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訪問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2019/04/16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 2019年3月24日,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礦物物理學家雷德芬·西蒙(Simon
-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殿東訪問青藏高原所
4月22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陽坤研究員和葉慶華副研究員的邀請,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大學任殿東博士來青藏高原研究所訪問之後,任殿東與該所科研人員就冰川物理模型的邊界場與高精度DEM數據的輸入等科學問題進行了討論,進一步研討了如何將青藏高原現有的實際觀測數據與冰蓋/冰川物理模型相結合,從而預測未來青藏高原冰川變化,並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
【博士招生】卡迪夫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招收博士研究生
何盼,卡迪夫大學講師。本科、碩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博士畢業於馬裡蘭大學並曾在清華大學地學系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興趣包括探索人類行為的環境影響、可持續消費、環境政策分析等。相關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博士後面上基金,以及英國Vice-Chancellor Global Challenges Research Fellowship的資助。楊迷影,埃克塞特大學講師。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工程系製造研究所,曾赴史丹福大學訪學。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可持續製造和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循環經濟。
-
劍橋大學公開霍金博士論文,朝聖粉絲擠垮網站
現在,你可以直接獲得答案——不過前提是,你能順利打開劍橋大學的網頁。2008年,霍金在劍橋。10月23日,劍橋大學首次公開了霍金在1966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對於物理迷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論文公開不到24小時,就得到了超過6萬次下載。而副作用是,劍橋大學資源庫網頁因此一度癱瘓而無法訪問。
-
霍金公開博士論文解密黑洞理論 劍橋大學伺服器癱瘓
想知道史蒂芬·霍金還在讀博士時,他是如何看待宇宙的,以及他的黑洞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嗎?現在,你可以直接獲得答案——不過前提是,你能順利打開劍橋大學的網頁。2008年,霍金在劍橋。
-
霍金首次公開24歲時博士論文,劍橋大學伺服器一度癱瘓
當地時間10月23日,今年75歲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宣布,將他在1966年,24歲時撰寫的博士論文上傳到劍橋大學公開資料庫上,供大眾下載閱讀。這是霍金第一次向公眾開放論文。通過公開論文,霍金希望能夠幫助激發大眾對太空領域的興趣,分享其研究成果。這篇名為「宇宙擴張的屬性」的論文,共有134頁。
-
劍橋大學本科專業情況介紹
劍橋大學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十大名校之一,以優異的教育質量著稱於世。英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作家、政治家都來自於這所大學。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歷年來,有88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劍橋的畢業生遍布政界、商界和學術界。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來源:《中國科學報》2017-01-03 陳彬2016年12月30,清華大學舉行了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標誌著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地學系每年招收生態學、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
-
川大謝和平院士團隊與劍橋大學商談合作:雙方共建深地科學研究中心
謝和平院士(右)與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西蒙·安東尼教授川大與劍橋大學要共同組建深地(深地科學是習總書記倡導的「四深」之一,深空,深海,深藍,深地)科學研究中心,雙方的研究將在深地科學與工程;地震和災害研究;氣候環境與低碳技術三個領域合作。
-
所代表團赴香港訪問香港政府化驗所和香港大學
1月9日至14日,沈敏所長率所代表團一行8人赴香港進行考察交流。代表團先後訪問了香港政府化驗所和香港大學。
-
史蒂芬·霍金博士論文首次網上免費公開 下載量過大致劍橋大學網站...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CNN今日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博士論文23日首次在網上面向公眾開放。緊接著,由於下載人數太多,劍橋大學的網站系統崩潰了。「因此,訪問我們網站的用戶可能會發現它比平時慢,有時甚至完全無法打開。」 霍金的這篇博士論文闡述了宇宙膨脹的後果及影響。在此前的聲明中,劍橋大學表示,在他們的公開文獻庫中,這篇論文是「需求最多」的文獻,收到了「數百次」請求。
-
美國夏威夷大學虞左俊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2月25日至28日,應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的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虞左俊博士對南海海洋所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術交流與訪問。訪問期間,虞左俊作了題為Oxygen minimum zone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的學術報告,並聆聽了LTO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交流匯報,對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積極討論和交流,耐心細緻地指導了研究生。
-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闢謠「世界末日」說
記者昨天專門請教了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兩位教授,請他們從科學角度給大家解讀,到底南北磁極是什麼,它們會不會逆轉,如果會,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億萬年來,地磁信息在巖石上留下胎記 地球上真有磁場嗎?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清華新聞網12月30日電(記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地學系」)成立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楊豔賓 攝邱勇向地球系統科學系全體師生員工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地球科學是解決當今全球環境變化問題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科學界的普遍重視。地球系統科學具有系統性、交叉性和定量化的特點,代表著地球科學的主流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
清華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預計三四年後招本科生來源:新京報新媒體 2016-12-30 沙璐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立大會今日舉行,首任系主任由地理學者宮鵬教授擔任。目前,清華大學地學學科每年招收生態學以及大氣科學博士生和碩士生各20餘名,本科招生預計在三四年後進行。
-
德國圖賓根大學Michael Weiss博士訪問昆明植物所
8月24日至25日,德國圖賓根大學生物學系Michael Weiss博士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邀請,來該所訪問交流,並就Methods of Phylogenetic Inference為相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進行了深入講解和答疑,結合具體研究數據,對有關方法進行了演示和評述。
-
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柴扉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1月10日,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著名海洋生態動力學專家柴扉博士到南海海洋所訪問。柴教授近年來致力發展新一代海洋生態動力學數值模型,在海洋生態系統評估、分析和模擬方面取得了令人關注的進展,在Science、JGR、Deep Sea Research等重要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與海洋生態系統有關的學術成果。
-
棕櫚大道留學offer捷報 丨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劍橋大學碩士
作為英國歷史最悠久、最出名的高校,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萬千留英學子心目中的學術聖地。這兩所名校常常被合稱為「牛劍」(Oxbridge),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兩所高等院校。每年在各大權威排行榜均名列前茅,基本穩居全球 Top 10。
-
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原標題:清華大學復建地球系統科學系 本報訊(記者 雷嘉)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昨天宣布成立。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遷出清華的地學學科經過7年復建,如今已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各一個。
-
新加坡國立大學袁永明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9月6日,應中國科學院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LMB)主任秦啟偉研究員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袁永明博士訪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並為師生作題為「高壓冷凍法製備青鱂魚樣品的校正關聯顯微觀察」的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