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號宇宙實驗,讓你細思極恐

2020-11-25 騰訊網

人類作為這個地球的主宰,他的命運將會怎麼樣?為了研究這個事情,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John B. Calhoun」就用老鼠做了一個模擬實驗,來模擬人類的未來,結果他的實驗結果在當時引起不小的社會恐慌。

ohn B. Calhoun教授在美國馬裡蘭州租下一個農場的倉庫,然後在裡面建了一個長和寬各2.5米,高1.5米左右的一個盒子,然後他把這個盒子裡面分成了16個扇形區域,每個扇形區域也配有飲水機,食物投放器,然後在牆壁上搭上老鼠窩,這個區域總共放置了256個老鼠窩,每個老鼠窩可以容納15隻老鼠舒適的居住在裡面,所以在理論上這個區域最多可以居住到4000隻老鼠,那麼所有的飲水機可以提供6000隻老鼠的飲水,食物投放器可以提供9000隻老鼠的食物,所以這個區域對於老鼠來說,只要數量不超過4000隻就可以的舒適的生活,而且他們為這個環境配備了良好的空調,能夠保證溫度和通風,而且有人嚴格把守,保證沒有老鼠的天敵會進入這個區域。這樣做就是為了排除外部環境對老鼠生活的影響,john B. Calhoun教授想在沒有任何不利的外部條件的情況下,看看究竟能發展什麼樣子?

一切準備完畢後,他們挑選了非常健康年輕的4隻公老鼠和4隻母老鼠,放入實驗的盒子,那麼這個環境對8隻老鼠來說完全是天堂一樣的存在,而這個天堂就叫25號宇宙。

實驗在1968年7月9日正式開始,將8隻老鼠送入了天堂生活,這裡有無盡的糧食和水,也有無盡的居住空間,很快在實驗開始三月後,第一窩小老鼠誕生了,小老鼠出生之後他們也有很多的食物,老鼠的數量迅速增長,起初的一年內,每個月的老鼠數量都會幾何倍增長,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們事先將實驗區域平均分成了16個區域,老師也是有領地意識, 就是他們會佔領地盤,他們發現不同的扇形區域內出生的老鼠數量差距非常大,按照統計250天之內多的區域內出生了111隻老鼠,而少的只出生了13隻,老鼠的世界也誕生出了超級大的家族和特別小的家族。雖然小的家族不愁吃喝,但是大的家族會不斷地擴張自己的領地,然後去搶奪更多的生殖權,母老鼠會更多的想和強大的家族的公老鼠結合,然後他們就會越來越強大,而小家族就會漸漸的沒落,消失,其實這個就是一種階級的產生。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存在非常嚴重的貧富差距,其實如果從今天開始把社會上所有的財富平均分配到每個人手裡,很快的很再次產生貧富差距,都是有個體差異造成的,這個就想25號宇宙實驗所表現得一樣,只不過老鼠得這個環境裡,他們是夠吃夠住的,所以就好像錢是一直保持均等,但是也有個體差異造成,弱的老鼠漸漸的要消失,而強大老鼠家族的老師越來越強大,領地也越來越大。

所以說只要有社會的存在財富的不均衡就是一種必然,實驗進入10個月後,老鼠數量也達到了620隻,但是老鼠的增長速度開始減緩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老鼠的行為也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通常老鼠都是單獨行動的,他們要獨自尋找吃的,然而找到食物後自己在那裡吃,但是從老鼠數量增長的速度減緩之後,老鼠開始集體行動,他們不在一個出去尋找吃的,一定要和別人在一起,吃東西也要和別人在一起,甚至表現出非常害怕單獨行動,John B. Calhoun認為他們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產生了一種極度的「社交渴望」,就是說不缺吃不缺穿的環境時間長了,人們就會對社交產生極度的渴望。

然後又過了8個月,整個實驗進行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老鼠的數量達到了最多的2200隻,從那之後老鼠的數量就開始下滑,在食物、水、居住空間充足,也沒有任何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他們就不再生育了。而且不僅僅是不再繁殖的問題,老鼠的心裡也產生了嚴重的問題。

