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雲南省教育廳在昆明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中考體育100分,音樂、美術各20分。新的考試方案出臺後,會不會導致學生課後大量去參加校外的相關培訓活動?怎樣避免地區、城鄉、校際條件差異,帶來的學生成績差異?音體美教師緊缺短板如何補齊?針對社會上最熱切關注的20個問題,雲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一一作出回應。
1.為什麼要提高中考體育、音樂、美術分值?
這次出臺的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學校體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音樂、美術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有利於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2019年8月,雲南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雲南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雲南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對提高體育考試分值、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就有明確要求。去年12月,雲南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體育從50分提高到100分,音樂、美術分別從5分提高到20分。
2.從決定提高體育、音樂、美術分值,到現在出臺考試辦法,為什麼歷時一年時間?
方案制定著眼於貫徹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體育美育課程標準,注重發揮考試導向作用,促進學校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配齊配強音體美師資隊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提升學生審美素養。方案形成後,先後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等高校全國學校體育知名專家,從項目設置、評分標準、考試形式、分值分布、考試頻次、競賽展演賦分等六個維度,進行系統分析、充分論證,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在方案起草工作過程中,雲南省教育廳始終堅持廣泛調研、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起草工作組先後到江蘇、重慶、貴州等省市和省內部分州市、縣市區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研討會10餘次。三個方案初稿形成後,分別徵求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21家成員單位意見,先後4次徵求16個州市政府、教育體育局、基層學校和部分高校意見,多次進行修改完善。同時,嚴格按照重大決策程序要求,同步開展方案論證工作。從2019年10月開始,先後組織召開論證會議40多次。其中:省政府分管領導組織專題會論證就有10餘次,教育部體衛藝司組織全國學校體育知名專家參與論證6次。今年10月28日,我們又組織召開聽證會,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新聞媒體代表的意見建議,並進行了充分吸納。
在測試項目設定上,從是否符合學生生理髮育規律、是否符合國家課程標準、是否符合雲南實際、是否有利於避免個體差異、是否受場地器材影響等5個方面,反覆醞釀、對比分析、遴選確定,除確定必測項目外,其他項目之間都具有互補性和可替代性,供學生選擇。在項目賦分上,有國家標準的,我們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我們綜合考慮城鄉差異、地域差異、校際差異、學生個體差異等因素,遴選了10個試點學校開展專項技能評分標準測定,採集基礎數據,反覆分析研究後,才形成了現在的評分標準。
3個方案由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完成合法性審查,經雲南省委教育工委會議、省教育廳黨組會議審議通過,報雲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後,才正式印發實施。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要作出這樣一項關乎廣大青少年學生切身利益的決策,需要審慎的態度、科學的論證和廣泛的參與,一年的時間並不算太長。
3.體育考試是否為了考出區分度?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體育考試的目的是要弱化區分度,促進廣大學生堅持經常性開展體育鍛鍊,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強健體魄,掌握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同時,讓學校和校長重視體育,把體育等同於語數外等文化課,開足開齊體育課。而且,根據考試方案,每個學生只要認真上課,堅持鍛鍊,積極參加競賽活動,基本都可以考出理想成績。
4.為什麼體育考試要分三年六學期考?
這樣做的主要考慮是培養學生堅持不懈進行體育鍛鍊的習慣,人的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和保持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學生科學鍛鍊,常學常練。這也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的要求,把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性評價。另一個主要考慮是解決學校「考什麼,才教什麼、才重視什麼」的問題,督促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要求,讓學生有時間去鍛鍊、去運動。
5.為什麼要設基礎體能測試、專業技能、體質健康監測項目,具體測試什麼?
