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金首次公開24歲時博士論文,劍橋大學伺服器一度癱瘓
霍金首次公開24歲時博士論文,劍橋大學伺服器一度癱瘓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7-10-24 14:11 來源:澎湃新聞
-
劍橋大學公開霍金博士論文,朝聖粉絲擠垮網站
想知道史蒂芬·霍金還在讀博士時,他是如何看待宇宙的,以及他的黑洞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嗎?
-
史蒂芬·霍金博士論文首次網上免費公開 下載量過大致劍橋大學網站...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CNN今日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博士論文23日首次在網上面向公眾開放。緊接著,由於下載人數太多,劍橋大學的網站系統崩潰了。然而論文上線後不久,網站伺服器便訪問人數過多而崩潰了。 周一下午,該網頁需要數分鐘才能打開。不過,打開後網頁上沒有顯示任何內容。 「我們在公開霍金博士的論文之後,收到了大量反饋,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一共有將近6萬次下載」,發言人斯圖爾特·羅伯特說。
-
霍金24歲博士論文首次公開免費下載
當地時間23日,劍橋大學宣布首次公開霍金1966年的博士畢業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任何人都可以登錄網站免費下載。學生時代的霍金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所有人都想知道,於是劍橋大學資料庫開放不到一天,便被擠爆了。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揭秘沉入黑洞的信息去向
Hawking的論文,公開了。沒錯,正是那位今年3月14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這是他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甚至知曉論文更新時,霍金的回應已經非常艱難。當是時,遠在美國哈佛的合作者Perry和Strominger,通過視頻向霍金匯報最新進展,卻不知霍金已近油盡燈枯。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
第一作者Sasha Haco,劍橋大學博士生,霍金的「徒孫」;第二作者霍金;第三作者Malcolm Perry,劍橋大學教授,霍金的博士生;第四作者 Andrew Strominger,哈佛大學教授。論文主要解決的是「黑洞信息悖論」問題。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虎嗅網
第一作者Sasha Haco,劍橋大學博士生,霍金的「徒孫」;第二作者霍金;第三作者Malcolm Perry,劍橋大學教授,霍金的博士生;第四作者 Andrew Strominger,哈佛大學教授。論文主要解決的是「黑洞信息悖論」問題。
-
霍金第一次公開博士論文激勵大眾 在此之前需去圖書館付費65英鎊看...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在史蒂芬·霍金還未成為博士的時候,他是如何看待黑洞理論的?現在,這個問題有答案了。當地時間10月23日,今年75歲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宣布,將他在1966年,24歲時撰寫的博士論文上傳到劍橋大學公開資料庫上,供大眾下載閱讀。這是霍金第一次向公眾開放論文。
-
霍金博士論文首次公開免費下載 網站資料庫被擠爆
霍金博士論文首次公開你也許沒有看過《時間簡史》,但你一定知道它的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這位輪椅上的「宇宙之王」雖然被疾病徹底剝奪了行走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每次「發聲」都會成為話題引燃器。
-
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黑洞論文在網上公開
今年3月14日,著名的理論物理科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在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據Engadget報導,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研究性論文近日在ArXiV網站公開,該論文由他和劍橋、哈佛的專家合著,名為《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黑洞熵與軟毛髮)》。熵理論估計不少人略知一二,而「軟毛髮」則是霍金近些年提出的概念,是指存在於黑洞事件視界附近的零能量粒子。
-
霍金在輪椅上,癱瘓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的呢?
霍金曾說過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對不能讓心靈也存在著殘疾。沒有絕對的完美無瑕,只有相對而言。"宇宙之王"的霍金在他21歲時便癱瘓了,命運戲弄了霍金一下,使霍金癱瘓在輪椅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呢?
-
夜讀丨霍金在蘭州
《宇宙膨脹理論》霍金於 1963 年被診斷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ALS)。1965 年,他從劍橋大學畢業,《宇宙膨脹理論》這篇博士畢業論文就完成於他逐漸失去書寫能力的時期,所以也是其留存於世少有的手跡之一。
-
我們研究了下霍金的博士論文,除了錯別字還真挑不出啥毛病……
10月23日,為了紀念「開放存取日」,劍橋大學公開了霍金的博士論文。 此次公開的博士論文由「霍伊爾引力理論」、「擾動」、「擴張宇宙中的重力輻射」和「奇點」四部分組成。文中所探討的宇宙起源觀貫穿了霍金的整個職業生涯。
-
博士論文、輪椅、夾克:霍金22件遺物將拍賣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佳士得拍賣行宣布,英國已故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22件遺物將進行拍賣,其中包括霍金關於宇宙起源的博士論文,他所乘坐的輪椅和《辛普森一家》的劇本。據報導,此次的拍賣物包括霍金1965年的劍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這次拍賣的是現有的五個副本之一,其價格估計為10萬至15萬英鎊。佳士得拍賣行的書籍和手稿部門負責人維寧表示,從論文上的籤名上可以看出霍金由於生病而在顫抖,論文既是霍金學術上的重要文獻,也是他個人故事的一種展現。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黑洞或許並不存在
但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黑洞理論大師」、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終身教授史蒂芬·霍金日前卻修正了自己的黑洞理論。 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取名人馬座A。在過去的幾年裡,通過間歇性觀測,錢德拉曾經發現來自人馬座A的X射線光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錢德拉X射線捕獲到的光斑可能是掉入銀河系巨大黑洞的小行星。
-
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發表:黑洞和柔軟的毛髮
編者註: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已經由物理學家發表,他們與這位今年3月14日已故的宇宙學家合作,一起研究霍金畢生致力於理解當物體落入黑洞時信息會發生什麼,向我們解釋了如何提高我們對宇宙永恆奧秘之一的理解。這項研究解決了理論物理學家稱之為「信息悖論」的問題,在霍金去世前完成的。
-
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21歲時,霍金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導致全身癱瘓,不能言語,但他頑強地與疾病鬥爭了超過半個世紀,不僅順利完成博士論文,還成為劍橋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時間簡史》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科普書籍,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1000萬冊。
-
史蒂芬霍金:「沒有黑洞」
大多數物理學家都滔滔不絕地寫了一篇聲稱「沒有黑洞」的論文 - 至少不是我們通常想像的那種 - 可能會被解僱為曲柄。但是,當重新定義這些宇宙運動員的呼籲來自史蒂芬霍金時,值得注意。在網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這位位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以及現代黑洞理論的創造者之一,摒棄了事件視界的概念,即無形邊界被認為是每個黑洞的籠罩,沒有任何東西,甚至光線都無法逃脫。
-
霍金這篇讓劍橋官網崩潰的有關「宇宙起源」論文到底講了啥?
事實上,霍金「攝星計劃」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宇宙,以及給科學和太空探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關於如何更好地了解宇宙,霍金最近還公開自己1966年的博士論文《Properties of Expanding Universes(宇宙膨脹的屬性)》,放到劍橋大學開放獲取資料庫裡,不到24小時就被下載了將近6萬次,甚至一度導致網站崩潰。
-
霍金去世前幾天完成的論文發表,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解決思路
該研究工作旨在解決「信息悖論」,但霍金生前的時候並未完成這項研究的全部內容,因此現在才由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共同作者完成了最後的修改,並發表在了網上。此前,曾有一篇題目為「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 的論文刊出,並被認為是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