此時老鼠也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數量非常多的非統治階級的公老鼠,也就是老鼠中的男老百姓,這些老鼠開始大量聚集到整個實驗場地的中心,通常老鼠是不到這個區域去的,因為這個中心的部分是所有地盤的交界處,在這個地方是比較容易發生紛爭,而且什麼也沒有,但是這些無所事事的公老鼠,就紛紛聚集到這個地方趴著不動,梳理自己皮毛,然後就在那裡睡覺,睡醒之後就到邊上吃東西喝水,然後繼續回來梳理皮毛睡覺,而且他們對其他個體完全沒有興趣,不和其他任何人進行交流,只是靜靜地呆在那裡發呆梳理皮毛或者發呆,但是這種發呆有點恐怖,就是如果一旦有其他的老鼠打擾他,他就會瘋狂地攻擊那隻老鼠,咬他,而更奇怪的是被咬得那隻老鼠就會躺在地上不動,任由對方咬它,也不逃跑等他咬了一會,把它咬得渾身是傷之後,這隻老鼠就回來繼續趴著,而被咬得老鼠爬起來之後,找到一個地方趴著不動,這個被咬得老師也不總是受害者,他趴著不動,但是又其他老鼠打擾它,它也會成為攻擊者。這個場地老鼠就明顯兩極化,有些老鼠他每天不動,每天就是梳毛,吃飯,睡覺,變得非常漂亮,John B. Calhoun將這些老鼠叫做「美麗的人」,而有些老鼠經常被咬得渾身是傷,按著John B. Calhoun的說法,這些老鼠變得非常木,沒有生活得到動力,而且充滿了隱形的暴力

第二類:沒有哺育得母老鼠,也就是老百姓得女老鼠,此類母老鼠表現跟第一類得老鼠非常類似,他們對生活沒有什麼動力,然後也不交流,非常木訥,每天就是給自己梳毛,然後就出現一些很漂亮的母老鼠,但是他們不會像公老鼠一樣聚集中心位置,而是躲在窩裡,她們都藏在窩裡,也不跟人交流,而且這些母老鼠也不會相互攻擊,就算有人打擾她,她也不會進行攻擊,而且他們都表現得特別自戀,他們對異性是完全沒有興趣的,甚至會遠離異性,有異性靠近他們,他們就會攻擊對方,排斥異性。

第三類:統治階級的公老鼠,這些公老鼠是地盤的守護者,這些處於統治地位的公老鼠也開始漸漸對生活失去興趣,並且逐步失去地盤意識,他們不再保護自己的領地,而是像其他普通公老鼠一樣也找個地方睡覺,

第四類:這類是問題最嚴重的,正在哺育的母老鼠,他們原先是統治階級這些公老鼠身邊的生育能力非常強的一些母老鼠,由於統治階級的這些公老鼠保護地盤的意識淡出,這些母老鼠就變成地盤守護者,她們開始攻擊那些侵入他們地盤的老鼠,而且他們的攻擊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攻擊自己的孩子,至此同時這些母老鼠生理周期也出現了嚴重得問題,他們不再能夠懷孕,他們發現有些母老鼠懷孕了,懷孕之後他們會把她自己消化掉,就從身體生理的角度抑制自己生出小老鼠,那麼即使生育了小老鼠,他們也不會去養育他們,就將其遺棄,被遺棄得小老鼠就會被其他得老鼠吃掉,即使有充足得食物也會出現老鼠吃老鼠得情況,到最後事情發展得越來越嚴重,就是老鼠之間得互相攻擊,也會變成互相吃,整個區域內出現了很多沒有性別意識得老鼠,他們會在發情期任意的向任何年齡,任何性別的老鼠求偶,一旦求偶不成就會瘋狂撕咬對方,變的非常暴力。

整個實驗進行不到兩年半的時候,就已經沒有老鼠懷孕了,從那之後只有老鼠死亡,所以整個老鼠的數量迅速下滑,當整個實驗進行到1780天,也就是不到5年的時間,隨著最後一隻公老鼠的死亡整個實驗徹底結束,25號宇宙徹底滅亡。

25號宇宙為什麼會滅亡,John B. Calhoun認為是「行為沉淪」,這個詞就是John B. Calhoun發明的,就是說當一個物種在一個限定的範圍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的社會裡面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沉淪現象,進而造成這種物種的不可逆的毀減,這種沉淪和毀減都是不可逆的,中途你想做點什麼努力改變都是不沒有可能性的,一旦發生就會毀減。

那就是是什麼原因產生了這種沉淪,John B. Calhoun認為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密度」,而這個密度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上的「人口密度」,我們理解的人口密度是說每平方公裡多少人,他說的這個密度是指「社交密度」,他認為當人的社交密度過大,人就無法控制自己的社交範圍,無法控制自己的社交時間和空間的時候,人就會出現行為的沉淪,也就是當人沒有私人空間和時間的時候就會出現行為沉淪。

除了社交密度過大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也促進了行為沉淪的產生,就是這個天堂,在這個天堂的環境裡,老鼠毫無壓力,他們不用擔心吃的,不用擔心住的,所以他們不需要親情,友情和愛情。在天堂裡沒有危險,你就不需要父母保護,不需要父母,父母同樣也不需要孩子,你不需要幫助別人,別人也不需要幫助你,你也不需要朋友,所以親情、友情、愛情完全是不需要的,這種無感情的狀態持續時間長了之後,人就會變得木訥,而且就會變得有暴力傾向,就像一些老實人,你看平常不說話,但是一旦惹怒對方,比誰都兇狠。

