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開發新型磁性材料 可提高電機能量轉換效率

2021-01-08 中國科技新聞網

據外媒報導,東芝公司開發出全新磁性材料,以最低成本大幅提升電機效率,並具有大幅降低功耗的潛力。該公司表示,這種材料適用於火車驅動系統、汽車、機器人及其他高可靠性應用。

這種新材料可用作電機的槽楔,特別是在大中型感應電機中,能夠極大提高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東芝表示,這種材料的安裝成本極低,而且無需更改設計。

在感應電機中,通過定子的旋轉磁場在轉子中產生感應電流,由此所產生的電磁力使轉子旋轉。該系統配置簡單,成本低廉,並且可維護性強。與之相反,永磁同步電動機通過定子旋轉磁場和轉子永磁體之間的磁性吸引力來旋轉,通常比感應電機更貴,但可控性和效率更高。

該公司在鐵路車輛驅動系統的感應電機上進行測試,並確認其效率提高了0.9%,接近永磁同步電機的效率。東芝表示,這種材料還可以安裝在永磁同步電機上,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該材料還具有優異的耐熱性,適用於鐵路車輛、汽車和機器人等應用。

(圖片來源:東芝公司)

電機槽楔是將線圈緊密固定在線槽內的一個部件,通常由非磁性材料製成。據發現,使用磁性材料可以提高槽楔的導磁性能,從而提升能量轉換效率。然而,用於槽楔的常規磁性材料,由球形磁性金屬顆粒構成,對磁通量的控制不足,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洩漏。同時,磁性槽楔材料本身的磁損耗也很高,並且耐熱性較差,不適合鐵路車輛和其他高耐熱需求應用。

