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

2020-12-04 東方網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成立於1988年9月,由原地理學系、地質學系和大氣科學系3個系組成,是我國綜合大學最早成立的由地球與環境科學組成的學院。現設城市與資源規劃系(地理系)、地球科學系(地質系)、大氣科學系、環境科學系4個一級學科系、環境科學研究所、河口海岸研究所2個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遙感應用中心、地球與環境科技應用研究中心3個中心和自然災害研究中心、近岸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規劃設計研究院4個掛靠學校管理的機構。

本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19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8人,教授3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60人、高級工程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47人,碩士學位77人。目前,學院已形成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學術思想活躍、團結合作的師資隊伍。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

本學院現有地理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人文地理學,氣象學,環境科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自然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6個博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水文學及水資源,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環境科學,巖土工程11個碩士點。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規劃、地質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6個本科專業。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熱帶亞熱帶資源、環境與人文地理學」學科群被列為學校「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中的重點學科。

本學院一直承擔大量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科研課題,並取得顯著的科研成果。建院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600多篇,出版專著131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2項;承擔國際和地區合作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與面上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省部級基金項目共243項,經費2445萬元;橫向科技開發項目338項,經費3000多萬元。

本學院一貫重視教學工作,注重本科教育,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建院以來,共培養出研究生300多人,本科生1200多人,大專生600多人,外國留學生10多人。目前有在校博士生52人,碩士生162人,本科生1029人,大專生76人。1998年被評為本科教學優秀學院。

本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工作條件。學院擁有一座建築面積為1.45萬平方米集教學、科研、行政於一體的綜合大樓,包括各類實驗室15個。學院圖書分館及資料室藏有圖書資料16萬多冊,地圖4萬多幅。

編輯:夏傑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環境遙感團隊」誠聘英才 |...
    海洋科學學院位於美麗的南海之濱——珠海(中山大學珠海校區)。2015年,中山大學對珠海校區(佔地面積5000多畝)重新調整布局,重點圍繞海洋建設「海洋學科群」。6000噸海洋科考船已經獲批准立項建造。
  • 中山大學:解聘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
    中山大學網站2020年7月9日發布消息,對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7月6日在線上課期間的不當行為,學校於事發當日成立調查小組展開調查,現已確認王曉瑋行為已構成嚴重教學事故,且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和師德師風。7月9日,校長辦公會決定對王曉瑋予以解聘。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誠聘英才
    一、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簡介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於2020年5月成立。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前沿、創新」的發展理念,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中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中子科學學科發展,目前正在建設中國首臺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高能非彈譜儀)。   中子科學與技術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重點發展的特色研究領域。
  • 中山大學解聘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
    中山大學解聘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 2020-07-10 0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居學院召開「地球與人居環境科學及工程」
    人居學院「地球與人居環境科學及工程」交叉學科博士一級學位點現場評估會3月24日上午舉行。南開大學鞠美庭教授擔任專家組組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穆興民教授、西安理工大學李懷恩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彭黨聰教授、西北大學宋進喜教授擔任專家。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楊子暉教授、曾燕教授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近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公布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中山大學共25項成果獲得獎勵。其中,獲著作論文獎1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獲諮詢服務報告獎二等獎1項,青年成果獎5項。
  • 「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2020年8月14日,「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海洋環境法專業委員會、廣東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中山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山大學法學院、中山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承辦,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海洋法團隊協辦。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誠聘英才公告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2020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通知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2020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通知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保研夏令營報名,2019年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保研夏,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什麼專業?哪些專業好?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什麼專業?哪些專業好?【導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什麼專業?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哪些專業好?小編整理了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專業介紹一覽,以供參考。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什麼專業?哪些專業好?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有什麼專業?小編針對以上問題整理了2016年最新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專業一覽,供各位考生及家長參考哦!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轉設命運:關鍵在於地產資本
    給大家出一道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和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哪一個是獨立學院?說實話,如果對於廣州高校沒有研究分析的同學,可能誤以為都是獨立學院。事實上,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是貨真價值的重點高校,是中山大學直屬二級學院。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學科誠聘英才
    一、光學學科簡介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學科,是由中國光譜物理學先驅、著名光譜物理學家高兆蘭教授創建。中大光學是國內首批博士點(1981)、首批博士後建站單位(1985)。1984年籌建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超快速雷射光譜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2年更名為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山大學包攬第二屆中國高校地理科學展示大賽冠軍
    中山大學包攬第二屆中國高校地理科學展示大賽冠軍 2016-11-19 20:12: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地球與環境學院舉辦學術報告會
    12月11日上午,中國礦業大學劉盛東教授應地球與環境學院邀請為師生作《礦井地球物理場的科學問題討論》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學院副院長吳榮新主持。學院師生100餘人參加報告會。    劉盛東教授聚焦礦井透明工作面地質內核,深入分析了礦井地球物理勘探的特點和優勢,重點提出了目前礦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存在的難點和挑戰;結合礦井生產實際,從礦井地震、礦井直流電法和礦井電磁法等方面深入淺出作了具體和系統的講解;圍繞產學研合作的切身體會,介紹了團隊緊抓學科發展前沿和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經歷。
  • 86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蘇鏘逝世
    86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蘇鏘逝世 「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2017-02-17 19:59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更名
    今天,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的公示》,經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同意按程序將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珠海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的申報材料報請省政府審核後
  • 2020廣東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1980 年10月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連珍先生始創了中山大學圖書館學大專班,開啟華南地區圖書館學教育之始。歷經圖書館學專修科、圖書館學系、圖書情報學系、信息管理系、資訊管理系、資訊管理學院等時期的發展,如今的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已經成為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擁有完整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體系、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設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的教學單位。資訊管理學院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東校園,建設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傳統優勢學科。
  • 中山大學2015年招聘大氣科學學院院長、副院長啟事
    中山大學2015年招聘大氣科學學院院長、副院長啟事 2015-09-28 11:10:56| 高校人才 中山大學1924年由孫中山先生創建
  • 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學揭牌成立
    該中心旨在從國家重大需求和科學目標出發,開展原創載荷的論證、研究與開發,將聯合推動創新型通量衛星、冰衛星等全球變化衛星系列工程立項,獲取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科學觀測數據,致力產生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技成果。據介紹,天基遙感觀測是追蹤並評估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及其影響的主要手段之一,對監測、理解和預測全球變化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