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本報訊(記者 雷嘉)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昨天宣布成立。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遷出清華的地學學科經過7年復建,如今已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各一個。

  清華大學於1928年成立地理學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地學系、氣象學系遷至北大,地質學系遷出組建北京地質學院。經過7年復建,清華的這一學科目前每年招收生態學、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擁有「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大氣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上個月,地學系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論文獲得超級計算應用領域世界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與環境學院聯合建立的大氣汙染防治動態評估與管理平臺可提升地方「精準治霾、科學治汙」能力。

(責編:鮑聰穎、高星)

推薦閱讀

什剎海起波瀾 胡同遊變味兒 什剎海是老北京的象徵,其特色胡同文化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但記者走訪發現,現在的什剎海景區問題凸顯,三輪車經營不規範、景區內缺乏統一的遊覽標識,人車混行給遊覽增加了不便。【詳細】

相關焦點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來源:《中國科學報》2017-01-03 陳彬2016年12月30,清華大學舉行了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標誌著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地學系每年招收生態學、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清華新聞網12月30日電(記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地學系」)成立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薛其坤,地球系統科學系科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副主席陳左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副主席曾慶存等16位院士及兄弟院校、科研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主持。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錢成)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今天成立,知名地理學者宮鵬教授成為首位系主任。  清華大學地學系的前身是成立於2009年的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該中心自成立以來發表超過500篇SCI論文,包括《自然》及其子刊、《科學》、《美國科學院院報》及《柳葉刀》等頂級刊物文章21篇。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來源:新京報新媒體 2016-12-30 沙璐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今日舉行,首任系主任由地理學者宮鵬教授擔任。目前,清華大學地學學科每年招收生態學以及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本科招生預計在三四年後進行。
  • 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立90周年暨復建9周年慶祝大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新聞—科學網
    世紀清華 再續「地」緣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為地球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為地球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清華新聞網10月16日電 10月11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地球聯盟(Earth League)籤署合作備忘錄,成為該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地球聯盟是由來自世界一流研究機構的傑出科學家自願組成的國際聯盟,旨在全球變化研究領域開展科研合作,共同努力研究應對當今人類面臨的最緊迫問題,如氣候變化、自然資源枯竭、土地退化以及水資源短缺等。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氣候-水-能源研究組招聘章作者助理
    工作地點 為北京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 應聘條件 1、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工作積極主動,嚴謹認真,踏實肯幹, 做事幹練,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性格開朗,交際溝通
  • 2018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團隊依託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總理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聯合招收博士後1-2名,合同制研究人員1-2名,科研助理2名。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發布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
    清華新聞網5月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舉行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發布會。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學系主任宮鵬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劉涵一起,對外發布了清華大學基於亞馬遜雲服務(AWS)完成的新一代中國地區地球觀測數據集(Seamless Data Cube,簡稱SDC)——2000~2018年30米解析度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研製的中國逐季節地表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製圖成果。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劉竹:全球碳排放的實時監測
    會上,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劉竹分享了關於全球碳排放實時監測技術的主題演講。圖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劉竹氣候變化對於人類的挑戰,就好像地球生病。在過去百萬年間,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和氣溫有著非常明顯的關係。
  •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新聞—科學網
    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數學系併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以及其它院校。由於工程教育的需要,清華大學設立了高等數學教研室,主要擔負全校數學基礎課的教學任務。1979年,清華大學數學系重建並更名為應用數學系。從此,清華數學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99年,系名更改為數學科學系。 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清華數學系已成為國內幾個最具實力的數學系之一。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百年地學新生機—新聞—科學網
    說它悠久,是因為早在1929年,地學系就正式成立;說它年輕,是因為2009年初,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才誕生,至今僅4歲有餘。因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而中斷的清華地學,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的生機。 復建百年地學 清華地學有著輝煌的歷史。
  • ——記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團隊
    地球系統模式的中國道路——記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團隊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3-9-19 彭科峰 孫愛民  金秋九月,是收穫的季節。  毫無疑問,目前在這一研究領域,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已經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為什麼是清華大學  為什麼是清華大學?為什麼是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答案其實很簡單,它已建立起一支令人稱羨的模式團隊。  清華大學的地學研究由來已久。1929年,清華地學系成立,翁文灝、竺可楨、葉篤正等一批人才相繼湧現。
  • 清華大學發布中國氣候變化最新研究成果,碳中和目標將為國內帶來...
    12月3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北京共同發布了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人群健康和氣候變化中國報告》與《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2020年,清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9家國內外頂尖研究機構合作,在全球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的指標結構基礎上共同撰寫了首部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者團隊來自氣候、公共衛生、生態、地理、環境工程、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學科領域。
  •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舉行
    陳旭說,清華大學數學學科有著輝煌而悠久的發展歷史,從1927年至1952年由創建走向輝煌,從1952年至1979年由院系調整到復建發展。1979年復建後,數學系40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專業介紹
    地球科學系  2中國綜合性大學中最早創辦的地球科學教學與研究機構之一  2廣東省重點學科——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  地球科學系創建於1924年,是中國綜合性大學中最早創辦的地球科學教學與研究機構之一,為社會各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盛名海內外。
  • 地學系地球系統模式研發再上新臺階
    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 經過多年發展,清華大學地學系聯合國內多家單位於2019年順利完成聯合地球系統模式1.1版本(Community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Model, CIESM)的開發。
  • 清華大學發布中國氣候變化最新研究成果,碳中和目標將為國內帶來健康和經濟雙重紅利
    12月3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北京共同發布了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人群健康和氣候變化中國報告》與《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2020年,清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9家國內外頂尖研究機構合作,在全球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的指標結構基礎上共同撰寫了首部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者團隊來自氣候、公共衛生、生態、地理、環境工程、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