東芝新型磁性材料具有獨特的性能,能夠出色地控制磁通量,提供高耐熱性。這種材料由片狀磁性金屬顆粒組成,其磁性因方向而異,磁損耗極低。

這種磁性槽楔可以將磁通量有效引導至特定方向,從而減少能耗,顯著提高能量轉換效率。

東芝還發現,用耐熱粘結劑壓實片狀磁性顆粒,可以提高熱穩定性。即使在220°C的高溫環境中,也能長期保持穩定,而且重量幾乎沒減少,為磁性槽楔的廣泛應用開闢了道路。

在不更改電機設計的情況下,東芝僅通過更換槽楔材料,便使其能量轉換效率明顯提高,同時充分降低成本。

相關焦點

  • 先是電池現在又輪到電機 快來看看東芝最近都幹了什麼
    日前,東芝公司官方發表了一篇新聞稿,公布了該公司在電機磁性材料方面的新突破。新聞稿表示,新研發出的磁性材料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功耗,還能夠提升電機效率,以起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東芝研發的這種新型磁性材料可以被應用在中、大型感應電機槽楔上。相比於普通磁性材料的槽楔,這種新式材料擁有更強的磁通量引導特性,並且磁損耗水平較低,耐熱性更好。
  • 永磁電機中的磁性材料
    大家都知道電機的種類繁多,但基本原理都是應用電生磁及電磁感應現象實現電能和動能的相互轉換,想了解更多關於電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可點擊查看電機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直流電機與交流電機。19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世界上第一臺電機就是由永磁體產生勵磁磁場的永磁電機。
  • Konarka研發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新型材料
    發表於:2008-12-29 09:31:40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美國麻薩諸塞LOWELL消息,可將光源轉換為能源的PowerPlastic材料開發和商業化領域的創新者Konarka技術公司宣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驗證得出結論-這種Konarka公司的柔性有機基太陽能光伏
  • 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
    依據能量轉換的類型,可以把能量轉換分為光電光熱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熱電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壓電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材料、電致發光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化學能-電能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和磁能-機械能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等。目前,全球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開發探索清潔新能源的同時,提高傳統能源的能量轉換效率。
  • 科學家研究新鈣鈦礦材料,或可再度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
    ,對此,美國科學家已尋覓出全新鈣鈦礦材料,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或許能好好把握佔 47% 光譜的紅外光,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 對此,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為了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的轉換效率,著手研究光子上轉換(Photon upconversion)技術。
  • 【遨優動力·技術】可用磁通密度提高至30%,阿貢國家實驗室研發新型電機
    日前,阿貢國家實驗室宣布其研發出了一款新的永磁電機,命名為HyMag。該款電機的革命性技術,可將永磁體的可用磁通密度顯著提高10%至30%,進而提高電動機的能效。 永磁電機的永磁體在被磁化後保持其磁化和磁通線,在概念上類似於保持電荷的電池。在上世紀90年代,由釹,鐵和硼組成的常規永久磁鐵在工業上普及。
  • 以霧化CVD法形成太陽能電池透明導電膜——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
    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可在非真空工藝下形成太陽能電池透明導電膜的裝置「TMmist」已開始銷售。該裝置可削減設置面積、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及降低製造成本等。預計2014年度會獲得約10億日元,2015年度會獲得約20億日元的訂單。
  • 上海科大開發新型人工光合作用系統,能量轉換效率超20%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換成電勢能,進而驅動一系列生化反應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含碳的能量載體和氧氣,是碳基生物利用能源和碳物質的核心基礎過程。但是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換效率太低,雖然理論值最高可以達到8%左右,但是實際上一般小於1%,因而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資源,難以滿足人類社會面臨的日益嚴峻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美國幾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熱光電系統,有望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80%。
  • 氧化鎢也能當負極材料?東芝:當然可以!
    在前不久落幕的「2018年橫濱人車科技展」上,東芝材料展出一款可用於負極材料的紫色氧化鎢,它可幫助鋰離子電池實現超快速充電,因此可以構建高功率密度的電池器件,從而實現更小,更輕的器件。據東芝材料的官網介紹,他們研發的紫色氧化鎢是通過WO3缺氧狀態下獲得,具有非常高的化學活性,可此增強電子傳導性。由於該材料內阻小,而且具備優異的Li離子擴散性。
  • 新能源汽車四種常用電機驅動系統詳解
    一種是在電機繞組內通電流產生磁場,這種方法既需要有專門的繞組和相應的裝置,又需要不斷供給能量以維持電流流動,例如普通的直流電機和同步電機。另一種是由永磁體來產生磁場,這種方法既可簡化電機結構,又可節約能量。由永磁體產生磁場的電機就是永磁電機。它利用永磁體建立勵磁磁場的同步電動機,其定子產生旋轉磁場,轉子用永磁材料製成。
  • 東芝推出正弦波驅動型三相無刷電機控制器IC
    2019年4月25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兩款三相無刷電機控制器IC,分別是採用SSOP30封裝的「TC78B041FNG」和採用VQFN32封裝的「TC78B042FTG」。兩款產品均採用東芝原創的自動相位調節功能InPAC[1]---該技術不僅可消除相位調節,還能在寬電機轉速範圍內實現高效率。
  • 東芝兩款三相無刷電機控制器IC新品上線
    中國 上海,2019年4月25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兩款三相無刷電機控制器IC,分別是採用SSOP30封裝的「TC78B041FNG」和採用VQFN32封裝的「TC78B042FTG」。兩款產品均採用東芝原創的自動相位調節功能InPAC[1]---該技術不僅可消除相位調節,還能在寬電機轉速範圍內實現高效率。
  • 稀土與磁性材料|沈保根——科學講壇
    從功能性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材料可以做儲能還有換能,比方說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磁能跟熱能轉換,還有信息存儲傳輸。  永磁材料領域,我們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繼續提高性能,二是對各種元素高效均衡利用,特別是把低成本的鑭和鈰用起來,使稀土資源的應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最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稀土磁性材料極其重要,「沒有磁性材料就沒有現代化國防」,因為雷達、制導、電子戰、艦船都要用到磁性材料。從陸軍、海軍、空軍、炮兵,現在電子對抗都用信息戰,都需要這樣的材料。
  • 新型太陽能面板薄膜能利用紅外光等不可見光提高能量轉換率
    一般來說,太陽能電池是能夠利用可見光來產生能量,但包括紅外光在內的電磁波譜的其他部分光線則都被忽視。那裡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薄膜,據他們自己介紹稱,這種薄膜在覆蓋在太陽能電池頂部後能夠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25%。據悉,這些科學家們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性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它們上面添加特殊種類的納米顆粒。通過將這些微小粒子摻雜到含金屬如鑭離子的染料中,這樣就有可能讓它們具備利用其他類型的光如紅外形的能力然後將其轉化為能量。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磁學研究所:磁性材料已成為關鍵功能材料
    在鐵氧體軟磁材料方面,鐵氧體軟磁材料可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汽車電源管理系統,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鐵氧體軟磁材料產能將擴大。此外,隨著無線充電系統的迅速發展,進一步對軟磁鐵氧體材料的市場產生刺激作用。  目前,釹鐵硼產能在短時間內由於投資過大,超出市場需求,出現短時產能過剩情況。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產能還可以繼續發揮。
  •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2020-07-08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子層沉積工藝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30%
    原子層沉積(ALD)設備製造商Avaco公司宣布,開發一個用於太陽能光伏的緩衝層沉積新技術。使用其新型原子層沉積工藝,銅銦鎵硒(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將比傳統使用硒化鉻(CdS)緩衝層的CIGS太陽能電池提高30%。
  • 迄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問世,能量轉換效率突破 47.1%
    文 | 學術頭條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 研究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最高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