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2021-01-11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事件」引發全民熱議,百餘名科學家聯合發表對這一罔顧倫理道德的研究項目的強烈譴責。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稱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並再次強調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2019年3月5日,學校發文《關於成立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的通知》(中新辦〔2019〕4號),正式成立學校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並由學校督導、高級顧問陳玉川教授擔任主任委員,醫學科學技術學科黨總支書記、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陳仲本教授任副主任委員;由來自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治理學院以及學科與科技管理處等多位資深教師任成員。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發文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2019年3月6日,王庭槐校長在學校2019年春季工作會議中再次強調,全校師生要嚴格遵循醫學倫理、生命倫理以及學術倫理,更要深入思考「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揭示的倫理問題。學校已正式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接下來要充分履行其職責,進一步加強倫理和安全建設教育,防範化解倫理、安全和德道風險,推進學校科學研究、教育教學事業的健康發展,助力學術強校、質量立校可持續發展。

  據悉,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旨在規範學校師生開展生物或醫學實驗,尊重和保護人類受試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教育教學與實驗科研符合科學和倫理要求,規範倫理審查和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避免出現科學實驗和教學研究觸及倫理問題。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醫學、生物類專業師生以及全校師生的倫理教育。

  (來源 宣傳與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更名
    今天,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的公示》,經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同意按程序將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珠海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的申報材料報請省政府審核後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聯合召開眼視光學專業...
    8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中大新華」)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聯合召開眼視光學專業教學專題討論會暨第五學期全體教師備課會。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聯合承辦2017年中國生理學會心血管生理學術研討...
    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杜傑教授致辭11月18-20日,由中國生理學會循環生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東省生理學會承辦的2017年中國生理學會心血管生理學術研討會在廣東廣州召開
  • 廣東公示: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更名
    今天(10月9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的公示》,經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同意按程序將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珠海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的申報材料報請省政府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
  • 廣東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更名最新公示
    今天(10月9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的公示》,經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同意按程序將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珠海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的申報材料報請省政府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
  • 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
    原標題: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舉行魯網7月2日訊 近日,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在濟南高新區中關村成功舉行。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在本次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主編王明旭代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宣布中國醫學倫理學—生物醫學研究創新發展倫理建設委員會成立。倫理建設委員會的成立主要是為建設中國醫學倫理學-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的智庫、大資料庫、案例庫和資料庫,為中國的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設立國際對話、文化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論文發表、諮詢指導、健康傳播、培訓提升及其他活動的平臺,在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的研究和科普方面達到國內一流、世界知名水平。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成功召開
    、南方醫科大學通識教育部、北京經緯傳奇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錦州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中醫院等聯合協辦的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成功召開。  會上,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主編王明旭代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宣布中國醫學倫理學—生物醫學研究創新發展倫理建設委員會成立。
  • 湖南成立醫學倫理中心,規範和促進醫學研究創新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劉星 王潔)12月16日,湖南省醫學倫理中心成立並掛靠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當天,湖南省衛健委2020年醫學倫理與管理培訓會議舉行,來自省內各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的500餘名參會代表,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圍繞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和醫學科技倫理等主題進行了探討。我國生物醫學研究日益增多,民眾倫理意識逐步增強。如何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工作,健全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體系及制度建設,讓生物醫學研究的創新和探索朝著科學和理性相結合,是當前「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下的重大時代課題。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
    2020年6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科技倫理委員會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閔行校區舉行。會上,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宣讀了《上海交通大學關於組建科技倫理委員會的通知》和《上海交通大學關於印發科技倫理委員會章程(試行)的通知》,並宣布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
  • 北京成立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在北京地區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能力建設工作會暨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宣告成立,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平臺、《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工作規則(2020年版)》同步推出。
  • ...走進中大新華:黃潔夫教授開講「中華傳統文化與器官移植事業」
    10月11日,由中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支部(以下簡稱「聯合黨支部」)、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委員會承辦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中大新華」)主題黨日活動暨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上線儀式在該校東莞校區體育館舉行。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據了解,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未設立倫理委員會的,不得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工作。
  • 中科院提醒: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
    提醒文件強調,中科院屬各單位應注意吸納不同領域的專家如社會學、管理學、哲學、倫理、醫務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和外部專家參加倫理委員會。倫理委員會應切實履行責任,未經委員會集體研究同意,任何個人均不得代表委員會在各類審查文書上簽署意見。提醒文件重申,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應了解國際生物醫學倫理的基本準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並予以遵守。
  • 中國補全科研倫理重要一環: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將組建
    在醫學領域,倫理委員會是由醫學專業人員、法律專家及倫理學專家組成的獨立組織,其職責為核查臨床試驗方案及操作程序是否合乎道德和倫理學標準,並為之提供公眾保證,確保受試者的安全、健康和權益受到保護,並確保符合生命科學的倫理。
  •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中新網7月27日電 26日,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李小琳說,精神醫學是現代醫學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在生命關懷事業當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和作用。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在協會領導下,要充分認識心理、生理疾病高態發展的嚴重趨勢,增加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發揮專業委員會的學術組織功能,大力開展精神醫學的科學研究;堅持秉承關愛生命健康的宗旨和理念,全面提高提升精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管理水平。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在國際化培養方面,團隊組織年輕外科醫生參加香港-愛丁堡外科學院的培訓與考試,培養更多優秀的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香港皇家外科學校會員,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骨幹師資力量,他們學習吸取愛丁堡模式的優秀經驗後,將其具體實踐到醫院的本科教學改革工作中;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共建全科醫生(GP)師資培訓中心,同時從各方面全方位促進臨床教學師資隊伍的全面建設與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使臨床教學師資人員充分接觸到國際上前沿的醫學教育技術與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
  • 人文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論壇
    面對21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值此中國科大60周年校慶及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之際,1月28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聯合邀請國內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來到中國科大,就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相關問題進行學術交流。
  • 中科院就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髮出提醒
    中新網4月30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就生物醫學研究中有悖於倫理規範的常見問題發出「倫理提醒」,倡導在科研實踐中恪守各類倫理要求,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圖為節律紊亂克隆猴寶寶。文/孫自法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供圖 (圖文無關)科研道德委員會在此次提醒中指出,恪守科研倫理是科研機構的基本社會責任。中科院屬各有關單位是科研倫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應切實提高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思想意識,高度重視科研倫理工作,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其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
  • 「中國龍」全息生物量子醫學專項基金委員會成立
    、生命全息量子能發明人、世界華人企業家形象大使、太極養生功創始人崔新志先生精心籌備的 「中國龍」全息生物量子醫學基金,北京德弘東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期捐贈2000萬元,全力推動中國龍全息生物量子醫學開啟中國精準醫療領域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