這種無感情狀態還會引發一個問題就是「自戀」,就是大家不再關心別人,只關心自己,打扮也只是為了自己打扮,並不是為了吸引異性,這個物種就要減絕了。因為人的本能就是吸引異性,但是如果你打扮純粹只是為了個人滿足,自己欣賞自己,只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那就很危險。而且這種自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可以蔑視生命,蔑視其他一切和他沒有關係的東西。這就是最後出現老鼠吃老鼠的情況,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概念。

在生活在天堂裡的東西,生活時間長了之後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我為什麼要活著,活著沒有什麼意義,你什麼都沒有的話,你就會努力而奮鬥,會想獲得一切,但是你一切都有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努力,不需要奮鬥,你就覺得生活完全沒有意義。對於一個物種來說,有不滿,有追求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滿足就意味著毀減,所以真正幸福的人,就是在追求的人,在得到它的路上很幸福的,你活得他的過程是幸福的,一旦擁有,幸福就破減了。

真正引發沉淪有兩個條件,一個就是「密度」一個就是「天堂」,這個同時具備的時候就一定會引發行為沉淪,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人類還沒有沉淪

相關焦點

  • 25號宇宙實驗,讓你細思極恐
    Calhoun」就用老鼠做了一個模擬實驗,來模擬人類的未來,結果他的實驗結果在當時引起不小的社會恐慌。一切準備完畢後,他們挑選了非常健康年輕的4隻公老鼠和4隻母老鼠,放入實驗的盒子,那麼這個環境對8隻老鼠來說完全是天堂一樣的存在,而這個天堂就叫25號宇宙。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所謂細思極恐是一個現代網絡興起的流行用語,意思是初看沒什麼,仔細想想,就會感到越來越恐怖,而且越思量越恐怖,最後恐怖到極點。那麼人類有些什麼可以細思極恐的呢?其實也可以說很多很多,每一件事情細思一下,都有極恐之處;但也可以說沒有,人們天天過生活,如果有那麼多的極恐還咋活?有這種情結的人是過於矯情罷了,沒事找事。既然矯情,今天就也來矯情一下,先說說大與小。
  • 每一次觀測產生一個平行宇宙?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讓人細思極恐
    多元宇宙中宇宙的分類很多,但是其中量子平行宇宙是聽起來最為奇妙的,也和一個聞名世界的實驗關係密切。一個是著名並且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當一個光源通過兩條縫之後投射在一個板上時,並不是兩條光帶,而是很多明暗的條紋。
  • 這款APP,細思極恐!
    這款APP,細思極恐! 2021-01-13 0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個「簡單」的科學理論,每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而這些被提出的科學理論中,有一些理論卻讓人細思極恐,下面就挑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理論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費米悖論相信對外星人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對這個著名的悖論都很熟悉。該假說認為,外星文明早已經發現了地球,為了對地球生命進行研究,他們將地球視為「實驗室」,躲在幕後觀察著,所以人類才一直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痕跡,這是不是細思極恐呢?
  • 細思極恐!你猜不到結局的多重時空電影
    細思極恐!如果同樣一段時間會一直重複,你會不會重複你的生活?《土撥鼠之日》用喜劇的形式,告訴了我們答案。然而,脫胎這部電影的驚悚片《忌日快樂》則完全不同,它用重複的時間找到殺死她的兇手,情節環環相扣,緊湊好看。
  • 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
    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時間:2017-03-29 23:3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 近日,印尼一偏遠村落發生了一起蟒蛇吃人的事件,親友及村民外出尋找,在巨蟒肚內驚見失蹤好友,雖然其面部已難以辨識,但從靴子還是確認了死者就是失蹤的
  • 人類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面對這個問題,著名的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費米悖論」,針對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提出了疑問,既然宇宙的歷史有138億年,並且宇宙中的行星數量難以想像,從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來看,如果宇宙中存在一個存在了一億年的文明,找到人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現實卻是人類始終沒有發現其他文明。為什麼如此廣闊的宇宙中,沒有誕生出超級文明呢?
  • 太陽系最大裂谷指向5億年前宇宙戰爭?這道星球創痕讓人細思極恐
