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都養貓,你爸媽還是不允許嗎?

2021-01-14 南京大恩美

提到鍾南山院士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他是中國實至名歸的抗疫第一人。

央視曾播放一段採訪視頻,在2004年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因透支得太厲害得過心肌梗死,做了一個支架現在為了能夠做工作,鍾老在堅持健身,他的父母都是醫生,父親曾留給他一句話:「一個人要是能夠給這個世界留點什麼東西那他算沒白活。」

真的是國士無雙啊!

但是作為鏟屎官的我們,關注點總是和別人不同,看看我們在視頻中發現了什麼!

視頻截圖不是很清晰,但是還是能看出,應該是某著名品牌的貓糧,更有眼睛犀利的朋友看到了地上的食盆!

我想這下你們的父母沒有辦法拒絕你們養貓了吧。

而且「 鍾南山團隊 」明確指出:養寵物可以幫助小朋友提早適應過敏源,大大降低孩子患哮喘的機率,建議越早養越好!

養貓的名人

其實除了鍾南山院士,有許多名人也是養貓的!我們不拿明星來舉例子,來說說那些歷史上傑出的名人,物理學界的鏟屎官:愛因斯坦

就是一個出了名的鏟屎官,事實上他熱愛各種動物:貓、狗,鸚鵡……他有一副著名的吐舌頭照片,據說就是學習貓咪的動作。

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曾養過一隻黑貓和一隻橘貓,年輕時他養的是奶牛貓,他非常寵愛,是個資深貓奴,還會帶著貓出席重要場合。

88歲時,他的秘書送他一隻橘貓,邱吉爾愛不釋手,甚至留下遺囑,他的故居中必須始終養一隻橘貓,還要是橘色、白胸和白爪的,永遠叫做喬克(Jock),如今邱吉爾故居的橘貓,已經是喬克六世了!

季羨林的說過這樣的話:「我這樣一個走遍天涯海角,飽經滄桑的垂暮之年的老人,竟為這樣一隻小貓而失魂落魄,對別人來說,可能難以解釋,但對我自己來說,卻是很容易解釋的」

這真的是愛貓到一定程度了!

歷史上養貓的名人太多,我想以上這些足夠你去說服你的父母。

希望不久的將來,你也可以擁有一隻帶給你愛和快樂的小貓咪!

