍵能、化學組分及穩定域的理論推導,讓同學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夠從熱力學(能量)的角度分析、理解礦物的行為,並有效掌握了方法。

報告現場

4月3日下午,雷德芬·西蒙和馮曉蕾在逸夫貳樓3221會議室與學院師生進行交流座談。會議由礦物巖石礦床學研究所董琳副教授主持。同學們向教授提出自己的問題,包括要想上劍橋讀研究生需要做哪些準備、大學的精神是什麼,雷德芬·西蒙一一給予解答並詢問了每個人現在的專業和未來的計劃。

雷德芬·西蒙為大家介紹了英國劍橋大學的教學方式。劍橋大學採用的是小班教學模式,老師很注重學生的掌握情況。通常在講完課後就會有分組的課堂聯繫,學生分組討論給出答案,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請教助教。同時還有不定期的老師學生「1對1「教學,使每個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他鼓勵同學們學習地球科學,還為同學們寫下了寄語。馮曉蕾為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利用超算進行晶體預測研究的最新成果,並歡迎大家到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學習和交流。

雷德芬·西蒙寄語

在最後一節課,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研究所傳秀雲代表所有老師和學生向雷德芬·西蒙和馮曉蕾贈送了紀念品。

雷德芬·西蒙的到訪和授課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合作關係,使老師和同學們對於劍橋大學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有了了解。

相關焦點

  • 地空學院進行地球科學實驗教學調研
    2018/05/02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地空學院」)承擔了北京大學「世界著名高校地球科學學科實驗教學比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代表團訪問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11月19日,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由系主任、所長和教授組成的代表團一行8人來訪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潘懋,副院長黃清華、秦其明以及學院各研究所所長熱情接待了來賓。會上黃清華副院長以及臺灣中央大學代表團許樹坤教授分別就各自學院的辦學歷史、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成果等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代表團成員及地空學院系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系所的人員構成與研究領域。隨後,代表團成員深入地球與空間學院各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雙方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溝通。
  • 北大地空學院與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科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暨...
    2019/04/19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凌薇 | 責編:山石 2019年4月16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與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交流計劃籤約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Albert Galy博士訪問青藏所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高級講師Albert Galy博士於10月11日至29日訪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訪問期間,Albert Galy博士作了關於從全球和區域角度定量考察青藏高原構造-風化-氣候相互關係和變化的系列報告,從元素地球化學和Sr、Os、Mg和Ca等常規和非常規穩定同位素的角度討論了許多科學前沿問題,詳細介紹了這些同位素的原理、應用、取樣、儀器和目前存在的問題等。
  • 【地空·宣傳】北大地空學院與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科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暨學術研討會舉行
    附:學術報告會題目朱延祥,「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相干散射雷達在大氣、電離層、與海洋探測的應用與進展宗秋剛,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太空探測研究趙吉光,「中央大學」太空研究所所長,太空科學研究所簡介
  •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留校機關及院系院友座談會舉行
    2020/12/25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山石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留校機關及院系院友座談會在逸夫二樓
  • Nature雜誌報導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法文哲研究員
    2019/07/15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凌薇 | 1969年7月20日,美國Apollo 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邁開了「人類的一大步
  • 科學大爆炸 劍橋教授來川探究地心的秘密
    如果我們一直穿越地球內部6000公裡直至地心,能在那裡找到什麼?這些問題,一部叫《地心歷險記》的精彩電影曾探索過答案。但電影的答案肯定沒有頂尖地球科學家、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雷德芬·西蒙(Simon Redfern)專業。7月18日,一場「科學大爆炸——通往地心之旅」的科學分享活動在成都舉行。這也是雷德芬 ·西蒙到成都的第二周。
  • 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原標題: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本報訊(記者 雷嘉)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昨天宣布成立。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遷出清華的地學學科經過7年復建,如今已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各一個。
  • 想了解「地球母親」的前世今生,地質學專業是首選,top10院校推薦
    NO.1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原地球科學系基礎上於2008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學院設有三個系:地球與行星科學系、水科學系和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目前培養地質學(基地班)、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古生物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及地質工程等專業(方向)本科學生。"地質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江蘇省重點建設優勢學科。
  • 北大地空學院王玲華教授出任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學術期刊副主編
    北大地空學院王玲華教授出任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學術期刊副主編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研究所官方微信號 2021-01-14 10:29
  • 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訪問國科大地星學院
    4月19日上午,臺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臺中大地學院」)院長朱延祥教授一行訪問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國科大地星學院」)。國科大地星學院副院長孫文科教授、黨委書記周元澤教授等在玉泉路校區會見了來賓,陳運泰院士應邀出席了會議。
  • 川大謝和平院士團隊與劍橋大學商談合作:雙方共建深地科學研究中心
    謝和平院士(右)與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西蒙·安東尼教授川大與劍橋大學要共同組建深地(深地科學是習總書記倡導的「四深」之一,深空,深海,深藍,深地)科學研究中心,雙方的研究將在深地科學與工程;地震和災害研究;氣候環境與低碳技術三個領域合作。
  • ...到地理: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期,一起探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業魅力!(更多院系視頻請見文末拓展閱讀)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前身天文系是新中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擁有目前國內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在歷次學科評估中位居國內高校天文專業第一。超厲害的天空院,快跟學姐一起探訪!
  • 「遙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第三次論證會在北大召開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龔健雅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宮輝力教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教授,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吳立新教授,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沈雲中教授,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劉仁義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閻廣建教授,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書記楊旭教授、張過教授,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柯長青教授
  • 中國科大地空學院與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籤訂互派訪問學生協議
    4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籤署協議,自2014年起,中國科大固體地球物理專業和史丹福大學地球物理系互派研究生,在對方學校從事科研項目和選學課程。雙方學校免除學費,每個學生訪問期限在3至12個月,每年雙方可以各自選送10名學生。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來源:《中國科學報》2017-01-03 陳彬2016年12月30,清華大學舉行了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標誌著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地學系每年招收生態學、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
  • 2016浙江大學招聘1名勞務派遣人員公告(派遣至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
    招聘啟事本單位擬公開招聘員工 1 名,派遣至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從事相關崗位工作,招聘將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凡符合招聘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請將個人簡歷(包括學習、工作經歷)以及其它證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關資料發至dilith@zju.edu.cn郵箱。經考核後擇優錄取、待遇面議,具體招聘崗位及要求詳見附件。
  • 2018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團隊依託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總理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聯合招收博士後1-2名,合同制研究人員1-2名,科研助理2名。
  •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日珥奧秘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Astronomy》(自然天文學)發表了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陳鵬飛課題組文章,揭示了太陽上的日珥精細結構及其動力學的形成機制。文章第一作者周雨昊於2019年在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通訊作者是其導師陳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