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

2020-12-01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

來源:新京報新媒體 2016-12-30 沙璐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今日舉行,首任系主任由地理學者宮鵬教授擔任。目前,清華大學地學學科每年招收生態學以及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本科招生預計在三四年後進行。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致辭中表示,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標誌著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也是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新的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後,清華大學地學學科的發展將圍繞地球系統過程、地球系統模式、地球系統觀測和全球變化經濟學等領域探索新知,培養人才,教育大眾,為維護地球生態環境安全與人類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據悉,清華大學曾於1928年成立地理學系,第一批學生於次年秋季入學,首任系主任是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現代地質學的奠基人之一翁文灝先生。1952年院系調整,地學學科從清華大學調出,併到北京大學。此後,清華大學地學學科處於空白狀態。

  2009年3月,清華大學復建地學學科,成立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2010年1月,成立全球變化研究院。今年11月30日,鑑於地學學科已達到相應辦學規模,清華決定在地學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截至目前,清華大學地學學科有教師近30人,在讀研究生約190人,其中博士123人,碩士68人,擁有「生態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大氣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系主任宮鵬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之後仍延續之前的招生規模,本科招生預計在三四年後進行。

編輯:苑苑

 

相關焦點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來源:《中國科學報》2017-01-03 陳彬2016年12月30,清華大學舉行了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標誌著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地學系每年招收生態學、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新聞—科學網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清華新聞網12月30日電(記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地學系」)成立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地球系統科學系是清華學科總體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希望地學系充分利用清華多學科優勢,集聚一流的師資,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培養一流的地學人才,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地學學科,為中國乃至世界地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錢成)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今天成立,知名地理學者宮鵬教授成為首位系主任。  清華大學地學系的前身是成立於2009年的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該中心自成立以來發表超過500篇SCI論文,包括《自然》及其子刊、《科學》、《美國科學院院報》及《柳葉刀》等頂級刊物文章21篇。
  • 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原標題: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本報訊(記者 雷嘉)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昨天宣布成立。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遷出清華的地學學科經過7年復建,如今已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各一個。
  • 最強大腦的趙金昊,千萬年薪的清華姚班,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隨著新一季最強大腦的開播,屢屢刷屏的清華姚班再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那麼,這個傳說中的天才集訓營究竟有多牛呢?在清華有這樣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精英在姚班。由此可見,姚班的學生乃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 發力新學科領域:復旦大學成立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據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官網介紹,4月20日,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儀式暨大氣與海洋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成立儀式上,20位兩院院士齊聚一堂,與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氣象、解放軍等相關業務單位、兄弟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學校各部處、院系的師生代表百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新聞—科學網
    先後擔任過清華數學系主任的著名數學家有鄭之番、熊慶來、楊武之、江澤涵、趙訪熊、段學復等。他們不僅積極引進和採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教學體系,而且力倡學術研究、廣泛羅致人才,在短短25年裡就使清華數學從創建走向輝煌。 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數學系併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以及其它院校。由於工程教育的需要,清華大學設立了高等數學教研室,主要擔負全校數學基礎課的教學任務。
  • 首屆本科生預計招300人
    首屆本科生預計招300人】11月11日到15日召開的第22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即將於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首次全面亮相,首屆本科招生預計300人左右。由中科院攜手深圳市,共同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科教基礎,整合中國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力量,建設中科院深圳理工學院。
  •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成立90周年大會 丘成桐作賦
    2017年4月22日,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九十周年大會在清華大禮堂舉行,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教授、校友集聚一堂。  清華數學始建於1927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清華、北大、南開三校的數學系組建西南聯大數學系,1946年返回清華園,直至1952年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撤銷。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為地球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為地球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清華新聞網10月16日電 10月11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地球聯盟(Earth League)籤署合作備忘錄,成為該聯盟第一批單位會員。地球聯盟是由來自世界一流研究機構的傑出科學家自願組成的國際聯盟,旨在全球變化研究領域開展科研合作,共同努力研究應對當今人類面臨的最緊迫問題,如氣候變化、自然資源枯竭、土地退化以及水資源短缺等。
  • 畢業於清華的90後學霸,即將加入MIT任助理教授
    值得關注的是,除範楚楚外,2019年已有多位學霸宣布將任教美國頂尖學府,包括出身清華姚班的斯坦福博士畢業生陳丹琦,將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助理教授;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陳天奇將在 2020 年秋季加入 CMU,擔任助理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朱俊彥將在 2020 年秋季加入 CMU,擔任助理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 清華數學系:造就思維縝密基礎紮實的優秀人才
    記者:經過系統的數學學習和訓練的學生,有哪些優勢呢?  肖傑:第一,數學是一門追求精確性的科學。經過系統和專門的數學學科訓練的學生,嚴謹求實,思維縝密,在和別人交流過程中容易抓住問題的本質。第二,數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受過系統的數學訓練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生的知識和技術,同時又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
  • 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20年夏令營工作通知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於2018年4月,是上海市首家大氣與海洋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基地。現設有氣象與大氣環境、氣候系統和氣候變化、大氣物理和化學過程、以及海洋氣象學與物理海洋四個學科方向。學系以培養大氣科學與海洋科學的尖端人才為己任,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重大需求。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氣候-水-能源研究組招聘章作者助理
    大氣科學、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 招聘詳情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二工作組(WGII)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十章(亞洲)編寫工作需要,現招聘章作 者助理(Chapter Scientist)一名,以全職(博士後或者非事業編制科研助理
  •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訪問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2019/04/16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 2019年3月24日,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礦物物理學家雷德芬·西蒙(Simon
  • 2018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團隊和地球系統科學系張強教授團隊依託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總理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聯合招收博士後1-2名,合同制研究人員1-2名,科研助理2名。
  •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成立於1988年9月,由原地理學系、地質學系和大氣科學系3個系組成,是我國綜合大學最早成立的由地球與環境科學組成的學院。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發布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
    清華新聞網5月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舉行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發布會。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學系主任宮鵬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劉涵一起,對外發布了清華大學基於亞馬遜雲服務(AWS)完成的新一代中國地區地球觀測數據集(Seamless Data Cube,簡稱SDC)——2000~2018年30米解析度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研製的中國逐季節地表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製圖成果。
  • 清華化學系本科生在《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
    清華化學系本科生在《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提出新型大環主體分子超分子合成方法清華新聞網5月17日電 清華大學化學系2013級本科生吳之晨近日在《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線發表「通過大環-大環轉化途徑和一鍋三組分反應方法合成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