基礎體能是運動、健康的基礎,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和爆發力、耐受力,是學生身體健康和運動素養情況的體現。具體測試50米跑、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等12個項目。這12個項目也是近年來初中體育考試設定的項目,同時也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每年必測項目。設置專項技能測試項目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特長,讓學生學會和掌握1~2項終生受益的運動技能,陪伴孩子的一生。測試項目是在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桌球、羽毛球、網球「三小球」和武術、體操等這8個項目中選擇2項。除足球、籃球、排球3個項目至少選擇1項外,其他項目可自由選擇。
體質健康監測的目的是掌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發展趨勢,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和學生進行科學體育鍛鍊。具體監測體重指數(BMI)和肺活量體重指數2個項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統一使用的標準,體重指數(BMI)是指學生自身的體重除以身高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值,是衡量學生身體勻稱性和身體形態的重要指標。肺活量體重指數是指學生自身的肺活量除以體重得出的數值,是指衡量心肺功能和身體機能的重要指標。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關於視力問題,雲南省已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納入「健康雲南」行動綜合考核,雲南省政府已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作出專門部署,雲南省教育廳將按要求抓好落實。所以,暫不納入體質健康監測項目。
6.為什麼設置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在項目設置上怎樣避免個體差異?
必測項目是50米跑、1分鐘跳繩、15米×4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這4個項目基本都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的項目,有利於提升學生基礎體能,特別是1000米和800米跑,能夠磨鍊學生的意志品質。4個項目對場地、器材和運動裝備的要求不高,每個學校都可以開展,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鍛鍊。這4個項目受先天個體差異影響小,有利於考試的公平。在選測項目設置上,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在基礎體能測試6項中選2項,在專項技能測試8項中選2項,就是為了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體質健康監測的2個項目體重指數(BMI)、肺活量體重指數,賦分時是用學生自己在八、九年級的測試指數與七年級測試指數進行縱向比較賦分,這也是避免學生個體差異對考試成績的影響。
7.為什麼設置體育競賽加分?
競賽加分有利於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解決體育課「不出汗」「無樂趣」等問題,讓學生全員參與體育運動,享受運動的快樂,錘鍊人格、磨練意志。
同時,還可以督促各級學校和教育體育部門舉辦更多的體育競賽活動,搭建學生體育鍛鍊成效展示平臺,增強體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規則意識。
8.考試方案中為什麼設置統一測試和預約測試,怎樣組織實施?
設置統一測試和預約測試,主要考慮是避免「一考定成績」的弊端,通過靈活的考試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選擇,讓每個孩子測出自己最好的成績。統一測試的項目是1000米(男)跑和800米(女)跑,以及200米遊泳,採用統一測試的方式有利於確保學生安全,讓孩子們一起在競爭氛圍中參加測試,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成績。預約測試是從方便學生的角度考慮,學校事先公布測試項目和時間地點,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預約參加測試,自由選擇次數,以測試最高得分計入學期成績。
9.體育考試如何組織實施?
體育考試由各縣(市、區)教育體育局統一組織,以學校為單位實施。州市教育體育部門負責指導、協調和督查。這項工作的重點和關鍵環節在學校,學校要加強體育考試的組織和管理,明確校長、分管副校長的責任,體育教研組和體育教師負責具體工作。此外,學校還要做好考試人員的培訓,向學生講清楚考試的要求和評分標準,以及做好體育考試期間的學生安全保障工作。
10.設置學生監督員、記錄員有什麼考慮?
主要考慮是讓學生參與和監督,親身體驗考試過程,在鍛鍊學生的同時,更好地有效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公平意識和規則意識,為養成遵規守紀的良好品德打下堅實基礎。
11.音樂、美術的素質測評怎樣測?
素質測評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實施,完成時間為七年級至九年級上學期的每學期期末,共5個學期。素質測評採取隨堂考評記錄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每次素質測評以100分計,其中基礎指標30分、學業指標50分、發展指標20分。5個學期素質測評的平均成績,按30%計入音樂、美術個人考試得分。
12.音樂、美術的統一考試怎樣考?
音樂、美術的統一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由各州市教育體育局統一組織、統一命題,由縣(市、區)教育體育局統一組織閱卷。音樂試題以聽覺試題為主,美術試題以視覺欣賞為主。
13.怎樣避免地區、城鄉、校際條件差異,帶來的學生成績差異?