#寵物#

相關焦點

  • 讀鍾南山院士之文,孕婦最好養貓狗……有感:你要是養不了貓狗,就...
    我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我 "但如果你愛猛犬,就一定會關注猛犬交流平臺 感謝鍾南山院士為全中國,乃至全人類做出的貢獻,請受我一拜,願鍾南山院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 養貓原來有5大好處,怪不得鍾南山院士鼓勵養寵物!
    有沒有發現身邊的朋友養貓的越來越多,但是養貓的好處你都了解了嗎?一、養貓可以增強免疫力在養貓的過程可以接觸各種環境、菌群,從而使我們獲得免疫力,降低過敏的發病率。難怪連鍾南山院士都鼓勵孕婦和孩子在安全前提下養寵物呢。
  • 鍾南山:養貓可以提高主人的免疫力!養貓真的可以讓人更健康嗎?
    不要問我養貓有什麼用,養貓對於我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有這樣一隻小可愛,用一生的時間,痴痴的愛著你!by.張大喵說起來每當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小夥伴們的搶貨能力絕對是世界頂尖級!譬如之前搶購食鹽,新冠疫情期搶購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等。不過最近大喵有點開始擔心,大家要開始「搶貓」了!
  • 鍾南山院士:孕婦最好養貓狗,越早越好
    雖然已經多次闢謠了,這次疫情和貓狗等家養寵物無關,但是後臺還是收到很多讀者的疑問,養狗對人究竟是否有對健康上的影響呢? 可以告訴你,有!
  • 美國邀請鍾南山院士,我們都不同意!
    近日,由於美國疫情不斷增加,美國邀請鍾南山院士赴美傳授抗疫經驗。鍾南山院士回應道:請向中國政府提出邀請,我去不去由我國政府決定,我尊重國家和人民的選擇。我個人認為不要去,鍾南山院士已經80多歲,之前在疫情期間已經很操勞了,讓鍾南山院士好好休息一下吧!
  • 這5種人並不適合養貓?如果你在其中,那麼千萬不要亂養貓!
    近年來,喵星人在地球上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如果你仔細去留意,你會發現在你的朋友圈之中,養貓的人越來越多,到處都能見到貓咪萌萌噠的身影……這也意味著喵星人們已經全面攻佔我們地球了,在往後的日子裡,寵物貓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多,將會有更多的人類被迫拜倒在喵爪子之下,淪為貓奴!
  • 如果你是這幾種情況,還是不要養貓了,畢竟比較「廢貓」
    因為貓咪不需要帶出去遛彎,只要給它提供一個房子,足夠的吃喝,它就能安穩地過一輩子,而狗狗卻不行。現在人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貓,但是你知道嗎?這幾種情況下,還是不要養貓了,因為對貓不好。第一:合租合租養貓,真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的第一隻貓,就是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收養的。
  • 你知道嗎?世界上養貓的人多還是養狗的人多?你喜歡貓還是狗呢?
    世界上究竟是養貓的人多還是養狗的人多呢?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它們各自出現的歷史。先據史料考證,貓最最原始的祖先是一種叫做「細齒獸」的生物,它們喜歡棲息在樹上,這倒是和貓愛爬樹的騎行有些關係。
  •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養貓:你知道,養一隻貓需要花多少錢嗎?
    這個數據看上去並不多,但可能你住的小區裡,有一半以上的人群,家裡都養寵物。雖然養寵物的人那麼多,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養寵物;我家裡養了3隻貓,我身邊養貓的朋友也不少;可還是有很多特別喜歡貓的人沒有勇氣,也沒有條件養貓,只能在網絡上雲吸貓。想要養貓,你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如果你是一位84歲的老人,無論你是否所謂的成功人士,應該都是在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 但在中國,在此時此刻,有一位老人,卻在奔波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前線!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 養貓的樂趣
    小時候,家裡養過多年的貓,貓的可愛與頑皮都藏在記憶深處。印象最深的是幾隻特立獨行的貓兒。它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野性,成了只不漂亮的溫順的貓。媽媽說,它一定是被人抓去拴在家裡,它的野性也在人的強制下一點點消失,讓它變成現在這樣。媽媽對著它嘆道:「你為什麼當初不聽話,非得讓人把你捉去拴起來,你說你是不是自討苦吃。」
  • 鍾南山的世界你懂嗎?!藝人沈佳欣質問鍾南山引公憤
    但事實上,鍾南山已經把能用的抗生素治療方案都用過了,沒用。所以在廣東省的緊急會議上,鍾南山堅持說:SARS的元兇不是衣原體,而是病毒!會後,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
  • 「她33歲,單身養了2隻貓」:為什麼單身女性寧可養貓都不找男人
    就像第一次見面時,桃子就說,要是未來男友不同意她養貓,那麼就免談,免得浪費彼此的時候。02貓,真的能取代戀人嗎?比如下圖:好吧,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男友需要具備的優點,貓貓全部具備;而那些不被待見的陋習,卻相對擁有得比較少。所以,從這方面考量,孰優孰劣,顯而易見了吧。別當真,只是調侃而已,其實貓貓能不能取代戀人?答案是否定的,當然不能取代了,也有養貓的女網友說,男友還是需要的,要是沒有男友誰替自己的貓貓鏟屎呢?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直到1971年,鍾南山調任廣州醫學院,他才開始在醫學上發力。由於他天資聰穎,鍾南山的醫術突飛猛進。1981年,鍾南山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呼吸科。回國以後,鍾南山成為呼吸科的權威,並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成為工程院院士以後,鍾南山一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鍾南山一年的收入來源。
  • 養貓的人都容易患這8種「病」,你中招了嗎?
    貓咪軟萌可愛,又不需要像狗狗那樣遛,是現在很多人的寵物首選。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養貓的人都容易患上這8種「病」,看看你中招了沒?1、無心工作的「病」很多人養貓之前工作都是兢兢業業的,說加班就加班,說出差,拿起行李就能走。但是自從養了貓之後,一聽到加班、出差就會怨聲載道,就算有加班費也一萬個不願意。甚至連平時工作的時候,都整天想著自家貓咪。
  • 俗語「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
    俗語「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是什麼意思,有依據嗎?文/小雨知歷史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養小動物,小編也是, 我家就養了一隻小貓咪。單身的人養寵物,可以幫你趕走孤獨;情侶之間養寵物,可以幫你聯絡感情;家裡有小朋友呢,它還可以作為孩子最好的夥伴。總之。
  • 養貓的智商稅你都交過嗎
    越來越多人開始養貓之後,恨不得給貓主子最好的東西,就會買一堆東西回家,但是很多東西貓咪可能不需要,商家生產出越來越多的東西,其中有很多純屬智商稅,一定不要掉進坑裡哦!不是某寶銷量第一就是好貓糧)3、離乳膏這個就不想多說了,別買,小貓跟著貓媽媽,貓媽媽斷奶的時候會餵離乳膏嗎?4、貓窩不是所有的貓咪都喜歡貓窩,在它們眼裡更喜歡待在紙箱子裡,如果它面前有個貓窩個紙箱子的話,它基本會選擇紙箱子。要麼就是跟你一起睡在床上,沙發上。沒必要特意去買個貓窩。
  • 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解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與來自剛果(金)籍的五賓(Bindanda Mvuama Van Timothee)交流時,聽到他的介紹,鍾南山笑了,笑著用左手輕拍了拍他。「鍾南山院士我要感謝你,以前都在電視上看到你。」在隨後的介紹環節,五賓說,他知道鍾南山非常辛苦,希望今天能通過跟鍾南山的交流了解更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母親很為難,「你的車票錢都是我們想盡辦法湊的,怎麼可能呢?」鍾南山知道家裡困難,就算了,但過了兩天,母親卻還是想盡辦法又給他籌了10塊錢,讓他拿給「家庭困難」的同學。「要知道那個時候到北京的火車票,還不到20元,這個事情至今都讓我印象深刻。」鍾南山說,自己工作幾十年,總是能團結大多數人,就是因為受到了母親的影響。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後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發聲,表達他關於疫情的最新研判。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變冷,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但是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按照目前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