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體屈服載荷
管體只承受軸向載荷時,使管體應力達到其鋼級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時承受的軸向載荷,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LY=0.3204×(D-tmin)×tmin×Y;
其中:
LY=管體屈服載荷(kg);
Y=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MPa);
D=規定的外徑(mm);
tmin=最小壁厚(mm).
2、管體抗拉強度
當管體只承受軸向載荷時,使管體應力達到其鋼級規定的最小抗拉強度時的軸向載荷,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LT=0.3204×(D-tmin)×tmin×T;
其中:
LT=管體屈服載荷(kg);
T=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MPa);
D=規定的外徑(mm);
tmin=最小壁厚(mm).
3、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如高碳鋼),規定以產生0.2%殘餘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是金屬由均勻形塑性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抗拉強度即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
抗拉強度是指材料在斷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強度(應力值)。
屈服強度是材料彈性階段承受的最大強度,或進入塑性前承受的最大強度。
在材料拉伸曲線中,抗拉強度是最高頂點應力值,屈服強度是曲線起始階段直線段完結時的應急值。
抗拉強度表徵的是材料最大承載能力,屈服強度表徵的是材料對抗塑性變形的能力
長按二維碼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