    星球之於宇宙,渺小的好似一粒塵埃,而生活在這粒塵埃上的人類,就更是微不足道卻又偉大的存在。這並不是矛盾,微不足道,是相較於這個宇宙的年齡,相比數萬億年的宇宙,人類的歷史太短了,連匆匆過客都談不上;說人類偉大,因為這個只有250萬年的年輕物種已經開始探索家園以外更大的空間。
  • 未來: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
    那麼大家的夢想各種各樣,其實很多人已經開始考慮人類、宇宙的未來。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用「細思極恐」這個詞可能誇張,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也就是說這個詞裡面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 每一幀畫面都令人細思極恐,必須安利這部科幻驚悚片給大家
    個人覺得,《隱形人》除了伊莉莎白·莫斯貢獻一場神級表演而外,影片通過每一幀畫面,精心營造的「細思極恐」的驚悚氛圍,堪稱歷年來恐怖片之最。甚至比近年來深得好萊塢喜愛的《小丑回魂》、《忌日快樂》、《月光心慌慌》等電影,更具看點。
  • 一種讓你細思極恐的寄生蟲——眼線蟲
    當發現家中的寶貝有眼部不適,無論是何種原因都應該及時帶去醫院檢查,如果是感染了眼線蟲,則非常容易確診,因為你可以直接看到白色的蟲子在眼球上爬!(小編表示一邊打字一邊在起雞皮疙瘩!細思極恐有木有!) 通常醫生會採用機械的方法將成體蟲取出,再用藥液定期清洗患眼。
  • 你不知道的電影海報,細思極恐的秘密!
    等等等等......你不應該讓你的思維局限住,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去嘗試。這才是電影海報設計的表現宗旨。   但是,關於電影海報設計的文章有太多了,豆豆今天並不過多的去介紹怎樣設計電影海報。今天要討論的,是你不知道的「細節」。
  • 前沿科學實驗:究竟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細思極恐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搞明白人體的行為和大腦會是怎樣的一種控制關係;實驗具體過程如下:找來一名實驗者,將其安置好後,讓他佩戴相關的腦電波檢測儀器,之後在這個實驗者面前放上一面顯示屏,顯示屏上面有計時器。在這個實驗者面前,有一個按鈕,只要這個實驗者想按,則隨時可以按動這個按鈕。其相關的腦電波檢測儀器會全程記錄其腦電波的波動。然而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令人細思極恐。
  • 細思極恐:時間是不存在的理論
    但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時間是宇宙構成的一部分他在一場演講中說道:「這是在把宇宙的一小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模擬整個宇宙,從而得出的錯誤推斷。」如果時間不存在的,時間只是空間的變換這樣的理論真實的,那人們存在的價值就會細思極恐。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見過老式的電影,就是在一個旋轉的圓盤上,畫上一個人物的各種動作和各個年齡時段的樣子,然後轉動圓盤。
  • 25號宇宙:老鼠烏託邦
    約翰.卡爾霍恩,老鼠之都的創建者02「25」號宇宙的誕生 隨著研究的深入,老鼠之都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完美,但是老鼠的數量終究無法突破閾值,當時正處於二戰結束後的經濟蓬勃發展時期,人類正在進入城市化的階段,有很多人擔心,城市中密集的人口密度,是否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 我的世界:讓人「細思極恐」的四個情況,天堂傳送門跟下界有關?
    我的世界玩家們時不時就會探討一些「深奧」的問題,它們往往會觸及到玩家們的知識盲區,難以解釋清楚,最終歸咎於「特性」上面,有四個情況讓人「細思極恐」!其實,有的玩家早就把苦力怕和神秘的11號唱片聯繫到一塊了,說不定Mojang不讓苦力怕有「手」且設置自爆正是為了隱藏秘密,而被逼無奈的苦力怕卻無法再透露!
  • 宇宙萬物不是自然演化而來,諸多疑點,讓人細思極恐
    比如說宇宙的「撲朔迷離」。按理來說,經過對宇宙數百年的探索,人類應該對宇宙的了解很深刻,但是迄今為止,像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的壽命又有多長等基礎問題,仍然讓科學家們束手無策。在量子力學著名實驗「薛丁格的貓」中,為了剔除觀察者函數,科學家們提出了「平行宇宙理論」,即當時空線開放的時候
  • 宇宙的盡頭又是什麼?細思極恐
    宇宙大的簡直沒有邊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銀河系中,也渺茫的,就像一粒塵埃,而我們的銀河系在宇宙中,更是渺茫的,連塵埃都算不上,因為我們的宇宙太大了,那麼,人類在未來會變成什麼?宇宙的盡頭又是什麼?這部科幻短片《宇宙的盡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宇宙的奧秘吧!在我們的印象中,宇宙是不是很漂亮呢?
  • 細思極恐——宇宙?實驗室而已
    既然人類能創造出來計算機模擬世界,那麼宇宙是不是某種高級文明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一個電腦程式呢?鋼鐵俠馬斯克就曾說過:「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他的這個判斷基於人類過去幾十年取得的技術進步。他說:「40年前,你有了《Pong》,裡面有兩個矩形和一個點。這就是當時的遊戲。