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客觀上存在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不會導致學生考試成績上的差異。一方面,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在考試中設置了可選項目,供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比如:遊泳不是必測項目,有條件的可以開展測試,沒有條件的可以用其他項目代替。另一方面,針對部分鄉村學校音體美教師結構性缺口問題,我們正加快配備教師;此外,我們現在已經建成覆蓋到班的高速光纖網絡,將採取信息化的手段解決這類問題。
14.殘疾學生的體育成績怎麼計分?
因身體殘疾、患有嚴重疾病且長期免修體育課和免予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生,經有資質的傷殘等級鑑定機構或本州市二級甲等以上醫療機構開具的喪失運動能力證明,可以申請三年連續免考。此類考生的體育成績按考生所在年級全體考生(男或女)的平均成績計算。
我們鼓勵殘疾學生參加體育考試,由學生自由選擇測試項目。參加測試的項目按實際得分計入個人年級考試成績,未參加測試的項目得分按所在年級單項平均分計。我們還鼓勵殘疾學生參加殘疾人運動會,參照《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競賽成績折算體育考分管理辦法(暫行)》,根據其獲得的名次可以折算成體育考試分值,但總分不得超過體育考試總分值。
15.為考出理想成績,學生需不需要參加校外培訓?
學生沒有必要參加校外培訓。體育考試的評分標準參照教育部最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各測試項目及格成績的要求來確定,只要學生上好體育課、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體育競賽,就能夠考出理想成績。音樂美術考試是根據義務教育音樂、美術課程標準,結合音樂、美術教材和雲南教學實際制定的,只要學生上好學校開設的音樂、美術課程,完成學習任務,積極參加展示活動,就能取得理想成績。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方案中已明確規定,體育運動員等級證書、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藝術特長生資格認證等,一律不作為加分依據。
16.讓學生堅持鍛鍊、考出好成績,對家長有什麼好的建議?
一提到考試,家長就難免有焦慮情緒,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要改變「重智育輕體育」的傳統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還要支持、鼓勵孩子參加校內外的體育鍛鍊和競賽活動,抽時間陪伴孩子開展體育鍛鍊;引導孩子在課餘時間和假期,少上網,少玩手機,不沉迷遊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鍛鍊身體上。
17.學生轉學或休學,成績怎麼辦?
關於體育考試:省內轉學其體育考試成績互認;省外轉入的學生必須參加轉入當年的體育考試,並根據轉入學期的體育考試成績所佔年級的位次,核算上一學期或學年的體育考試分值;休學的學生體育考試成績按外省轉入學生有關規定核實成績。其他考生(雲南籍)須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參加體育考試,未參加體育考試的按年度免考學生計分辦法核算成績,並按所在學校年級平均分(男或女)的85%核實成績。關於音樂、美術考試:省內轉學其音樂、美術考試成績互認;省外轉入學生和返回戶籍所在地參加考試的學生,取原所在學校對應學期學籍手冊期末考試分數,或轉入學校所在年級平均分數,記入相應學期素質測評成績。
18.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中為什麼至少必選一項?
振興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是國家體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使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力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同時,「三大球」是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礎教學內容,且足球顛球運球、籃球運球上籃、排球墊球傳球是考試的主要內容,也是「三大球」的入門技術,較為簡單易學,能夠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培養和掌握運動技能打下基礎。
19.怎樣解決音體美教師緊缺的問題?
這是推進方案的一個難點問題,我們將採取以下有針對性的措施:(1)省教育廳協調有關部門,加大教師招聘力度,解決音體美教師結構性缺口問題;(2)鼓勵現有的音體美專業教師回歸音體美教學崗位;(3)加大對具有音體美特長教師的培訓力度,鼓勵其承擔部分音體美教學工作;(4)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聘請退役運動員、民間藝人來補充學校音體美師資力量;(5)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同步課堂」「雲上課堂」等教學活動。
20.這學期還剩兩個月,是否來得及準備體育考試?
這學期的體育考試主要考3項,具體為:50米跑、1分鐘跳繩、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都是由學校組織實施。這3個項目考試時間不作統一要求,由學校根據準備工作情況,可以在本學期考,也可以放在下學期考。(總臺央視記者 李常明)
(編輯 李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